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海沧民俗文化
23861400000024

第24章 后记

对海沧民俗文化的调查和收集,始于2006年5月份保生大帝信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时,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海沧区民俗文化,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领会其巨大的凝聚力量此后,在2006年底至2007年初,有幸作为海沧区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组织者参与全区的非遗普查,全面接触了海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被海沧区丰富的民俗文化所吸引2009年1月,全省非遗会议在海沧召开,我代表海沧区在全省非遗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此后,更明确了自己今后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时代变迁,我感受到了一个个原生态的村庄即将消逝。一个村庄的搬迁,一个村庄的消逝,消失的不仅仅是古老的村落,还会带走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与沉重记忆。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我最为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同时也深切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积极挖掘村落最富有特色的非遗文化资源,认真整理村落民俗文献资料,使它避免被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民俗文化的研究价值究竟何在?其不仅涉及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地域特色等一系列民间文化要素,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也具有闽南文化的。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皆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项重要的任务,也必然充满了曲折与艰辛。我只不过是执着于搜集、整理原生态的资料,进行对口述史的整理、记录。即便是这样,也困难重重,一方面海沧各个村落的整体拆迁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熟悉村史的老人相继离世,健在的老人记忆逐渐模糊,年轻人则缺乏切身的了解和感受。如何挽留这样一个不断消逝的现实与记忆,并将这种记忆详实地记录下来,需要我不断地改进方法或探索方式,一一地将各个问题落实到位。尽管如此,我还是克服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抱着一种紧张感与迫切感,最终完成海沧区村落间较为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民俗文化编纂工作。

在此,我们要衷心感谢为本书提供支持与帮助的人士。原翔鹭公司公关部退休专员林致平、海沧区文化馆非遗工作人员刘丽萍、实验中学廖艺聪老师等人与了面,了原的,门大学吴光辉老师对素材进行了认真的把关和详细的指导,陈淑华、周赞家等人提供了摄影图片。正是因为他们的大力支持与热心帮助,才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本书的编纂,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中国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曾经指出:人类学是为“文化自觉”而设立的学问。我不知道本书的编纂对于保留乡村民俗资料能否起一点作用,但是我认为这或许也是一场“文化的自觉”、“文化之根的觉悟”,同时也是我对自身存在的觉悟,也必将成为我人生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本辑编纂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出现的遗漏和疏忽之处,敬请予以谅解,并恳请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