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的背景
23787800000009

第9章 书籍,总是文化的载体(1)

明月当空

我曾相信历史会穿越时间的长廊,将一束自然纯正的光芒照射在我的脊梁上。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一头扎进故纸堆里,泛读经史子集。在一天的劳作之后,泡上茶,点上烟,午夜的读书生活就开始了。因为居所四面环山,菜地、河流和铁路线便显得更加寂静。

所幸有书做伴。深夜苦读,猛一抬头,窗外的那枚上弦月已经髙髙地升上天空。就在眼皮启阖的瞬间,它已穿过薄雾,如同初出闺阁的少女,露出亮丽的额头和姣美的笑容。

在此之前,我经历过一些后来忆起无关紧要的事。但在那些曾经宁静的夜晚,回想曾经山盟海誓朝夕相处的爱人一夜之间因为自己暂时处于困境愤然离去的画面,回想曾经为了理想几度奋发几度拼搏而终未遂愿的遗憾,内心分明有一团火在燃烧,而使年轻气盛的自己备受煎熬。

感谢月光!在月夜,人最难入睡。而独坐于柔和的月色里,深入到经史子集的神性中。在大师们跳跃着灵光的字里行间,仿佛沐浴着一种神性的抚慰。同样是在这月光下,千年前唐朝天台国清寺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的诗僧进行过一场意味深长的问答:

寒山问:世间镑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

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你且看他!

这样读书时,心境便与月光相融,融作了一片安宁,一片和谐。推窗远眺,天光自然,一股清凉之气迎面而来。这时放眼四方,夜波微涌。久在市嚣中载沉载浮的一介书生,会在这里将尘心一洗而空净。

明月当空。我终于相信,我们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源于平静中掀起书页的声音。不管我们身处何方,也不管我们拥有什么,能够读书,该是很美丽的事情。

1997年8月9日

回到书房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书房静坐成为我每日的功课。书房那种壁垒森严的气氛使人冷静与客观。跳出繁琐的事务圈子,书房使我看到别有洞天。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靠祖宗遗泽而坐拥书房是不可能的。为了建好书房,我费了不少心思。书柜书桌是旧家具改造的。至于书,那也是好些年的积攒。不仅要有买书不买肉的精神,而且要腿勤、嘴勤、心勤。在旧货交易市场、旧书摊的凶杀、艳情之类的书堆背后,往往还能觅着一两本心爱的旧版书籍。他人弃之如敝屣,我得之如珍宝的便宜占了不少。

书房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是读书人的根和巢,也是读书人赖以吃饭的家伙。见识浅了,需要补充一点,到书房去,那里有能教人借古鉴今的人情世理;心里烦了,需要解脱一下,那里有直上九霄的仙风道骨;身心累了,需要放松一下,那里有赏心悦目的景物风光。在书房里可以完全放松地挥毫演练,那里足以让人天马行空。

书房的奇妙还远远不止如此。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我才发现许许多多的东西对生命实则是无端的浪费。说穿了,那是做给别人看的。这就特别需要回到书房去。“你无须离开你的房间,只要坐在你的桌边龄听着。不只是聆听,还要等待。不只是等待,还要保持静默与孤独。世界将会卸下它的假面,坦然无蔽地向你奉献。它毫无选择,它将在你的脚下出神且猛喜地旋转。”许多年以前,奥地利人卡夫卡悟出了另一种让人心灵远行的方式,同时也涂释了回到书房的另一种意义。

人很难达到宠辱不惊的地步,更何况我是一个内心并不坚强的人。我是怀着一种渴望平静和从容的心态回到书房的。一个人独坐书房,返回内心,审视自己。一本书、一支笔、一叠纸、一杯茶。或者仅仅是一杯茶,或者仅仅是一个人坐坐。那种感觉是任何生活方式不具备的。当我翻开喜爱的书,我会沉浸到另一个世界,忘却了身外的一切。当我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写时,我就一个人静坐。在夜晚,独坐久了,只见那台灯的光辉愈加明亮。睁开自己疲惫模糊的双眼;平视灯光,它美丽的光泽在接踵而至的夜色里照彻身心。我们不经意丢失在往事中绵延不绝的瞬间,便翩然而至,仿佛与我在黑暗中进行久违的晤面。我感到了我的灵感和智慧渐渐集中起来,迸发出来。在创作一件件文艺作品时,也完成了心灵的过滤,抵达自我意识的圣地。

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内心的关注,忽视了构筑自我的心灵空间。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拥有书房就拥有了天地。回到书房,无疑是一次次灵魂的栖息。你也许是寂寞的,但你绝不感到空虚;你也许是孤单的,但你绝不感到孤独。一切杂念都卸尽了,一切网罗都冲决了,一切思维都有灵性了。回到书房,我们获得了从容和大气。

2000年2月13日

永远的《瓦尔登湖》

梭罗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隐居者、思想家和散文大师。他今天的风光和荣耀,是孤独的他在100多年前不曾想到的。他陶冶内心的主张虽然常被现代社会所忽视,但时时启迪着无数探索生命意义的有心人。其代表作《瓦尔登湖》,是一本引人向上的书。每一次诵读,都会让人有新的发现,也会让人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思索。

我是断断续续读完《瓦尔登湖》的。之所以读得慢,是因为书中颇有一些难懂的地方。如果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对书中的语言会觉得莫名其妙。尽管读起来困难,但一旦深入这本书,就会有一种力量唤起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返瑷归真的向往。

《瓦尔登湖》是一曲自然与和谐的颂歌。“你见到月光从森林深处一个个树桩上反射回来,仿佛她在照耀万物时有所选择,她的星星点点的光芒使人想起一种叫月亮籽的植物……似乎是月亮把它们种在这些地方。”“太阳的光线形成了直角,温暖的风吹散了雾和雨,更溶化了湖岸上的积雪。”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用心感受自然,并不厌其烦地用最细腻的语言描绘自然。他发自肺腑地称赞“生命的不歇之源泉的大自然”,“大自然中不可抑制的活力”。在环保问题日益被人们关注的当代,梭罗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让人感动。

《瓦尔登湖》还提醒我们如何忠于自己。梭罗认为,人必须遵从自己的心灵和良知。“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荣誉,给我真理吧。”正如梭罗所说:“我的最大的本领是需要极少。”为了验证人除了必须的物品,其他一无所有也能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下去,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了两年。梭罗说:“我到树林中去,因为希望从容不迫地生活,仅仅面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看看我能否掌握生活的教诲,不至于在临终时才发现自己不曾生活过。”梭罗认为,生命不应为了谋生而毫无意义地浪费掉。“泥土使种子胚根向下延伸,然后富有自信地使莲向上成长。为什么人在泥土中扎根之后,不能也向天空伸展呢?”

多年来,《瓦尔登湖》一直是我床头的必备之书。每逢心浮气躁、寂寞孤独之时,我总要读上几页。我深信,《瓦尔登湖》不仅能医治许多人的苦闷、空虚、彷徨和厌世的痛症,还能不断给人以智慧,让人感受到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升华。

2001年3月3曰

我与《老子》

《老子》是我比较喜爱的一本书。十几年前,自我偶然邂逅《老子》到如今,家中关于《老子》的版本已有好多种。《老子》是我收集的哲学书中版本最多的一种。

在我看来,《老子》是本奇书。《老子》以其哲理性、思辨性和艺术性而深人人心。我读《老子》,感到能读出满嘴生香,读出天地大美,读出人生精髓,读出哲思妙理,是一种很愉快的阅读历程。

古往今来,诵读和诠释《老子》的人和书数不胜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老子》的理解,从我最喜欢的一些话语来说吧。

“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开篇的话,似乎说明了语言的局限性。能说出的“道”,似乎不是道的本义。“名可名,非常名”似乎告诉我们一切名分或命名都不可能永恒存在。道德文章,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通过语言来传播,但关键在于用心去领悟、努力去思索,读出文章背后的深意。如果仅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搞一些本本主义,算不上悟出真正的大道。我读此语,常想起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想起多话与沉默的优劣。我常想,如果对一些事物没有过多的了解,还是闭上嘴巴的好。行胜于言,一说就是错。多做些,少说些,才算得上开悟了,离成熟越来越近了。

“致虚极,守静驾;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句话可以贯穿到我们一生的修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致虚极”,让心灵像天籁一样安宁祥和;“守静驾”,于寂静寂寞处开出思想的花朵。“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以宁静之心应对外界的干扰,行云流水,从容不迫,最终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我还比较喜欢《老子》中“不知常,妄作凶”这句话。知常,可以理解为对基本规律的把握。倘不知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而贸然行动,轻则诸事不顺,重则灭顶之灾。毛泽东同志1952年曾告诫大家:“蛇,看起来十分可怕,但印度人耍蛇,为什么那样得心应手,关键在于真正谦虚地摸到客观事物的规律,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好!”对基本规律的把握是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前提。“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知常,使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教给我们管理的艺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揭示了管理的几个层次。最理想的状态,该做的事全力做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老百姓知道有这么一些管理者就是了,为政之道在于发挥大家的潜能,大家都积极主动起来,一个组织就有希望了;次一等的管理者,善于做一些具体的惠及百姓的事情,人们亲近且称赞他,倘若满足不了大家渐起的期望值,恐怕也要遭怨恨的;再下一等者,凌驾于百姓之上,百姓心存恐惧,害怕他,这样的管理是一种高压态势,粗暴的管理极有可能造成双方的对立;最下等者,则是一个完全失去百姓信任的坏东西,没有任何信用和道义。通常被百姓称之为“畜生”和“狗官”的大概是这一类,受到百姓轻侮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老子》的另一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同样体现了管理的智慧,意谓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鱼,不能乱翻腾、瞎折腾,否则就会鱼烂肉破。因此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教导民众。这样会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效果。

老子教给我们许多人生的经验。我非常喜欢《老子》中“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句话。这句话其实告诫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些胜过他人的人可谓具备了一定实力,战胜自己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增长自己的实力而不炫耀自己,是一种起码的人生修养。“国之利器,不可示人”,教给我们谦虚的艺术和“舍藏”的智慧。“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法,积小成大,锲而不舍,万事可做,百事可成。

《老子》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似乎是《老子》总结性的论述。这句话提醒我们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无所谓利,无所谓弊,无所谓好,无所谓坏。顺势而为,干得好则好,干不好,再好的优势也会浪费掉;干得好,不利的条件也会发生方向性的逆转。由这句话,我总怀疑最早提出利导思维的是老子。凡事要注重正面思考的力量,注重不显山露水的积累;圣人之道,是一种和谐的思维,绝不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空耗在与人争个输赢上。不属于你的你争不来,属于你的别人争不去。圣人“为而不争”,绝不会因为内耗和争斗而浪费生命中的大好光阴。他看重的,是内心的力量、精神的成长和顺势的作为。

我感到,老子不但强调辩证的理性思维,也非常重视直觉与灵感在决策判断中的作用,老子认为“为道日损”,“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只有“涤除玄览”,去除一切思维定势和私心杂念,通过直觉的体验和理性的“顿悟”,才能把握无形之“道”,使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与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知雄守雌”可以说是老子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取向。他认为只有“知其雄”而“守其雌”、“知其白”而“守其黑”、“知其荣”而“守其辱”,才能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保持“低调”,处于“柔弱”的一方,反而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果。

有人说,三十岁学儒家,活得自信;四十岁学道家,活得自在;五十岁学易经,乐天知命。至今我巳近不惑之年,不敢说读懂了《老子》,但读出了不同的感觉和韵味。《老子》的语言之美、思辨之美,得用一生思索和回味。

16世纪以来,《老子》逐渐传播到西方,对西方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海德格尔,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等人都曾受到老子的影响。在他们的著作中,或多或少能看到老子的影子。

去年我到老子的故乡——鹿邑考察,了解到目前公开出版的解读《老子》的专著已达1300多种。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产。熟读《老子》,会增加人生的自觉,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对宇宙、对他人、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为一名业余熟读揣摩《老子》的爱好者,我学《老子》,察天地之大美,得人生之精髓,足矣。

2011年5月17日

学哲学,用哲学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越来越发现哲学这门学问太重要。几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人在研究哲学。作为研究人类和宇宙整体知识的哲学,实用功能看起来比较弱,但影响人的思维却很深,可以说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每天都在影响每个人、每件事,甚至影响着时代的进程。一个人只有学哲学,用哲学,头脑才能越用越聪明,知识才能越来越广博,人生的道路才能越来越广阔。

哲学是一门管总的学问,是开启所有学科的金钥匙。人类的一切智慧,其实都是哲学的运用。学哲学,用哲学,很容易抓住一门学科的要点和方法。掌握了要点和方法再去学知识,练技能,往往会变得很简单、很快乐,逐渐达到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强调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学哲学,用哲学,视野才能变开阔。哲学常被定义为世界观和人生观,实际上就是站在理性的高度“看”世界,“观”人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平时经历之事、日常生活,仅仅是局部的细枝和末节。学哲学就是要把握大局,跳出局部,以全局的角度“看”世界、“观”人生。“自古人生多歧路”,好在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系,前进的道路才有了正确的方向。以这个参照系做指引,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坚持正确的选择、正确的态度,始终走在光明大道而不是羊肠小路上。对此,曾有人深有感触地说:“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这足以看出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