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风筝
23679700000002

第2章 风筝史话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等等。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到了宋朝,风筝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相传慈禧叫太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她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溥仪玩过的大风筝。曹雪芹在《红楼梦》第70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螃蟹、美人、大鱼、蝙蝠、凤凰、沙燕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的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的方向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的探索,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的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人们为了摆脱城市喧嚣的环境,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寻找一种借助自然,文体结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放风筝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风筝热久盛不衰。

(一)风筝的起源

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做的。战国时的墨翟(前478—前 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鸟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2400多年。

此外,关于风筝的起源还有三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

1.斗笠、树叶说。

斗笠是一种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从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特别在热带、亚热带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据说有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狂风大作,卷起了他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恰巧这根系绳很长,斗笠便像风筝一样在空中飞行。农夫觉得非常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演变成放风筝。

树叶说来自于中国南方一带。据说古时候人们对风卷树叶满天飞的现象十分崇拜,便用麻丝等拴树叶放着玩,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放风筝。中国台湾的高山族,海南岛的黎族人,早些时候就是用面包树的叶子做风筝。

2.帆船、帐篷说

人类使用木舟的历史已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于生产。后来又有了帆船。传说禹时船上已有了风帆。帆是借助风力的机械,人们便仿照帆的原理,扎起风筝放飞。还有人说,风筝起源于北方的帐篷,最早的风筝是人们模仿大风刮起帐篷在空中飘扬的现象制造出来的,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游乐活动。

3.飞鸟说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发现的古代风筝看,其结构、形状、扎绘技术等,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以鸟的形状多。因而得出结论:最初的风筝问世,是受飞鸟的启发,模仿飞鸟而制造并以飞鸟命名的。人们崇尚飞鸟,热爱飞鸟,模拟飞鸟而制作风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筝因此而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风筝起源于中国,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

(二)风筝的发展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变。根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到唐代(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原的丝绢转而被纸张所替代。风筝逐渐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960 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于文人的参与,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业。近年来,中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的发展,放风筝开始作为体育运动项和健身娱乐活动普及起来。

1.古代风筝——军事应用

从风筝发展的历史来看,最初风常被利用为军事工具,用于测距、传讯、越险、载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集中韩信、彭越、英布等40万大军,把项羽围困在垓下,这时项羽兵力不过10万,粮草也快吃完了。韩信为瓦解项羽的军心,用牛皮制作了一只风筝,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又命围攻汉军,高唱楚歌,其声悲怨,动摇了楚军的军心,留下了“四面楚歌”的典故。公元前200年,韩信欲与陈豨合谋反汉。想挖地道至未央宫,为了测量未央宫的距离,韩信找人做了一只风筝,这只丝绸作面的板子式风筝,其形状像一只蝴蝶,顺风起时,一边放线一边计量线长,将风筝飞到未央宫上空,从而测量其间的距离。

南北朝的“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80《侯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太清三年(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三国时期,如皋是吴魏的交界地,魏军常来袭扰。吕岱命百姓放带有铜铃的飞鸢为信,督军应战,这时的飞鸢就有了烽火之意。

明朝陈眉公撰《白石樵真稿·辨风筝》中,曾有一则“黄头儿风筝脱险”的故事。黄头儿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一位侠客。公元559年,北齐彭城太守王勰之孙王韶遭人陷害,被打入地牢。黄头儿趁夜色掩护,潜入地牢,救出王韶。可宫墙高大,宫内岗哨密布,戒备森严,一时难以脱险,只得暂藏到僻静的金凤楼上。为了迅速越过无法攀登的宫墙,黄头儿便从楼内取出一只大风筝来,他将绳索一头拴在金凤楼门栓上,一头系好风筝,手一推,风筝乘风而起,黄头儿抓紧风筝一跃飞越宫墙,王韶也以黄头儿的做法,乘风筝脱险了。

《北史》记载,唐朝将领张丕,被田悦率领的叛军团团围困在临名城里,情形十分危急。为搬取救兵,他绞尽脑汁,最终决定用风筝传信息。风筝飞了一百多丈高,经过叛军阵地,把求救信顺利送到了援兵那里,很快解了围,被困将士才得以死里逃生。

2.近代风筝——娱乐健身

风筝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及休闲活动。一提起放风筝,不但孩童们雀跃三丈,连大人也都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宋李石《续博物志》载:“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从隋唐开始,随着造纸业的发达,纸糊风筝逐渐兴起,已成为年轻人的嬉耍物品。唐人路德延的《小儿诗》记述的几十种儿童游戏中,放风筝是其一,诗曰:“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唐代儿童不仅能放风筝,而且还能制作风筝,风筝作为娱乐用品已比较普遍。到了宋代,放风筝已成为流行于民间的娱乐活动和喜事的庆祝纪念活动,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便背上饭食到郊外放纸鸢,直到日暮方归。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写了清明节开封郊外和市内的景象,是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写照,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其中就有放风筝的场景。由于风筝的普及,当时放风筝已成为一种技艺。逢庙会、集市、节日和游戏时,都有人表演、制作和放风筝。南宋末期,开始出现了以扎售风筝为业的手工艺人。放风筝活动逐渐为人们所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与健身关系极大,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工作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放风筝可以消除紧张工作后的劳累,带来好心情,使人们走向郊外,到河滩上,到田野上,走进大自然中。风筝高高地飞向天空,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天空中的风筝上,工作中的压力顿时消失,一切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蓝天、白云、纸鸢,达到回归自然的境界,这是一种极好的心情,而好的心情——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