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长远眼光的人就像一个没有目的地的行路人,是永远也到达不了终点的。有一句西方谚语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许多人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明确又长远的目标,结果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徘徊。
成功从确立目标开始
一个人他的能力素质决定着他的现实成就,但是,每一个人都有一部分潜在的能力素质没有得到开发,没有被发掘出来,而且往往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如果他的心灵里充满了美好的梦想,就能驱使自己为美梦而奋斗,就能使他激发出潜能,超越从前的自我。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有目的地生活,而这样做的时候,首先必须尽心尽力地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少年时代就曾确立过127个目标。他在一张叫《一生的志愿》的表上规划道:“到尼罗河探险,登喜马拉雅山;驾驭大象、骆驼;探险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机;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的着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每一个国家……”
此人叫戈达德,填这张志愿表时,他才15岁。他把上述每一项志愿都编上号,总计127个目标。
许多人一定会认为这纯粹是少年的游戏,当不得真。然而,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戈达德长大后,一直都是围绕着这127个目标奋斗,到他59岁时,竟然已经实现了106个目标!为此,他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曾经有19次是死里逃生。他为此总结说:“这些经历教我学会了百倍地珍惜生命,凡是我能做到的我都想尝试。”
无独有偶,美国国家级足球队——“洛杰·汤姆”队的教练霍尔兹,他在成名之前,也为自己确立了许多奋斗目标,共计107项。而他在执教“洛杰·汤姆”队时已实现了其中的91个目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提倡每个人都像他们那样制定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目标,但我们却可以从他们的经历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成功之路是由目标铺就的。有无明确的目标,人的精神状态大不一样。明确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促使你千方百计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反之,目标不明确,你就会感到无所追求,无所事事,结果自然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托马斯·沃森原是一个小工厂的经理,但他不满足于此,他决心建立起一个“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并把这一目标摆在突出的位置上。经过努力,他不但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建立了起来,而且将它发展成美国一家十分成功的企业。沃森去世前,有人问他从什么时候起把建立“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作为自己的目标,沃森回答说:“从一开始。”
确立并实现目标贵在“从一开始”。任何事情都有起始,即使像戈达德和霍尔兹这样目标很多的人,也要“从一开始”就确立目标,然后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实现。“万事开头难”,“从一开始”就确立目标,决心才大,方向才明。
想获得成功须首先确立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集中意志和精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有位着名的推销大王,年轻时一无所有。为买一辆高级赛车,他将自己的照片贴在一张高级赛车画片的旁边,每天看几次,鼓励自己每天多打几个推销电话,后来不仅买到了高级赛车,而且成了着名的推销员。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你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并朝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将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有个中国人,他在日本、东南亚以至美国都有自己的大楼,作为贸易商在华侨当中是屈指可数的成功者。有人向那位华侨请教成为富翁的秘诀,那个华侨的回答是:“制定目标,然后实现它,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捷径和妙方。”这位富翁确定10倍、100倍的财富增长目标,然后不惜用比别人大3倍到4倍的努力去实现它。
美国的汉堡包大王前任总裁柯柏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他事业的转折点,是他觉悟到要成为“快餐店”老板的一刹那。那天他刚刚被提升到市场部第二把交椅的职位,并成为公司的主管之一。当他开着公司给他的崭新的车子回家时,他意识到:这次升迁其实对他个人所企求的前途毫无意义。他的目标在于有一天能管理整个公司,但他目前的职位却不是公司业务的主流,他对自己说:“我所见到的,不过是公司全貌的15%而已。”
他的公司以经营速食快餐为主,把那香喷喷的汉堡包卖给顾客。为此,他毅然放弃了其他人欣羡的职位,义无反顾地去从事汉堡包的专卖经营,从头做起,学习如何打点生意。一年之后,他被总部调回,当上了营销部主任,没多久,他又以杰出的营销才华出任常务总经理的职位,成为总经理的唯一接班人。
强烈的成功欲望能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能量与热情,使其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但美好的愿望和辛勤的工作,尚不足以使一个人成功。人的能量与热情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因行动的盲目而浪费。因此,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哲学家爱默生说:“当一个人知道他的目标去向,这世界是会为他开路的。”
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目标,把它们深藏于心,每天不断地提醒自己目标一定会实现的,并且为了这个目标,制定出详细而周全的计划,不时地检验计划的执行情况,你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掌握一套“变位术”
一个人变与不变,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他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成功。因为他可能选择了不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这就注定难以成功。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是失败的律师,但前者成了杰出的文学家,而后者成了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因为他们施行了“变位术”。
世界上有半数的人从事着与自己的天性格格不人的职业,而做自己的天赋所不擅长的事情往往会徒劳无益,因此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职业生涯的选择方面,要扬长避短。你的天赋所在就是你擅长的职业。西德尼·史密斯说:不管你天性擅长什么,都要顺其自然,永远不要丢开自己天赋的优势和才能。
罗伯特·瓦特也说:“天才人物往往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冲动吸引到一种职业上去,而他本人就是为这种职业而存在的。无论在他周围存在多少困难,也无论他的前途多么渺茫,但这种职业仍然是他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追求的唯一一种职业。而一旦他在那个方面的努力不能维持他的生计时,当他发现自己非常贫穷卑微、穷困潦倒时,他或许就会像波恩斯一样经常叹息着回忆过去,并设想着如果自己以前从事另一种的职业,境遇将会比现在好多少。但尽管如此,他仍然会继续坚持着并执着地追求他所钟爱的事业。”
当每一个人都选择了适合他的工作时,这就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至高境界。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时,人们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成功。就像一个火车头一样,只有在铁轨上它才是强大的,一旦脱离轨道,它就寸步难行。
曾经有很多人说,上帝任命了两位天使,一位去扫大街,另一位去治理帝国,他们两个人的职责不能被交换。事实上,当一个人认为上帝已经交给他一项特殊的工作时,只有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才能得到幸福。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找到了他梦想中的职业时,他是幸福的,但是,如果连这份梦想中的工作都不能胜任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其他任何工作能做得让自己或别人感到满意的了。因为永远不停止追求梦想是一个人天生的倾向,除非他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他内心的理想向会一直萦绕着他,并驱使他行动,直到他那天赐的才能都充分发挥,直到他回归到真正适合他的港湾时才会罢休。
卡耐基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教训:“当我由密苏里州的乡下到纽约去的时候,考入了美国戏剧学院,希望能做一个演员。我当时有一个自以为非常聪明的想法,一条到达成功的捷径;这个想法非常简单,也非常完美,所以我不懂得为什么成千上万雄心勃勃的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一点。这个想法是这样的,我要去学当年那些有名的演员怎样演戏,学会他们的优点,然后把每一个人的长处学下来,使自己成为一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名演员。当时我是多么愚蠢!多么荒谬!我居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去模仿别人,最后终于明白,我一定得维持自己的本色,我不可能变成任何人。我对自己说,‘你一定得维持你自己的本色,不论你的错误有多少,能力多么有限,你也不可能变成别人。’于是我不再试着做其他所有人的综合体,而卷起我的袖子,做了我原先就该做的那件事:我写了一本关于公开演说的教科书,完全以我自己的观察、经验,以一个演说家和一个演说教师的身份来写。”
卡耐基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终于明确了他自己的社会角色,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从适合他自己的角度来从事社会活动。
惠灵顿曾经被他的母亲认为是一个笨孩子。在伊顿公学时,他被大家称为笨蛋、白痴、弱智,他在那里被列入最差劲的学生行列,因为他什么都不懂,所以人们认为他什么都得从头学起。在学校时,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天赋,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参军的意愿。但是,在他的父母和老师的眼里,他那勤奋和坚毅的性格特征是对他缺陷的唯一补偿。在46岁那年他战胜了“战无不胜”的拿破仑。
扬·林尼厄斯当年几乎要被他的老师叫做蠢猪了。当他的父母发现他不适合做教士时,就把他送进大学去学习医学。但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却比其他人更有耐心也更有智慧的老师引导他进入了适合他的领域。此后,无论是疾病、灾难,还是贫穷,都不能把他从这个领域里拉出来,因为这是他内心的真正选择。后来,林尼厄斯成为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家。
只有极少数人在没有经历挫折和痛苦的情况下,就能在任何工作或任何研究领域表现出伟大的天赋与非凡的才能。而绝大多数人,即使按照他们内心的期望给予他们相应的职位,他们也很难在15岁甚至20岁之前确定他们一生的职业。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思维的入口处徘徊不定,想要以自己拥有的天才来明确知晓自己适合哪种具体的工作,但是,这种天才其实是不存在的。
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曾从事过一种完全不适合他的天性的职业,然而,他非常虔诚地去做好这一工作,这些经历对他日后的作家生涯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作家才是最适合他的职业。忠实地对待你的本职工作和一切社会职责,满怀着忠诚的责任心来对待我们的父母、老板、我们自己,这些东西将会在适当的时刻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带到光明的道路上去。
无论是林肯还是格兰特,都不是从婴儿时就有人主白宫的天才特征或领导驾驭人的天赋。因此,没有人会因为自己在摇篮里没有收到巨大的礼物馈赠而感到失望。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手头的工作,并且按照自己内心的天赋所指引的方向抓住每一个重大的机会,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让职责成为指路的明星,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功则是衡量人的工作能力和努力程度的王冠。
很多人在问:什么是一生的职业?我一生所要从事的职业应该是什么呢?
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的理想要求你从事木工工作,那么你就做一个木匠;如果你的天赋和内心要求你从事医学工作,那么你就做一个医生。坚信自己的选择并进行不懈的努力,你就一定能够成功。但是,如果你没有任何内在的天赋,或者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想,那么,你就应该在最适应你的方面和最好的机会上慎重地做出选择。不必怀疑这个世界是任由你去创造的,真正的成功是在于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做一个一流的搬运工也要比做一个二流的其他角色强。
有这样一句话曾经广泛流传:没有哪一个认识到自己天赋的人会成为无用之辈;也没有哪一个出色的人在错误地判断自己天赋时,能够逃脱平庸的命运。
吃小亏占大便宜
生活中应该学会满足,我们不能事事争强,处处占上风,只有敢于吃小亏,才能把占大便宜的主动权握在手中。若不知足有时就连起码的东西都得不到。
人往往是很贪的,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舍不得放弃任何东西,这也是视角狭隘的表现。生活中,我们必须懂得有所选择,有所舍弃。尤其是在困境中时,牺牲小的代价,就能换来整体的利益。
60年代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那时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是石油,因此作为石油的运输工具——油船就显得很重要,一股油船热很快席卷了整个日本。
然而这时候,已经经营造船业多年的日本巨商坪内寿夫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跟别人凑热闹,不顾董事会其他人员的反对,毅然决定放弃红红火火的造船业,改而投资汽车专用轮胎。坪内寿夫认为,既然是这么热门的行业,汹涌而来的人肯定很多,不久后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等到那时受重创,不如现在就赶快转行。
果然,几年后日本就因为造船业生产的产品供大于求,很多造船厂损失惨重。坪内寿夫独特的眼光让同业者敬佩。
事实也证明了坪内寿夫的决策是正确的。70年代初,日本汽车大受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坪内寿夫的生意扶摇直上。
想把生意做大,就应该把眼光放远。不要因为眼前有利润而紧抓不放,有得必有失,懂得放弃,才有更多的收获。
传统的人参补药店,销售目标都是一些中上层人士。但香港却有一家花旗参店一改传统的做法,面向普通经济层。这家花旗参店推出了“一元超值销售”方法,吸引了广大顾客,使市场占有率激增。
他们把原定价100元左右的每包参类商品分拆开来,装成一小包忠实顾客一小包出售。每包只卖一元钱,每位顾客每次只能买一包。这样,让再穷的顾客也买得起高档的商品。而富有的顾客也愿意这样少量多次地购买。很快,不同层次的人都成了这家店的忠实顾客。
后来,这家店又推出了一元一斤的蜜枣,一元一只的当归等等。渐渐的,到这里光顾的客户经常要排十几分钟才能轮到自己交款。事实上,精明的顾客都会知道,一元商品都是物超所值。店家卖的这些商品,都是亏本销售。
而这家店的总销售情况是,虽然那些“一元商品”亏本了,但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因为,绝大多数顾客不会只买“一元商品”。
做生意,不能太过分精明,不要什么商品的钱都非赚不可,有时在某些地方吃点亏,会带来更多的利润。钓鱼都要付出饵料,何况做生意!
做人更是如此。什么都想要,却又不能什么都要,这样活着岂不很累?不如干脆放弃一些东西,你会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