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苏]哈尔拉莫夫苏联学校教育教学原理与教育学教程
24012900000012

第12章 教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原理(教学论)(2)

乌申斯基对形式教育说和实质教育说的理论进行了有根有据的批判。他指出,不去掌握知识而说什么形式发展,这纯粹是空话。乌申斯基肯定地说,每一门科学之所以能够使人得到发展,是由于它的内容,而不是由于任何其它的东西。因此,学校不仅应该使学生得到发展,而且还应该用有利于他们未来活动的知识来武装他们。同时,乌申斯基认为,掌握科学知识,不应该象实质教育说拥护者所要求的那样,只从实利主义(来自拉丁文utilitas,表示“利益”、“好处”)的那种用处的观点出发,只图直接有利于实际生活。他强调说,同生活有间接关系的知识有时比实用知识还重要。譬如,古代史,决不会在现代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应用,但是学习它却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因为学习古代史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能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还能使他们了解历史发展规律。

形式教育说和实质教育说的理论,还受到了十九世纪中期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批判。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指出:思维和知识是不可分割的,象杜勃罗留波夫指出的那样,这是因为思维的完善程度决定于人们头脑中资料的质量和丰富的程度。

所以他强调说,学校不仅应当使儿童的知识得到充实,而且还应当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十世纪头三十年,在资产阶级的教育学里,尤其是在美国的教育学里,关于学校教养内容问题的实用主义思想曾经广泛流传过。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着名代表杜威,试图对学校的教养建立他自己的观念。他批判了唯理论主义,说它脱离生活,脱离事实,脱离现实世界;还批判了经验主义,说它使人脱离宗教。他从这样的批判出发,硬把下述的思想塞进了教育学:学校教养的基础必须是丰富儿童的实际经验,用各种活动中实用的技能技巧去武装学生,而且所有这些工作一定要考虑到儿童本人的需求和兴趣才能进行。杜威把教学设想为组织儿童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实际活动。下述各项原则就是这种“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不需要事先编写教程”,“教材的取用应该根据儿童的经验”,“儿童既应当决定教学的质量,也应当决定教学的数量”,“通过‘做’来进行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杜威认为不需要明确规定教养内容,学校也不需要明确规定开设什么学科(儿童只应该在“做”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他不承认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把教学归结为狭隘的、建立在儿童兴趣之上的实用主义。杜威的追随者威廉·克伯屈根据这种“理论”,在二十年代研究出了一种“设计教学法”,也叫做设计法。它的实质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同教师一起设计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比方说,要造一所玩具房子,就让学生参加活动,他们也就顺便学到了有关语文、数学和其他科目的知识。不难理解,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帝国主义危机在教育学方面的一种特殊反映,它使得劳动者的教育水平降低了。说实在的,它正是因此而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集团赞赏的。

但甚至资本主义制度的拥护者也不能不承认关于学校教养内容问题实用主义思想是站不住脚的。这特别是因为苏联在教育方面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在最近几十年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美国不断受到着名的教育思想活动家的批评。

美国教育家艾德勒和布鲁纳等人指出,这种教育理论促使美国的学校教育落后于苏联。他们正在设法探索学校教养现代化的道路。

上述情况说明,资产阶级教育学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因而是不可能在科学的基础上解决学校教养的内容问题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资产阶级教育学在这些问题上丝毫没有提供有益的东西。进步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对学校教养的内容也提出过不少宝贵的意见。但是整个来说,资产阶级教育学对于这个重要问题并没有能够创造什么令人满意的理论。这个任务,只有社会主义教育学才能够完成。

(四)苏联教育学就如何对学校教养内容提出科学要求的研究

苏联教育学在研究学校教养内容的问题时,把能够对教养内容发生影响的所有因素部考虑到了。它以这种因素的总和为出发点,认为对学校教养内容起着决定性影响的首先是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所产生的需要,即成长中一代参加生产活动时在普通教育、技术和职业方面所需的一定的知识修养。到十九世纪末为止,工人具有初等普通教育程度就足够了。但是,生产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各企业部门的技术装备也更加完善和复杂起来了。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不完全的和完全的中等教育。

资产阶级采取这些措施是迫不得已,而社会主义社会采取这些措施则是为了切身利益,为了充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提高成长中一代的教养水平,并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正如在莫斯科李哈切夫汽车制造厂调查的结果所表明的那样,“工人的学校教育平均每增加一年,工人的工资等级便提高2.7%。另一调查表明,在中学每多学一年,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便平均提高30%”。正是这种情况,决定了必须提高社会主义学校的科学水平和教养水平。

对学校教养内容有影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重新认识原有的科学概念和思想。例如,达尔文关于动植物进化论的要点,就曾经引起学校的生物教养在这方面进行改革,由于数学、物理、化学和其它科学的发展,现在学校里这几门学科的学习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学生的年龄条件对学校的教养内容也有影响。不管社会怎样关心成长中的一代,要他们加强学习和提高他们的教养水平,也还是不得不考虑到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能在他们可以接受的限度内向他们传授知识。

但是,客观因素对学校教养内容的影响,是以社会政治制度的间接方式表现出来的。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资产阶级统治集团使用各种诡计来阻挠提高劳动者的教养水平。例如,美国的一些州至今还是禁止学习达尔文的进化论,凡是敢于讲授进化论的教师都受到迫害。1975年,美国报刊上又出现了类似五十年前在田纳西州的一座小城镇台顿市内发生过的一起审判案的消息。1925年,台顿市的一位青年生物学教师约翰·斯考普斯违反法院的规定,决定给自己的学生讲授达尔文的进化论。教会控告他犯了渎神罪,法院判决罚款一百元。但是直到现在,美国许多学校的教科书仍然不讲达尔文的学说。据《纽约时报》报道,图书出版商被迫从新的生物学教科书里删掉了阐述人类进化论的章节。千百万美国青年在中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或者进入不开设生物课的大学继续学习,这样,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就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就不是这样,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政策是为劳动者服务的。按照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需要来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养内容就是这样来决定的。苏联教育学在这个基础上对学校的教养内容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各级学校教养内容的方向都应当是实现共产主义教育的基本目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这个要求,学校教养工作的内容应当是保证学生的智力发展,保证综合技术教育和劳动训练,还要保证体育、德育和美育。当然,要顺利地完成这项任务,就一定要在学校的教学大纲里就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作出规定,不仅要规定应当学习的有关学科,而且还要为学生学习这些学科和参加实际训练定出足够的时间。

教养内容应当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之上,并有明确的共产主义方向。学校教养的科学性和共产主义方向性的要求有许多方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选择在学校学习的教材。根据这个要求,列入每一门学科的教材只能是有确凿根据的科学事实和原理,而且每一门学科的教材内容应当符合当前科学的状况。这就要求定期更新学校的教养内容,使它适应最新的科学成就。例如,在最近几十年里,列入学校物理教学大纲的有电子学、半导体、喷气式发动机、原子动力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学课程由于引进了分子生物学思想而显着地更新了。在化学课程中开始学习聚合物了。

教养内容应当突出共产主义的思想政治方向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上要有明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结论。最后,教育的科学性和共产主义的坚定目的性要把下述的内容有机地包含进去:揭穿反科学的理论和宗教观,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剥削本质和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的政策。

每一门学科的教养内容都要符合这门科学自身的逻辑和体系。

这就是说,教材的结构应当符合相应的科学的逻辑体系。建立这种逻辑体系,比最初想象的要困难得多。例如,文学教材一般都是按历史年代的顺序来编排得符合文学发展过程的逻辑关系的。但是,如果向学生介绍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就要求另一种逻辑关系和另一种体系了。在编写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和另一些科目的教材时,这一类问题还会遇到得更多。

学校的教养内容要建立在各门学科相互联系的基础上。这项要求是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其中的一个因素是,学习某些学科而不事先学到其它有关学科的知识就不可想象。例如,六年级学生只有在数学课程里学了代数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开始学习物理。七年级学习化学,也是设想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

因此,在确定六年级的数学教材和物理内容时,必须使学生获得为以后学习物理和化学所需的知识。

决定这项要求的第二个因素是,要使学生懂得各门科学相互间的联系,懂得每一门科学只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的某些侧面,因而各个侧面相互间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而且某一门科学的思想可以在其它几门科学里得到应用。建立学校各门课程之间的这种联系,在教育上和培养世界观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教养内容要反映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必须使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苏联学校一向特别注意教学上理论和实际的有机联系,并经常使学生参加劳动。列宁认为,旧学校最令人厌恶的特点是把不切实际的东西塞给学生,是理论教学和实际脱节,和生活脱节。他要求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贯穿到包括学校教养内容在内的整个共产主义教育的体系里去。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以及教学和生产劳动的联系,都应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应当包括这些方面: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训练,完成实习作业和劳动任务,进行生产技术性参观,并规定考核每一门学科的技能和技巧的办法。

教养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年龄条件。对于不同年龄期的学生来说,需要为他们选择不同分量和不同理论深度的教材,实现这一要求就是为了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学生所要学的教材分量太大,或者理论过于复杂,常常会降低教学质量。例如,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在修订数学、物理和历史教学大纲内容的过程中就发生过类似缺点。

这些缺点现在正在纠正。

苏联学校的普通教养要和综合技术教育统一起来,一定要对学生将来的职业训练起推动作用。这项要求是根据列宁的下述基本原则提出的,即苏联学校对成长中一代的普通教养和综合技术教育要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因此,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同他们掌握综合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二者应当在学校教养的内容中有机地联系起来。这里出现一个问题;既然认为必须向学生介绍现代主要生产部门的理论和实践,那么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综合技术教育应当包括些什么内容呢?苏联教育学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是以列宁就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方法所作的原则性指示为依据的。列宁在关于克鲁普斯卡雅的《论综合技术教育》提纲(1920年)的笔记中,提出了需要向学生介绍的生产部门有:电力生产、机械生产、化学生产、农业原理和国家电气化计划。根据这样的规定,学校综合技术教育应该包括学习下列的内容:1)取得电能、热能和机械能的主要方法和这些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2)机器构造和使用的一般原理(机械生产原理);3)化学物质生产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途;4)农业原理--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还有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5)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的体系。

С·Г·沙波瓦连柯和М·Н·斯卡特金认为,为了适应当前生产发展的趋势,上述的内容应当表述得确切些,并且可以简化一下。

按照他们的意见,在进行综合技术教育时应当向学生介绍:1)生产的电气化、综合机械化、自动化和化学化;2)制造新物质的方法及其加工工艺;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各种方法。我们认为,后一种表述的内容原则上并不否定前者,只是对前者作了补充,使前者更加明确了。

综合技术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使学生锻炼出实际技能和技巧,其中包括使他们学会使用最简单的劳动工具(锤子、锯子、刨子、凿子、钻头,等等)的技能;使他们学会用最普通的机器和机床(车床,内燃机、拖拉机、汽车)进行操作;使他们能在电工和无线电技术方面进行最简单的安装作业;使他们通过实践来掌握作物栽培和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到工业企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生产技术性的参观,这也是综合技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