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的背景
23787800000015

第15章 书籍,总是文化的载体(7)

一个家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物质利益,而且要有内在的精神追求。对孩子,要好好教育他,多让他读些经典之作,做一个有底气的人。只给他财产,而不给他智慧的孩子,只会让家庭蒙羞,迟早断了孩子的生路。打造书香之家,是每个家庭的理想选择,也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一个真正的书香之家,要提倡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将读书贯穿家庭建设中。通过品读经典著作,阅读优秀作品,完善自我,增长才干,成就家庭梦想。一个家庭,只要持之以恒地读书育人、经世致用、提升自我,就一定能开辟一方新天地。回报不在当下,福泽也必在子孙,巳经是被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的。

2011年8月初稿,2011年9月27日定稿

文化的背景

我的文章《书香之家》公开之后,有朋友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我写了一篇一般人都不会看的文章,没人愿意想那么远、那么久。还有一些朋友鼓励我多写一些文化研究和子女教育方面的文章,予人更多的启示。一些朋友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认为文化是需要背景的,就像当官需要背景一样,想不想有文化,其实也是环境使然。我一下子想到文化的背景问题,夜不能寐,遂成此文。

回想起来,我们家族几代人都是白丁,不仅是根正苗红的老百姓,还曾有多个文肓。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祖上没钱读书或没有眼光供孩子读书。这些远离书香的孩子,一生都在为生活奔波。

为了生存,祖上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在我的记忆深处,我的先人是一直在路上的,他们是历朝历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立足统治者的命令和活命的需要,四处奔走。

我的直系亲属上溯五代,没有出过读书人。他们付出了太多生活的成本,他们来不及读书或培育读书人,更不能耕读传家。因此他们一生的事迹注定没人记载也无人传播,他们的名字,也注定要淡出历史的视野和子孙的口碑。他们是草民,最终像一棵草那样生长灭亡。

成年后,我苦苦寻找这个家族的文字材料,譬如家谱、书信之类,几乎一无所获。其实不难想象一个不断失去居所的家族,一个几代人都不能安居的家族,如何去获得良好的教育,如何去追求长远的发展。他们仅仅为了吃饱穿暖(其实也未必做到),就消耗了一生的精力。

我对家族的了解首先来自父辈们的只言片语,其次来源于大量的阅读。成年后我读到越来越多的人物传记,到过越来越多的名人的家乡,我越来越感受到家族、家庭对人生的影响。通过关注他人的成长和对他们家族(家庭)历史的审视,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成长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它往往涉及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历史渊源、经济基础与文化背景。这一背景在一个儿童的孩提时代就悄悄地浸入孩子的骨髓和血液之中,深远地影响孩子的一生。我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一个人的身上,总能看到一个家族的背景,看到他父母的身影。这或许就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或者说是一种难以逾越的宿命。

成年后,我多次忆起自己求学的经历和成长的历程。有那么几个人的命运让我沉思。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文化的自觉,终其一生在艰难中度过。我大爹曾是一个文盲,因眼疾坏了一只眼,一见风就流泪,日子过得很节俭。我母亲当时与我父亲一道在外讨生活,他负责照顾我们。吃是少不了我们的,但在文化方面他爱莫能助。有一次我钢笔坏了,让他修,被弄得更破烂了。我撒娇、耍赖:“不管咋办,你得给我买支新钢笔。”“你把它挤坏了,你得赔!”我死缠硬磨,嘴里总念叨“你得赔、得赔”。我多么想让他为我买一支笔。他太抠门了,尽管急得直跺脚,承诺给我做顿好吃的,就是舍不得为我买一支笔。尽管他死后我为他披麻戴孝、树碑立传,还将他对我们的好处广为宣传。但我仍旧清晰地记得,生活上他没亏待我们,但他从未想过为我们买一支笔或一本书。

多年后,我熟悉了他们,理解了他们。我无法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他们目不识丁,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他们希望后代能好好读书,却又吝啬那几个来之不易的钱。他们是矛盾的,现实的,缺乏远见的,又是真实的,直率的,充满希翼的。他们不懂教育的规律,相信会不会读书是天生的,成不成功那是命中注定的。但他们又实在说不出,什么是命运,只知道活着就是命,干好干坏都是命。

如果说我们还算成才的话,应当归功于我的父母对于我们人格的教育。我的父母双亲,几乎是通过“靠天收”的方式培育我们成才。他们无法在文化上辅导我们,也讲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是教我们做人,逼着我们在幼年时就得依靠自己、勤奋劳动、善待他人。父母留给我们的,是勤劳、忍耐、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这些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理念。这些理念造就不出早熟的天才,却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锲而不舍,紧追不放,最终也能成才。如果说我的父母在教育方面尚有一些高明之处的话,那就是教孩子先成人再成才,不知不觉中暗合了教育的规律。

多年以后我还发现,文化基因也是会遗传的,一个书香门第,需要几代人才能形成,前提是得有孜孜不倦的文化追求。一个家族,仅靠一二代人的努力培养不出书香门第。只有将家学渊源融人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将民族文化融入人类文化的传承中,胸怀才会更加开阔,眼界才能更加高远。一个有志于文化立家的人,得树立长远的眼光,像古代许多读书人那样,立业要立千秋业,求名要求百代名,以千年的眼光和胸襟培育文化的沃土。或许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还能出那么几个优秀分子,也算得上不辱书香了。

在日常生活中,每名成年人应该不仅要求自己的孩子抓紧学习,而且应该要求自己做学习的表率,努力为孩子们树一个榜样。世间的事,往往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千万别幻想不劳而获,就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就文化的积累来看,历朝历代都会有新的创造和发展,短时间内想把知识和智慧填进脑袋是不可能的,临阵磨枪是派不上用场的。唯有从小一点一滴地勤勉积累,才可能成为一个文化人。对一个家庭来说,在文化氛围上千万别幻想一夜暴富,一蹴而就。你得盯着目标慢慢来。

为了文化的学习,为了人才的培养,在我家真是付出了代价。譬如我的近视,譬如我儿子的近视,都因了阅读的习惯和不当的方法。我的儿子在三四岁时基本上都能抱着一本书看了,在我们这里,真不该过早培养他的读书习惯——凡事有利有弊,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害了孩子。

但我始终坚信,学无止境,研究自身成长成才的规律,研究教育的规律并付诸实践,是一本万利的事。世上第一等好事,仍是读书,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品味的人,是一生最美好的追求,也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2011年10月18日

顿悟的断章

(一)

书读过半时,我突然顿悟:面对所有用优美词语写就的华章,读出每个形容词的反义词来,这才是完整的阅读,这更容易全面地把握世象。

(二)

永远不醉,应该是喝酒的最高境界。喝到这个境界的人,在喝酒之前就知道,酒就是酒,也许会成为表达某种情感的载体,但酒什么也改变不了,对酒千万不要抱什么希望,因此今生不醉。

(三)

委屈再大不露心迹,任务再重不发牢骚,困难再多不失信心,逆境再难不得消沉。既便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但也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体现生命的厚度。

(四)

事物的发展有因有果,成功也有因有果,成功背后有规律。找到了规律,成功不会太遥远。成功的前提在于选择,即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沿着适合自己的道路走下去,人人都能成功。

(五)

成功从来都不是与别人比较的结果。如果这样,只会越比越泄气。成功源自自我的成长,归根结底在于自我的完善。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归宿也不尽相同。只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发展和进步就是成功。因此,成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难。

(六)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以系统的思考方式来谋划人生、把握未来。系统和i皆胜于一枝独大。人生幸福与否、成功与否,不在于钱多钱少、官大官小、寿命长短,应充分考虑身心发展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的思考方式,应着眼于全局,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可持续。

2009年10月

探索心智成熟的历程

——对《少有人走的路》的阅读体验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学的书我读了不少。爱不释手的是那本《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经常被我放在枕边或旅行袋里,以利我常读常新,读出一些新的感受与体会。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书中开宗明义的说,如果说以前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温饱问题,那么,今天,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问题中最大的问题。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在我看来,作为困扰人类的普遍性问题,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实际上从人类产生那天就客观存在。无非从19世纪心理学单独成为一门学科后,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更多人关注而已。

从我的阅读经历看,不仅普通人容易患上精神疾病,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人物,无论是帝王、总统、领袖,还是作家、科学家、画家……无一例外地和普通人一样生、老、病、死。不仅肉体容易生病,精神上也难以避免各类疾病。尽管有的名人年青时健康状况良好,但很多人会因年龄老化或疾病原因而影响精神状态。《少有人走的路》说出了我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我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书作者斯科特激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如果你解决不了问题,你就成了问题。”我个人感到,当代中国,我们正处于千年未曾遭遇的大变革、大转型时代,遭受心理疾患的人群可能更多。如果我们不关注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会逐渐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共分四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全书叙述流畅,有理有据,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是不可多得的心理学佳作。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读读,尤其是那些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那些志在千里的青年才俊,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更应该读读。这本书实在太精彩了,以至于我在向读者介绍此书的时候,恨不得大段地摘抄,将其精华一字不漏、原汁原味地奉献给大家。

在自律这一部分,作者直截了当地说,人生苦难重重。心灵之痛,通常和肉体一样剧烈,甚至更加难以承受。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使心灵变得健康。我们要正视问题,把握规律,充分调动自身的内动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逃避。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尊重事实、迎接挑战是自律的重要原则。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现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虚假、错觉和幻觉,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尊重事实,自律就有了可靠保证和坚实基础,才可能迎接挑战,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主动作为、求得突破,从学习成长中获得益处。

概括地说,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这四个方面的原动力,是爱,不仅爱自己提升自己促进自己成长也积极帮助所爱的人成长。作者认为,许多人产生心理疾病,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爱,或者得到的是畸形的爱。父母的职责,在于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利用孩子满足个人的欲望。父母的重要职责之一,是鼓励孩子追求独立。当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把握恰当时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的确需要长久而艰辛的付出。父母需要保持敏感,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哪怕是承受痛苦,也要付出更多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书中反复谈到心理学上一个重要术语:推迟满足感。所谓推迟满足感,就是把最有满足感的事拖后完成,先做其他缺乏满足感的事。一般指为了更大成绩不急功近利,有意识对当前欲望不迅疾满足。这是因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能让人缺乏自我约束和上下求索的动力。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而是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其次,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作者认为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也是培育自律品质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很多孩子缺少“推迟满足感”的能力和经验,也缺乏这方面的健康常态。有的孩子长到十五六岁,仍旧缺乏“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而恰好将次序颠倒过来,只重享受,忽视了应尽的责任。正因为他们缺乏“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缺乏“先付出、后得到”的耐心与毅力,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也许他们的智商不低,但不肯用功学习。“先享受,后付费”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他们不愿思考,缺乏耐心,只要心血来潮,动辄旷课或逃学。他们说话做事,全凭一时冲动,通常不喜欢被人干涉。他们常与人交恶,做事半途而废,故意与家长为难并发生冲突。他们的成年生活也因此极为糟糕——婚姻不幸,精神恍惚、神不守舍,容易遭受意外事故,而精神病院或者监狱可能成为最终的归宿。

作者谈到,缺少自律的孩子,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不少孩子甚至经常遭受严厉的体罚,即便小有过错,父母也会劈头盖脸地打过去:掌掴、脚踢、鞭打、拳击,可谓花样翻新。这种教育不仅收效甚微,反而使局面更加恶化。

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上帝那样位高权重。孩子缺乏其他模仿的对象,自然把父母处理问题的办法全盘接受下来,并视为金科玉律。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任意妄为,孩子们同样照单全收,并视为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