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两个问题是涉及教学活动的性质和效果的问题,近来,在苏联报刊上展开了讨论。引起这场讨论的就是下面这篇由格鲁吉亚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论实验室主任、心理学博士Ш·阿莫纳什维里写的经验介绍。
(一)要唤起求知欲
“我不布置一定要做的家庭作业了。你们想做的话,就随便做哪一门课程的作业吧。写在纸上。我不准备打分。”
第比利斯一个实行评分的三年级班和另一个不评分的试点班的老师都作了这样的布置。
结果,普通班的36名学生对这次作业敷衍了事,只有几个学生抄了点课文或者做了几道不复杂的算术题。问他们为什么不完成作业,他们说:“干吗呢?这又不是一定要做的”
试点班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学生们做了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作业。有自己写的诗和故事、翻译、数学习题、专题图画集等等。人家问孩子们,为什么做了那么多作业,他们回答说:“这可有趣呢!”
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如此不同,何以解释呢?看来,其原因是:一种情况下,学习基本上靠分数控制,而另一种情况下,却靠孩子们对知识本身的浓厚兴趣,也就是求知欲,想独立给自己安排学习任务的愿望。
一个孩子如果由于分数和诺言而学习的话,他对教学会“应付了事”。于是,他一有机会就逃避困难,即使力所能及的大纲要求,也会如此对待,这类例子十分常见。相反,如果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那么同样这些作业,甚至更复杂一些,更难的问题,也会有吸引力。几十年来,心理-教学论的试验,发现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有着前所未闻的学习潜力。在这个基础上就提出了发展求知欲的教学思想。为此,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教学法体系,它既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包括新的教学方法。
现代中小学教学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孩子对学习的需要。而且与其说是靠说教、号召,还不如说靠教学工作本身的性质、课的组织方式,而特别重要的是靠教师善于从孩子自己的角度出发,把握他们的整个学校生活。一个学生为什么而学习,他对学习,对所学课程形成一种什么态度,这对我们来说,不是无关紧要的。
可惜,目前的教育学教科书没有揭示形成学习活动动机的条件,也就是那种使求知成为学生主要目的之一的教学组织。至于那些涉及传授知识、判明和评定掌握知识的巩固性的严格规则,在教学参考书里却一一作了列举。这些规则本身是有益的,但是,如果片面强调这些规则,孩子们是否会乐于学习,就难以预料了。我们能传授知识,然而按克鲁普斯卡娅的说法,还得引导学生进入“思想的王国”。
不少教师懂得这一点,并且创造性地发展先进的教育思想。格鲁吉亚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论实验室对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已经研究了近15年。他们积累的经验当然还称不上普遍通用的,但是毕竟可以得出结论,能否把教学过程组织得使教学具有一般发展求知欲的倾向,这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举几个例子。这里用的方法,对于先进的教育实践来说,也许不是陌生的,可是仍然很少采用,而且仅仅为了“活跃课堂”而已。
“这里有两首描写春天的诗,作者不同。我们来挑一首学学,”
女教师向孩子们建议说。
两首诗都念上几遍,孩子们比较着,争论着,说出自己的意见,选出比较喜欢的一首。孩子对教材的兴趣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至于文学美育评价能力的发展,就更不用说了。
再举个例子。一位女教师把一道对三年级生来说,相当复杂的数学题解抄在黑板上。
“仔细看看。有个地方我写错了,答数就不对了。你们找找看,能不能改正我解的题。”
第三个方法。发给学生一张纸,上面打印着短文。把这张纸摺起来,装订好,就是一本印着挺有趣的故事的小书。教师解释说:
“你们每个人都是装帧这本小书的人。在空页上画上些插图。
这一页末尾印着生词,查查辞典,注上词义解释。在书的末尾写上短文的问题。”
这件装帧小书的作业,结果引起了学生一场讨论。
要看到,孩子们做这些作业,是多么兴致勃勃。
而且,我们的经验表明,学生并不需要什么强制,对作业是全神贯注的,他们感到有做这些作业的需要。
试点班的学生向家长定期“汇报”,每逢10月底、5月底,他们交给父母一个纸袋,里面装着他们学习的劳动成果:自编的故事、图画、剪贴、图纸、解的数学题和例题。这些纸袋里也装着教师写的,经班级通过的评语。据家长反映,在三年内,孩子们对所学的东西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获得了许多独立工作的熟巧。
15年以来,成千的学生接受了我们的实验教学。几百名教师满腔热忱地参加了试验工作。这里说的是低年级。从4年级起,孩子们开始转到普通班,在一般的教学条件下学习。观察的结果说明,这种情况下学生和教师很难彼此习惯。孩子们很痛苦,他们原来是在一个“思想的王国”里,可以争论,可以说错话,可以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说明理由,而今却突然处在另一个环境,一不小心就会得不良分数。教师也抱怨说,孩子们太放松惯了,对许多东西抱怀疑态度,把分数看得无所谓,不过原来试点班学生的总成绩还是比一般的班级高。
教师也好,家长也好,都为这种情况焦急,他们建议在较高年级继续试验。加盟共和国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这种愿望。
在格鲁吉亚积累了在低年级范围内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看来,生活在迫使我们在中、高年级继续这些研究。
(二)两种意见的争论
此文在《真理报》发表以后,在广大教师和家长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该报特地组织了讨论。出现了不同意见的争论,焦点是“要不要打‘2’分?”其实,问题的实质却远远超出这一点,它涉及对教学活动的根本观点。这里仅就“2”分问题摘要介绍一些不同意见。
1.反对打“2”分者的看法:
(1)得“2”分的学生,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可是打“2”分时却“不顾情面”,根据的原则就是:“既然你没有掌握知识,就拿‘2’分”。
(2)对于许多学生来说,“2”分会造成神经紧张,是灾难,如果这分数是委屈他们的,含有恶意的,情况就会更严重。通常学生对“2”
分的感受就是如此。
(3)“2”分往往会造成师生冲突,父母和子女冲突,而且有时会造成学生不老实和胆怯,欺骗和虚伪。
(4)教师比学生更怕“2”分。教师虽然怕打“2”分,但还是打,因为总得给懒散的学生打个分数。可是,到学季末,教师就千方百计,不惜违反原则,做到没有不及格的学生。由于广泛流传一种说法:有不及格就意味着教师落后。学生对这点也是心领神会的。
(5)有人建议:“也许,该实行简单的评语”:“能胜任”、“不能胜任”、“难以胜任”。
2.坚持要打“2”分者的看法:
(1)在一个有良好道德气氛的集体里,孩子们处处受到关心体贴。这里,就很难想象会有得了“2”分而独自踯躅的学生。问题不在于打不打“2”分,而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集体。
(2)任何劳动以及工作中的任何失败,都理应得到公正的评价。
难道我们有权利把这方面的教育推之于“今后”,推卸到别人肩上吗?
培养人,是学校的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今天取消“2”分,明天对学习和性格上的其他缺点也视而不见,在评价孩子个性时只用惹人喜爱的色调,这究竟对谁有好处?
(3)反对为了“体面”而消灭“2”分,反对用绕弯子的办法克服留级现象,即写“3”分,而把“2”分留在心里。有些人还主张不仅把“2”分记入记分册,而且记入毕业证书,制定毕业后的补考办法,补考及格后可改正毕业证书中的不及格分数。
以上是两种对立的意见,从目前情况来看,基本上坚持传统五级记分制的主张仍然占优势。但是,尽管如此,改革评定成绩办法的问题已经摆到日程上来了。
(三)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В·斯达列特夫的评论
近来,教育工作者们指出,很多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缺乏兴趣。
原因很多,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是目前的教学方法没有以培养求知兴趣和认识积极性为明确目标。所以格鲁吉亚学者们取得的成果就尤其重要了。他们制定了培养儿童好学精神、求知欲的独创体系(目前尚限于低年级)。这为培养孩子对知识本身的需要打下了基础,使他形成掌握知识的动机。
这个首创的体系,当然还有待进一步确切化,并且作更广泛的检验。同时必须特别注意从实质上改变刺激学习办法的内容,具体地说,就是评价学习的办法,既包括教师和家长的评价,也包括学生自己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办法比惯用的五级记分制能担负更多方面的,更灵活的职能。但是,主要的是,必须在中学各阶段进行相应的研究,不仅研究低年级学生求知欲和学习需要的发展,而且也研究少年,高年级学生这方面的发展。
苏联教育科学院的学者们正在考虑如何支持格鲁吉亚同行的研究。当然,这是一项很费力的事业,需要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然而它在原则上的现实性和实际意义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