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苏]哈尔拉莫夫苏联学校教育教学原理与教育学教程
24012900000019

第19章 教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原理(教学论)(9)

在口述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是教师善于使新教材的讲述带有提问的性质,给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都应该是他们在接受和领会所学课题的过程中得到解答和理解的。这时最简单的做法是明确新教材的题目和告诉学生需要弄清楚的主要问题。例如,在六年级物理课上讲授《摩擦摩擦力》这个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实讲起,比如人在冰上行走会感到滑,站不稳。相反,在柏油路或木板地上行走就会感到相当平稳。教师讲了这些例子就可以提问:为什么人在冰上行走感到滑,而在柏油路上就不感到滑呢?

这样,教师就能引导学生作出物体相互间存在着摩擦力的结论。接着就可以对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什么是摩擦力?这个问题,学生当然不会回答,这样就在他们面前摆着一个需要认识的新问题。然后教师说,他们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学习《摩擦摩擦力》这个题目。但是,重要的不仅是明确说出题目,而且还要提出学生需要理解的具体问题。在这个题目里需要学生理解的问题是:关于摩擦力的概念,摩擦的原因,摩擦力的测定,摩擦力的种类,摩擦在技术上的作用,减少或增加摩擦的方法。

这样讲述教材就使教学具有提问的性质,能在学生的意识中引起知与不知的矛盾,使他们感到需要积极地接受和领会新教材。

教师如果善于启发学生领会讲述教材的逻辑和连贯性,并能从中区分出主要的和最能说明本质问题的论点,那么,教师的这种教学艺术对于活跃学生的认识活动就能起很大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叙述的本身,也就是他的讲解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他们接受知识的活动的示范”。最好从低年级起就培养学生一种能力,使他们能从教师的讲解中自己找出最本质的东西,能把课堂上讲的最重要的问题表达出来。这种做法在中年级和高年级也是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积极性的有效因素,如果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让学生指出所学教材中的主要问题,那么,给学生指定的这个任务就能促使他们更深入地钻研新题目的实质,通过思考来把教材分成最重要的、逻辑性强的若干个部分。同时,最好鼓励并教会学生做简单的笔记,把所学题目的最重要的问题记下来,把教师所讲的内容也记个提纲。记录可以多样化,当需要区分出某些有重大教养和教育意义的问题来引起学生注意的时候,更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记录形式。

在八年级历史课上讲授《塞瓦斯托坡尔英勇保卫战沙皇军队溃败》这个题目时,戈麦尔市一个学校的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强调最重要的主题思想,曾经让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记下能够说明俄国人在保卫这座城市时的无比英勇的事迹(海军上将柯尔尼洛夫、纳希莫夫和伊斯托明的英勇精神,他们同水手和士兵并肩作战,在战斗中牺牲;全城居民参加了沟筑防线;士兵们和水手们只要拿着武器就不离开炮座和战斗岗位;志愿参加夜袭的士兵总是多得不能不进行挑选妇女、儿童同自己的丈夫、父亲和兄弟一同作战;水手彼得·柯什卡的英勇精神等等)。不难理解,让八年级学生把这些都记下来,是能够促使他们专心听讲并深入分析教师所讲的教材的。

在口述知识时采取对比的方法,也就是使学生把新学的同以前学过的事例和道理进行对照,这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有良好的效果的。乌申斯基特别指出过进行对比对于活跃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作用,并且认为对比是任何一种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正是通过对比才被认识的。

格利维奇早就试图揭示对比作用的心理过程对人的思维活动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他说:“事物相互间每对比一次,都要集中注意力;每集中一次注意力都要作出努力,而每作出一次努力又都要有促使作出努力的动机。”

进行对比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在所学教材中找出内在的联系,注意造成某种现象的原因。教师在五年级的历史课上讲授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时可以指出,在美索不达米亚不准解剖尸体,认为这是罪恶行为,可是在埃及就没有这种禁令。接着,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问学生:对解剖死人所抱的不同态度,对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各国的人体知识和医学发展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会促使学生作出这样的结论:在美索不达米亚,关于人体内部构造的知识积累得比较少,因而阻碍了医学的发展。通过对比来促使学生判明所学教材的因果关系,这种方法在学习其它学科时也得到了广泛利用。在五年级的植物课上,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鉴别植物的不同类型的茎和根。在四年级的语法课上,应该对比名词变格后各格词尾的写法,既要指出相同的词尾,也要指出某种变格法所特有的词尾。所有这些情况都能使学生进行思维探索,使他们能够进行推测,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善于把教材讲得引人入胜和生动有趣,这对学生积极地接受和领会所学的教材有很大的作用。首先不应忘记,教材的本身就含有许多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促使他们进行积极思维的因素。

属于这方面的因素有:新颖的科学知识,鲜明生动的事实,新奇的结论,揭示复杂表象的独特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入研究方法,等等。

教师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就应当时刻注意不要使自己的讲述成为简单的转达课本,而要讲得有深刻的内容,以便丰富和扩大学生已有的知识。

乌申斯基写过,要研究的“对象对我们来说应当是新的,而且这种新的东西应当是有趣的,就是说,它能使我们心灵中已有的东西或者得到补充,或者得到肯定,或者被否定,或者被推翻;总之,这种新东西怎么也能改变一下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印记”。

在五年级的历史课上学了《公元前五世纪时期的前亚细亚》这个题目。教师想要对学生指出,早在公元前一千年的时候,人们已经在两河流域的中间地带加工金属,特别是炼铁,这使得巴比伦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关于铁匠的小故事:

富丽堂皇的官殿竣工之后,古代皇帝决定嘉奖一批优秀的工匠。

在用各种贵重宝石和雕刻品装饰起来的高台上设置了荣誉席,这个席位是为建造者当中最值得尊敬的优秀工匠设置的。突然,一个在场的建造者不经邀请便坐上了这个席位。

“你是什么人?你有什么权利坐上这席位?”严厉的皇帝道。

这个陌生的人安然地等着人群中不满的嘟哝声平息了下来,然后问一个石匠:“你的工具是谁造的?”

“铁匠。”石匠马上回答。

“你的呢?”鲁莽的客人又问一个木匠。

无论向谁做这样提问,回答都一样--“铁匠”。

“皇帝,你瞧,要是没有我造的铁器,你的工匠谁也干不了活。

我是铁匠,是开矿和炼铁的匠人,这个席位理应由我来坐。”

这个故事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提高了他们对这个题目的兴趣。

与此同时,教师讲这个故事还能借机强调指出新教材中的许多重要论点,特别是美索不达米亚的金属冶炼业为建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论点。

但是,叙述得有趣和生动不应该是目的的本身,而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皮萨列夫曾经坚决反对矫揉造作地引起兴趣。他指出,引起的兴趣必须以积极思维为基础。他强调指出,学生由于学习有进步而感到喜悦,这样,“学生就会勇敢地对待每个困难,会振作起精神来克服困难,而在战胜了困难之后,还会从这种胜利中吸取新的力量。高高兴兴地拿出干劲来。”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教学原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演示各种图片、地图、略图、图画、图纸和仪器,并做演示实验,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接受所学的教材时不仅通过听觉,而且还要通过视觉,在某些情况下还要通过嗅觉和触觉。使学生通过更多的感官来接受知识,正好促使他们的认识活动活跃起来。乌申斯基的话是对的,他说,教师如果希望发展儿童的智慧,就要首先训练他们的观察力,使他们对观察对象先有个总的知觉,再引导他们把总的知觉分成各个部分来进行有目的的分析。

以上就是教师在口述知识时为了活跃学生的认识活动而采用的一些教学论手段。

讲述新教材的工作到了最后,通常需要简单地概括所讲的内容,作出主要的结论,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这样的概括,不是任何时候都非教师亲自来作不可的。他们常常可以启发学生自己来表述从他的叙述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果教材是用谈话法讲述的,那么这样的概括通常都由学生来作,教师只需要把他们作出的概括表达得更准确一些,作些必要的文字修饰。这一切也都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用叙述、讲解、学校讲演并结合使用图例和演示法来讲述知识的时候,就讲述的结构说有以下三个步骤:

(1)提出新教材的题目并决定学生应当理解和掌握的问题,也就是制定讲述计划(2)教师利用图例和演示法以及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活动的各种方法来讲述材料(3)概括所讲的教材,把主要的结论、定则和规律表述出来。

上面讲的关于讲授新教材这项教学工作的教学论原理,也是教师口述知识的各种方法应该依据的原理。但是,这里有必要谈谈学校讲演方法固有的一些特点。这是些什么特点呢?

由于通过讲演要讲的教材的分量非常大,所以讲授的计划不仅应当口述,而且还要把它写在黑板上,或者事先把它写成表式,在教室里挂出来。这个计划,应当让学生抄在笔记本里。

具有很大意义的是在讲演的过程中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的注意力一直能够保持下来。此外,鼓励学生把教师所讲的内容简单地记下来,或者记个提纲,这也有很大的作用。七至八年级学生记述这种笔记。要经过教师的指点,甚至采取听写的办法,在记录引文、结论、定律和其它概括时更要根据听写。

到了高年级,就要求学生自己摘记他们接受的教材。

(三)学生自己理解新教材的独立学习方法:钻研教科书,实验室

实验除了教师口述知识,学生自己领会和理解教材的独立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占有显着的位置。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都能进行积极的认识活动,这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这也就决定了独立学习在教学论上的意义。例如,乌申斯基认为,学生只有独立学习才能为深入掌握知识创造条件。俄国着名的教育家卡普铁列夫也肯定地说,在改进学校工作方面每迈出新的一步,都表现为自学的原则应用于学校的青年教育。

苏联许多着名的教育家,不止一次地指出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巧妙地组织他们独立学习的必要性。克鲁普斯卡雅强调说:

“我们应当教会成长中一代去独立掌握知识。这是我们苏联学校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克鲁普斯卡雅提出的问题,至今没有失去它的现实意义。由于苏联学校正在进行教育改革,所以这个问题显得更加尖锐,意义更大了。根据赞科夫的着作,我们的教育学研究出并从科学上论证了一条新的教学原则,这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学习过程的最重要的规律性,要求他们自觉地运用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独立学习,随着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的增加,能使学生的认识能力不断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技巧,提高脑力劳动的技艺,使学生对于他们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好、更深刻。

那么,独立学习的实质是怎么?它有哪些特征呢?照我们的看法,叶希波夫对这些问题回答得最准确、最全面。他指出:“学生的独立作业包括在教学过程里面,这种作业没有教师直接参加,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课题,在专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这时,学生能自觉地争取达到课题所规定的目标,显示自己的力量,并以某种形式表现出自己的脑力或体力活动(或两者都有)的结果。”

学生钻研教科书和学习文献来掌握新知识。这个方法的实质是,每个学生独立阅读和深入思考教科书规定要学的教材,理解书中的事例和从中得出的理论性概括(定则、结论和定律等),而且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研究书本的本领。这个定义相当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性质,并且强调了这种方法有互相联系着的两个侧面,即学生独立掌握所学的教材并学到研究学习文献的本领。

苏联学校在使用教科书和学习文献问题上有它自己的历史,这段历史并没失去一定的教训意义。在二十年代试图引入综合设计教学法时,实际上教科书被否定了,因为当时学生要学的是多种多样和迅速改变着的生活条件,而教科书则似乎不能反映这样的条件。但当分组实验法取代了综合设计法之后,就不能不使用教学参考书了。

于是各地开始编写了所谓的工人课本。各边区、各省和各共和国都有了自己的“地方教科书”。说句公道话,这个时期是很重视组织学生独立学习来使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材料的,对教科书的使用也很重视。但是,分组实验法变成了万能,结果降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主要职能只剩下给学生作指示和检查他们的知识。

1932年,根据党中央《关于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大纲和制度的决议》,结束了使用那种似乎适用于各科教学的万能方法的企图,并指出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必须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决议强调指出教师是组织教学过程的核心人物,因而提高教师的作用很重要,决议还要求教师自己能够系统地讲授他所教的那门课程。可是学校把决议的后一条规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绝对化了。尽管党中央的决议提到了各种教学方法,其中既提到了学生使用教科书,也提到了学生的各种独立学习形式,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学生独立学习和使用教科书的问题在给他们指定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对待学生使用教科书的这种态度,逐渐渗透了教学论和分科教学法。例如,在凯洛夫主编的教材《教育学》(1956年莫斯科版)里,关于课堂上使用教科书的问题只谈了几种形式,而且还特别指出,如果“教科书里的材料特别难于理解,教师就要同学生一起分析这一节的内容”,“对课文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地方要进行讲解”。说实在的,这就是教育学里讲的课堂上使用教科书的全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