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时代,不少人连试不第,老到头须白仍不死心。那时候考“秀才”应童子试,分“已冠”、“未冠”两种题。未满十五岁的考“未冠”题,较为容易。
有些人年过中年甚至老年,仍考不上秀才。于是乎,拔须染发装童子,冒领“未冠题”。这类事当时并不为奇,而嘲讽他们的诗对也屡见不鲜。
如有人改唐人诗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嘴毛摧。
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
又一人考至腿软耳聋,终未及第,因赋一绝自嘲曰:
县试归来日已西,老妻扶杖下楼梯。
牵衣附耳高声问,未冠今朝出甚题?
还有一副对联嘲笑这种“老童生”:
行年七秩尚称童,可谓寿考;
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此联就事写实,句尾“寿考”、“书生”寓意双关,构思巧妙,语气幽默,读来使人哭笑不得,实乃讽刺文字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