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福特公司学习突发奇想创新意
1978年是美国福特公司成立75周年,福特公司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吸引公众注意的机会。
阳春三月,春色宜人。在美国密歇根州迪恩伯尔的“绿色原野”度假村,集中了福特公司历年生产的各式各样的汽车,共75辆。在一辆1903年生产的福特A型车旁,一群身穿当年服装的人正在修理它。它看起来更像敞篷马车。修好后福特先生亲自用曲柄摇动发动机,这辆老爷车发出轰鸣声,开动起来,身后紧跟着它子孙辈的各种车辆,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汽车大游行。一时间行人驻足,万人空巷。
绿色的原野、美丽的乡村景色、简陋的老爷车、模样怪怪的老式服装,这一切都是那么有意思,引起人们对福特公司几十年风雨历程的无边遐想。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似乎游入了历史长河中,只有身边忙碌的摄影师的身影才会让人想起:噢,这是在1978年。
通过举办趣味盎然的大型汽车游行活动,“福特”吸引了公众的主动注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古人云:“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经营眼光和头脑中的创意往往决定你的生意能够做多大和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赚钱。创意就是摇钱树,指引的是致富赚钱的方向。创意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金钥匙。好创意将帮助你快速找到赚钱的捷径,早日迈进财富大门。
财富和突发奇想的创意是互相沟通的。而突发奇想又是和你敏锐的目光及智慧紧密相连的。当你及时开发出适应人们需求的产品,就能开辟新的市场,谋取财富。
许多时候,决定你是否赚钱的就在于你是否拥有一个好的创意。市场的空间是无穷的,只要你开动自己的智慧,就不愁找不到宝藏。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人们常常产生灵感,有的人认为,这些灵感一闪即过,无法产生什么价值。其实,每一个灵感都是新构想,抓住它,你就有可能成功。捕捉灵感,从灵感中寻求创意是一些创业者成功的灵丹妙药。
很多时候,成功是意想不到的。如果你想要成功,不妨思考一下如何把一时的灵感转变为自己的机会。创意并非一定要“大手笔”,只要抓住机会,拿捏得当,借用巧妙,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好的创意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人们具有感悟市场需求的敏锐力,洞察顾客心理的透视力,把握发展趋势的预见力,整合各种资源的策划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提升,既需要掌握知识、积累经验,还需要有意识地养成对异常现象、新生事物的感知兴趣,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机遇作决断,创出满足市场和顾客需求的新方法,拓宽发展领域。
在经商过程中,创新意识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创新想法可以在商场中获得可观的利润,甚至救活一个企业,改变一个商人的一生。
细节的创新也能让人有所作为
有一位美国青年在一家石油公司找到了工作。他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技术,他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查看生产线上的石油罐盖是否自动焊接封好。
装满石油的桶罐通过传送带输送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从上方自动滴下,沿着盖子滴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油罐下线入库。青年的任务就是注视这道工序,从清晨到黄昏,盯着几百罐石油,每天如此。
没几天,这单调的工作便令他厌烦透了,他很想改行,却又找不到别的工作。他非常无奈,只得坚持下去。
经过反复观察,他发现罐子旋转一周,焊接剂共滴落39滴,焊接工作即告结束。他思考着,眼前这简单至极的工作中,是否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有一天,青年突然想到:如果能把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会节省生产成本呢?
说干便干,一番试验之后,他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该机焊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质量无法保障。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产品质量没得说,公司非常满意。不久,青年所在的石油公司便生产出全新的“38滴型”焊接机。
每台新机器节省的虽然只是一滴焊接剂,但是每年却为公司节省五亿美元的开支。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工业界第一代亿万富豪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人生的改变总是从创新开始的,改良焊接机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关键在于:特别注意普通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能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不能做。有了这样的创新意识,企业也必定能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
对人才的管理也需要创新
有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牛有四个胃室。牛吃草十分有趣:由于那些草吃下去是很难消化的,所以它们吃下的草,先存放在第一个胃里,过一会儿再移到第二个胃里去;在第二个胃里,草被滚成一团团的小圆球,再一次又一次地被返回牛嘴里去细嚼,所以人们会发现,牛随时随地都在咀嚼着东西,而且嚼得津津有味;咀嚼过的草团再被送到第三个胃消化成草浆;最后才转到第四个胃被彻底消化。牛的这种消化过程叫做“反刍”。
牛的反刍给管理者带来的启示是,当企业把各种类型的人才“吃”进来后,必须进行各种形式的消化,只有对人才进行各种形式的消化才能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效用。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之一,人才的活力取决于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环境。一个创新的运行机制能使人才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没有创新的用人机制,即使“吃”进来大量的优秀人才,企业也可能会面临人才的使用危机,所谓的团队也可能是一盘散沙,甚至最终会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在用人机制方面,世界着名快餐“巨头”麦当劳做得相当出色。
麦当劳对新“吃”进来的人才实施一种快速的晋升制度: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在一年半内当上经理,可以在两年内当上监督管理员。而且,晋升对每个人是公平的,既不做特殊规定,也不设典型的职业模式,每个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适应快、能力强的人能迅速掌握各阶段的技能,自然能得到更快的晋升。而每一阶段都举行经常性的培训,有关人员必须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通过阶段性测试。这种公平竞争机制和优越的机会吸引着大批有能力的年轻人来麦当劳实现自己的理想。
麦当劳公司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一个有能力的年轻人先要做4~6个月的实习助理。在此期间,他主要是以一个普通班组成员的身份在各基层岗位实习,如从事炸薯条、烤牛排、收款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烹调技能,而且还应学会保持清洁和最佳服务的方法,并依靠最直接的实践来积累管理经验,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个工作岗位带有一定的管理性质:做二级助理。此时,新员工在每天规定的一段时间内负责餐馆工作。与实习助理不同的是,他要承担一部分管理工作,如订货、制订、计划、排班、进行统计等。他必须在一个小范围内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并在日常实践中摸索经验,协调好工作。
在8~14个月后,有能力的年轻人将成为一级助理,即经理助理。此时,他肩负着更多更重要的责任,他要在独当一面的同时,使自己的管理才能日趋完善。
一名有才华的年轻人晋升为经理后,麦当劳依然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还有可能晋升为监督管理员,负责三四家餐馆的工作。
三年后,监督管理员有可能升为地区顾问,届时,他将成为总公司派驻下属企业的代表,成为麦当劳公司的“外交官”。其主要职责是往返于麦当劳公司与各下属企业,沟通传递信息。同时,地区顾问还肩负着诸如组织培训、提供建议之类的重要使命,成为总公司在某地区的全权代表。即便身居如此高位,成绩优秀的地区顾问仍然有机会得到晋升。
麦当劳的这每一个晋升岗位都好比牛的每一个胃,这每一个“胃”都担负着对人才的消化功能,麦当劳正是通过这一个个的“胃”对人才反复进行咀嚼消化,最终将其培养成公司的精英管理人员,使其为公司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许多企业的人才结构像金字塔,越往上越小,而麦当劳的人才体系则像一棵茂盛的树,因为麦当劳是连锁经营,所以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就让你升一层,成为一个分枝,再上去又成一个分枝——你永远有升迁机会。
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在麦当劳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零开始,脚踏实地。炸薯条、做汉堡包,是人才在公司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最艰难的是进入公司初期,在前6个月中,人员流动率最高,而能坚持下来的一些具责任感、有文凭、独立自主的年轻人,在25岁之前就得到很好的晋升机会。
据介绍,麦当劳每年花费大量的培训费用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建立相关的培训中心,以便为各层次的人员提供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训练,努力营造一种终身学习的环境。
在麦当劳,培训是一个强大、完善的系统。麦当劳把品质、服务和环境方面的要求标准化,然后利用培训让员工了解这些标准,了解操作过程。他们对新员工最初进行岗位培训,有训练员专门指导,而且不局限于一个岗位。
为了有效地选拔和培养人才,2006年7月,麦当劳还在亚太、中东、非洲地区开展麦当劳员工“奥林匹克岗位大赛”,竞争获胜的员工将代表本国赴泰国参加麦当劳的全球“精英聚会”。
“奥林匹克岗位大赛”是一次精英选拔赛,更是雇主对员工人力投入的承诺。麦当劳认为,作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员工是企业的瑰宝,是企业的未来,企业应当把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当做工作的重点。
除了以上这套科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麦当劳对人才的管理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每一个有机会得到晋升的人,必须要预先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如果没有培养自己的接班人,那么即便各方面考核合格,在公司也没有晋升的机会。这就促使每个人都必须为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而尽心尽力,正是如此,麦当劳成为一个发现与培养人才的基地。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不仅为麦当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全世界的企业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为全社会培养了一批真正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