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的背景
23787800000023

第23章 旅程,张开了文化的眼睛(6)

悟出这些,觉得偷空游了一次神农架,值了。对人们关注野人的社会心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懂得自然的金贵,崇尚心灵的纯净,惬意享受人生,做个野人也值呵。在神农架,我静下心来,排除红尘纷扰,好像重活一次。在山高水远的地方,保持静净之心,任其思绪放飞,仿佛得了快乐的真谛。当我以透彻纯净之心重返尘世,一切显得更加宽广起来。

2011年9月18日急就

触摸湘西

湘西是指湖南的西部。地处巴山楚水,人杰地灵,人文和民族气息浓郁,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猛洞河,处处可见造化的鬼斧神工,德夯、王村、凤凰、司王城,处处彰显着苗寨风情。湘西的山山水水,庙宇庵堂,古街老巷,风俗民情,令人心醉神迷、留连忘返。

我无数次向往湘西,向往这个神奇的地方。可我一旦踏上湘西的土地,几近失语。湘西,优美、精致、古典、空灵,无数个让人赞美的词语都难以描述它的美丽与纯净。凡是能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都有可能失之于混沌和浅薄。这算得上湘西给予我的独特感受了。

不到凤凰,很难说到了湘西。触摸湘西,最美的地方是凤凰。凤凰古城是一个值得反复去的地方。漫长悠远的古巷,高高低低的吊角楼,巍巍峨峨的山群,是凤凰留给我们的最初印象。走进凤凰老屋林立的小巷,石板铺成的街道纵横交错,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房子已成深褐色,过目难忘。这些地方都曾住过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这方水土养育了太多的俊杰、怪才和声名鹊起的人。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从这里走出去了。文坛巨匠沈从文从这里走出去了。画坛怪杰黄永玉从这里走出去了。古城养育了太多杰出的人,这些人杰让古城更加出名。漫步在凤凰古城里,我们的思绪会四处停留,或在古代城楼下,或在明清古院里,或在沈从文故居,或在万寿宫、天王庙那些泥塑上。我们的思绪很多,以至于像是沈从文笔下的沱江水,缓缓流淌着,总能感触到什么。

沱江是凤凰的魂灵,为凤凰注入了游动的神韵。碧绿的沱江水不分昼夜地流过古城,串起了错落有致的吊角楼。有了吊角楼,凤凰与其他古镇就不一样了。多了一份委婉,多了一些回味。是的,吊角楼可以说是湘西人的独创,是湘西的魅力所在,是每一个游客心中挥之不去的亮丽记忆。有了曲折澄清的沱江水,有了四处可见的吊角楼,古老的苗寨、久远的南方长城、静谧的青石板小道以及清脆浪漫的沈从文墓等,才有了依托和生命。

沱江的夜晚似乎更有情致。山安静着,水安静着,寂然无声。黑绿色江水的两泮,一串串红灯笼装饰的吊角楼,散发着安详朦胧的光。清波荡漾中,那灯影也恍惚着摇曳起来,若隐若现。远远的,是谁家的女子在唱歌。近些,便是挂了薄帘的小船,悠悠然划过来,像是木筏,又似浅舟,看不见唱歌的女子,也看不见舟上的游人,甚至不能见得完整的船身。只有船头那些小小的灯笼,在悄悄地散发着迷人的光。米酒香隐隐约约地四散开来,令人神往。沱江,让人醉倒在湘西这方迷人的土地上。

参观了凤凰,我匆匆赶往吉首的德夯风景区。三连铳礼炮齐鸣,沉沉的牛角号音与清脆的唢呐声交织,同时开展的各种娱乐活动会令你目不暇接。彪悍的苗族汉子赤脚登上锃亮钢刀排成的刀梯,赤手从烧得滚开的油锅里捞起炸熟的油粑,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更有那些情意缠绵的苗族男女,用本民族特有的山歌,自由地倾吐心声。当日的篝火晚会在德夯风俗园的大操场上举行。尽管阴雨霏霏,操场上已是彩灯高悬,人山人海。来自苗寨的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盛装欢快地聚集在一起。鞭炮和花鼓声响过,20多位苗族少女,欢快地跳起了摆手舞,尽显苗寨人劳作的情景,不由得让人惊呆、遐想、着迷了。

当我不得不离去的时候,我已经无法再对湘西进行仔细的品读。我触摸到了湘西的灵魂了吗?我只触摸到了它的肌肤,对于它的前世今生,我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体会。我知道,湘西是看不尽的,需要我们细细反刍和品2002年5月初稿,2011年11月改定

在遵义感受智慧

到达遵义时,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四处逛了逛,很快喜欢上这座城市。

遵义,得天独厚,山水兼备。无论是人群还是建筑,都很巧妙地与青山绿水融合在一起。城在山中,山在城里,四处都是山水境界。山虽不高,却很漂亮,一座山一道风景,绝不雷同。城和水也是分不开的,河水绕着城,绿树点缀着水,表现出的柔软、宽厚让人心醉。大树是古巷独有的标志,玉树临风,枝叶密匝,旅客在树荫下行走,有种穿行在亭亭华盖下的感觉。待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在广场上眼睛一亮:感到那红房子、大柳树和远处的杂花叠嶂相互交织,显现出一种富有层次的美感来。

让人陶醉的不止山水,还有这座城市的英雄故事和光荣历史。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会议以后,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写下了壮丽的篇章。红军将士还爬雪山,过草地,抛头颅,洒热血,克服让人难以置信的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在遵义,让人感到智慧的力量。军事上的智慧自不必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团以其战略上的髙瞻远瞩和战术上的出其不意,创造了近代战争史上许多著名的案例。四渡赤水就是其中的点睛之笔,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运动战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是红军对付机械化部队的好办法,算得上土包子战胜书呆子的经典案例。这群卓绝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可以算得上人中俊杰,卓尔不群。尽管物质条件艰难,但从来就不缺智慧。他们与数倍于我的敌人拼政治、拼军事、拼经济、拼文化,甚至在生活方面也拼出智慧来。靠智慧赢得天下,靠智慧无往而不胜。

政治上的智慧无处不在。今天的遵义会址纪念馆实际上成了展示红军政治智慧的博物馆。馆内收藏着许多红军时期的资料,包括油灯、作战地图、电话机等等。最可贵的是红军时期的政治宣传资料。其中有一张用优美的毛笔书法写着“不发欠饷不打仗(大字)、欢迎白军兄弟们过来当红军赤化全贵州(小字)”的标语,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前面短短的七个字,把白军欠工资、打人等问题尖刻、明了地挑出来了,红军的优点也就不言而喻了。后面的标语将红军的形势任务简介地表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这些政治宣传标语,没有深奥、华丽、煽动的词藻,却朴实地揭示了两支军队的不同,将红军与白军的差异化彻底、简单、明白地表露出来了。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从这小小的宣传标语中也能感受出来。

让人佩服的是红军经济上的智慧,反映了红军对经济规律的把握,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娴熟运用。当时的遵义约十几万人口,是长征途中较为富裕的地区。红军在遵义充分利用短暂停留的机会,迅速通过经济手段补充给养,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佳话。

对于当时的军阀部队来说,补充给养基本上靠坑蒙拐骗抢。但红军不是土匪,绝不抢拿百姓一针一线。为了让红军银行印制的“红军币”迅速发行流通,红军战士想出了好办法。大家通过调查得知,遵义地区的食盐非常昂贵,主要垄断在为数不多的大财主手里,一块银元只能买一斤盐。于是在政治上,红军采取了最拿手的“打土豪”政策,没收了大财主的食盐。经济上,在遵义市区到处张贴“红军以低廉的价格大量供应食盐”的布告,一元钱可以买到七斤盐。这个举措满足了当地绝大多数百姓的需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因此深得人心。不过红军银行的布告同时指出,只有用“红军币”才能购买食盐,一元“红军币”买七斤盐。一时间,“红军币”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纸币,很快被当地百姓所接受。

这招棋妙就妙在红军因地制宜,巧妙地通过食盐这个一般等价物促进了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百姓必须用“红军币”购买便宜的食盐,就是在市场上制造对“红军币”的需求,以通货顶起纸币。虽然红军直接可以用黄金、银元购买物资,但是,当地百姓对红军不了解,又怕将来被国民党政府以“通敌罪”惩处,不愿将东西卖给红军。而食盐是人人都需要的商品,它造成了大范围的普遍需求。

由于百姓需要用“红军币”购买便宜的食盐,并且想多买一点储存起来,以备将来又升价,因此,百姓们便踊跃将自己的粮食、布匹等物资卖给红军,换取“红军币”,再去购买食盐。红军由此得到了充足的给养和补充。

但还有一个大问题:如果红军常驻遵义,百姓不会有什么损失。等红军走了以后,老百姓手里还有多余的“红军币”怎么办?如果红军一去不返,百姓手里多余的“红军币”将成为一种白条,能不能兑现,谁都不知道。这种担忧,类似于当今世界人们对美元的担忧:当初以真实的财富换来的纸币白条,未来还能换回同样的真实财富吗?你看看当今美国的日子,确实过得不错,但很不地道。美国实际上是利用美元是国际货币的优势将金融危机都转嫁到其他国家去了。他们在疯狂消费,却让全世界为之买单。红军如果留下大量的“红军币”,一旦撤退等于欠了当地百姓的债,会严重损害红军的声誉。

当时红军银行的行长是毛泽民。在得知红军即将离开遵义时,毛泽民决定再贴布告广泛宣布:凡是百姓手里有多余“红军币”的,都可以到红军银行兑换成银元。红军银行十几个人手,就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红军币”从发行到回笼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毛泽民领导的红军银行比当今美国政府要高尚得多,它既在经济上维护了民众的利益,也在政治上维护了红军的声誉。所谓信用,既是经济的、政治的,也是道德的、民生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只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维护百姓的利益,从这个举动上就能看出来……在遵义,听着这些故事,不得不佩服我们党内有人才。中国共产党不仅具备政治上的优势,在经济方面也人才济济,是一个富有智慧的组织。除了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智慧,红军在生活方面也很有智慧。在遵义,我们还听了周恩来与茅台酒的故事。

红军长征时,由于缺医少药,产在遵义的茅台酒成了红军包治百病的灵药。很多红军将领都保持了用茅台酒治病的习惯。据说,周恩来总理进了中南海,还保持了对茅台酒的偏爱。比如感冒之类的小病,他基本不吃药,经常是抓一把花生米,斟一杯茅台酒,边饮酒,边吃花生米,边继续批阅文件。三杯酒下肚,他鼻子上微微有汗了,就倒头睡一觉。偶染感冒时总理喝点茅台酒再睡个好觉就能扛过去。症状轻时,总理甚至不用喝酒,在嘴里抿点茅台就行。夏天患了热伤风,逢上宴会有冰淇淋,总理总是在冰淇淋上浇点茅台酒,混在一起吃。有热伤风就治热伤风,没有也能预防。这就是周总理治感冒的独家秘方,也是周总理与茅台酒结下的不解之缘。

红军队伍中,这样的智慧故事还有很多。不仅表现出高超的政治、经济和生活智慧,还表现出了可贵的文化智慧,为赢得军心、民心和人心做出了贡献。其中有被称为红军“四老”的董必武、徐特立、林伯渠、谢觉哉,还有一大批文人、学者及高级干部,以及能歌善舞的女红军们。他们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注人了强大的活力。譬如能即兴编唱山歌的李坚真、王泉媛,分别被誉为中国红色文艺的开拓者和红色戏剧家的女红军危拱之、李伯钊等等。“四老”虽然不会唱不会跳,但很会“说”,他们所颂的诗、所讲的故事同样吸引人。随着进占遵义和遵义会议的召开,红军战士为了欢度新春、鼓舞士气,曾策划了一场“战地春晚”,准备于1935年2月3日除夕时举行,虽因征途转战而流产,但真实显示了红军将领以文化力扩大影响力,以文化力提高战斗力的智慧所在。

那是在1935年元且前后,红军在龄北连续打了几个胜仗,赢得了一些转机。驻在翁安的中革军委召开了猴场会议,指示各部队“就地宿营,安排好生活,欢庆元旦”。这是出征以来难得的惬意时光,各部队将节日安排得丰富多彩。仅驻余庆的1师3团就从师里分得25头猪、300多只鸡和鸭。一军团总军部吃了过年的“六碗菜”后,还举行了热热闹闹的同乐会。

不过,比起各部队官兵会餐同乐,随军委行动的干部休养连的元旦晚会就显得更有档次了。休养连的红军女战士蔡畅提议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举办一次像模像样的联欢会,欢度新春佳节。由于她的提议得到积极响应,春节联欢会被提上议事日程。1月26日,在土城的阑珊夜空、篝火映红下,红军将士打着拍子,哼着调儿,对“春晚”节目进行了精心“预演”。大家唱起了:“滔滔乌江急又深,手拉手来心连心。阶级姐妹团结紧,不怕敌人百万兵。”唱起了《凤阳花鼓》:“咚略锵……红军强,红军强,千难万险无阻挡,行军路上揍老蒋,北上抗日打东洋”,还跳起了欢快的《水兵舞》……只是战事的机动将演出也变得机动了。1月29日,红军一渡赤水,许多红军指战员是在行军途中辞旧迎新的。精心筹备的“春晚”无法实现了。但很多人记住了那个令人愉快的夜晚。许多老红军后来回忆:或许正因为有遗憾、有失败,才更能体味出长征途中的欢声笑语、载歌载舞是如此的动人心弦。

在遵义,听着这些故事,让人明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天下。无论多么苦厄,都打不垮乐观的红军;无论多么险恶,红军总是抱着乐观必胜的信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总是结合实际想办法、出思路、添实力,既有政治和军事智慧,也有经济文化和生活方面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智慧成就了一个政党、一支军队,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得不沉思和敬佩。

2011年10月26日至30日初稿,2011年12月25日改定在承德的秋天里

我到承德时,正值深秋。蓝湛湛的苍穹下,承德四周的群山似乎显得低矮了。只要一点点微风,视野所及的漫山遍野和林林总总的街道上总有些离枝的树叶,像金箔一样在飞。

承德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上世纪90年代,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