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茶书:茶艺、茶道、茶经、茶圣讲读
23530500000020

第20章 茶书名着(1)

第一节 唐代茶着

蔡襄《茶录》等古茶书集本唐·苏庆《十六汤品》

苏庆的传记不明。书中内容是因陆羽《茶经》五之煮,将茶水煮沸的情况分为“第一沸(鱼目),第二沸(涌泉连珠)、第三沸(腾波鼓浪)”,所以也分为十六汤品,认为决定茶味的,就在汤之增减。

苏庆对这“十六品”各给予一个美称:“第一品得一汤,第二品婴汤,第三品百寿汤,第四品中汤,第五品肠脉汤,第六品大壮汤,第七届宝贵汤,第八品秀碧汤,第九品压一汤,第十品缠口汤,第十一品减价汤,第十二品法律汤,第十三品一面汤,第十四品有人汤,第十五品贼汤,第十六品大魔汤”。

《十六汤品》与《煎茶水经》在唐、宋时颇为流行。到元、明时,由于淘汰固型茶,水与汤既失它的神秘性,也就没有任何的价值了。

唐·陆羽《茶经》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是陆羽的《茶经》。可以说,专门为茶而着书的人,是从陆羽开始,也是从陆羽开始,茶事才得以流传世间。

《中国历代茶叶全书》封面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荣翁,又号竟陵子,唐复州竟陵人。在唐上元初(公元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江苏吴县),开始闭门着书,有时一人走到野外,“育诗声木,徘徊不得意或渐哭而归。”他特别喜好茶,着《茶经》一书,于是天下尚茶成风,后世遂尊之为“茶神”。

现今所存的《茶经》一共分为三卷十节。卷上:一之源,谈茶的起源,茶的形状、名称和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三之造,论述茶叶的种类和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列煮茶、饮茶的器皿。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谈泡茶的风俗;七之事,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哪些茶具、茶器可以省略;十之图,教人用绢写茶经悬挂。

《茶经》系统地总结自古至唐朝的茶叶生产经验,很详细地搜集历代的茶叶史料,并认真地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结果,成为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直至今天,其内容还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唐·张又新《煎茶水经》

《煎茶水经》一书,是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张又新所作。

张又新,唐陆泽人,字孔昭,元和进士。他是工部侍郎张宪的儿子,又为当年阴险的宰相李逢吉的手下,是所谓“八关十六子”的才子型人物。宦游狡诈的官场,留下一个不好的声名。官做到尚书左司郎中而止。

《煎茶水经》原称为《水经》(据《太平广记》卷三九九),但又怕和北魏郦道元所着的《水经注》相混,所以改成《煎茶水经》。这本书的内容系根据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这一部分略加发挥,而着重水品。他采取各论的方式加以展开,先批评刘伯温将各地适于煮茶的名水分为七等:“扬子江南灵之水第一,无锡惠山寺之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之石泉水第三,丹阳观音寺之石泉水第四,扬州大明寺平山名胜大明寺之石泉水第五,吴淞江之水第六,淮水为最下第七。”并力主陆羽的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井水者下等,不够考究。于是张又新将各地的茶水扩大为二十种,重新品评为“庆山康王谷之水兼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蕲州兰溪之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方桥之潭水第六,扬子江之南灵水第七,洪州西山之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桐柏县之淮之源第九,庆山龙池山之顾水第十,丹阳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之中零水第十三,贵州王虚洞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之洛水第十五,吴淞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之千丈瀑布第十七,郴州之加图泉水第十八,桐庆之严厉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

综观《煎茶水经》之论,北宋欧阳修在《大明水记》中曾大加批评,认为《煎茶水经》是不正确的,又批评他将各地的茶水也按一、二、三而分成等级,是一种错误的举动。

煎茶水经

故刑部侍郎刘公,讳伯刍,于又新丈人行也。为学精博,颇有风鉴。

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李口诸笥焉。遇有言茶者,即示之。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门生刘鲁封言尝见说。余醒然思往岁僧室获是书。因尽箧,书在焉。古人云“泄水置瓶中,焉能辩淄渑”,此言必不可判也,万古以为信然,盖不疑矣。岂知天下之理未可言至,古人研精固有未尽,强学君子孜孜不懈,岂止思齐而已哉!此言亦有裨于勉,故记之。

述煎茶泉品

大渭黍汾麻,泉源之异禀;江橘淮枳,土地之或迁。诚物类之有宜。亦臭味之相感也。若乃撷华掇秀,多识草木之名;激浊扬清,能辩淄渑之品。斯固好事之嘉尚,博识之精鉴。自非啸傲尘表,逍遥林下,乐追王□之约,不败陆纳之风,其孰能与于此乎!吴楚山谷间气清地灵,若后颖挺,多孕茶,为人采拾,大率右于武夷者为白乳,甲于吴兴者为紫笋,产方穴者以天章显,茂钱塘者以径山稀。至于续庐之岩,云的之麓,鸦山着于无翕□,蒙顶传于岷蜀。角立差胜,毛举实繁。然而天赋尤异,性靡受和,苟制非其妙,烹失于术,虽先雷而嬴,未雨而檐。蒸日以图,造作以经。而泉不香,水不甘,爨之扬之,若淤若滓。予少得温氏所着《茶说》,赏识其水泉之目有二十焉。会西走巴峡,蛤蟆窟,北憩芜城,汲蜀岗井。东游故都绝扬子江,留丹阳酌观音泉。过无锡<□斗>慧山水,粉枪未旗,苏兰薪桂,且鼎且缶,以饮以口,莫不瀹气涤虑,蠲病祈酲,祛鄙吝之生心,招神明而还观。信乎物类之得宜,臭味之所感,幽人之佳尚,前贤之精鉴,不可及已。噫紫华绿英均一草也,清澜素波,均一水也。皆忘情于庶汇,或求伸于知己,不然者丛薄之莽。沟渎之流,亦奚以异哉!游鹿故宫,依恋盛府,一命受职,再期服劳。而虎丘之□沸,松江之清。复在封畛,居然挹注,是尝所得于鸿(渐之)目,二十而七也。昔郦元善于《水经》,而未尝知茶;王肃癖于茗饮,而言不及水。

表是二美,吾无愧焉。凡泉品二十,列于右幅。且使尽书神方之四两,遂成奇功。代酒限于七升,无忘真赏,云尔。南阳叶清臣述。(泉品二十见张又新水经)

第二节 宋代茶着

宋·蔡襄《茶录》

宋朝的茶书,首先要推及蔡襄于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所着的《茶录》。他看到陆羽的《茶经》上没有记载福建的建安茶,心里非常感慨,于是写了一本《茶录》。

蔡襄,福建仙游人,字君谟,十九岁时考中进士,是仁宗、英宗朝代的一流政治家,特别是在书法方面,他和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为四大家之一。

《茶录》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谈及茶的颜色、香味、味道、贮藏方法、灸制陈茶的方法、研法、筛法、汤之增减,茶盏的温法、点法等;下篇论茶器,谈及有关茶焙、茶笼、砧、椎(打台和槌)、茶钤(即茶挟)、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

在《茶录》一书里,除强调茶的色、香、味,还弥补陆羽《茶经》许多不足的地方;同时,到宋朝时,饮茶不仅普及化,甚至在追求品茗的艺术境界了。

宋·赵佶《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可称得上是宋朝的第二部茶书,可与《茶录》并列。

宋徽宗赵佶像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宣和北苑贡茶录》一书,是北宋熊蕃所写。熊蕃,住在北宋着名的茶叶产地北苑(福建省建瓯县)附近的建阳,字茂叔,是个长于作诗的文人,所着《宣和北苑贡茶录》一书,内容相当渊博,又广泛搜集以往的诸家议论,如陆羽、张又新、刘伯温、苏庆等的意见,能取长去短,又适用于散型茶,所以能风行一时。

这一书名上的“宣和”两个字,是宋徽宗的年号,和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加在一起,表示这本书的着作时期。

由于陆羽《茶经》八之出,没有提及北苑产茶,所以特写此书,专门叙述茶事。书中把北宋在北苑且盛产茶叶的帝室御料茶园的历史,以及制茶的概略、进贡的经过,加以扼要的说明,并附绘图。

这本《宣和北苑贡茶录》问世不久,因茶事益兴,业务范围扩大,被人发现为“所述欠详”。于是在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由担任过福建转运使主管的司的赵汝砺,搜集补充资料,折述《北苑茶录》一书,作为《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补遗。

宋·黄儒《品茶要录》

《品茶要录》为宋黄儒所着。黄儒,字道辅,宋建安人。

石茶器

黄儒认为:有议论茶事者会着文讨论采制的得失、茶器之宜否、斗茶时的汤火,并将茶事书于绢绸之上,流传广远,却没有提到欣赏鉴别的标准。于是黄儒细究摘采制造时的得失,分为十说,道出其中缺点,总名之为《品茶要录》。其十说为:一、采造过时;二、百合盗叶(茶芽形状似鹰爪,而有两片小叶子合抱生长的就是“百合”;新条之叶换而生而且色白的,称为“盗叶”);三、入杂;四、蒸不熟;五、过熟;六、焦釜;七、压黄;八、洁膏;九、伤焙;十、辨容源的溪。高明洗练,所以世人非常爱好他的作品。宋·赵时庚《金漳兰谱》

予大父朝议彦自南康解印还里,卜居筑茅,引泉植竹,因以为亭,会宴乎其间。得郡侯傅上伯莫名其亭,曰□□世界。

又以其间架数椽,自号赵翁书院。回峰面势,依山叠石,尽植花木,丛杂其间,繁阴布地,环列兰花,掩映左右,以为游憩养疴之地。予时尚少,于其中尤好其花之香艳清馥者,目不能舍,手不能释,即询其名,默而识之。是以酷爱之,殆几成癖,粤自嘉定改元以后,又闻数品高出於向时所植者,予喜而求之,故尽得其花之容质。无失封培爱养者之法,而品第之,殆今三十年矣。然未尝与达者道,暇日有朋友过予,会诗琴棋之后,倏然而问之,予则曰:“有是心矣。”即缕缕为之详言,友曰:“吁!亦开发后觉之一端也,岂如一身可得而私,何不示诸人以广传耶?”予不得辞,因集为一卷,名曰《金漳兰谱》,欲以续前人牡丹荔枝谱之意云尔。

陈梦良色紫,每干十二萼,花头极大,为众花之魁。至若朝晖微烘,晓露暗湿,则灼然腾秀,亭然露奇,敛肤傍干,团圆四向,婉媚娇绰,伫立凝思,如不胜情。花三片,尾如带彻,青叶三尺,颇觉弱,黯然而绿。背虽似剑,脊至尾棱,则软薄路撒,粒许带缁,最为难种,故人希得其真。

吴蓝色深紫,有十五萼,干紫荚红,得所养则歧而生,至有二十萼,花头差大,色映人目,如翔驾翥风,千态万状,叶则高大刚毅,劲节苍然可爱。

潘花色深紫,有十五萼,干紫,圆匝齐整,疏密得宜,疏不露干,密不簇枝。绰约作态,窈窕逞姿,真所谓艳中之艳,花中之花也。视之愈久,愈见精神。使人不能舍去,花中近心所,色如吴紫,艳丽过于众花,叶则差小于吴,峭直雄健,众莫能及,其色特深。

仙霞乃潘氏西山於仙霞岭得之,故更以为名。

赵十四色紫,有十五萼,初萌甚红,开时若晚霞映日,色更晶明。叶深红者,合于沙土,则劲直肥耸,超出群品,亦云赵师博,盖其名也。

何兰紫色中红,有十四萼,花头倒压,亦不甚么。

品外之奇

金棱边色深紫,有十二萼,出于长泰陈家,色如吴花,金漳兰谱。

第三节 明代茶着明·钱椿年《制茶新谱》

从元朝到明朝,饮茶的方法有很大的转变,固型茶逐渐没落。继之而起的,是流行喝了茶或以茶叶冲泡,通称散型茶。所以,《制茶新谱》也就应运而生。

《制茶新谱》是钱椿年于明孝宗弘治间(公元1488~1505年)所编着的。

这一本书主要根据陆羽《茶经》、蔡襄《茶录》两本书编着,期间夹杂一些其他的着作,并没有新的内容,但在“制茶诸法”项下,提供不少新的见解和主张,侧重在末茶和叶茶的制法。如“烹茶时,先用热汤洗茶叶,去除其茶叶的尘垢、冷气,然后烹乏。”是相当现代化的说法。

明·屠隆《茶事赋》

《茶事赋》为屠隆所着《考般余事》中的一章,该书流传很广。

屠隆字长卿,又名纬真,号赤水、支光居士。生于浙江邓县,故自称东海人。性格放任,擅诗文,好宴游,风流有名。

明·张源《茶道》

茶录引

洞庭张樵海山人,志甘恬澹,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300龄野生大茶树(西双版纳)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在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故所诸《茶录》,得茶中三昧。余乞归十载,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谓纤悉具备。其知者以为茶,不知者亦以为茶。山人盍付之剞劂氏,即王蒙、卢仝复起,不能易也。

采茶

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以谷雨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茶芽紫者为上,面皱者次之,团叶又次之,光面如筱叶者最下。彻夜无云,泡露采者为上,日中采者次之。阴雨中不宜采。产谷中者为上,竹者次之,烂石中者又次之,黄沙中者又次之。

造茶

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日之,候锅极热,她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焙干为度。中有玄微,难以言显。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微未究,神味俱疲。

辨茶

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优劣定乎始锅,清浊系年末火。火烈香清,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着黑。顺那则甘,逆那则涩。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

藏茶

造茶始干,先盛旧盒中,外以纸封口。过三日,俟其性复,复以微火焙极干,待冷贮坛中。轻轻筑实,以箬衬紧。将花笋箬及纸数重封扎坛口,上以火煨砖冷定压之,置茶育中。切勿临风近火。临风易冷,近火先黄。

现代新选育成功的“安吉白茶”

品种火候

烹茶旨要,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轻声稍稍重疾,斯文武之候也。过于文则水性柔,柔则水为茶降;过于武则火性烈,烈则茶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要旨也。

汤辨

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不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汽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

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贵,方是纯熟。

汤用老嫩

蔡君谟汤用嫩而不用老,盖因古人制茶造则必碾,碾则必磨,磨则必罗,则茶为飘尘飞粉矣。于是和剂印作龙凤团,则见汤而茶神便浮,此用嫩而不用老也。今时制茶,不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也。故曰汤须五沸,茶奏三奇。

三件套盖碗茶具泡法

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两壶后,又用冷水荡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

罐熟则茶神不健,壶清则水性常灵。稍俟茶水冲用,然后分酾布的。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迟则妙馥先消。

投茶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日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饮茶

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茶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表里如一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均停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更有含香、漏香、浮香、问香、此皆不正之气。

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黄黑红昏,俱不入品。雪涛为上,翠涛为中,黄涛为下。新泉活火,煮茗玄工,玉茗冰涛,当杯绝技。

味以甘润为上,苦涩为下。

点染失真

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经点染,便失其真。如水中着咸,茶中着料,碗中着果,皆失真也。

茶始造则青翠,收藏不法,一变至绿,再变至黄,三变至黑,四变至白。食之则寒胃。甚至瘠气成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