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持军事力量
在人们的视野中,军事力量在产生之后就会立即被投入使用,而军事力量的维持这一环节则只是短暂的甚至常常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主观臆测的,当一个国家在进行大规模战争时,它立即开始动员其全部的预备役以期服务于战争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这个国家将大量预备役转为其军事力量的直接构成部分的做法的确是在军事力量产生之后就立即投入使用,但是人们应该清楚,预备役之所以如此称呼而不是像适龄应征青年那样称呼,是因为预备役本身已经经受过了军事锻炼,因而他们实际上是具备战斗力的,只不过在平时未被征召的时候他们的这种战斗力并未直接构成军事力量本身。而预备役经受军事锻炼的过程本身,即是其获取、保持和提升其战斗力的环节。
当然,也有许多情形中,一个国家由于兵员不足或者前线的兵力消耗过快而只是在新兵刚刚入伍尚未进行任何形式的锻炼之后就立即投入到一线战场,而这些新兵在进入一线战场之后要么因为缺乏军事锻炼而直接牺牲要么在实际的战争锻炼中渐渐获取并提升其战斗力,这时,就可以说是实际的战争进程本身同时维持着这些新兵的战斗力。并且不仅仅是新兵,那些长时期地进行一线作战的老兵也会因为长时间地进行战争锻炼而得以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在此过程中,军事力量的维持这一环节并不是不存在,而是由于被与其他环节同时进行因而不单独存在。
国家在平时就需要为供养军队而投入资源和财力,而战时军队则是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消费国家在平时就供给给他们的物品,因此乍看起来战争并不会使军队损失什么。可是,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维持军事力量而后者则是在使用军事力量的过程中维持军队的战力。军队在平时尽管要进行操练和演习并因此而投入体力和弹药消费,可是一旦他们被投入战场而他们就必须要用生命和实际以足以保障胜利的物资消费为代价。
军队疲惫了就要及时得到休息,军队受伤亡了就要及时进行疗养,军队受损失了就要及时进行补充,装备落后就要及时进行更新,弹药匮乏就要设法得到补充,武器损坏了就要及时进行修理,军队士气低落就要设法调节其情绪,军队的衣领匮乏就要及时进行补给。维持军队战力的方法,是与军队平时的活动需求紧密相联的。
维持军队战斗力的情形通常有三类:第一类是军队的战力受到损伤之后进行恢复;第二类是保持军队在平常状态下的战力;第三类是提升军队本身的战力。这三种类型的战力维持做法是紧密关联的,军队的战力受到损伤而进行恢复的同时也即是要使军队保持在平常状态下的战力和使得军队现在的战力得到提升;使军队保持在平常状态下的战力也即是为了防止军队的战力下降和为军队战力的提升作铺垫;提升军队的战力同时也有助于防止军队的战力下降和使得军队的战力能够在平常状态下就得到保障。
军事力量的动态存在
有时人们会以为军事力量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一直存在,而根本不存在如何维持的问题,这种看法很明显地是以军事力量本身即是静止不动的为假设条件的。然而实际情形却是,军事力量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动态的,只不过这种存在动态因为有其自身的运转规律而总是在与军事力量的使用的对比中被认为是相对静态的。我们很清楚,一个人即便每天什么工作都不做,那他也需要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求诸如衣、食、住等,而他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本身即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且这一动态的过程本身也肯定要消耗掉这个人的积蓄或者给他提供衣、食、住等条件的第三者的财产。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即是说在平时就需要维持着军队的战斗力,以便随时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在人类军事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时期,人们以为在平时不需要维持军事力量,而只是根据战争的需求来临时招募或雇佣军队作战,他们的想法是,平时维持军事力量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因此在需要进行战争时临时招募或雇佣军队、在战争结束后就立即取消军队,这样就可以为国家节省出很大的财政开支了。这种想法本身也并不没有否定军事力量需要维持,而只是他们觉得平时维持军事力量成本太高因而想要省略掉这一环节。
美国的那些富豪们时常捐出大笔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一些人对他们的善行大加赞许,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富豪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心善,而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财产税过高因而如果他们将财富放置家中不用而他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高额的财产税排挤出富豪的行列。
军事力量受损的情形
永久性受损,是指一部分军事力量在被使用之后就永远消失了而不会再重生。
暂时性受损,是指一部分军事力量在被使用之后能够经过一段落时间的调整而重新得以恢复。
军事力量永久性受损的情形,比如士兵在战场上牺牲之后,这一部分士兵就永远无法再生;军事力量暂时性受损的情形,比如士兵在战场上受伤之后,这一部分士兵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医治而得以恢复其战斗力。前一种情形的补救办法是,用另一部分军事力量来进行补充,而这就意味着你需要重新征召具有相同规模和战斗力的新军事力量,后一种情形中,处于医治阶段的伤兵在此期间无法供你投入战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