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青年确实有他的不凡之处,他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大家卖石头卖得是重量,他却卖造型;村民一窝蜂去种果树,他却改种柳树,更不要说他利用围墙做广告,自己抢自己生意的绝妙点子了。如果说他比别人多了点什么的话,那多的就是创新思维。超越常规的思维令他永远走在人前,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
我们在思考问题,总是在绕着常见的思路打转,很难从中挣脱出来,结果总是在踏着别人的脚步前进。只要你能打破思想种种的束缚,你就能够做出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成为机遇的拥有者。
一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英格兰有一位漂亮女人,大选期间有人企图利用她的美色来拉拢一位代表投票。为了选举的公正,必须尽快找到这位美人,及早制止她的行动。但由于地址不详,担任这一任务的菲利普上校经过24小时的努力仍未掌握她的踪迹,急得坐卧不安。
这时,卡尔文上尉来访菲利普上校,当即表示愿意帮忙。上尉转身上街,找到一家大花店,让老板选一些鲜花,并让其帮助送给那位女人。老板一听美女的名字,把鲜花包装好后,举笔在纸上写下了这个女人的地址,上尉轻而易举地获悉了这个女人的地址。上校用24小时未能找到的地址上尉只用半个小时就解决了。
显然,上校用的办法是惯常的户籍查询、布控寻访等方法,故而费时费力而难见成效。上尉用的是创造者的思维,他的思路是:美女——知名一一鲜花一一花店,即美女受人爱戴,识之者众多,送花者如云,花店常光顾其门,熟知其地址。上尉思维的“终端目标”是美女的地址,那么,谁知道她的地址呢?显然是常光顾其门者——在公共人员中,送花人应是首选,因为美女总是与鲜花联系在一起的。
这里的关键是找到一个中介点——鲜花,这是上尉的高明之处。利用中介点拉近与目标的距离,这是破除习惯的重要路径。
不论什么难题,如果按照习惯的模式去解决,肯定只能得到习惯的答案,但如果你能独辟蹊径,找出问题的关键,便会豁然贯通。
一位商人走进一家银行的贷款部。
“请问先生有什么事吗?”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华贵的衣服、铿亮的皮鞋、昂贵的劳力士手表,还有镀着金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些钱。”
“借多少?”
“1美元。”
“1美元?”
“不错,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好吧,这些担保可以吗?”
商人说着,从他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国债等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够了吗?总共50万美元。”
“当然,当然!不过,你真的只要借1美元吗?”
“是的。”说着,商人接过了1美元。
“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股票还给你。”
“谢谢。”
商人说完,准备离开银行。
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银行经理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50万美元的人,会来银行借1美元。他问商人说:
“我实在弄不清楚,你拥有50万美元,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要是你想借30或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的……”
“请不必为我操心。只是我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需花6美分。”
贵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应放在金库的保险箱里,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但就有这样的一个人没有囿于常理,而是另辟蹊径,找到将证券等锁进银行保险箱的办法。从可靠、保险的角度来看,两者确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除了收费不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思维,都有另辟蹊径的能力,只不过由于我们拘泥于已学过的知识,所以总是在某个范围内按照已知的规律进行判断和推理,结果很难有什么突破,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只能碌碌无为的原因。
思维就像一堵墙,留给我们发挥的余地很有限。如果坚持朝前走就难免碰壁,但如果我们能转个方向,试着向旁边跨几步,说不定就能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直路不通走弯路
世间的路分为直路和弯路两种,毫无疑问,人们都愿意走直路,因为直路平坦,离目标又近。相反,没有人愿意去走弯路,因为弯路曲折艰险。但很多时候直路未必好走,绕道而行,迂回前进却可以让你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如果把一只蜻蜓放飞在一个房间里,它会拼命地飞向玻璃窗,但每次都碰到玻璃上,在上面挣扎好久恢复神志后,它会在房间里绕上一圈,然后仍然朝玻璃窗上飞去,当然,它还是“碰壁而回”。
其实,旁边的门是开着的,只因那边看起来没有这边亮,而追求光明是多数生物的天性,所以蜻蜓根本就不会朝门那儿飞。它们不管遭受怎样的失败或挫折,总还是坚决地寻求光明的方向。而当我们看见碰壁而回的蜻蜓的时候,应该从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有时,我们为了达到目的,选择另一个看来较为遥远、较为无望的方向反而会更快地如愿以偿;相反,只盯着一条路走下去,则会永远在尝试与失败之间兜圈子。
百折不回的精神虽然可嘉,但如果面前望得见目标,而却是一片陡峭的山壁,没有可以攀援的路径时,我们最好是换一个方向,绕道而行。为了达到目标,暂时走一条与理想相背驰的路,有时正是智慧的表现。
某单位的下岗职工小李失业后一直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一天,他在漫不经心地翻阅报纸时,一则广告闯人他的眼帘,广告上标明着“英雄不问出处”6个大字。那是一家报社招聘编辑、记者的广告!
什么叫“英雄不问出处”?小李的理解是不管你的文凭高低,只要你有真本事,这里就有你的舞台,这里就是你的舞台。看到这个广告后小李十分高兴,因为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是他发表过30多万字的各种体裁的作品,小李心想自己正是他们所说的“英雄”。
于是,小李满怀信心地前去报名。可是负责接待的同志接过他的作品复印件后又向他要文凭。小李不解地问:“不是英雄不问出处吗?”那位同志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朝他后面喊“下一位”,就再也不理睬他了,小李只得扫兴而归。
小李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便劝他还是去搞个文凭,还说这年头人家就在乎那玩意儿。可小李偏不信这个邪,他发誓非进那家报社不可。从那以后,小李开始大量向那家报社投稿,丝毫不计较稿费的高低。由于这家报社新开了不少副刊,小李悉心加以研究后,抓住其特点专门为他们量身订做,所以他的作品几乎篇篇被采用,甚至还创造过这样的“奇迹”:有一次,他们的副刊总共只采用了7篇稿子,其中4篇是小李的“大作”,只是署名不一样。
于是小李的作品被这家报社的编辑竞相争抢,常常是刚应付完文学版的差事,杂文版的差事又来了。有时候他的创作速度稍慢一点,那些编辑就会心急火燎地打电话催稿。
有一天,这家报社的一个编辑找到他,透露了他们即将扩版急需人才的消息,希望他能前去应聘。小李对他说自己没有文凭。那位编辑表示相信小李的水平,并说只要他想去,他就跟领导提一下。
第二天,那位编辑就给小李打来电话,向他转达了他们领导的意思:如果他愿意,现在就可以去上班。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当你不能通过直接的方式达到目的时,为什么不选择另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呢?尽管它看起来可能要比较复杂和麻烦。
不要逞匹夫之勇,图一时之快而碰壁而归,你完全可以像小李一样运用你的智慧和耐心,不妨暂时屈就你所不喜欢的职业,你可以暂时应付一下你所讨厌或轻视的人,你可以暂时走进一个黑暗的涵洞,只要你不忘记从它的另一端钻出来,只要你时刻知道这一切都仅仅是手段,而不是你的终极目标,你就用不着灰心和难过,也用不着在乎周围的人怎样批评或嘲笑你。
法国作家勒农曾说过:“你不要焦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弯,兜许多圈子,我们时常觉得好似背向着目标,其实,我们总会越来越接近目标。”的确,我们时常必须把目标放在背后,而耐心地去做披荆斩棘、铺路修桥的艰苦工作,我们时常必须尝试去走很多条看来非常晦暗无望的道路之后,才发现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因此,只要我们记住自己理想的方向,就算多兜几个圈子也不算错误。
有一位留学法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法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
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一名最基层的录入人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就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他的上司就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明,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又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对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非常人可及,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并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老板对他的学识、能力和敬业精神早已了解了。
人生如攀登,为了登上山顶,需要避开悬崖,避开峭壁,迂回前进,这样看似乎与原来的目标背道而行,可实际上仍然是通向山顶,而且还节省了许多的时间。
绕路而行对解决一些问题通常很有效。比如当你用一种方法思考一个问题和从事一件事情,如果遇到思路被堵塞之时,不妨另用他法,换个角度去思索、去重做,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走到路的尽头无路可走的情况时,回过头来,绕道而行便可以找到一条新路了。所以,世上只有死路,没有绝路,而我们之所以会往往感到面对“绝路”,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路给走绝了,或者说我们的思路狭隘,缺乏了“绕道”的意识。
懂得绕道而行的人,往往是最先到达目的地的。因为他们善于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在人们的眼力之外,另外看到一条路。
换个思路走向成功
思考问题时我们应当让自己的头脑更灵活一些,一条路走不通并不意味着失败,很多时候只要换个思路就能让你走向成功。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则笑话:美国宇航局曾经为圆珠笔在太空不能顺畅使用而苦恼,提供巨资请专家研制新式品种。两年过去了,该科研项目进展缓慢,于是宇航局向社会悬赏,征求此种“便利笔”。不料,很快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向惊讶的官员们出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一枝铅笔。其实这个笑话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换个思路、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可能就会从失败迈向成功。
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5%-20%,不过,随后的几年里业绩却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公司总裁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总裁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10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10万元,是不是过分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看完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支票给那位年轻经理。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径扩大1毫米。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挤出比原来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随后一年的营业额增加加25%,
当总裁要求增加产品消量时,绝大多数高级主管一定是在考虑怎样才能扩大市场份额,怎样才能把产品推广到更多地区,一些可能连怎样在广告方面做文章都想到了,但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只有那位年轻的经理换了个思路:增加老顾客的消费量,不是同样能达到增加销售的目的吗?而且这个方法更简单、更有效。灵活的思路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见人所不见,善于突破常规,这就是创造。
1846年,有一个犹太人叫礼维·施特劳斯的少年由于不满德国当局对犹太人的控制,孤身一人远渡重洋到了美国,礼维的哥哥在纽约谋生,他便也到了纽约。
礼维到纽约后,先是跟哥哥学习经营布匹生意。由于语言不通,他专拣做买卖的英语词汇先学,一周之后便能独立接待顾客。每天他都推着小车到纽约的近郊沿街叫卖推销布匹。如此日复一日,礼维在这简单的生活中度过3个年头后,他已感到厌烦了。
1850年,美国掀起了淘金热,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前往西部淘金。礼维被不断传来的发现大金矿的消息强烈地吸引着,他心神不定,无意工作,最后决定到西部去碰碰运气,他对哥哥说:“我想另谋生路,等我发财之后再见吧。”于是,他加入滚滚的淘金大军,只身一人到了旧金山。
到旧金山之后,结果却令礼维非常失望。因为,他发现有金可挖的地方都已被别人占据,等待他的只是残杯冷炙,他想靠淘金发财已不太可能了。礼维认为既然挖不到地下的黄金,就应该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挣点儿地上的钱。于是,礼维重操旧业,在旧金山开了一家商店,专门经销日常用品以及露营的帐篷和作马车棚的帆布。但此举也没实现礼维发财的梦想,因为生意清淡,没有几个人光顾他的商店。
有一天,有一个淘金者来到礼维的商店买裤子。来人买了新裤子之后,就换上新裤子,把旧裤子扔到了一边。礼维看那条旧裤子还很新的,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把旧裤子扔掉。淘金者说旧裤子整体上虽然还比较新,但裤袋早已破得不能用了,而他们淘金者为了方便,把淘得的金砂都装在裤袋里,所以裤袋破了裤子就没什么价值了,只好扔掉。后来,淘金者说:“我看用你的帆布做短裤很好,矿工们现在穿的短裤全是用棉布做的,不耐磨。用帆布做的短裤肯定既结实又耐磨,买的人肯定很多。”这几句话对惨淡经营的礼维来说,犹如是点金石,他立即用帆布加工了一批裤子投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