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23664000000020

第20章 古语精言(19)

【善学者,当求其所以然之故,不当诵其文过目而已也】出自宋代杨时《二程粹言·论学》。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应当求其甚解,了解其所以然,不能只求背诵文章,看看就算了。

【广识未必皆当,而思之自得者真;泛讲未必吻合,而习之纯熟者妙】出自明代王廷相《慎言·潜心篇》。吻合:合乎事理。习:运用。意思是:博览群书不一定都得当,只有善于思考,自己有所体会;空泛地讲说不一定都能合乎事理,只有通过实践能熟练地掌握才算是高妙。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出自《列子·说符》。歧:岔路。多方:多个方向,这里指目标不专。生:年华,岁月。意思是:大的道路由于岔路太多而跑丢了羊,学习的人因为目标太多而荒废了年华。比喻做学问应专精,才会有所成就。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出自宋代晁说之《晁氏客语》。意思是:不用心思考,就会有疑惑;不努力探求,就不会有所得;不虚心好问,就会变得无知。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出自宋代陆九渊《语录下》。意思是:学习最怕没有疑问,能够提出疑问了,也就进步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罔:迷惘,迷惑。殆:危险。意思是: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感到疲惫而无所获。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出自《孟子·告子上》。心:古代人认为心脏是用来思考的。官:功能。意思是:心是用来思考的,思考了就会有所收获,不思考就不会有所得。说明学习应善于思考。

【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出自汉代刘向《说苑·谈丛》。问讯:询问。知:同“智”。意思是:询问是增长知识的根本,思考是增进智慧的途径。

【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出自清代郑板桥《随猎诗草·花间堂草跋》。钝汉:愚蠢的人。只知道自己埋头苦读,而不知道请教别人,即使读再多的书,也不过是个愚蠢的人罢了。

【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出自宋代朱熹《读书之要》。志:记,记住。意思是:前面的东西还没有弄懂,就不要去看后面的东西;这里的东西还没有明白,就不要急着要记住那里的东西。

【学不进,率由于因循】出自明代薛瑄《薛子道论·上篇》。率:一般,大多。意思是:学问之所以没有长进,大多都是因为拘泥于前人的窠臼。

【学而思则学因思而益精,思而学则思因学而有据】出自明代孙应鳌《四书近语》。意思是:学习当中同时要注意多加思考,这样,学习就会因为有了思考而更加精熟;思考当中同时也应注意学习,这样,思考就会因为有了学习而更加有根据。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出自宋代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扣:敲打。意思是:洪钟原本是没有声音的,因为有人敲打了才有了声音;圣人原本也并非是智慧的,因为常向人询问请教才有了智慧。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出自宋代朱熹《读书之要》。意思是:学习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深入或提高,并且要反复阅读,认真思考。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暴:同“曝”,晒。意思是:即便天下有一种东西容易生存,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那它也就不能生存了。比喻学习应持之以恒。后常用“一暴十寒”形容人没有恒心。

【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出自唐代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意思是:文学对于人,就像是药。服用的对了,就有益处;服用的不对了,反到有害处。比喻读书应当有正确的方法。

【才多俗美,更数十年犹得收其实用者,其教使之然也】出自明代张岳《草堂学则》。更:经历。意思是:人才之众多,风俗之淳美,再经历十年仍能受益,这都是教育带来的结果。

【为学无别法,只是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便有益】出自明代薛瑄《薛文清》。意思是;学习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只要是能够知道一点,就做一点,知道一些,就做一些,就会有所裨益。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教育不应非贫富贵贱、地域种族等类别,而是应当对于什么样的人都应该给予教育。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毂率】出自《孟子·尽心上》。大匠:高明的工匠。毂率:标准。意思是: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笨的工人不会使用就改废绳墨,羿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就改变其拉弓射箭的准则。说明教育应有一定的法则,不能因为学生的问题就轻易改变。

【教不立,学不传,人材不期坏而自坏】出自宋代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意思是:如果不兴办教育,如果没有老师传授学问,那么,本来可以不废弃的人才也自然会废弃。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规:圆规。矩:曲尺。意思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用来比喻行事如果没有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出自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意思是:教导别人,就是要使其长处得以发扬,使其短处得意遏制。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愤:苦思冥想仍想不明白。悱:想说而有说不来。隅:一角,一方面。意思是: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他却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那就不再教他了。

【废学若断织】出自汉代刘向《列女传》。意思是:中途放弃了学业,就好比织布时断了线一样。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出自清代朱舜水《劝兴》。劝:鼓励。意思是:尊重教育、鼓励办学,是国家建设的根本;挖掘贤士、培养人才,是治理政务的首要。

【师之所以为师,言必出于道,行必由于道,教必本于道】出自明代薛瑄《送孔节文分教徐州序》。道:道德规范。本:依据。意思是:老师之所以能为人师表,是他的言谈必然出自道德,他的行为必定符合道德,他的授教一定依据道德。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唐代韩愈《师说》。不必:不一定。意思是:做弟子的不一定比不上老师,做老师的不一定比弟子高明。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出自《孟子·告子上》。规矩;法则。意思是:高明的工匠教授别人,一定会按照法则,而学习的人本身也应当遵循法则。

【引而不发,跃如也】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教育别人就像教别人射箭一样,只将弓拉满,但不发箭,只做出一中跃跃欲试的样子。比喻教育要善于启发。

【可以语上而不语之,是抑其所可至;不可语上而语之,是强其所未能,皆非圣人因材之教也】出自明代孙应鳌《四书近语》。上:高深的学问。意思是:可以教授他高深的知识而不教授,就抑制了他能达到的水平;不能教授他高深的知识却教授了,是强其所难。这两种做法都不符合圣人因材施教的原则。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出自《孟子·离娄下》。中:道德品质很好的人。养:教育。才:有才能的人。意思是:让道德品质好的人去教育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让有才能的人去教育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出自《左传·隐公三年》。义方:道义。意思是:疼爱子女,就要用高尚的道义来教育他,而不要让他接纳邪恶的东西。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人刚一生下来时,哭声都是一样,但长大后却有了不同习俗,这是因为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出自《论语·公冶长》。杇:同“圬”,泥瓦匠抹墙的工具,这里指粉刷墙壁。意思是:腐烂的木头不能再用来雕刻了,用粪土垒成的墙不能粉刷了。比喻对无法造就的人,用不着再去培养他了。

【身教亲于言教】出自清代魏源《默觚·学篇》。意思是: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别人比用言语去教育别人更好。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出自《孟子·尽心下》。近:浅显。指:同“旨”,意义。意思是;语言虽然浅显,但意义深远,这才称得上是“善言”。说明教育应由近及远,深入浅出。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出自《荀子·大略》。勿面:不表现在脸上。意思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君子虽然喜爱,但却不表现在脸上,如果使唤他,也不用好的脸色,教导他要用道理来诱导他,而不是强制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合:应当。时:时代。意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代而作,歌诗应该为事理而作。

【学即教,教即学,互相资矣】出自明代王肯堂《交友》。资:依托,凭借。意思是:学就是教,教就是学,二者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长:增进。意思是:教育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

【师非道也,道非师不帱;师非学也,学非师不约】出自明代何心隐《师说》。帱:覆盖,这里指广为传播。约:简明。意思是:老师不等于真理,但是没有老师,就无法让真理广为人知;老师不等于学问,但是没有老师,就不能让学问简约明朗。

【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行之谓病】出自汉代刘向《新序·节士》。病:弊病,弊端。意思是:没有钱财叫做贫穷,学了知识而不能实践叫做弊病。

【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出自《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没有人想去学怎样驾御龙的,却都愿意学怎样驾御马;没有人想去学怎样治理鬼的,却都愿意学怎样治理人。这是因为人们都想学急需且实用的东西啊。说明学问应能为实际所用。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出自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苟:如果。意思是:如果不能够为国家的治理所用,这样的学问就不要教授它;如果能够为国家的治理所用,这样的学问就应该全部列入学校的教育范围。

【字删而意缺,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瞻】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核:精练。敷:扩充。瞻:丰富。意思是:字句删掉了,却让意思残缺了,是短缺,不是精练;词句扩充了,但却使得语句重复,是繁杂,不是丰富。

【诗质要如铜墙铁壁,气要如天风海涛】出自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意思是:诗的内容质地要像铜墙铁壁般厚实,而诗的气势要像天风海套一样磅礴。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出自宋代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意思是:关上门在屋里冥思苦想不是写诗的办法,只有到外面多旅行,就自然能够有好诗。说明创作要多深入到生活当中。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出自《淮南子·缪称训》。意思是:如果心里哀伤,就是唱歌也表现不出欢乐的样子;如果心里高兴,就是哭泣也表现不出哀伤的样子。说明“情发乎中而必见于外”的道理。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文:文字。害:妨害。辞:词句。志:思想,主旨。意思是:不因为个别的文字而妨害对词句的理解,不因为某些词句而曲解文章的本意。

【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辩骚》。酌:考虑,采取。华:指华丽的辞藻。坠:失掉。实:果实。意思是:采择奇伟的内容而不失掉其真实的精髓,赏鉴花朵但不弄掉它的果实。比喻学习古代作品应注意保持其真切纯正的东西,而不是只注重内容奇巧和辞藻华丽。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出自宋代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玉环:杨玉环,唐玄宗的妃子。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意思是:杨玉环、赵飞燕,一个丰盈、一个纤瘦,各有其美,谁敢说她们不漂亮呢?比喻书法艺术不必偏重瘦硬。

【文章以意为主,字语为之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使不从】出自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诗话上》。役:服务。意思是:文章应该以思想内容为主旨,而词句只是为主旨服务的。让文章的主旨突出,文辞稍有简洁,那么词句就会听从主旨的支配。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出自晋代陆机《文赋》。韫:同“蕴”,蕴藏。意思是:石头里面蕴藏着美玉,整座山都有光辉;水里面含有珍宝,连河流都更加妩媚。用来比喻文章中精彩的词句可以让整篇文章生辉。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出自元代郝经《陵川集·原古录序》。意思是:没有文章的宣传,义理就不能发扬光大;但如果文章离开了义理,也就不称其为文章了。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出自《论语·阳货》。诗:指《诗经》。兴:《诗经》六义之一,即因事寄兴。观: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群:合群。怨(又读yùn):通“蕴”,蕴藏,蓄积。意思是:《诗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增强团结,积累知识。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语言。文:文采。行:流传。意思是:语言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久远。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出自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意思是:描绘难以描绘的情景,要写得生动得如同在眼前一样;蕴含的旨趣要深远,要表现为弦外之音。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意思是:在画竹子之前,心中一定要先构成要画的竹子。成语“胸有成竹”即由此而来。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意思是:诗歌有固定的体裁,但思想却没有固定的规矩。随个人的性情来适应,很难有能将各种体裁都做的好的。

【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出自《关雎序》。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蕴藏在心里就是心志,将它形成语言文字,就是诗。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出自宋代苏轼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天工:自然形成,比喻技艺高超。意思是:作诗与作画的要求和规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都需要有自然的工巧和清新的风格。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戚:哀愁。意思是:说到欢乐,字字句句都带着欢笑;谈到悲伤,字里行间都声带着哭泣。说明文章的语言和内容应是一致的。

【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出自唐代孙樵《与友人论文书》。工:巧妙、细致。意思是:写文章一样要言辞高妙,语出不俗,这样才能称得上新奇;文章的思想主旨一定要深远辽广,这样才能称得上工巧。说明写文章一定要言辞美好、意义深远。

【解人不为法缚,不死句下】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高序》。解人:精通文辞的人。意思是:精通文辞意趣的人不会受章法所局限,不会被词句卡死。

【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当从心,巧言由来当禁】出自《太平天国革命军通告·戒浮文巧言谕》。浮文:华丽多余的文字。巧言:不切实际的言辞。意思是:文章是用来表述真实情况的,一切华丽多余的文字都应删除;话语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所有不切实际的言辞都应被禁止。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出自汉代何休《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劳者:指劳动者。事:从事,这里指艰苦的劳动。意思是:饥饿的人用歌来表达他们对食物的渴望,劳动的人用歌来表达他们劳累的心情。

【句工只在一字之间】出自明代钱秉镫《田间文集·陈官仪诗说》。意思是:一个字就能决定句子的精妙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