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23777300000028

第28章 市场经济学(4)

一位男士年纪俨然已经跨入了“剩男”的行列,无奈在自己工作生活的圈子里又没有中意的对象,为此,他只得花钱找婚姻介绍所帮忙,然而多次征婚都没有结果,婚姻介绍所介绍的对象不是这里差,就是那里让人不满意。久而久之,他也对婚姻介绍所失去了信心。后来,婚姻介绍所又一次给他精心推荐了一位声称是长得楚楚动人又温柔贤惠的女士,但是这位男士根本不信。于是婚姻介绍所就给他看了一段这位女士的视频资料。看过视频,再加上婚姻介绍所的人的一番赞叹夸奖,这位男士又动了心思,并向婚姻介绍所付了费用让其安排见面。然而在经过几次交往之后,男士发现自己又上当了,因为这位女士患有口吃病。愤怒之下,男士当即找到婚姻介绍所,要求他们退还费用,但是婚姻介绍所却明确拒绝,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欺骗男士,那位女士的确是长得楚楚动人,也温柔贤淑。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男士之所以会吃亏,是因为自己对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在市场交易中,由于各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同,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那么掌握信息多的一方,势必比掌握信息少的一方更加占据优势。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婚姻介绍所掌握的信息比男士的多,他们片面夸大了那位女士的优点,而对其缺点只字不提,从而使男士陷入了不利的地位。相反,如果男士能够掌握更加充足的信息,也就不会再向婚姻介绍所交钱,就可以避免自己再次上当了。

由此可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卖双方中对信息掌握较充分的一方将更加有利;而不充分掌握信息,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之中。生活中许多人因为轻信了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就是很好的说明。市场上那些销售所谓奇效药的商家,常常利用“神奇的”医药广告,甚至是一些“医学权威”的幌子来诱导患者购买他们的产品。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对产品的了解比较详细,而对于医疗动态等相关信息也掌握得比较多;另一方面,患者们往往缺乏对相关的医药知识和医疗动态的了解。这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患者们就很容易轻信那些虚假广告,进而购买商家的产品。

在市场中,市场参与者们总是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做出决策,一个人掌握信息的程度决定了其采取相应的选择的优劣与否。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谁掌握的信息处于劣势,谁就会处于被动之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能够影响市场参与者个人的决策,而且对市场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总的来说,信息不对称对于市场是不利的,因为市场的能力会被它限制。

例如,一位车主想将自己保养得相当不错的旧车卖掉,对于车况的好坏,车主当然是非常了解的,但是顾客并不知道具体信息,此时,顾客往往会将车况想得很坏,从而给出一个很低的价格。对于这个价格,车主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虽然车主会再三地强调这是辆好车,但对顾客却产生不了任何作用。买方不肯提高价格,卖方无法接受价格,因此交易无法达成。而接下来,顾客很可能低价购买了另外一辆质量很差的二手车。

这就产生了好质量的商品竞争不过差质量的商品的情况,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逆向选择。

在经济学里,“逆向选择”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这里是指市场中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的现象,是信息不对称的一种产物。如果逆向选择长期存在,那么好商品必然会被次商品替代,进而使市场上产品的质量整体下降,阻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保险公司对汽车司机承保。作为保险公司来说,当然希望自己的客户都是经验丰富、稳重可靠的“好司机”,这样会使他们的赔付率低很多。然而,“差司机”显然比好司机更加需要购买保险,以便应对各种事故造成的损失。此时,保险公司面对的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他们无法轻易分辨投保司机的好坏。为了避免对“差司机”索取的保费过低给自己造成损失的情况出现,保险公司只好假设顾客都是差司机,对所有的客户收取同样的高保费率。然而,这样一来,好司机因为觉得自己出事的概率低而不愿意花很多的钱买保险。

结果,在车险市场上,就出现了劣质商品(差司机)驱逐了优质商品(好司机)的“逆向选择”现象,而这无疑将会使保险公司损失巨大的市场利润,进而对整个市场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要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尽可能地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占据信息优势,这样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沉没成本:有一种选择叫放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企业用较低的价格在偏僻的市郊买了一块地皮,准备投资建一座奶制品加工厂。结果,从开始生产起就一直亏损,很不景气。但是管理者不甘心让已经投入的几十万元就此打了水漂,于是再投资70万元引进了德国先进的生产线,希望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果由于市场已经饱和,再加上品牌没有竞争力,该工厂仍然亏损。由于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元,要放弃,管理者就更不甘心了,所以又投入了300万元,希望可以扭亏为盈,然而,结果仍然是事与愿违..就这样,管理者前后总共投入了近千万元在这里,却一分钱也没有收回。

显然,上面事例中的管理者对“沉没成本”并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才导致了自己投资决策的失误。那么,什么是沉没成本呢?

所谓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它所造成的成本是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而改变的,这样的成本就是沉没成本。比如说,你买了一张电影票且不能退票。这时,你所付出的电影票钱就可以看做是你的沉没成本了,因为无论你采用什么办法,这个钱都收不回来了。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例如,你买了一台电脑,用了一段时间后,转手卖给了别人,那么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之间的差价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拥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无关性,也就是说,不管企业如何对之作出决策都难以改变。因此,对待沉没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考虑它。如前面提到的买电影票看电影的例子,如果电影不好看,会有两种可能结果:一种是忍受着看完,一种是退场去做别的事情。由于你为电影票所付出的钱已经是沉没成本,所以就不应再考虑这件事情了。如果你觉得自己花了钱但是不看电影太不合算了,而强迫自己痛苦地看完电影,这就没有抛开沉没成本来考虑,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相反,如果你的考虑是,如此乏味的电影简直就是浪费你的时间,还不如去做点别的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抉择才是理性的、明智的。

如果在决策过程中,无法丢开沉没成本,那么往往会产生更多的沉没成本。如本文开头提到的事例中,如果管理者能够抛开沉没成本来决策,就不会造成巨额的亏损了。因此,决策过程中,应该从自身和外部情况等诸多方面做出准确的判断,避免决策失误;当然决策失误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一旦出现则需要避免将错就错,一错到底,要抛开已经沉没的成本来做出新的决策,以使损失降到最低。

唐代李肇的《国史补》中有一则故事:

通往渑池的路只有一条,而且非常窄,是单行道。

一天,一辆载满瓦瓮的车陷进了泥坑,堵塞了交通。推车人尝试着努力把车推出来,但由于旁边就是悬崖,而且又恰逢雨季,路很滑,因此他没有成功。随着时间的流逝,后面等着的车辆和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排成了长蛇阵。糟糕的是,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眼看着就要下雨了。

这时,一位叫刘颇的盐商从队伍的后面扬鞭而至,看到那人仍然在努力地推车,但是车却在泥坑里越陷越深。刘颇开口问道:“你车上载的瓦瓮一共值多少钱?”

主人回答说:“七八千。”

刘颇立即从怀里掏出钱袋递给瓦瓮的主人,说:“你的瓦瓮,我买下了。”然后,命人把瓦瓮全部扔到山崖下面。这才疏通了道路,及时地将自己的盐运进了渑池,避免遭遇重大损失。

对于刘颇来说,他用来买瓦瓮的七八千钱就是经济学中人们常常提到的沉没成本。试问,如果刘颇舍不得放弃沉没成本,那么他的盐还保得住吗?还能够避免遭受重大损失吗?

当狼拖着受伤的腿逃生时,受伤的腿会成为前进的阻碍,它会毫不犹豫地撕咬断自己的腿,以求生存。因为它清楚地知道,与生命相比,那条受伤的腿是“沉没成本”。而人呢?假如一只老虎咬住我们的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试图用手去拯救自己的脚,老虎会连我们的手一起咬住,而且我们越挣扎,就被咬得越紧。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能立刻摆脱这种困境,那么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牺牲掉那只脚。

切记,不管沉没的是什么,沉没了多少,无论你怎样介怀在意,对未来而言都没有任何意义,唯有彻底放弃那些沉没的东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才是智慧的体现,才能够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