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细说中国佛教
23973400000013

第13章 两宋佛教(1)

宋王朝总结了历史上灭佛和崇佛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适当扶持佛教,使它能助益于教化;另一方面又注意对佛教加以约束和限制,使其不致脱离政权的束缚。宋代佛教世俗化加剧,在思想领域体现为“三教合一”思想和对君主权威的信奉;在庙宇管理上体现在“五山十刹”的划分。

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两宋佛教

宋代佛教世俗化加剧,在思想领域体现为“三教合一”思想和对君主权威的信奉;在庙宇管理上体现在“五山十刹”的划分。

两宋政治与佛教

纵观两宋时期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大致上是比较和谐、融洽的。宋王朝总结了历史上灭佛和崇佛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适当扶持佛教,使它能助益予教化;另一方面又注意对佛教加以约束和限制,使其不致脱离政权的束缚。南宋高宗说:“朕观昔人有恶释者,欲废毁其教,绝灭其徒;有善释氏,即崇其教,信奉其徒,二者皆不得其中,朕于释氏,但不使其大盛耳。”这大致上可以作为宋代政治与佛教关系的总写照。

宋太祖赵匡胤掌握政权之初,于建隆元年(960)下令停止废毁寺院,已废毁者则不再重建。并下诏度童行8000人。乾德三年(965),僧道圆经历18年后从印度回国,并携于阗使者回到京师,宋太祖闻讯立即在便殿召见了他们。次年又派遣僧人行勒等157人组成庞大使团游历西域求法。开宝四年(971),宋太祖又命张从信到益州(今成都)雕刻大藏经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文木版印刷的大藏经,它依《开元录》所收经藏目录为主,总计1653帙,6620卷,对以后的刻经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宋太祖对佛教活动也进行过限制,开宝八年(975),明令禁止灌顶道场、水陆法会及夜集士女等诸种活动,以防聚众滋事。

宋太宗对佛教也十分重视,登基之初.便大规模地扩大僧人人数,一次度童行17万,并且仿照唐太宗设立了译经院,撰《新译三藏圣教序》,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以来中断的佛经翻译。此次译经活动前后持续约百年左右时间,译出佛典284部758卷,其中绝大多数是密教经典。

宋真宗著有《崇释论》,试图借助奉佛“十力”,辅俗“五常”,达到劝善禁恶的目的。大中祥符二年(1009),下《特度僧道诏》,规定每10名童子,可有一个出家名额。并在全国增设72所戒坛,满足僧尼出家的需要。在政策的配合下,僧尼人数和寺院场所大量增加,天禧五年(1021)时,僧众人数达397615人,尼众61240人,寺院4万余所,是宋朝佛教最发达的一个时期。

在宋朝,佛教也曾遭受过唯一的一次打击。宋徽宗时,由于他崇奉道教,自号“道君皇帝”,在宣和元年(1119)下诏说,佛教是“胡教”,虽不能废除,但是其对礼义制度有害,必须加以改革,“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现。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但是由于宋徽宗不久被俘,对佛教的影响不是很大。

此外,宋朝朝廷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佛教,增加财政收入,也是这一时期佛教和政治关系的特色。度牒,是僧人合法身份的证明。在北宋初期,度牒的发放只是象征性的收很少的费用。宋神宗时,因河决、饥荒,急需赈灾款,便开始发放度牒收费,从此度牒成为宋时充实财政的经常性手段。特别是北宋中期以后,中央财政面临巨大的亏空,每当筹措军赞、治理河流时,收费发放度牒竟成惯例。受此影响,原本帝王用来褒奖僧人的各种称号,如“紫衣”、“师号”等也都明码标价。南宋理宗时,为了聚敛钱财,甚至明确规定没有“紫衣”、“师号”不能作寺庙的住持,迫使僧人必须用钱购买这些称号。这些措施给寺庙这样一个清静之地带来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很多僧人的不满。

度牒的做法使本意用来控制僧人数量的度牒失去了效用,并且由于宋时寺庙多经营各种产业,如当铺、商店等,经济上较富足,出家又可免除丁役,所以导致僧尼数量失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又不影响朝廷的收入,南宋高宗颁布了两项新的措施:一是停止发放度牒,以期通过僧人的自然减员,限制僧人的人数;二是对僧道开征免丁钱,使僧人的税赋比一般的民众还重。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寺院的人数。

总体而言,两宋的佛教坎策相对比较平稳,对佛教的限制多采用较平和的经济手段,较少像前代那样的政权和佛教之间的剧烈冲突。

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与实践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到宋朝传人中国已近千年,但仍不时受到一些儒家正统思想家的非难。他们仿效韩愈排佛的做法,纷纷著书立文用传统的伦理观点批评佛教,面对这样的排佛浪潮,佛教内部采用r一贯的调和态度,倡导三教融合、儒释一致。云门宗僧人契嵩和天台宗僧人智圆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契嵩(1007~1072),号潜子,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自幼出家,为云门宗僧人晓聪的弟子。契嵩一生以调和儒佛为己任,“遇士大夫之恶佛者,契嵩无不恳恳为言之,由是排者浸止。”他所著的《辅教编》在士大夫中引起很大反响,张商英、李纲等都接受了契嵩的说法,主张儒佛一致。

契嵩调和儒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契嵩认为儒佛作为一种教化方式,虽然有“治世”和“治心”的区别,但其“治”之目标是一致的。儒家是以有为的方式教化世人,佛教则以无为的手段调理人心。

2.针对士大夫常从儒家伦理的角度来批评佛教,他明确指出佛教的伦理和儒家的伦理思想并无本质区别,佛教的五戒和儒家的五常是“异号而一体”,他说:“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安言,信也”。契嵩还在《辅教编》立“孝论”十二章,用儒家忠孝观念来解释佛教思想,针对有人指责佛教出家不孝的说法,他明确予以否认,认为佛教才是最重视孝的宗教,“夫孝,请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这是因为佛教之孝是“至且火”,将孝从亲情的范围中扩充到全体众生。

3.契嵩认为,从心、性的角度言,儒佛具有一致的理论基础。他说:“古之有圣人焉,曰佛曰儒曰百家,心则一,其迹则异。”此心“大哉至也矣!幽过乎鬼神,明过乎日月,博大包乎天地,精微贯乎虚邻。”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包容一切的根本。此心既是禅宗“本心”、“妙心”,亦是儒家圣人之心,“《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实,仁之实也”。因而禅宗“心”的概念成为契嵩融合儒佛的一个理论出发点。契嵩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教化方式,都是对本心的展现,圣人无私心,不会私藏道,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个人如何把握自心,“是故圣人以信其心为大也”。做到了“自信其心”,至于以什么方式体现出来,是佛,还是儒及其他百家就都不重要了。契嵩指出:“而天下学者反不能自信其心之然,遂毅然相与排佛之说,以务其名,吾尝为其悲之。”

综上所述,契嵩调和儒释,从理论上说是以禅宗的本心概念为中心,融摄、解释儒家的心性概念,保持了佛教在哲理上的优先性。从实践上,是将儒教伦理置于佛教戒律之先,为佛教争取一个良好的政治生存空间。总之,“不必僧,不必儒;不必彼,不必此;彼此者,情也;僧儒者,迹也。”这就是契嵩心目中理想的儒佛关系。

除契嵩外,孤山智圆(976~1022),也是宋代力倡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智嘲,字无外,号中庸子。属天台法系,他“学通内外”,对儒墨老庄都有研究,自称“或宗于周孔,或涉乎老庄,或归于释氏,于其道不能纯也。”由此可见,智圆的三教合一,与契嵩的做法有所不同,契嵩虽然也援儒入佛,精通儒家经典,但他的立场是以佛教为中心。相对地,智圆主张儒释一致,更强调用儒家的伦理观念改造佛教的心性思想,“宗儒为本”。他继承丁唐代哲学家李翱《复性书》的思想,主张性情之别。君子以复性为好,小人以悦情为务。性是性善,复性就是要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儒家五常的规范中,从智圆的这种表述中完全看不出佛教的心性思想,性也不是佛性,而只是儒教所谓的人性。

同上述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相联系,佛教在多个方面进一步世俗化。在提高僧人的修养方面,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为对僧人的基本要求。在对待政权的态度上,结合宋懦忠君报国的思想,佛教僧人开始绝对臣服于君主的权威,著名禅僧宗呆将“菩提心”解释成“忠义心”,明确指出:“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

北宋著名佛教建筑

河北定州开元寺料敌塔

塔位于河北定州,建于北宋真宗成平四年(1001),55年后建成,高84米,是我国最高的古塔。塔平面呈八角彤,各层东、西、南、北皆辟门。塔的第一层较高,上施腰椭平座,其上各层仅有腰檐。塔顶雕饰忍冬草覆钵,上为铁刹承露盘及青铜塔刹。塔有内外两层,周有游廊环绕,中心八角拄体内有砖阶可直达顶。塔内两壁有龛,龛内有壁画、塑像,各层回廊壁上有历代碑刻和名人题咏。

开封铁塔

位于开封城东北隅,建于北宋皇祜六年(1049)。塔平面呈八角形,13层,高54.66米。塔为褐色琉璃塔,因外观似铁,故俗称“铁塔”。塔身细部的琉璃砖雕有飞天、降龙、麒麟、菩萨、力士、狮子、宝相花等50余种图案,神态生动,雕工精细。

繁塔

位于开封市东南1.5公里处,建在繁台上,故名。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平面呈六角形,砖砌楼阁式,现存3层,高31.67米。塔檐下有仿术构建筑的砖雕斗棋.外壁镶嵌各种不同姿态的佛像雕砖数十种,刻工精美。第一、二、三层内壁镶嵌宋代石刻约200余方。

山东济宁铁塔

塔位于济宁市铁塔寺内,北宋崇宁四年(1105)建。塔原为七级,明万历九年(1581)重修时增至9层,高23.8米。塔身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西面辟门,座室内砌八角形藻井顶,中有宋代千手佛石像和清光绪七年(1.881)塔铭。塔身八角形,铁壳砖心,每层由钩栏平坐、塔身、回檐三部分迭台而成,各层四面辟长方形门,并四面设龛置佛像两尊。其中一、二层塔身还铸有建造日期和姓氏,顶层八角各悬风铃,顶为铜制鎏金宝瓶塔刹。

官化了的禅寺——中国的五山十刹王山十刹的来历

所谓五山十刹之制,是南术寺院建制的一种形式,在性质上是南宋成熟完备的官寺制度的典型表现,具体表现为寺格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