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的胜利容易助长间接路线
在敌国压境、国家存亡危在旦夕之时,某些国家通过派出某一个或几个外交辩士前往敌营通过花言巧语式的智辩来促动敌军统帅撤军,结果这个国家避免了被灭亡的厄运。自此之后,这个国家的人都认为可以依靠外交智辩来解除祸患,殊不知前一次依靠某个人的外交智辩避免亡国厄运只是因为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恰好不利于敌军统帅继续进攻因而对方所给出的顺水人情。这种侥幸的胜利使得这个国家的人惯性式地以为下一次的亡国危机依然可以如法炮制,不是正面进攻、也不是有力地作战,而是某种玄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间接路线成了他们保障国家生存与安全的主导思维模式,这就是侥幸的胜利助长间接路线的情形。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配合
在1937-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主要承担着正面抵抗日军的作用,而共产党人则在日军占领地展开敌后行动,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共双方都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归因于自身的抗战,但是真实的情况确是两军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上的互相配合才使得中国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让我们来看看国民党军在抗战爆发后在正面战场上的一系列战况。
1937年8月至9月间,国民党军与日军在淞沪地区展开会战,尽管国民党军最终失败并撤出淞沪地区,但是国民党军的这一次抗击行动却直接打破了日本拟定的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战争计划。
1938年1月至5月,国民党军与日军在徐州附近地区展开会战,尽管会战的结果是国民党国战败、徐州失守,但是其中国民党军所取得的台儿庄大捷以消灭1万兵日军的战果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
徐州会战结束之后,日军试图沿黄河向西、南地区进攻,但在6月份被国民党军炸开的黄河河水所阻滞。接着,日军改变进军路线对武汉地区发起攻击。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中,国民党军接着遭遇惨败,此后日军又接着占领了广州地区,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土地均沦落入日本之手。然而至此,日本的进攻势头也逐渐衰退下来,除了因为其自身兵力有限、占领地区太过广大之外,也是因为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挫伤了其进攻的势头。
再让我们来看看共产党人在抗战期间于敌后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及其所建立的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份,共产党人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日军占领区铁路线上发起破坏日军效能线的行动,这一次行动被称作为百团大战,其主要目的虽然不是消灭日军但是也部分地附之于必要的作战行动。百团大战的作用在于,瘫痪了日军的交通线路并牵制住了准备用于投入一线作战的大量兵力,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共产党人在1938年就已经确定了建立抗日根据地和开辟敌后战场的总方针,面对日军的进逼,共产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首要的抗日根据地,此外共产党人还建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等大块的抗日根据地和众多小块的抗日根据地。共产党人建立抗日根据地和开辟敌后战场的作用不仅仅在于通过上万次的作战、袭扰行动消灭了日军及其附属力量,更深层次的作用还在于由此而牵制或瘫痪了日军的进攻性力量。
国民党军于抗战初期在正面战场上的一系列败退并不能否定其进行正面抗战阻滞日军灭亡中国势头的作用,无论其抗战的态度以及作战的方法有何各弊病,不是投降或者实质性的媾和而是正面的抗击保障了抗战初期日本无法立即吞灭中国,险此之外,国民党军也组织过许多敌后抗日组织但是其成效却不尽人意。共产党人在日本占领区建立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得日本本就紧张的兵力被牵制在占领区之中而难以投入一线战场,随着战争的进行,共产党人领导的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并逐渐对日军展开大规模的正面作战。由此可见,两军都深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重大作用,谁也不认为单纯凭借正面作战或者敌后抵抗就能够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只是由于两军所处的具体情势不同而其在抗战过程中的作战方法与特征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明金战争过程金军绕道山海头对于战争的影响
从1618年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正式对明朝宣战到1644年已改国号为大清的清军从山海关攻入北京城入主中原,在这长达27年的明金战争中,由于金军始终未能控制其进入关中地区的最为便捷的山海关,因此除非明军主动出关才使得金军能够寻求到与明军进行主力决战的机会,否则金军要想寻找明军主力或者攻掠明朝的城池就必须绕道山海关从北侧和西侧迂回进入北京城附近,当时的明朝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问题,然而即便是这样,绕道进军北京的金军也从未能占领北京城,因为他们进军和撤军的路线都十分曲折,因此一旦他们在关内的战事拖踏不决而就极有可能会遭受到来自于山海关与北京守军的两面夹击。在一般的谋略家的思维模式中,既然像山海关这样固若金汤的隘口难以正面攻克,那么绕道迂回进军到关中地区应该是最佳的进兵路线,可是事实却是金军因为绕道迂回而要承受着更多的战争风险和距离代价。这一例子除了可以说明间接路线并非在任何时候都适用之外,同时也明显地反映出了实施间接路线是必须付出成本与代价的。
刘备试图放火阻击曹操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面对处于劣势的孙权、刘备联军遭受惨败后,他带着残兵败将步行从华容道撤走,这时大雨不止、狂风大作,曹军在艰难地撤出之后,曹操放声大笑声称刘备如果能够早在这里放一把火而他肯定逃脱不了。当刘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带着一队人前去放火,而曹操早已经撤走了。实施袭击这种谋略战法,本身就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成本,然而实施者却没有及时把握住机会而在事后才开始实施袭击的计划,而这种袭击注定是失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