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子政务应用趋势与实践创新
23788900000050

第50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1)

1节信息资源目录系统概述

我国的电子政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各级政府机关开展了办公自动化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及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通过重点建设金税、金关、金卡等重点信息系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9年,40多个部委(办、局)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开始系统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2006年6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即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要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标志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规划、整体发展的新阶段。

电子政务在经历了从基础建设、政府上网,到网上办事、政务信息公开之后,当前正在进入一个以深化应用为显著特征的新阶段,要求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从政府的整体职能出发,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建设跨部门的协同政务应用,促进信息在不同层级政府及部门之间共享,面向使用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而要应对海量信息给使用者带来的“资源查找”困扰,必须对这些信息按照某种规范进行分类,形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为使用者提供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发现和定位服务,实现政务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信息服务。

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文件(国信〔2006〕2号)中,把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进一步定位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基础设施,提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今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依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实现信息资源横向共享和纵向汇聚,逐步实现政务信息按需共享。这已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2节信息资源目录建设的意义

·有利于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目前,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在硬件支撑、软件操作平台、数据格式等各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由此产生的以“信息孤岛”为代表的数据互通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快速发展,限制了对政府决策和公众服务的强有力支撑,无法最大化体现电子政务的效益,与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战略目标偏离,有效地整合现有的各种电子政务平台及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形成科学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机制,支持政府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交换共享的平台,从而以保证政府的信息流能顺畅地流动起来。

·有利于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由于政务信息资源数量多、门类广、分布分散、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因此,发现和定位政务信息资源成为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过程的基本前提。

(1)数量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领域都积累的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在绝对数量上非常的庞大。

(2)门类广:政务信息资源涉及面广。从信息资源的内容上看包括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各个方面;从信息资源的来源看,包括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系统;从使用上来看又包括了政务管理、公共服务和高层辅助决策等方面。对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和使用人员而言,从如此众多门类的政务信息资源中定位所需要的信息是信息获得的前提。

(3)分布分散: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政府部门依法采集的信息资源、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政府部门依法授权管理的信息资源。从政务信息资源的这些内容特点上采看,目前采集、加工、存储、管理、使用政务信息资源的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例如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国土等,因此,在物理上,政务信息资源是由分散存储在各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的统称。

(4)信息不对称: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政务政府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第一个是使用者对各部门拥有什么样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内容、分布情况不了解,妨碍了信息的获取;第二个是拥有数据的部门对使用者的需求不了解,难以直接将信息资源发送到使用者。

综上所述,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的这些特性,造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困难。而政务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通过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严格规定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和步骤,即采用统一的规范和方式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分析、描述和标引;同时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原则,建立科学的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编制政务信息主题词表(电子政务主题词表),有利于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消除信息孤岛,促进数据共享和交换

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确定信息共享目录,促进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总结地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思路,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为各级政务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工作提供支持。

·有利于政务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重复投资

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但电子政务建设至今未能很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程度很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在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注册登记制度和管理制度,可以在使用者和各部门之间搭建起一个桥梁和纽带,有利于政府信息系资源的发现与定位、发布与传递、共享和交换。便于目前没有信息化的部门共享政府资源目录提供的数据资源,减少重复投资。

·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提供的大范围、多类型的数据支持,以及功能强大的查询、统计、分析服务,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例如规划局编制城市规划或国土编制梯地利用规划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现状调研工作,包括人口、经济、现有的土地利用情况、地上公共设施、地下管线等情况作详尽的调查,利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提供的大量数据支持,大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目前由于各部门信息孤岛的存在,数据不进行交换和共享,导致了政府部门工作中失误的产生。例如由于不清楚土地的权属状况以及土地出让情况,可能将一块地同时卖给两个甚至多个开发商。通过建立目录资源数据共享和交换体系,实现部门间数据的共享和交换,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系统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现实数据的支持、以及辅助决策支持模型、分析模型。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提高了政府公开的力度和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为公众提供便民服务,同时也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

3节信息资源目录分析

国家标准委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中提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结构。

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主要由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组成,同时还具备软硬件、网络的支撑环境,以及标准与管理规范建设和安全保障。

【1】标准与规范分析

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所涉及的政务信息资源分散于各行政单位,纵向涉及各区县,横向涉及各委办局,以及已经集中部署的共享主题数据库,还要考虑到系统以后的扩展和升级,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来指导本系统建设,将很难取得成功。

(1)各委办局、区县的建设现状、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信息交换与共享的渠道有限,因而需要建设有效的技术标准体系,打破系统之间的“孤岛”,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桥梁。

(2)各委办局、区县各自进行自身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也需要制定技术标准,屏蔽各自之间的差异性,按需、有序、及时、有效的共享信息。

(3)本系统需要在目录接口定义、核心元数据定义、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技术管理等方面制订完整标准体系,进行指导和约束,政务信息资源实现共享需要。

(4)政务信息资源目录需要不断扩展和持续升级,数据指标、系统模块、业务流程的可扩展、实用、安全,需要制定相关标准进行规范。

标准规范的制定,还要充分满足各部门的业务特点,保证标准规范的普遍适用性。在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的时候,需要从体系结构的角度全盘考虑,符合或者兼容国家电子政务标准。

【2】流程与功能分析

各委办局、区县对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编目,并通过元数据注册系统向管理者注册。管理者发布已注册的目录内容。政务信息资源使用者(以下简称使用者)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一站式服务向管理者发送目录查询请求,管理者将查询结果分别返回给使用者。

因此为了实现资源目录编目、注册、发布、查询和维护,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应该提供四个主要系统:编目系统、目录报送系统、目录管理系统和目录服务系统。

在功能方面:

·编目系统:提供公共资源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元数据的编辑功能。

·目录报送系统:完成政府部门前置机上的目录数据向目录中心的报送功能。

·目录管理系统:实现对目录数据服务的集中管理。

·目录服务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目录的浏览、查询,实现目录数据发布和查询服务。

此外,还应建设用以展示目录应用服务的一站式服务门户、提供查询的综合查询系统、为应用系统及支撑组件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管理。

【3】用户角色分析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中涉及的用户角色主要有: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他们涉及的活动内容如下:

·提供者:负责本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的编目;

——向管理者注册目录内容并负责更新;

——对本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设置使用权限;

——负责提供与目录内容相关联的政务信息资源。

·管理者: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第5部分》及相关管理办法进行资源标识符的分配、管理和使用;

——负责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的注册、发布与系统的维护;

——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的查询服务。

·使用者:——对获取的目录内容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4节总体设计

【1】系统建设目标

遵循国家有关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的规范,结合各地具体建设需求,建立起包含目录接口规范、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元数据定义、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分布式应用系统间互联互通技术规范、技术管理等内容的一套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标准规范。

在各软、硬件设备支撑之下,基于各委办局、区县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建设目录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共享数据库,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数据交换系统、内容管理系统、信息服务平台等应用支撑平台,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建立相关应用系统,为有信息共享需求的政府部门、企业、个人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的发现、定位服务、乃至在授权范围内部分实现访问服务。

【2】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遵照国家电子政务整体规划,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经济合理,注重实效;规范管理,保障安全”原则,以数据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体系。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坚持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实施。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根据各地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订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规范标准体系。

·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突破“以我为主、自成体系”的旧机制,打破部门、地方分割,坚持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与信息交流。

·经济合理,注重实效。

系统建设中,兼顾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可扩充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在系统建设特别是应用系统建设中,采用平台化、构件化的思想,充分利用成熟的应用支撑平台及中间件技术,分层实现,减少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量,提高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效率,节省投资,应对变革。

·规范管理,保障安全。

辩证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既不限制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进程,又确保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是保证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建立起项目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建立信息化管理的责任制,按照新理念,采用新办法,依靠新手段,加强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完善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功能的充分发挥。

【3】设计思路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设工程,是一个数据集成系统,需要整合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涉及到多种数据库和不同标准的数据信息,要想做好这些数据的安全共享和交换,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需要做好整体设计,我们在分析政务资源库建设的需求基础之上,采用以下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设计工作。

首先,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标准是基础,必须先行解决,通过制订严密周到的系统调研方案和业务需求分析方法,高质量地完成系统调研工作,制订出操作性强的各种标准和规范。

其次,对政务资源库做整体规划,明确核心数据库、输入数据库、输出数据库三个层次的数据存储模式,分布式共享和集中存储的数据共享方式。

第三,基于电子政务安全平台,建设政务资源库安全体系,保障系统的数据和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