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海沧民俗文化
23861400000007

第7章 “送王船”民俗活动(2)

香阵的乐队游行队伍由三十五支从晋江、石狮、龙海、同安等地请来的乐队组成,其中西乐大乐队就有十五支,其余是腰鼓队、西鼓队、舞狮舞龙队,还有戏剧人物、歌仔唱、踩高跷等。大部分乐队都是由本村村民或邻近村民答谢的。一位名叫陈梧桐的钟山村民近年来事业顺利,本届文化节他一家人就答谢了蜈蚣阁和十一乐队,情一。

香阵队伍绵延数里,顺着沧林三路、海富路、沧虹路,经过大海洋、翔鹭花一上队伍,观的众是。

水美宫前的准备工作还在紧张进行,六位由老渔民担任的“水手”忙着往船上装载各种航行用品,并搬上大量的纸钱。厦门卫视的记者正在采访钟山村的热心人士蔡明德先生,他将王船习俗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村庄附近几家公司的领导也来到水美宫前,向钟山村村两委和庙会理事们表示了企业对钟山送王船习俗文化节的祝福。

九点四十分的吉时一到,爆竹声骤然响起,王船巡游的队伍开始移动。前面照例是几个一手举香一手拿扫把的老年妇女在轻扫浮尘,几个老汉敲锣打鼓紧随其后,拍胸舞、车鼓弄两个团体一路前行一路表演,钟山女子腰鼓队队伍整齐、鼓点有力,五位身着彩色道袍、头扎小髻的同安道士吹着牛角号子呜呜有声。十六个庙会理事在郑会长的带领下走在王船前面,三十二名“彩莲”手持船桨巡行在王船两侧,身材健壮的“彩莲头”双手挥动“代天巡狩”旗幡为王船开道,王船队伍根据旗幡指引或行或停,井然有序。

游行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艘花费三个月时间精心打造的“王船”了。王船十,一起,船,的造船工按照实际比例一丝不苟地制作出来,出海航行的设施应有尽有。老渔民说,这艘木船放人海中完全可以正常航行。据说以前“送王船”的习俗就是将船放人海中让其随意漂流,王爷在船上一路代天行道,后来才逐渐改为“烧王船”今天的王船打扮得特别漂亮,船头装饰着一个硕大的纸扎虎头,其额头上的“王”字、龇牙咧口的大嘴巴以及炯炯有神的绿眼睛让人感受到了王爷的威严。三面船帆高高挂起,两侧船舷插着十几面彩色小旗,船身上绘着十二生肖活灵活现的画像。

最为壮观的还是抬王船的人群了。船身前后左右共有八根碗口粗的长杉木扎成众人扛抬的架子。王船游境时每根杉木最少有十五个汉子用肩膀扛着,还有许多人钻到船底下用手托着船身。王船就在近二百人的扛抬下,在陆地上游如。

在王船游境总指挥的号令下,王船队伍时而缓步前行,好像航行在风肀浪静的浩瀚大海之中;时而急速奔跑,就如船在大河之中顺流直下三千尺;时而停在原地,船身翻腾起伏不止,原来是遇到大风大浪,但最后总能逢凶化吉。汉子们挤在船身下虽然空间狭小,但大家仍然配合默契。村里的习俗是,凡是男子汉今天都应该去抬王船,这样王爷才会降福于你。所以在王船行进的过程中,众多男人(包括一些外乡人)都跟着抬王船的队伍一起走,只要一有人抬累了退出来,马上就有人补上去。抬过王船退出队伍的人虽然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他们脸上流露的却是心满意足的笑容。

由于主帆顶端离地面高度足有八米多,因而马路上方的许多电缆都成了前行的障碍。王船巡境中除了有两位村民拿着长竹竿在路边挑高电缆外,船上的四位水手也不断在收帆放桅、树桅升帆,动作熟练自如。另两位水手则不停地将装满船上二十多个大麻袋的纸钱大把地撒向人群,象征王爷将吉祥和恩泽不断人。

王船在全长四公里的巡境绕村路程中共有五个歇脚停靠点:沧林二路路口、沧虹路路口、马青路钟山村口、兴港路钟山村口和海沧行政中心检察院附近路口。每当王船到达一个停靠点,“彩莲头”的高旗幡就靠近船头,指挥船慢慢地停放在路中间,水手将铁锚放下,浸人陶钵的海水中。老人们在船前空地摆上供桌香炉,郑会长带领十六位庙会理事们列队举香叩拜,五位道士摇着铜铃吹着牛角,绕着供桌忙着“做进”。“拍胸舞”、“车鼓弄”、“腰鼓队”几个团体则随着音乐在围观的人群中间表演精彩的节目,他们认真敬业的态度和诙谐幽默的演出博得阵阵喝彩。

在王船游境和香阵游行的过程中,海沧公安分局出动了大批警力在沿途维持治安及疏导交通,他们被村民称为“王爷的保护神”。海沧电视台、厦门卫视的记者们不辞辛劳,跟着队伍前后奔跑,抓拍精彩镜头,也深得村民们的赞赏。

经过一个上午的游行和五次停靠做进,各路队伍终于在中午十二点整到达活动的终点一钟山村福仁宫附近的村道上。王船在这里掉了一个头,下了锚稳稳地停泊在路边。庙会理事们虔诚地做完仪式,“王船游境”的程序告一段落。这时,穿戏的小孩们逐个从蜈蚣阁的阁棚中爬出来,伸伸懒腰,疲倦的小脸上充满成就感。旁边戏台前各路英雄的演出则刚刚开始,参加巡游的四十支乐队、歌队、龙狮队纷纷表演拿手好戏,围观群众大饱眼福。

3.抬王船安位

经过中午时分短暂休息,下午钟山“送王船”习俗文化节又掀起一个小高潮。

村民们在下午三点多就陆续聚集到村中心王船的停泊处,他们等待着抢先占到抬王船的有利位置,只等四点十分的吉时一到,大家再齐心协力将王船抬到村庄南端的空地就位。庙会理事们和手拿船桨的“彩莲”们也早在现场张罗开来,他们列队祭拜后,随着开船的号令发出,会长们就带领抬王船队伍一路上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从村道中间往南开拔。村南端的一大片菜地已经提前肀整好,队伍顺着区文化中心边上的马路拐进空地,在这里王船掉转了方向,船头正对南方,稳稳地落在地上。数百个汉子从船身下钻了出来,满身大汗却满脸。

王船安位后,十多个庙会理事挽起袖子,扎起马桂卜,将现场摆放的一捆捆柴火片子搬到船身底下,塞满后又在周围堆上大批纸钱、米袋、盐袋、柴火和水果,堆得王船就像停泊在小山包上似的。这些物品都是各家村民为王船出行准备的:只有荷包大小的米袋象征一担米,两捆筷子粗细的小木棍就代表一挑柴火,的王在时后。船上锅碗瓢勺,纸轿纸人,甚至还有活鸡活羊,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了。

一切准备就绪,天也渐渐黑下来了,现场只留下几个“彩莲”看守,众人先后回家。这天村里家家都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招待许多前来参加习俗活动的亲朋好友,谁家的客人多,谁家就觉得最荣耀。

3.王船化吉

“王船化吉”是送王船习俗文化节中最重要的活动内容。村民们不说“烧”王船,而说“化吉”,显然是一种讨吉祥的做法。传说王爷三年一度乘坐王船出行天下,代表上天扬善惩恶,完成使命后就会骑着白马带领众将士回到钟山水美宫。晚上是送王爷正式出行的时辰,各方人士十分重视,参加活动的人数也达到历史的最高峰,现场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只见村庄上空烟花齐放,此起彼伏,照亮了附近的高楼大厦,映红了村民们的张张笑脸。

庙会理事们则在八点半将王爷金身送到船上,并将各人的替身人偶留在王爷身边,随后大家迅速回家将长衫换下。为避免不吉利的事情发生,他们在回家途中按照习俗每人口中都含着一个鸡蛋,避免无意中与他人说话。“王船化吉”活动则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们来主持。

时间在人们的期待中慢慢流逝,道士们继续做进,几位老人在船的堆积物上洒上柴油,点着香烟在旁边等着,鞭炮焰火陆续停息。

晚上九点四十分,火种准时从一个老人的打火机中传到堆积的柴堆上,接着其他几位老人分别在各处点燃柴火,瞬间大火裹着疾风轰然而起,整艘王船顿时被大火吞没,火光异常耀眼,热浪扑面而来。但是,围观的人群却没有一个人退后半步,大家或好奇,或崇敬,或震撼,有人在欢,有人在呐喊,有人则感叹,个个充满了激情。在人群中,独见男卩位费时百日、花了全部、血打造出精美王船的同安老造船工王师傅红着眼目青,神情木然,点着香烟的双手微微颤抖,口中问着“烧掉是不是很可惜”。

着火来,船被船中十分的主被火上的人着,四机的着,家在猜测这桅杆到底会倒向什么地方。原来,钟山村分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块居住片区,传说当“王船化吉”时,主桅杆倒在哪个方向,王爷对那个片区的村民就会更加眷顾,他们生活会更肀安、事业会更发达。经过五十分钟的烈焰燃烧,王船及周围的堆放物基本化为灰烬时,主桅杆才渐渐向西北倾斜,在几十个西北片村民的欢呼雀跃声中倒了下来,这时众人才长舒了一口气。天上烟花地上爆竹又响成一片,村中戏台上的芗剧好戏刚刚开演,村民们要欢乐通宵了。

钟山“送王船”习俗文化节圆满落幕了。整个活动从始至终精心组织,环环相扣,犹一部大机器在精密运转。这里有钟山村民的智慧、勤劳,有庙会主事们的,村及会人的。

经过钟山村民众的努力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以钟山“送王船”为代表的“闽台送王船习俗”于2010年顺利列人国家非遗保护名录。

(第二节)“送王船”习俗的现状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送王船”活动自始至终精心组织,环环相扣,犹如一部大机器在精密运转。这里有钟山村民的智慧、勤劳,有庙会主事们的无私奉献,还有村两委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1.庙会组织的诞生和分工

钟山村的送王船大型庙会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每逢虎年、蛇年、猴年、猪年的正月初二就开始启动新一任理事会的选举,确认各项准备工作。新任理事会主持日常工作,一直持续到农历十一月“王船化吉”后庙会才告一段落。

“王船化吉”的时间,是冬至前的某个休息日,由王爷决定具体的日期和时辰,也就是由庙会会长在王爷牌位前确定的。

正月初二那天,由上一任会长主持在水美宫通过卜阴阳茭选出下一任新会长。新会长候选人由钟山村四个角落(原来划分的四个居住片区一上厝尾、后埔、四芽角、中社)中一个角落的热心庙会活动的自愿报名人组成。虎年、蛇年、猴年、猪年相的落,二年一环,选的年民选。

新会长选出后,通过卜阴卩日茭确定送王船各项活动的具体时间:王船安龙眼日期,王船立桅、请帆、进水的日期,“王船化吉”的日期。八月十六立杆升旗、八月十八王船安桟的日期是固定的,则不需要卜茭确定。

正月初四,由新会长主持在水美宫卜阴阳茭选出副会长(庙会理事),在钟山村四个角落众多热心庙会活动的自愿报名人当中各选出四人,一共十六人,加上会长、彩莲头组成新一任的庙会理事会。当年如遇会长带重孝,将需要重新进行选举。

新一任庙会理事会正式接任是在当年的农历六月十八日(王爷生日那天当天上午,钟山村庙会要举办隆重交接仪式,从上一任会长家中请出主会炉、小王船,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经过村中主要道路,一路烟花炮仗,锣鼓喧天,一致送到福仁宫、水美宫,祭拜后送到新任会长家中设台供放。

庙会的“彩莲头”(水手长)、会计、出纳(负责管理水美宫和福仁宫的香油钱)等庙会具体办事人员由新会长直接任命。通常,根据会长的提议,各个角落的四个理事要推选一个小组长,负责组里事务。四个组日常紧密合作、具体分工,其中会长所在角落的小组负责年节活动、唱戏安排等庙里的主要事务,会长会根据需要安排一个常务副会长来协助自己管理。第二个小组负责对外联络、接待安排等,另外两个组则轮流负责王船的建造。

在临近送王船的日子,具体事务繁多,会长将根据需要调配人员,灵活机动地安排各项工作。村两委干部、蔡氏宗庙、村老人会全都竭力相助,大家同心协力,力求巴活动办得圆满,办得完美。

送王船活动的那几天,会长、理事们需要进行各项祭拜仪式,无暇顾及整个活动进程的安排和指挥,会长会邀请一个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富有经验的热心人任庙会活动,个村委会将委派一个副村长协助庙会工作,村老人会担当后勤工作,大家配合无间,共祝活动。

2.蜈蚣阁

第七任以前的钟山村庙会活动之中的蜈蚣阁香阵游行,皆是由东屿村的队伍自费组织参加。作为海边村落,东屿村民非常崇敬王爷。那时,钟山村组织了一种叫做“大蓬”的、类似蜈蚣阁的彩轿参力卩“送王船”活动的香阵游行,宽两米、长三米的彩色花轿上坐着两个彩妆儿童,十几个彩轿依序排列行进,队伍也十分壮观。从第八任庙会开始,村中热心人士捐资购买蜈蚣阁阁板、请扎纸艺工匠扎制漂亮的蜈蚣阁参加香阵。到了如今,蜈蚣阁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大多在三十节以上。

村民家中如果有五岁到八岁的小孩,他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蜈蚣阁的游行,因为这是肖肖常吉祥的活动,大家都相信能在今后得到王爷的庇护,孩子也一定能健康成长。所以大家都愿意负担一笔不菲的费用(每节六个抬阁人工的费用、服装等的费用)。

报上名后,家长还要急着参加抽签,因为蜈蚣阁的小孩将穿上戏服,扮成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时大家都希望抽到帝王的服装,那是最吉利的。不仅如此,因为服装分为男女,而报名的男女生却没有固定,所以有的女孩要穿上男装,男孩们却不希望扮成小姐,这些都需要庙会的组织者花费一番心思。

蜈蚣阁游行时,家长们还得举着香烛,跟在蜈蚣阁队伍的两边,时刻照应着宝贝们,巡境半天下来,大人小孩都累了,但大家都觉得特值得。

3.卜阴阳茭

钟山村的信仰跟闽南一带人的信仰基本一致,道教与佛教信仰相互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拜神习俗,女卩在王爷前卜茭占卜吉凶!烧金银纸钱等。

所谓杯茭,最常见的是竹制,形状似半月,外突内肀,外称阳,内称阴。占卜时先将杯菱合拢,捧至胸前,默祷一番后,抛空掷地,视其俯仰,以定吉凶,占卜时抛空掷地,两片杯茭一正一反为“圣杯”,皆正为“阳杯”或“笑杯”,皆反为“阴杯”或“怒杯”。“圣杯”寓意王爷赞许,所求吉利“笑杯”寓意王爷嬉笑,不置可否;“怒杯”寓意不同意,所求不吉。

钟山村的水美宫、福仁宫供奉的王爷没有真身塑像,只是“代天巡狩”的牌位。在“送王船”的前半个月,才由专业扎纸艺人糊制出分别是红脸、粉脸、青脸的朱、池、李三尊王爷塑像。这些塑像自始至终是不能让大家看到的,在这期间秘藏在蔡氏家庙中,每天由会长及“彩莲头”为王爷“洗脸”(也是一种仪式),只有他们两人和一位蔡氏年长者才能看到王爷的塑像。

在“送王船”活动的当天下午,三尊王爷塑像由会长、“彩莲头”和蔡氏年长者双手捧着,在丝绣大华盖遮盖下,由“彩莲们”护送着一路步行,从蔡氏家庙出发,直接送到安放在村边的王船之上,王爷们将在当晚随王船一起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