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价——走自己的路,成功就在脚
我们最不应该做出的牺牲,就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我!因为那些对你指手画脚的人,其实四根手指头正指着自己,惶惑的不知道他们遵从的规则是什么。
千万不要只遵从规矩做事,规矩还在创造之中,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做每一件事,虽然这样会麻烦一点。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评价他说:你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但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读大学时表现并不突出,他的化学成绩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评价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的歌声的人,还想修练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曹雪芹、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心灵处方:
说走自己的路很简单,可事实上有多少人是活在别人的路里,生下来是父母、长辈,长大后是老师,以后是妻子、孩子,最后是通向坟墓。
2.争论——嘴巴痛快不算赢
人生之中,何必要去争论,以赢取那无谓的胜利。
记得我大学刚毕业时,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席间有一位年轻人在说明新郎与新娘的关系时,用了“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但他为了夸耀自己的博学,还念出了这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不过,这位年轻人却搞错了,他所念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长干行》,而他却误以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可能因为这首诗蕴含的感情深厚,害得他误会是出自女性作家之手。也怪我当时年轻气盛,又认为中国文学是我的特长。为了夸耀这点,我毫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纠正那人的错误;可是不说还好,这样一说,那人反倒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就在我和他争论不休时,恰巧我看见我的大学老师坐在隔桌,我的这位老师是专攻唐代文学的博士,现在任教的课程也都是和诗有关,于是我和那年轻人去见我的老师,他也听过我老师的大名,所以同意让我老师当裁判。我和他都把各自的论点说完,老师却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在盖着桌布的桌下,用脚轻踢了我一下,态度庄重地对我说着:“你错了,那位先生说的才对。”
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不服气,我不相信老师这么有学问的人。竟会忘记这首诗。于是我一到家就从书架上找出“唐诗三百首”,第二天我连班都不上了,拿着书去学校找老师,要他还我一个公道。
在教授研究室里我遇上了老师,还没等我把书拿出来,老师就先说了:“你昨天说的那首诗是李白的《长干行》,一点也没错。”这时我更纳闷了,老师看了看我温和地说:“你说的一切都对,但我们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种场合给人难堪?他并未征求你的意见,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错根本与你无关,你与他争辩有何益处呢?在社会上工作别忘记这点,永远不和人做无谓的争辩。”
“永远不和人做无谓的争辩。”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尽管我和老师已多年不见了,但我永远记得他当时说这话的神情;这句话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
“当自我成为你生活的全部,你也就失去了他人。”
着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书中写道:
“当我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得奇怪。
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在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大部分的反应是评估或判断,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述说某种感觉、态度和信念的时候,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或‘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这不合情理’、‘这不正确’、‘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过分的相信自我的标准。因而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遭遇太多的争论,造成太多心与心的嫌隙。在那些自以为是的争论中,我们竭尽全力的卫护那些并不全面、并不成熟的观点。对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足称道的异己意见,我们给予太隆重的对待。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唇枪舌箭过后,我们得到的仅是“心乱”,失去的却是“亲密无间”,或许,我们还得到些什么?在过后的日子里,我们发现那是嫌隙与隔膜:感谢上帝,我们因此又多丁一个“敌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我们那“锐不可挡”的口才。
卡耐基极为悲观地说:“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赢了,还是输了。”在争论中,并不产生胜者,所有不愿对敌的人在争论中都只能充当失败者,无论他(她)愿意与否。因为,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都只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或者,即使你感到自己的错误,却也决不会在对手跟前俯首认输。在这里,心服与口服没法达到应有的统一,人的固执性,将双方越拉越远,到争论结束,双方的立场已不再是开始时的并列,一场毫无必要的争论造成了双方可怕的对立。所以,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正如班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
“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你在争论中可能有理,但要想改变别人的主意,你就错得太徒劳了。从人称自己是万物之灵的那一刻起,其个性似乎就已犯上了同样的毛病,一种自我优越感、自我权威感在内心、在头脑、在全身滋长着,并借着社会心理的奥妙的遗传,一代代的继承了下来。当“能够承认自己错误”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可供称赞的美德时,那一种“优越”与“权威”便在社会上取得了其普遍的地位,并因而在心里确立了其支配地位。正因此,人们才将廉颇的负荆请罪,李世民的善于纳谏千古传颂。“认错”这一简单的行为,在今人的心中有着何其沉重的分量。我们难道能说这不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去推翻那心中的“自我权威”,并进而消灭多余的“自我优越”?我们心中有那么一种毁灭的冲动,却冲不破那一层古怪的心理障碍。
在热闹的争论中,我们日益变得孤立。当所有人都不对我们表示好感时,我们终于体会到“人多时候最寂寞”的悲凄境地。佛祖释迦牟尼来到我们的面前,一片祥和中,告诫我们:“恨不消恨,端赖爱止。”争强疾辩绝不可能消弭误会。所以,我们不再固执,我们准备抛弃争论,重头做起。
所以,让我们回到平凡的生活中来,听一听林肯是如何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热烈争吵的青年军官的:
“任何决心有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了自制。要在跟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事物上多让步一点;而那些显然是你对的事情就让步少一点,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让它先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
是的,我们承担不起后果,“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伤。”所以我们宁愿在一定基础上作出让步,以避免争论。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已下定决心尽量避免争论。然而,麻烦的是,我们并不太明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样子是有可能遭至“自我优越”与“自我权威”的反攻倒算的。
英国19世纪一位叫查士德·斐尔的爵士对他儿子说:“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300年前的伽利略说:“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我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
所以我们“必须以若无实有的方式开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象是他忘记的。”因为不论你用什么方指责别人;眼神,、语调、手势、话语,只要你告诉他他错了,他就绝不会对你善罢干休。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他决不会改变他的想法,他只想反击,人类的好斗性此刻表露无遗。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黑格尔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看法。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在日常的琐事中,支配人们行为的往往不是理智,而是感情。所以我们开始尊重对方的意见,并不直截了当的指出他错了。
我们似乎已完全避免了争论。事实上,从一方面来看,确实是做到了。我们千言万语的要求人们推翻心中的“自我优越”与“自我权威”,我们自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然而在后来的行动中,我们却一直假定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我们一直以一种“正确者”的高姿在谈论其实我们也可能有错的“争论”。因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先承认自己是错了,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永远是“正确者”,我们也有“错误”的时候。
心灵处方:
避免争论,我们才能赢得好感,才能在人海中不再孤立。
3.累——放松自己
都市的喧嚣,红尘的烦恼,使得我们每个人觉得生活得很累、很累。那么何不顺其自然,少一点对别人的在意而多给自己留点空间呢?
生活在现代的大都市里,尤其是现在随着时代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飞速提高,使得我们不得不适应这一大的趋势。于是,紧张的工作、沉重的社会周围环境的压力,加上时间的宝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逐渐冷淡,人们在社会上真正的心灵沟通越来越少,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大。于是,我们当中很多人便觉得生活得很累。觉得生活似乎已失去了活着的目的而显得有些苍白和暗淡,以致于怨声载道。其实,我们对“累”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种累,的确是工作太忙,休息的时间太少,以致于身心疲惫,而感到很累。这种累其实只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减少一点工作时间,多进行点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你便觉得很轻松,只要松懈下来,你便不会觉得很累。我有一位朋友在三资企业工作,他的情况即是基本如此,因为三资企业的加班费比较高,所以他就连星期天也投入了进去,这样超负荷的工作使他面目憔悴。回到家后又得不到妻子的理解,这样,整天他总觉得活得很累很累。直到有一天,公司里组织到外地旅游,他被同事勉强说服报了名。在旅游的途中,他不仅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而且大大激发了他对娱乐活动的兴趣,回京没几天后,就学会了玩和休息,结果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生活得很轻松愉快。
另一种累,完全是心理上的累。这种人本来很乐观、豁达,对人非常热情,为人诚实,周到而一丝不苟,办事非常认真。稍有点过失他就有点过意不去。这种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似乎是理想主义者。为了使每件事近乎完美,他必须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这样下去当然要比别人累。但这还不是其真正的原因。这种人往往对某种东西特别在乎,他感觉付出了很多,当然要求要有所回报,这样他的期望值就比较高。而一旦事不顺心,他的内心在期望与实际情况之强大反差下,感到一种失落感,正由于如此,他才觉得很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而且也很在乎别人的回报。我们不可能一味地给予别人而不求回报,这样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极大不平衡而觉得很累。人总是带有某种期望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人的期望越大,其失望也就越大,如果我们不会善待自己、保护自己,那么我们将生活得很累很累。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善待自己呢?我想首先要顺其自然,不苛求自己,不给自己故意制造压力。老子曰:“天法地,道法自然。”世间唯自然为正道,一件事,我们按它本来的规律去做而不扭曲它的本来面目,这样我们岂不得到一种和谐而安宁的心境?特别是那种比较热情的人,我们更应该冷静思索一下,我们的热情是否有点过份?过份的热情会使人觉得很不自然,有时候让人觉得很尴尬的,这样岂不给双方都造成了心理负担。
其次,我想应多留给自己点空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父母?为了子女?为了朋友?都不是,他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而活着的。既然出生和存在是我们所无法选择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善待自己。多留一点空间给自己。我们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去娱乐,去社交,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体验自己的存在。而不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繁琐的家务事情中,也不是将自己独立的个性依附于别人的肩膀上,这样的人为他人而生活着,不会不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