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威通志·民勤卷
2371200000001

第1章 综合(1)

(第一节)建置沿革

一、位置区域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凉州,西南接金昌市,东、西、北三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地理座标在北纬38°5′~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总面积16016平方公里。民勤自明洪武五年中置临河卫以来,县界屡有变化。至民国时疆域被界定为:“东至蒙古界三道湖135千米,南至凉州三岔堡70千米,西至蒙古界榆树沟60千米,北至蒙古界雅布赖140千米,西南至永昌县界东、西湾65千米,西北至蒙古界亦集乃625千米。南、北距210千米,东、西距195千米,面积24095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勤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在界址问题上屡有争议,直到1965年4月17日,中共中央对有关协议作出明确批示后,争纷息止。

二、建置沿革

民勤县史前时期是石羊河水系下游的一块冲积平原形成的绿洲。《尚书·夏书·禹贡》说:“原隰底绩,至于猪野。”《史记·夏本纪》说:“原底底绩,至于都野。”《水经》,就用了“都野泽”的名字。《汉书·地理志》“武威县”条下注:“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猪野泽。”《水经》:“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汉置的武威县在今民勤县东北。古“猪野”、“都野”无疑是指今民勤这块平原。《尚书》和《史记》的许多注释家说,《禹贡》及《史记》的上述记载,其大意就是大禹治水到了“猪野”或“都野”这个地方,已经大功告成。也有人说,“猪野”是古部族名,这支民族就生活在今石羊河,因以部族名作了地名。1924年,首次在民勤境内沙井子发现青铜时代的石器、彩陶、铜镞等。因此有人说,沙井文化的居民就是古月氏族,这是有可靠依据的境内最早的居民。汉时今民勤县境当属休屠王的牧地。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了祁连山之战,民勤县境始入西汉版图。

约在元封三年(前108年)至太初三、四年(前102年~前101年)间,汉在河西陆续建郡置县,在今民勤县城西南约10余千米处置宣威县,东北约50千米处置武威县。太初三年(前102年),由休屠(县治在今武威市四坝乡三岔堡遗址处)筑塞(汉代边防设施)至休屠泽。分为两线:东线南接休屠北部塞,东北沿石羊河东支的大东河北岸,止于休屠泽南岸;西线南起黑山,沿大西河东南岸,止于休屠泽西南岸。西汉在民勤置县后,是该县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开发,民勤先民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开始由牧业经济转为农牧经济。

东汉时境内仍置武威、宣威二县,属武威郡管辖。这时,宣威已是一个拥有万户以上人口的大县。武威郡治在西汉末由武威县迁至姑臧县(今武威市)。

西晋时凉州及其所属的武威郡,均治姑臧县。民勤境内撤销武威县,以其地并入宣威县,属武威郡。前凉时置宣威县,又有祖厉县,系张轨收祖厉县人在汉武威县侧近别置,均属凉州武威郡。

北魏时在汉宣威县故地置武安郡,隶属凉州,领宣威一县,居民373户。西魏、北周时境内无建置,其疆域并入姑臧县。隋在境内无建置。唐在今民勤县城南约10余千米处置明威戍。“戍”,是小于县级的唐边防军之最低层组织。

武周长安元年(701年),凉州都督郭元振为了拓宽州境,在“北境碛中置白亭军”,后改为白亭守捉。西夏时境内有定居的居民和游牧民族。元时境内多为游牧民族。

明洪武中,境内置临河卫,治所在元筑小河滩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临河卫为镇番卫,并修葺城垣。成化元年(1465年),都指挥马昭拓筑城垣北隅,城周六里二分二十三步,高三丈一尺,池深一丈五尺,有东、西、南三门。镇番卫隶属于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明代在境内实行军屯和民屯,人口增加很快,这是民勤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开发。清初因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置镇番县,隶属凉州府。

民国18年(1929年),改镇番县为民勤县,取人民勤劳之意。1949年9月23日,民勤县解放。1949年10月,设武威专区(专署驻武威县),民勤县属武威专区。1955年10月,撤销武威专区,成立张掖专区(专署先驻酒泉,后迁张掖),民勤县属张掖专区。1962年1月1日,撤销张掖专区,复设武威专区(专署驻武威县),民勤县属武威专区。2001年9月,撤销武威专区,成立武威市,民勤县属武威市。

三、行政区划

明洪武初,民勤县属河西重点镇戍区之一,洪武中设临河卫,二十九年(1396年)改名镇番卫,卫设左、中、右三所,一面戍边,一面屯田。雍正二年(1724年)改名镇番县。乾隆十三年(1748年),镇番县设甲57个、保31个计5693户。柳林湖屯田户2498户,按千字文编号,设甲133个,设保15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柳林湖起科后,归属镇番县管理。清道光之后,全县分川(系镇番县辖区)、湖(柳林湖辖区)区。辛亥革命后仍因清制。民国17年(1928年),置6区103村。民国18年(1929年)1月1日,设民勤县。将原6区并为5区。民国23年(1934年),又复设6区,辖102乡。民国25年(1936年),全县分6区32联保。民国29年(1940年)6月,联保改乡(镇),全县划分为11乡1镇83保871甲。民国36年(1947年)7月1日,裁撤区署,将原联保区域设乡(镇)公所,全县划为11乡1镇。1949年10月,全县设置11个区。1952年至1953年5月,改设12区71乡。1953年5月至1954年,设12区100乡。1955年,并区并乡,将原有12个区并为6个区,下设51个乡。1956年1月,撤区并乡,将原有6个区撤销,51乡合并为26乡。

1958年10月,将全县26个乡(镇)合并为12个人民公社。1961年,全县设31个人民公社。1964年至1983年,全县设置19个人民公社。自1982年至1985年,先后撤销人民公社、大队及生产队建制,设置22个乡、1个镇,下辖242个村,166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000年,全县辖5镇,18乡,1个国营农场。2004年12月,将全县23个乡镇调整为18个,撤销三雷乡,并入城关镇,调整后的城关镇更名为三雷镇,镇政府设在原三雷乡政府驻地;撤销昌盛乡,并入昌宁乡;撤销羊路乡,并入新河乡,更名为苏武乡;撤销北山乡,并入东湖镇;撤销中渠乡,并入西渠镇。2005年9月将花儿园乡改建为红沙岗镇。止2005年底全县辖昌宁、蔡旗、重兴、薛百、大坝、苏武、夹河、大滩、双茨科、红沙梁、收成、南湖等12个乡人民政府,东坝、泉山、东湖、西渠、三雷、红沙岗等6个镇人民政府,1个国营农场。下设244个行政村,1750个村民小组。

(第二节)城乡建设

一、城乡建设局

1982年,成立了民勤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内设城建股。2003年3月,民勤县城乡建设局分设。2005年,内设6个职能股室,下设10个事业服务机构。

二、县城建设

县城踞民勤绿洲中部地区,距武威市92千米。是民勤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至2005年底,县城规划区总面积8.47平方千米,建成4.05平方千米,现居住人口4.6万人,城镇化水平20.1%。今民勤县城依元筑小河滩城址而建。道光《镇番县志》载:“小河滩城,今县治,元季第存空城,周三里有奇。明成化中展筑。唐人谓于凉州北境碛中建筑城垣,即此处也。”明代,在小河滩城置镇番卫,清代为镇番县治,民国时期为民勤县治。期间,时有修建扩筑之举,亦有毁于兵燹之灾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勤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建设,使之发展成为一座具有一定现代物质基础和文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城镇。

1、市政工程

给排水早时城区供水大多由护城河水供给,后皆用浅筒井采水,无排水设施。1966年后,由于水位下降,机关单位逐步开始机械打井取水。1988年,在县城南郊成立民勤县自来水管理站,1993年开始筹建城区排水工程,1995年,初建成投产后即与自来水管理站合并为民勤县给排水管理站。

自2000年以来,敷设改造供水管网21千米,县城日均供水能力由2000年的3480吨提高到2005年的6000吨;改造排水提升泵站4座,新建五号排水泵站1座,敷设排水管网51千米,完成了106个巷道、3318户居民、122个单位和168户居民临街经营门店排水设施联网,城区排水普及率达到85%。街道亮化1958至1979年,城区有电厂,柴油机发电,供电能力差。1980年始,城乡皆由大电网供电。截至2005年,架设双臂道路灯579盏、礼花灯10盏、高杆灯3座,灯箱式彩虹门15座,灯箱式广告牌128块,对临街100余幢多层建筑物进行了外墙装饰工程改造。

道路元筑小河滩城似方块形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勤县旧城南北长约930米,东西长约980米,路网结构呈棋盘方格网。民勤解放以后,政府对旧城进行了大力改造。现城区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东南、东北环城公路构成整个城市的基本骨架。全城道路总长度为13.2千米,总面积12.8万平方米,网密度为2.98千米/平方千米,道路平均宽度为10.71米。

四条大街用沥青铺设,其余巷道则为碎石路或土路。至2005年,开通拓建道路21.72万平方米,铺油道路9.8万平方米,道路柏油罩面6.7万平方米,整修道路20.5万平方米。城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51平方米,城区道路硬化率达26.4%。园林绿化县城在明末清初,已有流沙之患,飞沙拥城,高于雉堞,“参将刘玺申请都御史杨博筑镇番西关,以堵风沙”。明天启七年(1627年),飞沙拥城,参将杨孟希率众移丘,城池免于淹没。清康熙元年(1662年),“参将王三华督令搬运淤城沙丘,建西城楼”。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参将杨均率军民500人搬沙,以柴草插风墙150丈”。前后近150年的时间,县城始终处于沙漠包围之中,一直到民国年间稍有好转。1917年,“县知事周树清于城内植树近千株”,但黄沙埋压城头的状况依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城镇绿化,每年春季,发动机关干部,在县城外围造林治沙,城内补缺绿化。

1970年以来,外部沙患基本控制,内部由于旧街道窄狭,建筑物参差不齐,长期修修补补,绿化也是修修补补。1972年重新规划,四大街和较大的巷子均栽植新疆杨、二白杨,当年成活率达90%以上。1984年,大街小巷、环城公路、机关院落,已栽杨树及各种观赏树木1.4万余株。县城西关建有园艺场一处,园地面积150亩。截止2005年,城区栽植各类风景树木7.98万株,单位居民院内和公共地段开辟绿地3.8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面积81.5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0.13%。供热20世纪90年代前,城区供热无统一规划,采取分散取暖方式。1996年,启动县城联片供热工程。2001年,建成了东关住宅小区联片供热点2处,敷设供热网21千米。城区联片供热面积43.5万平方米,联片供热率达62%。

文化广场2005年4月开始筹建,2006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4.86万平方米,总铺装面积22524平方米(包括立面)。绿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占广场总面积的38.3%,其中草坪7338平方米。有各类树木20种。广场内有雕塑6座,主雕塑1座、雕塑小品5座。有DN24米旱喷泉1座、主席台、旗台各1座、状元桥2座、花台8座、花架1座、花池52个、配电控制房45平方米。灯具有10种类型、267盏。环境卫生20世纪90年代前,民勤无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城市环境卫生仅靠单位和个人自觉维护。

1994年10月,成立民勤县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队,负责县城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和清运处理。2003年,搬迁建设了畜禽屠宰交易市场和木材加工销售市场,建成水冲式公厕21座,改造露天居民生活垃圾点58处。2005年,安装地埋式垃圾箱14个、地坑式果皮箱120个、果皮筒120个。

2、市场与开发小区建设

市场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集市贸易多由民间自发形成,秩序混乱,缺乏监管。2000年~2005年先后融资、投资1.6亿元分别在县城新建了东部建材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再就业市场和畜禽屠宰交易市场等五大市场,年交易额达2091多万元。东部开发小区建设2000年4月,由县政府批准开发建设的东部开发小区,总占地面积11.08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公用土地面积为5.57万平方米,出售土地5.5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单元(30~200平方米/单元)534个。建成房屋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民间资金)3500万元,安置就业2000人,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利税822万元。

工业园区建设按照资源区域性分布特点,以市场为导向,2003年,创建了县城东郊和红沙岗2个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棉花加工、草粉饲料加工、面粉加工、瓜果饮料生产、肉类蔬菜加工和葵花加工6大产业链,形成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并以招商引资为依托,大力发展煤炭、电力、热力、石墨工业,形成煤与非煤产品协调发展的格局。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

商场建设2000年~2005年,采用引资、集资、融资等方式,先后改造、新建了义乌商贸城、大众商场、凯尔亮超市、基隆阳等商场,年交易额达3210.95万元。

3、住宅小区建设

20世纪90年代,城区居民住宅多为四合院,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99年~2005年,共建成住宅楼房160幢计53.25万平方米,县城人均居住面积从1999年的平均4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2.77平方米,并建成了东关住宅小区和镇国塔区2块休闲景区。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

农村小城镇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现已初具规模。2000年,民勤县将泉山、西渠、东湖、东坝、昌宁等乡镇确定为市县级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各试点乡镇规划区面积均在1万平方米左右,建成区面积都在0.4万平方米以上。至2005年,各乡镇采取各项措施集中资金,逐步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区道路、供水、绿化、路灯、电力、电信、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