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的背景
23787800000017

第17章 书籍,总是文化的载体(9)

爱上读书,是人生幸福的开始。对待读书,总得有一种长远的眼光和追求。人类自古以来积累的知识和智慧庞大无比,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必须首先具备获取这些知识和智慧的能力,其次才是创造能力。要想短时间内把知识和智慧填进脑袋里是不可能的,只有一点一滴地勤勉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在这一点上,临阵磨枪是派不上用场的。

从这个角度说,读书要趁年少时,读书要成为终生的事业。我一直相信积累的力量。读书会让人心里越来越踏实。

写于2011年7月16日,改定于2012年3月26日

赵振江,依旧活在诗歌里

——读赵振江《平行的铁轨》有感

诗人之死让人惊心动魄,况且是一位正直、憨厚的诗人猝然而死,更让人震惊和惋惜。2010年9月12日,长期生活工作在湖北荆门的诗人赵振江逝于武汉,引起了无数文友的缅怀和悼念。

振江兄是我多年前的朋友,我们相互间的友谊其实持续了很多年。上世纪80年代,他刚开始学画的时候,我们一帮朋友就曾一块喝酒、聊天,说一些青春期莫名其妙的话。

振江祖籍河南邓州,与我同姓,或许我们还有扯不断的宗亲关系。河南南阳一带的赵姓,特别是邓州、浙川一带的赵姓,基本上都源自山西洪洞县。淅川的赵姓,也先在邓州一带生活,受李闯王征战的影响,而逐渐迁入浙川境内的。我祖籍河南淅川,因此我与振江兄可能会有很深的渊源。当年我曾向他提及这些历史,他憨厚地笑着:“五百年前是一家。”

我和振江都是铁路工人。铁路历来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长长的铁路线上,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各式各样的故事。悲与喜,苦与乐,总在铁路线上延伸交织。铁路,由此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不论是坐过火车还是没有坐过火车的人们,总喜欢以自己的眼界与高度,以自己的波长与频谱阐释来自铁路的信息。有时候,甚至是负面信息掩盖了铁路人奋发向上的过硬素质和作风。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铁路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长期在铁路工作的青年职工意味着什么?铁路无疑是大工业的象征,但铁路半军事化、点多线长的特征粉碎了很多人五彩斑斓的梦。有很多铁路小站孤独地遗留在乡村、山野甚至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那里文化生活单调,很多时候在那上班的职工顾不上家,接触不到外界鲜活的世界。有客运业务的车站或许热闹一些,还能接触到一些旅客和社会各界的人,其他一些纯粹的货运站或直通站显得尤为孤寂、落魄。

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有为的铁路青年选择了向内心拓展的路。振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画画、摄影、写作,朋友圈遍及美术界、摄影界、文学界。他将平淡甚至枯燥的铁路生活弄出了亮色,算得上铁路上的“文化人”。可惜天妒英才,振江英年早逝,无数次让人扼腕叹息。

振江逝后,四面八方的诗友发自肺腑地哀悼他、怀念他。在荆门,无数人追思他、念想他。这些真诚的哀思和悼念,不仅是对振江本人的肯定,也是荆门甚或湖北人崇文、尚义的体现。同样诚实善良、富有才华的文友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纪念他。以黄旭升为首的文友们实现了振江生前的愿望——出一本诗集。在大家的合力共为下,《平行的铁轨》得以顺利出版。这无疑见证了人间大爱,见证了至纯友谊,见证了世道人心。

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让振江的诗得以妥善保存和广为留传。我连续用了五个晚上来读《平行的铁轨》,再次走进振江的诗歌意境和内心深处。我能感受到我和振江共同熟悉的生活和铁路工作经历所带来的共同脉动,感受到那种来自骨子里的伤痛、无奈和寂寞,还有那些不甘沉沦、奋发向上的内在力量。

振江的诗里有着厚重生活所带来的简朴的穿透力。譬如他写的《岩屋庙的早晨》:“凌晨五点,独自到三个人的工作场所般査。区间封锁,我不是列车,仍然能和钢轨一起延伸/……路基外有堰塘;野草;露水;蛐蚰叫;闷热的空气。”这种生活工作的场景,是很多铁路工人熟悉的场景,也反映了铁路职工的生存生活状态。在这种枯燥的环境中,他在《寻找自己》中写道:“我知道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只有/到人群中寻找自己或是到自己的肉体中寻找。”其实,振江一直在路上,在冰凉的铁道线上,寻找自己内心成长的力量,积攒着向着更高远的灵魂生活提升的力量。

振江还写到了大量沿线铁路职工生活的场景。班组里晚上炖火锅没有青菜而去拔周围菜农的菜,边拔嘴里边骂人家:“他妈的,老子拔的/就是你的菜,我们吃你的菜是瞧得起你……/我责怪他。他说菜农明天要骂我的,我先骂他(《火车站广场的夏夜》)。”明知拔他人的菜要挨骂却依旧去拔,说明了沿线铁路工人的窘境和无奈,其间有一种穿透人心的性情美。

铁路沿线生活的单调和工作的重压让很多人选择了饮酒作为生活的消遣,靠饮酒打发寂寞的时光。在振江的诗里,多次写到喝酒的生活、喝酒的过程:“最宜在虎踞厅饮酒/欲望却在酒杯中蔓延”(《九龙谷里的一声呼唤》)。“从你走后的那一刻起,我咆哮过/喝醉了酒,摔碎了瓶子。最后/还是从我眼中抠出你的所有影像,冲印/拼凑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你,伴我游动”(《与一个女人有关·邂逅》)。“喝多了酒,电话里/我对你说出几句/清醒的话”(《暗恋》)。

酒只是消除疲劳生活的小部分场景。更多时候,铁路人在为列车安全运行拼命工作着,被铁打的纪律和不近人情的条条框框约束着。振江也曾困惑,并为此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是一列火车一直/沿着别人为我设计的路/劳作一切/都是从我诞生的那天开始/也在被别人役使着(《困惑》)。”这首短诗,有着丰富的信息。其一,写了很多铁路子弟的选择,像父辈们一样回到铁路工作,这仿佛是宿命的安排;其二,写了自己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的本分,只能像火车那样去生活;其三,也隐藏着太多无奈与叹息。振江是真诚的。他的诗赋予了铁路工作别样的意义,抒发了铁路工人严于律己的执着与无奈。

我与振江都是从铁路工人一步步干起并走到管理岗位的。这一过程是磨炼人的过程,非经一番摸爬滚打不可,其中可能还要遭遇一些刁钻的上司。为此,振江写过一首诗《事隔多年》:“多年以前,我是他手中的一个棋子/他是一片树叶,却始终蒙着我的双眼/我像一头驴子那样,整日围着磨盘转/直到他被一阵风抖落,我才有机会/挺起腰板,重现亮光。……今天/他来到我的办公室,他站着,我坐着/这里,没有他的位置,我去给他搬/他求我办的事,我认真听,并努力办。”振江是善良的,即便自己吃了亏、受了累也依旧宽厚待人,力所能及帮助人。这才是他真正受到朋友拥戴的根本所在。

这些年,振江艰难地走过来,先后在荆门、宜昌、钟祥、宜城工作生活过。这些地方,多属铁路沿线,属于那种布满野花野草野鸡野鸭常见粗野之人的地方。这里有着太多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一直是振江诗歌表现的对象。在他的诗里,振江写道:“师父,今天我好多次想起那些往事/想到我们再也见不着面了,我满含泪水/让我立正站好,朝着您所在的方向默哀三分钟/心中暗暗地念上一句:师父,您一路走好!”(《师父,您一路走好!》)也曾像《致老张》中写的那样:“我很高兴,这次你能刻意/安排时间和我在一起待上两天/……我是什么时候,把“张老师”/这样的称呼改成老张的?”他写过一首《我是个小人物》:“我是个小人物/跟拉板车的老穆,擦皮鞋的小马/没有区别。甚至还不如。”振江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小人物的关爱,这一直是我欣赏和喜欢他的原因所在。

我觉得,振江身上表现出众多铁路人的优良品质:善良、豁达、质朴、实在,即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不失理想、智慧、才华和幽默。这才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从振江的诗里,我们还能强烈地感受到铁路人的豪爽、真诚和为民服务的理念,感受到铁路人的胸怀和追求。一个人,终其一生都需要奋发向上、与人为善的力量。在振江身上,我能体会到这种来自内心的力量,像钢铁一样的力量。

我觉得纪念振江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的诗歌广泛流传,让他诗歌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和朴实厚重影响世道人心。《平行的铁轨》不仅是振江生活的写照和人格的见证,还展示了不为人知的丰富生活。振江与铁路同在,他的灵魂里有抹不去的铁味、铁趣和铁路情结。

读着《平行的铁轨》,我仿佛看见振江兄依旧站在我的面前,慈厚地笑着:“五百年前是一家。”我为他自豪,并祝他安息。

我还想说,一个诗人的作为最终靠他的作品说话,振江兄做到了。他的肉体生命已经结束,但精神生命依旧鲜活。

2012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