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的背景
23787800000021

第21章 旅程,张开了文化的眼睛(4)

在第一墓区,被称为“八宝山第一墓”的是任弼时墓。任弼时是建国后第一位故去的国家领导人,也是八宝山建成后人葬的第一位国家领导人,在公墓中面积最大。

沿着任弼时墓前顺坡而下的甬路,第一墓区被分为东、西两区。据工作人员介绍,一墓区东侧主要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西侧公墓多为民主人士。第一届中央政府副主席、民主人士张澜去世,葬于任弼时墓西。1955年6月在纪念原中共领袖瞿秋白牺牲20周年时,有关方面将瞿秋白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葬于任弼时墓东。第一墓区由此而逐渐变大。

随着第一墓区范围的增大,后来者位置的排列自然形成,慢慢有了规律。以任弼时墓为基准平行两侧为政治局常委级人物,包括:彭真、姚依林、陈云、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再往下第二级台阶,有一些四副两高(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国家元首副职及最高法、最高检正职)人物和部队原高级将领。一墓区的墓碑尽管各不相同,有的只是一棵树或一块青石,但几乎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公墓中部的骨灰堂,按级别分类,是祭奠人群最密集的区域,大约占地2000多平方米,有28间骨灰室。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骨灰寄存空间紧张,骨灰堂院内建起骨灰墙。11面骨灰墙分别位于骨灰堂北、西、东三面,在大约一百米的狭长通道两侧,密密麻麻布满鲜花和遗像。

骨灰室中历史价值最高的当属中一室,又称骨灰安放一室或瞻仰厅。据瞻仰过此厅的人描述,尽管骨灰堂一室没有奢华的装饰,但始终充满着庄重静穆的气氛。朱德、彭德怀、陈毅、董必武、徐海东、林伯渠等已故领导人的骨灰安放在这里。除此,还安放着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前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起义将领傅作义、陈明仁等人的骨灰。整个骨灰堂只对家属开放,凭骨灰存放证祭奠亲人。一般游人进不去,只好在外面好奇地张望。

依我看,八宝山公墓是了解和反刍共和国历史的好去处。要想知道共和国建国的历史人物,最好的地方就是去八宝山革命公墓,漫步在苍松翠柏之间,仔细地观看一座座墓,读一读墓主人的碑文和介绍牌,一部共和国史就展现在眼前。一次短暂的停留,可以阅鉴历史沧桑、风云际会,接受一次视觉的冲击和精神的洗礼。

据我的观察,到八宝山公墓游览的人们一般会重点看一区,瞻仰逝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除此之外,最爱观瞻一些文化名流的墓地。这些墓地谦虚低调,不事张扬,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以强大的文化张力吸引着游客。

我比较喜欢梁思成先生设计的林徽因墓,庄重简洁、朴实无华,设计制作极其精美。作为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林徽因的足迹曾踏遍欧美和中国绝大多数古建筑密集的地方。她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

1955年4月1日,51岁的林徽因病逝于人间四月天,因生前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特殊贡献被批准安葬在八宝山。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将她设计的一方汉白玉花圈刻样移做她的墓碑,上面镌刻着几个大字:建筑师林徽因之墓。可惜“文革”中被红卫兵砸毁。如今在林徽因墓前仔细查看汉白玉的雕刻,边缘破损的痕迹,仍在无声述说那段疯狂的历史。

后来修复的墓碑显得低矮,麻灰色的碑檐下几公分处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用隶书书写,小而拙朴,并不起眼。从远处看,没有丁点儿的信息提醒游客这里是林徽因墓地所在。不过凭着它特有的文化气息,有心的人们会很快找到这块静谱而安详的墓地。那块由汉白玉雕刻的墓碑,被镶嵌在麻灰的花岗岩之间,尽管有些年数,但华丽依旧,玲珑剔透,端庄中漾溢着灵动,灿烂中透露着含蓄,美轮美奂让人心醉。

另一个引人注意的是老舍先生的墓。别具一格的墓碑是老舍儿子舒乙和家人用八个月时间设计出来的,淡雅别致,独具特色。基座是墨绿色的花岗岩,左下角是老舍的雕像。东、北两面环围着汉白玉矮墙,浮现着老舍和夫人胡絜青的签名及生平。老舍生前曾说:在我人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这句话刻在东面藏着暗花的白色墓墙上,朴素得令人心疼。文如其人,墓碑何尝不是呢。

我还比较喜欢在闻一多墓前停留。身兼诗人、学者、民主斗士的闻一多先生的墓碑格外醒目,叼着烟斗的头像让人看着就会想起诗集《红烛》,想起那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一股热血在心中涌动。我也愿意在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墓前停留。横立的墓碑极其简洁,中间是大师的半身浮雕,下书“画家徐悲鸿之墓”。基坐下刻着一幅小小的花环。大师静静躺在墓园之中,即便躺下也是传世之作,让人高山仰止。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八宝山公墓那些树木啊,碑刻啊,才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影影绰绰。

从八宝山公墓出来,我曾写过一首诗。在诗中,我写道:八宝山公墓被不知情的人传的神秘/如果没有那么多杰出的灵魂/我恐怕记不住这个地方/八宝山/文字成了装饰/并不辩白。

我想通过诗歌表明自己的心情:每个人都是世间的过客。真正留下来的,是永恒的精神。生命有限,精神无涯。为人类文明和共和国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值得永远怀念。八宝山公墓,让人常常回想难忘的历史,思索生命的意义。那些亘古常青的精神生命,美得令人忧伤,让人流泪。浮想联翩之时,不觉时光流逝,旷世的绝美在肃穆中一一闪现。

2010年12月初稿,2011年8月13日改定

孔林的春日回响

作为儿子背诵《论语》的奖励,四月下旬的春日,我们父子俩走进曲阜,去拜访孔子的故乡,踏寻先贤的足迹。

曲阜的多数建筑,都与孔子有关。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是人们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象征。孔子死后,他生前的三间房屋被辟为庙堂,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祭孔场所。孔府则是世袭“衍圣公”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府第。从宋代开始,孔家嫡系长支,就被封为衍圣公,世代住在那里。孔府也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建筑。

在曲阜城乡,孔姓人家居多。不到五个人里,就有一个姓孔的。孔家的人死了,就葬在孔林。孔林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延续最久、面积最大的家族墓区。两千多年来,孔林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葬礼,曲阜城乡,无论身份高低,有名没名,得意失意的孔姓子孙,只要不是嫁出去的女儿、违犯国法被定罪的以及出家为僧为道的“三不入”之人,基本上都埋在那里。如今的孔林,至少有十万多座坟墓。

历史总不一定按着预想的轨道前进。孔子生前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从不主张厚葬,可能做梦也想不到死后的墓园会如此夸张,居然扩展到3000多亩的庞大规模,纵是皇陵也难望项背。一个个威严的石人、石马和神兽,在昏浊的阳光下守护着他,向我们显示这绝非一般的土地。

参观孔林的那天早晨,灰蒙蒙的天空太阳昏沉,风沙扑面,疑是沙尘暴袭来。在我看来,正需要这样的早晨,远离喧哗的人声,花些时间去拜谒孔林,放慢脚步去思考和品味。春日的孔林,郁郁葱葱的林木影影绰绰,虚虚实实,仿佛在交织着历史和现实。孔子沉睡于此,让我们感到圣人其实离俗世很近,同样需要一块土地安息自己。这种独特的苍凉美和质朴的自然美能打动人心,由不得忆起千年往事。

孔子年少时聪明好学。从15有志于学开始,从未放松过自己,言行举止也体现出少有的君子风范。到20岁时,孔子的学识已非常渊博,被人誉为“博学好礼”。从形象特征看,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按现在的标准大约在一米九以上。他从小热爱体育运动,体格健壮、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描述的文弱书生模样。据专家考证,孔子也绝非迂腐的书呆子。他见多识广,务求实效,为人处世相当灵活。而且酒量也不错,但从不轻易喝醉,也从不凭武勇和酒量傲视他人。

徜徉在春日的孔林,高髙低低的坟冢,一眼无边;林林总总的碑碣,数不清楚。苍老的松柏下荒叶厚软,掩盖了嫩绿的草尖。挨挨挤挤的坟墓,热热闹闹地聚集在一起,就像参加隆重的聚会。想来孔子九泉之下,在父老乡亲和孔姓子孙的拥戴下,会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族的温暖。

其实,孔子墓倒是不太引人注意的。它静静地坐落在孔林西北部的泗水河畔。低矮的院墙隔开一片小小的土包,在天空和大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渺小。孔子长眠之地简陋且朴素。陪伴他的,只有儿子孔鲤和孙子孔伋。他俩的墓与孔子墓前后错落,互为品字,形成了“携子抱孙”的格局。后世的风水先生将这种墓葬格局作为先祖庇护子孙的例证,曾误人子弟地写进书里。

风水没能给这座坟墓带来好运。传说中,秦始皇曾经下令挖掘孔坟,而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破坏孔子墓事件,发生在1966年。被红卫兵小将们捣毁的不仅仅是“孔家店”,更是中华文化的命脉。遭遇浩劫的孔子故里,在全国破四旧运动中损失惨重。幸运的是,早年的碑文拓版被人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后来修复“三孔”的依据。

有人说,孔子是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他做人,很成功,由一个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五千年中华文化独此一人。做学者,他很成功,整理六经,传播文化,奠定了中国学术的根基。做政治家,他很成功。政绩和理念,成为约束和引领后世的“道统”。当老师,可能是他最成功的事业,从没有那一位老师,像他那样培养出“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华文明的层次。孔子生前被学生看成父亲,死后弟子们服“心丧”3年,子贡更是守墓6年。没有哪个老师和父亲能如此深人地走进后人的心灵深处。后世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子贡庐墓处见证了一段稀世罕见的师生情谊。在孔门弟子中,成绩优异、学养丰厚的子贡是学与行结合的最好的一位。他政治、外交才能卓绝,理财经商能力高超,是中华儒商的鼻祖。孔子的名声布满天下,孔子的儒学成为显学,据说与这位高足弟子有关。孔子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都足以证明子贡与孔子的感情不一般。据说子贡为师奔丧时,从南方带回用作手杖的一根楷木枝,随手插下,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巨木。可惜后来巨木被雷火所毁,只剩下一段树根,见证着这段感人肺腑的情谊。

为纪念“子贡手植楷”,人们把这株古树画像制成石碑。每到春秋时节祭祀孔子时,这座“楷图碑”总会流下“泪水”。这一神奇的现象固然可以用石材质地、湿热变化和孔林的植被、水汽等客观条件加以分析,但善良的人们总在传颂,是孔子师生感天动地的情意创造了这一“神迹”。

在这个风沙渐起的春日,走进孔林郁郁葱葱的林带,我们一边游览,一边回想,心灵因为深人历史而丰富。一个好的老师,能让千万的弟子变化精神气质。一本好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精神气质。这些奇迹发生在孔子身上,这本奇书就是《论语》,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在孔林,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尊师重教的情谊和生生不息的精神特质。

在朴素简陋的孔子墓前,我们禁不住鞠躬致意。我们强烈地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任思绪四处飘荡。面对这位已经沉睡千年的思想者,仿佛大地裹挟着巨大的回响,叩击着我们的魂灵。静穆的孔林,竟是那么蕴藏绵长、过目难忘。

2010年5月初稿,2011年5月13日改定

走进钓鱼台国宾馆

这里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神秘且又安静,还有一些威严和庄重。这里曾是中国政治舞台的晴雨表。被世人所瞩目,也被一些人所怀想。如今,许多人从这里淡出世人的视野,走进历史的故纸堆里。又有许多人在此忙碌,为了礼貌且不失周全地款待好八方来客。这里越来越频繁地接待着更多平民百姓,让大家共同感受这里的美丽与大气。

这里亭台水榭,绿色满园,松柏常青,环境优美,鸟雀翻飞,四季都有鲜花盛开。徜徉其间更像漫步在历史久远的公园中,无论是植物还是建筑,都有些年头和说头。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适应我国外交活动迅速发展的需要,中央政府在这里修建国宾馆,建成了10几栋设计风格迥异的楼宇,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这就是钓鱼台国宾馆。

要说历史,钓鱼台可以上溯到800年前的金代。金代章宗皇帝喜欢在此垂钓。从那时起,这里便被叫做“钓鱼台”。以后的元朝皇帝每年都要游幸于此,钓鱼台逐渐声名远播。1774年,乾隆皇帝亲自为钓鱼台西侧的瓮门赋诗题匾“钓鱼台”,如今还金光闪闪地镶嵌在那里。

2010年11月27日,我有幸驻足这里,对它进行了仔细的端详。

到这里之前,我上网百度了相关资料,知道钓鱼台国宾馆是园林式宾馆。宾馆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园区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积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园内共有16栋别墅式接待楼和两个古建筑群。十几栋楼房从东门北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截至2009年底,钓鱼台国宾馆共接待了1144位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为了尊重外宾的习俗,没有1号楼、13号楼的编号。

当日下午15:50,我们驱车从三里河路东大门进人钓鱼台国宾馆。由于轿车事先在会务组备了案,一路畅通无阻。呵,平时那么戒备森严的地方,就这么容易进来了。警卫居然还齐刷刷向我们敬礼。

进入钓鱼台国宾馆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假山,挺立的化石,犹如一根根神针。走过假山,就是那个髙书“钓鱼台”匾额的金字牌坊。穿过牌坊和汉白玉拱桥,眼前是17号楼芳菲苑。芳菲苑有着众多风格各异的会议大厅,是举办大型会议、新闻发布会十分理想的地方。

到芳菲苑报到后,我们在国宾馆漫步,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沿着黑色的路面环湖而行。只见形状各异的西式别墅星罗棋布,拥簇着灰墙黄瓦的宫殿式建筑,和谐且又安详。环顾四周,松柏和草坪居多,中西建筑在绿色映衬下显得格外端庄与肃穆。

众多楼宇中,以12号、18号楼最为突出,这里专门接待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领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便是住在18号楼。而12号楼,近年来接待过二十多位外国首脑。里根总统访华期间,也曾下榻于此。这幢楼因而被人们戏称为“元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