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23686100000007

第7章 少年英杰篇(2)

光武帝更加怒不可遏了,他当即命人把官吏拉了出去。这时,刘庄正在帷幄之后玩耍,刚才的事他已经听得一清二楚。他想了一想,就在幕后对父亲说:“父皇,我想字条上说的是核实土地的方法。这个官吏接受了太守的命令,要从其他郡的做法中找到一个较适合陈留郡的加以推行。‘颍川、弘农可问’,就是说他们可借用这两郡的做法。”“他为什么放在这里,又不敢说呢?”“恐怕字条是他忘记收起来了吧。”

听到这儿,光武帝恍然大悟:“有理有理。”原来,自从光武帝下令在全国核实土地之后,许多有权有势的人家为了多占用土地,就贿赂地方官员,将土地面积少记,而把多出的部分记到平民身上。陈留郡是要仿效颍川、弘农的做法弄虚作假,可欺君是要判死罪的,所以官吏不敢说。对此光武帝已是早有耳闻,没想到真有这种情况存在。可是后一句话他仍不明白,于是又问道:“既然这样,那么河南、南阳为什么不可问呢?”

刘庄回答:“河南是帝城,有许多近臣;南阳是帝乡,有许多近亲。这些人的田宅超过规定的标准太多了,所以他们谎报时,不敢以此为依据。”光武帝立即下令审问陈留郡的那个奏事官吏。结果,那个官吏说出的情况与刘庄推测的完全一致。光武帝了解到核实土地中弄虚作假、欺上压下的真相以后,立刻派人到河南、南阳、颍川、弘农等地去核查,挖出一大批贪赃枉法的地方官,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刘庄因此被封为东海公。14岁那一年又晋爵为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刘庄16岁。这一年,单臣、傅镇等人利用宗教迷信,发动了一场叛乱。他们率领部下攻占了原武城,劫持官吏,自封将军,与官府唱起了对台戏。光武帝派大将臧宫统率北军及黎阳驻军几千人去攻打原武城。单臣、傅镇等人顽强抵抗,官军屡攻不下,死伤惨重。而且,城中贮存有大量的粮食,长期围困也未必奏效。臧宫等人一筹莫展,就派人向光武帝报告。

光武帝第二天早晨上朝时,下旨垂询:“诸位爱卿,朕派臧宫等人前去平叛,可是叛贼负隅顽抗,臧宫等人久攻不下,你们有什么良策呀?”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比较多的人建议,在这种对峙的情况下,只能用重赏来招安他们。光武帝不住地点头,议论之声渐渐地平静下来了。突然,刘庄从班列走出,大声地说:“父皇,臣有一条计策也许更好。”光武帝面带笑容地看着他:“你快说说看。”刘庄神情庄重地说:“原武城中人心不齐,其中必定有想逃跑的人。可现在城外围得太紧了,他们想逃也没有出路。如果将围城的军队稍稍往后撤一撤,给他们留出一条生路,城中的人就会不断地逃出来。如果逃出的人多了,剩下几个匪首只用一个亭长就可以擒获了。”

光武帝采纳了刘庄的建议,下令臧宫撤围。不出刘庄所料,城中逃亡的人一天天增多,原武城很快就被攻了下来。凭着自己的智慧,刘庄深得光武帝的喜爱,被立为太子。光武帝死后,他继承了皇位,称为汉明帝。

(四)孔融智对李膺

孔融是东汉末年鲁郡(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聪明过人,秉性善良。4岁那年,他因为吃梨的时候把大梨让给哥哥,而被时人赞扬。10岁那年,他随在京城担任官职的父亲移居洛阳。也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当时河南尹李膺政绩显赫,名望极高。许多人慕名前来,可是李膺“以简重自居”,告诫他的门人不要随便接待宾客,除当世的英雄贤哲和世代交往的“通家”之外,一律不予接待。于是,许多人只能望门兴叹。京都一带的人甚至把受到他的接待称为“登龙门”。孔融到洛阳以后,老是听人提起李膺的名字,就决定亲自去登门拜望,亲眼见见这位名噪一时的大人物。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你有这种想法当然不错,但是,他不会见你这么个小孩子的。”孔融不服气,有一天趁着父亲不留神,他就悄悄地溜出了家门,朝李膺家走去。李膺当时正与几位名士谈话,听说有个通家子弟求见,便说让他进来吧。当他发现进来的小孩儿他并不认识时,就把脸沉了下来。“你是谁,怎么能谎称是通家子弟呢?”

孔融给李膺施了一个礼。“大人息怒,我并不是扯谎。我叫孔融,是孔子的后人;而大人姓李,是老子(李耳)的后人。我的先祖孔子曾经说过:‘我听说老聃博古而达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他就是我的老师。’这就是说,在五六百年以前,我们孔李两家就已经开始礼尚往来了。您的祖先和我的祖先同德比义,互为师发。这样看来,我称自己为您的通家子弟,难道不对吗?”李膺是不是老子李耳的后人,其实无据可查。孔融本人也并不去管是真是假。他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为自己和李膺是“通家”找到根据,达到自已的目的。听完孔融的这一席话后,在座的名士都对他的机敏感到惊奇,为他的才辩而折服。李膺的脸色也由阴转晴,笑着说:“孔先生,您请入座。”李膺虽然接纳了孔融,但是他对这个小孩子并未放在眼里。

天近中午,李膺不问其他名士,单单问孔融:“想吃饭吗?”“想吃。”李膺就说:“太不懂礼节了,我教你做客的礼节吧,当主人问你想不想吃饭的时候,你要推让,不要对主人说自己想吃。”孔融立刻反唇相讥:“那么,让我教您做主人的礼节吧,客人来的时候,你应该准备饭食,不应该问客人吃不吃。”

李膺叹服了:“可惜呀,我快要死了,来不及看到你将来的富贵了。”孔融煞有介事地说:“您一点儿也不像要死的样子。”“为什么?”“曾子说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您刚才说的话却一点儿也不善呀!”一下子说得李膺哭笑不得,极其尴尬。正在这时,太中大夫陈炜走进门来,他问李膺,刚才的哄堂大笑是怎么回事。李膺就把刚才的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又用手指着孔融:“这个孩儿真乃神童啊!”陈炜不以为然:“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也不一定怎么样。”小孔融闻声说道:“陈大人小时候一定十分聪明吧?”言外之意是:你现在长大了,果然十分不聪明。此言一出,陈炜顿时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了。在座的人们都哄堂大笑起来,说:“这个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成为大人物的。”果然,经过不断努力,孔融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时期,文坛上出现了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著名的文学家,被魏文帝曹丕称为“建安七子”。孔融被排在第一位。他曾经担任北海相,后又被曹操招致麾下,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五)王粲的故事

王粲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曾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和《七哀诗》。当时,有七位文学创作成就很高的人被称作“建安七子”,王粲不仅列身其中,而且还被梁代的大评论家刘勰赞誉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自幼记忆力惊人,能够过目成诵。有一次,他约几个小伙伴到郊外去玩耍。走到半路时,发现路旁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碑文。勤奋好学的王粲见碑文写得很不错,就大声读了起来。小伙伴们早听说他有善记的本领,就和他开玩笑说:“仲宜(王粲的字),你读完这一遍,能背下来吗?”王粲谦虚地说:“试试吧。”于是,他把脸背过去,一句句地背诵起来。小伙伴们一边听,一边对照原文。他们吃惊地发现,小王粲背得一字不差。大家都禁不住为他喝彩。还有一次,他去看人下棋,一不小心把棋盘给碰翻了。下棋的人见是王粲,就故作生气地说:“这可怎么办?我们就要见分晓了,本可以赢他一盘,看,却让你给搅了。”王粲说:“对不起,我给你们复盘成吗?”说着他捡起棋子,按刚才的形势摆了起来。摆好之后,下棋的人和观棋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认定,他摆得一子儿不差。

从此,王粲惊人的记忆力便逐渐远近闻名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蔡邕才学过人,闻名朝野,王粲便去拜访他。蔡邕也早已听说王粲的记忆力过人,就决定亲自考验他一下。他从书架上取出自己刚刚写完的《述行赋》,交给王粲,谦虚地请他提提意见。王粲双手接过来,兴奋地一口气读完。读完后,仍然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便有声有色地背诵起来。蔡邕默默地听着,不时地点头。王粲背得一字不错,蔡邕赞叹:“果然名不虚传!”从此,两个人便成了忘年之交。

(六)诸葛恪二三事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臣。他的父亲诸葛瑾是孙权帐下著名的军师,叔父是蜀国丞相诸葛亮。他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贵族教育,才华横溢,能文能武,声名远扬。有一次,孙权宴集群臣,诸葛瑾自然在参加者之列。孙权十分喜欢诸葛恪,特意嘱咐诸葛瑾一定要把他带来。诸葛恪便和父亲一道应邀前往。筵席上大家高举酒杯,口呼万岁。孙权见大家兴致勃勃,忽生一计,他把一个卫兵叫到身边,趴到他耳边悄悄地说着什么,还不时地用眼窥视众人。卫兵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卫兵把一头长得高大结实的黑驴牵到酒席筵前,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忽然有人叫道“诸葛子瑜”,而且“扑哧”一下笑出声来。众人定睛一看,只见驴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写“诸葛子瑜”四个大字,于是哄堂大笑起来。

子瑜是诸葛瑾的字。把他的名字挂在驴的身上,虽然这样的恶作剧在那个时代十分常见,他还是感到人格受到了侮辱,十分不自在。但身为大臣,他有脾气也发不出来,只好在那儿十分难堪地忍受着众人的调侃,把原本就长的脸拉得更长。小诸葛恪见状,立刻跪到孙权面前说:“大王请您允许我在牌子上再添两个字。”孙权扫视了一下众人,发现大家正兴致盎然地看着,便说:“好吧。”他想看一下这个小孩儿究竟怎样为他父亲挽回面子,也考一下这个被父亲赞不绝口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名副其实。诸葛恪在得到孙权允许后,立刻找来笔墨,在“诸葛子瑜”四个字后面添上了“之驴”两个字,于是“诸葛子瑜”就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

大臣们见到这一幕情景,都觉得这个小孩儿真是聪明绝顶,立刻发出了一片赞扬之声。诸葛瑾这时也有了笑容,不住地跟着众人一起点头。孙权从座位上站起来,大笑着对诸葛恪说:“小神童,这头毛驴就送给你吧。”诸葛恪走上前去,施过谢礼,牵上毛驴走出厅堂,回家去了。此后,诸葛恪就成了孙权特许的小客人,可以自由出入禁宫。他和孙权见面的机会也多了。有一次,诸葛恪和太子一起玩。不知怎么了,太子生气地骂他:“元逊可吃马粪。”元逊是诸葛恪的字。诸葛恪听完,毫不相让地骂道:“愿太子吃鸡蛋。”孙权在旁边听完两人的争吵,就问诸葛恪:“他让你吃马粪,你怎么让他吃鸡蛋呢?你不是吃亏了吗?”诸葛恪认真地回答:“因为它们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孙权不禁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