书城成功励志走出困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23495800000002

第2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

人生犹如战场,这个比喻似乎有些残忍,但是这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成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你将何去何从?在你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之时,你将如何去面对?不管人生之路有多么坎坷,你都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并在生活中不断改变自我,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真正地在人生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一举成名的嘲讽

人生在世,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嘲讽甚至侮辱,虽然这种情况谁都不愿碰到,但你必须做好面对这一切的准备。荣誉可以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耻辱也能达到荣誉的这种功效。

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原先竟是一个浪荡公子。

在一次上流社会的午宴上,他发现了一个初次会面的美人,便傲然地邀其作为舞伴,不料却遭到她的断然拒绝。当格林尼亚得知她是来自巴黎的一位女伯爵时,立即上前致歉,女伯爵更加冷漠的对他说:“请站远点,我最讨厌你这种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这是格林尼亚从来没有领教过的羞辱。

可是,这令人无地自容的耻辱,并没有使格林尼亚失去理智。他像一个昏睡的人被猛击一掌后突然清醒过来一样,开始对自己的过去产生了悔恨之情。他留下一封家信,悄悄地离开了家乡。信中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绩来的。”果然,8年以后他成了着名的化学家,不久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所以,受一时之辱并不可怕,关键看你如何对待耻辱。一个人蒙受耻辱,往往会有两种态度:一是不以为耻,更不愿意从自己身上去寻找蒙受耻辱的原因,这种人只能是永远蒙受耻辱,永远不会前进;另一种是产生羞愧之心,于是从自己身上去寻找蒙受耻辱的原因,并由羞愧而产生一股巨大的向上的力量,去战胜和洗刷耻辱,从而获得成功。

林卜三司刚开始建立的一个小小的、鲜为人知、丝毫不会引人注目的化学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来成为了世界最着名的科技研究公司之一。

1942年的一天,许多企业家在一次集会上谈论科学和生产的关系。一位大亨高谈阔论,藐视科学,认为科学只是一些所谓的“科学家”骗饭的手段,并且否定科学的作用。

崇拜科学并且稍有作为的林卜三司带着微笑,平静地向这位大亨解释科学对企业生产的重要作用。这位大亨对此不屑一顾,还嘲讽了林卜三司一番。最后他挑衅地说:“我的钱太多了,现有的钱袋已经放不下,想找猪耳朵做的丝钱袋来装。如果你所说的科学能帮这个忙,做成这样的钱袋,大家都会把你当科学家的,大家也都会相信你所说的科学的。”

聪明的林卜三司听出了大亨弦外之音,气得嘴唇直抖,但还是抑制自己,表面仍旧非常谦虚地说:“谢谢你的指点,我会努力的。”

林卜三司回去之后,暗中将市场上的猪耳朵收购一空。购回的猪耳朵被林卜三司公司的化学家分解成胶质和纤维组织,然后又把这些物质制成可纺纤维,再纺成丝线,并染上各种不同的美丽颜色,最后编织成五光十色的丝钱袋。这种钱袋投放市场后,顿时被一抢而空。

“用猪耳朵制丝钱袋”这一看来荒诞不经的恶毒挑衅被粉碎了。那些不相信科学是企业的翅膀,同时也看不起林卜三司的人,不得不对林卜三司刮目相看。尤其是那位大亨知道这是之后亲自登门表示歉意,并且希望能与他取得工作上的合作。

林卜三司面对挑衅,不露声色,暗地里却做好准备,收购猪耳朵,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将猪耳朵制成丝钱袋,从而粉碎了大亨的恶毒挑衅,一举成名。

这说明当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时,情绪上的对立和反击甚至报复是无济于事的,你并不会因此而得到一点好处、一丝长进,也不会因此就一下子令人折服。最好的做法就是,情绪退,事业进。以事业的成功来洗刷侮辱,让人对你刮目相看。

我们有理由相信,情绪上的反抗无济于事,只有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事业上,才能走向希望和成功。把别人的蔑视当作一种动力,要学会感谢这样的人。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羁绊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一忍制百辱

俗话说:心字头上一把刀,一事当前忍为高。忍作为一种处世的学问,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为工作中我们会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候都谦恭讲理的。

有一次,一个红头发的男青年在公共汽车上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乘务员看到了,乘务员对他说:“同志,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请不要随地吐痰。”没想到那男青年听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破口大骂,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然后又狠狠地向地上连吐三口痰。

那位乘务员是个年轻的女孩,此时气得满脸通红,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有为乘务员抱不平的,有帮着那个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挤过来看热闹的。大家都关心事态如何发展,有人悄悄说快告诉司机把车开到公安局去,免得一会儿在车上打起来。没想到那位女乘务员定了定神,平静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对大伙说:“没什么事,请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一面说,一面从衣袋里拿出手纸,弯腰将地上的痰迹擦掉,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卖票。

看到这个举动,大家愣住了。车上鸦雀无声,那位男青年的舌头突然短了半截,脸上也不自然起来,车到站没有停稳,就急忙跳下车,刚走了两步,又跑了回来,对乘务员喊了一声:“大姐!我服你了。”车上的人都笑了,七嘴八舌地夸奖这位乘务员不简单,真能忍,不声不响就把浑小子制服了。

这位女乘务员的确很有水平,她面对辱骂如果与那位男青年争辩,那只能扩大事态;与之对骂,损害了自己的形象;默不作声,又显得太沉闷了。她请大家回座位坐好,既对大伙儿表示了关心,又淡化了眼前这件事,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她弯腰将痰迹擦掉,此时无声胜有声,比任何语言表达的道理都有说服力,不仅感动了那位男青年,也教育了大家。

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也难免会碰到一些蛮不讲理的人,甚至是心存恶意的人,有时还会招来无缘无故的辱骂,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时常让人觉得忍无可忍。可是,不忍就会成为对方的出气筒,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像那位女乘务员,如果她不忍,与那位男青年吵起来,甚至对骂或动手,虽然是她有理,可是结果对她有什么好处呢?对那个男青年有什么教育呢?即使处罚了那位男青年,她充其量表现出的也只是一个普通乘务员的素质。而忍了一时之辱,则是取得了道德上、人格上的胜利,给了那个男青年一个深刻的教训。可见,忍作为一种处世艺术确实可以起到“一忍制百辱”的作用。

忍是理智的选择,是成熟的表现,更是应对无礼之人的不二法宝。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眼光要放得远,为长远打算,忍一时之痛,这样就可以换得风平浪静、海阔天空。

在职场中,我们对于上司首先是服从,然后才能有改变。不是让上司去适应你,而是你要去适应上司。上司给予的指示和命令必须清清楚楚地理解,然后才可能有效地执行。对于上司,他们发一发脾气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希望每个上司都是慈祥无比的。你需要忍受这种压力,同时要以积极的行动尽量去化解这种压力。

当你面对指责欲望和权力欲望极强的上司时,要学着掌握下列一些“忍”学经验:

1.学会洗耳恭听,认真听懂上司的每一句话,在上司发布命令的过程中不要自以为聪明地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

2.称呼上司时要把名称一字不落地称呼全,而且要态度恭敬谦逊。不要显得勉为其难或语含讥讽,即使他或她只是一个副职,也要把“副”字去掉。

3.避免一些亲昵行为,比如拍拍上司的肩膀、后背,这会使对方认为你心存不敬,从而使你寸步难行。

4.即使你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也不要居功自傲,要时刻注意功劳的大部分都是上司的,是上司的英明决策造就出你的非凡成绩。

今日的低首是为了明日的抬头

宁折不弯听起来很有骨气,但把这种精神运用在事业上,尤其是在你处于不利条件下时,却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后果。

宋宇是学经济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省城的一所大学里教书,虽然已在省城安家立业,但每年都要回一次老家。每一次回家他的心灵就被震撼一次,改革开放这么久了,家乡的山依旧荒芜,乡亲们的生活依旧贫困。

宋宇决心为家乡闯出一条致富之路。他毅然辞去大学的教职,回到家乡承包了40亩荒地,开始建造他的示范农场。

可是,不到两个月他就和乡里干部们发生了冲突。一次,因为干部吃吃喝喝,宋宇当面提了意见,他坦诚地说:“论辈分,你们都是我的叔叔大爷。可群众生活这么苦,干部不应该这样多吃多占。”干部们一愣,多少年了还没有人敢当面说他们的不是呢。他们手捏酒盅,小声议论说:“这小子,读了几年书就翘尾巴!”

又一次,因为乡里干部们按亲疏远近划分宅基地,宋宇找干部评理,又一次得罪了乡里干部。

宋宇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山上盖起了石屋,开始了农场的建造,可是,他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实施计划需要的炸药要乡里干部开证明才能购买,他受到了无端的刁难;农场需要资金,他又遭到乡里干部的冷眼……

有人劝宋宇,为了你的事业去找干部服软认错,以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或是给有实权的部门送点礼,换取贷款,否则你将一事无成。宋宇口气强硬:“做人要有人格,我绝不向卑劣的行为卑躬屈膝。”

宋宇最终只能无奈地守着空屋,守着他的农场,守着他的人生梦想。宋宇因为不肯低头,而使自己的梦想落空,这实在很可惜。但回过头想一想,我们只能说宋宇有点太不开窍了,竟然拿鸡蛋去碰石头,太过硬气的处世习惯断送了他的梦想。

民间有句俗语: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就是说在力量不如人时,应当主动低头退让,否则就会碰个头破血流。所以,遇到矮檐时,我们一定要主动把头低下去,这也是为了日后能把头抬得更高。

低下头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你主动地低下了头,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不会因为头抬得太高而把矮檐撞坏。要知道,不管撞坏撞不坏,你总要受伤的,尽管你的头是“铁”的,但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不能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能够躲风避雨的“屋檐”。离开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考虑要去哪里。

要知道,一旦离开,再想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一员,甚至还有可能把屋内人赶出来,自己当主人。

大学生王某是学工科的,毕业后分配在县城工作。他嫌机关太冷清,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以便实现他的抱负——开发山里的矿产资源,造福家乡父老。刚出校门一个月,他也有过类似宋宇的遭遇。那是在建造家乡选矿厂时,王某发现用来建厂的大部分钢材被领导拿去送人了。他气愤地去找领导质问:“你怎么能拿公有的东西随便送人呢?”领导拍了拍王某的肩膀开导说:“你呀,刚出校门,不懂得人情世故,搞设计不能死抠实际需求量,还必须把一些人为的损耗加进去,这是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

王某恍然大悟,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他安然度过了自己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险滩。在领导的眼里,王某能干而又听话。几个月后,他被任命为某项目的负责人。

王某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处心积虑,四处奔波,人们夸奖王某脑子特别灵活。的确,通过几年的奔波建厂,王某悟通了不少“人情世故”。大事不违,小事灵活处理。很自然地王某面前的红灯少,绿灯多。他负责的那个项目的产值和利润年年翻番,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人们对他更是赞不绝口。由于他突出的“政绩”,三年以后,他被提拔为乡长、乡党委书记。又过了两年,他被提升为主管工业的副县长。

王某为了不“碰”头,而逐渐养成了适时低头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初衷,另一方面走了一条圆通的道路,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又为乡亲们办了实事,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低头肯定不会那么舒服,但事到临头该低头时能低头也是追求成功的一种策略。适时低头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以便走更远的路;是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一种柔软,一种权衡,更是高明的成功智慧。

正确面对无人认可的窘境

当问题产生分歧时,无头无脑的争论是无济于事的,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艾里克是某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承认,多年来他总是能明白地指出那些脾气大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他虽然赢得了辩论,可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那些检验员”,艾里克说,“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判决下去,绝不肯更改。”艾里克看出,他虽口舌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因此,他决定改变技巧,不再与人争辩了。

“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焦躁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合乎他们的规格。他的公司已经下令车子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在木材卸下1/4之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不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受。我立刻动身到对方的工厂去。途中,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常在那种情形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引用木材等级规则来说服他的检验员那批木材超出了水准。然而,我又想,还是把课堂上学到的做人处世原则动用一番看看。”

“我到了工厂,发现采购主任和检验员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吵架的姿态。我们走到卸货的卡车旁,我要求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情形如何。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规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堆。事情进行了一会儿,我知道,原来他的检查太严格,而且也把检验规则弄拧了。那批木料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经验也不多。白松碰巧是我最内行的,但我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提出反对意见吗?绝对没有。我继续观看,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标准的理由何在,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只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