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23777300000035

第35章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常识(3)

现在的人对于离婚这件事都看得很开,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小夫妻们,动不动就把离婚提上日程。用不着等到“七年之痒”,有的甚至蜜月期都没过完就已经没了热情。当初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没有想过结婚以后是要回归生活“过日子”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加上柴米油盐,争执之声渐起,和谐被干戈取代。争吵、冷战、对抗,硝烟在婚姻中弥漫,爱情的归宿变成了爱情的坟墓,坟墓中的两个人当然不愿意就此埋葬自己的幸福,于是离婚便成了走出坟墓最简单快捷的办法。

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这种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如果你的心态没有转变,即使进入下一段感情或婚姻,也依然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一个关于爱情的非常幽默的比喻:“找男人跟找工作一样,总以为自己的不好。结果跳槽一看,哇哦,原来都不像看起来那么好!”人们总在憧憬未来会变得更好,却没有想到要去经营现在。没有现在的基础,未来的美好又要建立在什么之上呢?如果这些大道理还不能让想要离婚的你警醒,那么我们不妨用一些实际的数字来计算一下离婚的成本,看看当离婚问题被物质化之后,你失去的将会有多少:

1.成本费。这是离婚中花费最低的一部分。它一般出现于协议离婚当中。相关手续费或工本费大约是几十元至一百元。当然这仅限于你们好聚好散,下次见面还能一起打招呼、吃饭的那种。

2.诉讼费。这就属于不能好聚好散的那种了,需要闹上法院才能分出个对错、输赢的诉讼离婚。这种离婚方式你需要花费的费用为:50元法院诉讼费,1000元到几千元的律师费,几百元到上千元的财产评估费,500~1000元的调查取证费,以及500元左右的律师交通费。按最低总花费至少也要2000元以上。

3.财产分割。以上两项都不算什么,真正的损失从这里开始。离婚之后将有一半的财产被分割掉,不要以为你会从中得到什么。即使那些东西不是你的,但是起码你原来是有使用权的,而现在当你得到半座房屋资产的时候你却失去了整座房子,当你得到一半车产的时候,你却已经无车可开。以此类推,你得到的所有的一半都是以你失去它的全部为前提的。

4.孩子的抚养。作为夫妻最重要的“产品”,孩子永远是离婚当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抚养权的争夺到抚养费的争取,以及以后面临的各种问题,还有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得不到孩子一方所要承受的骨肉分离之痛,远比任何现有财产都更加昂贵。

5.心理、感情损失。在夫妻生活中所建立的一切生活模式都要被打破,相同的习惯、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生活圈和朋友,甚至曾经都爱吃的一道菜,也会因为离婚而失去原来的意义。你要面临改变有这个人在身边的习惯、回避共同的爱好、失去原来的很多朋友,这些成本同样是无法估量的。

6.再婚成本。离婚后难免会选择再婚,两个人从不熟悉到走入婚姻,需要再经历一次性格的磨合、习惯的培养,这些无形的情感成本都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再举行一次婚礼的花费会让人再被“扒去一层皮”,经历又一次的洗劫。

将这些成本相加,然后用你解脱后所能得到的快乐减去你的离婚和再婚成本,看看自己是不是做了赔本生意。

当然,这并不是要你即使婚姻生活过得一塌糊涂还要咬紧牙关搭上自己下半辈子的幸福。如果你遇上了个动不动就打老婆的暴力倾向者或者根本就不把你放在眼里,将你男人的自尊始终踩在脚下的河东狮,那么早离早解脱。要你计算离婚的成本是基于你们之间还有过下去的可能。你们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彼此的主观意识太过强烈,都没有用心去经营这段婚姻,都在等着对方付出或屈服,你们的婚姻并没有病入膏肓,只要双方努力还有幸福的可能。让自己冷静下来抛开对彼此的成见,仔细思考一下,你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选择另外一段感情,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你们婚姻当中的所有问题是不是都出在对方身上,而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

在做出这些假设之后,如果你发现自己真的可以通过离婚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即使遇到下一段感情也不会再有同样的状况发生,那么你就尽管离好了。如果不是,那么就不要轻易做这个决定,毕竟离婚的成本太高,而这种成本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心理方面的,你需要多久才能走出离婚的阴霾走向下一个幸福,这些都是未知数。

所以,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心理上,离婚都是件大大蚀本的买卖,但凡你的婚姻还有补救的可能,这赔本的生意还是别做了吧!

斗鸡博弈:夫妻间吵架不两败俱伤的智慧

夫妻之间因为像做家务这样的小事情而怄气、争吵,后发展至感情破裂,落得两败俱伤、离婚收场的事情比比皆是。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用经济学智慧加以避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经济学中的斗鸡博弈:

某一天,两只好斗的公鸡在斗鸡场上发生了遭遇战。这时,公鸡有两种选择:其一是进攻;其二是退让。而这场遭遇战的结果无外乎三种:①一方胜利、一方失败,当然,退让的一方将胜利拱手让给对方,在面子上会很挂不住。②双方都退下来,平局收场。③谁也不肯退下来,最后两败俱伤。通过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以下这个赢利矩阵:

甲乙进攻退让

进攻(-2,-2)(1,-1)

退让(-1,1)(-1,-1)

上表中的数字的意思是:

斗鸡博弈中的甲乙双方如果均选择“进攻”,结果是不仅都失了面子而且还两败俱伤,双方都损失2单位的利益;如果一方进攻而另一方退让,则进攻方收益1单位,而退让方损失1单位利益;双方均“后退”,都失了面子,各自损失1单位的利益。

显然,对两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自己进攻而对方退让。也即是说,斗鸡博弈中有两个纳什均衡点:甲进攻乙退让,甲退让乙进攻。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到底由谁进攻、又由谁退让呢?在博弈论中,如果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以预测的;但是现在有多个纳什均衡点,到底选取哪个纳什均衡点则必须根据另外的有关博弈的细节信息进行选择。

生活中夫妻吵架和斗鸡博弈是一样的道理,必须要有一方退让才能够重修于好,但是到底由哪一方退让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需要采用一个混合策略,也就是估计对方进攻或者退守的概率,然后自己估算出一个综合效用收益加以比较,如果进攻的效用收益高于退让,那么就会进攻,反之则会选择退让。

比如,夫妻吵架,如果一方觉得:“面子又不当饭吃,何必把彼此关系弄成这样呢?这样斤斤计较还不如和和美美过日子。”对于这一方来说,退让的收益是大于进攻的收益的,那么他多半会选择退让;相反,如果觉得面子是天大的事情,失了什么也不能失了面子,退让的收益小于进攻的收益,那么他多半是不会退让的。

生活中,斗鸡博弈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小区内,物业呼吁大家出钱装一些公共设施,那么,那些认为钱比能否用到这些设施要重要的住户是断然不会出钱去安装的;相反,如果住户认为出点儿钱能够享用到这些设施很合适,往往就愿意掏钱。

其实,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事斗争也是一种斗鸡博弈。在双方都觉得进攻的收益更大的时候,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的结果,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对方的实力,精确地估算出对方强硬立场的准确概率,从而更进一步地衡量自己进攻和退让的收益以作出明智的策略选择。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相互派出了大量的间谍的原因就是这种混合策略的需要。

这个经济学博弈中蕴涵着许多生活的智慧:①有时候太要面子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在斗鸡博弈中,如果是理性人的选择,是不会出现两败俱伤那种最差结果的,但由于很多人死要面子、硬抗到底,使得本不可能出现的两败俱伤成为了一种现实。②在选择的时候不可心存侥幸,斗鸡博弈中你可以对对方的行为进行预期,但是必须有足够的信息作为依据,侥幸心理只会使得两败俱伤的可能性增大。

总之,博弈的信息是一个十分诡异的东西,如果你在自己没有完全真正地掌握它前,就胡乱猜想匆忙决断,通常会导致难以控制的结果,这是聪明人行为选择的大忌。

合理避税:你可以交更少的税

就如同富兰克林说过的那样,“死亡和纳税是人这一生中无法避免的两件事情”,人几乎每天都要纳税,买东西、领取工资都要纳税。可以说,你每赚取1元钱,就有0.2元要用于交税,而且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累进制,你赚得越多,要纳的税的比率也越高。因此许多人都想方设法地减少自己的税收负担。不过,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而精明者避税。

与逃税和漏税不同,所谓避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现筹划和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充分利用优惠和差别待遇,达到减轻税负、使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活动行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才能合理避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每天生活中都要面对的问题,那么人们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现行税法是怎样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地说,以下范围都在个人所得税纳税范围之内:

1.工资、薪金每月高于2000元的部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2000元;

2.扣除成本、费用、损失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扣除费用,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稿酬所得;

5.通过劳务所获得的报酬;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例如福彩大奖所得。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制,收入每高一个级别,提高5个百分点的税率。

税收如果不合理筹划,就会变成个人的一项经济负担,而合理避税能够帮助人们降低税负,进而使理财的效益最大化。一般来说,合理避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1.奖金分摊发放。税法规定,个人一次性取得的奖金,视为单独一个月的工资或薪金进行所得税计算。这样一来,分次发放奖金的适用概率要比集中一次发放奖金的低,可以减轻税收负担。

例如,王先生2008年每月工资2000元,但在年底的时候,公司会根据业绩重奖,12月王先生一次性获得12000元的公司年终奖。那么,王先生应该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呢?

(1)12000元属于一次性发放的奖金,按照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王先生每月工资在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以下,不用纳税;而其奖金部分应纳税额为12000×20%-375=2025(元)。也就是说,王先生2008年共应缴纳税款2025元。

(2)如果采取将年终奖金分次下发的方式,如按季度发放,每季度3000元,那么王应缴纳的税款是:(3000×15%-125)×4=1300(元)。

通过上述奖金发放方式使得王先生少缴纳了725元的个人所得税。由此可见,将奖金分摊发放能够有效避税,当然,奖金分摊发放的次数越多,纳税人税收利益更大。

2.合理安排应税所得。

例:陈先生开设了一个经营电脑器材的公司,他的妻子负责经营管理,而陈先生承接一些安装维修工作。预计其每年销售电脑器材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0元,承接安装维修工作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元。那么,应该如何筹划方案以降低税负呢?

按税法规定,陈先生经营所得属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因此其全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0×35%-6750=14250(元)。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降低陈先生的税负呢?

假设陈先生和妻子分别成立两个个人独资企业,陈先生专门经营电脑安装维修,而陈先生的妻子只售电脑器材,那么他们具体的纳税情况是:陈先生的企业应纳所得税为:20000×20%-1250=2750(元);陈先生的妻子的企业应纳所得税为:40000×30%-4250=7750(元)。这样一来,两人一共纳税10500元,可降低3750元的税负。

通过筹划安排进行合理避税,能够使得最后收益大大增加,因此,怎样合理避税是精明的理财者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萨缪尔森幸福公式:幸福的奥秘

鲍勃?哈勒尔曾是一家建材市场的普通装卸工人,50岁那年,他意外地中了彩票头奖,总额将近4000万美元。从此,鲍勃再也无须为生计奔波,他购置了多处房产和几辆汽车,在别人看来,鲍勃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年后,鲍勃把自己关在他豪华处所的一间浴室中,用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心脏,一声枪响后,一个生命就此了结。

很多人感到震惊,一个拥有如此优越生活的人为何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他还嫌自己不够富裕?或者是他认为自己不够幸福?

一份社会问卷调查显示:美国人的快乐水平相对较高,被调查者中有6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很快乐。而中国人的快乐水平却令人沮丧:被调查者中,只有10%的人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发布过国内第一份《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的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幸福状况也不容乐观。将近30%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幸福感偏低,而工作幸福感较高的人也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今天,人们已经不再为了是否有米下锅而发愁了,但是,衣食无忧了,人们的抱怨却多了。许多人总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很多学者和官员对此十分困惑:为什么作为下层建筑的经济发展了,作为上层建筑的人们幸福感却降低了?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非常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