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先生重视社会教化,他们汲取了儒、法等家关于社会教化的思想和实践经验,创立了一整套理论原则和方法,使我国古代社会教育思想和实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必先顺教,万民乡(向)风”——关于社会教化作用的论述
稷下先生将社会教化视为君主治理国家的“三经”之一,并载之法典,记于《管子·版法》一文中。它指出为君要想保有国家(“君乃有国”),就必须做好三件事:其一是要端正君主的心志,其二是要不违天时,其三是要使远近高下的人都得到治理。这第三件大事,主要就是搞好社会教化。《管子·小匡》总结桓公称霸的经验,指出:“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此处所说的“教训”,就是社会教化之谓。如果这件事办不好,其它政务也就无法推行。由于社会教化关系国家的治道,所以其教化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稷下先生托管仲之言,揭示了社会风气对于政治的重大影响,他们指出:
“若民有淫行邪性,树为淫辞,作为淫巧,以上谄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国动众,以害民务”说明社会风气不好将直接危及国家的兴衰,是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
在稷下先生看来社会教化包括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两大部分,他们分别从这两部分对于民众的影响之深,说明其不可忽视的道理。
《管子·版法》首先揭示了法制教育的威力,它说,法律必须公正,执法必须严厉。如能这样去作,训斥可以使人产生羞辱之心,杀戮可以使人产生震惊,从而使人们的各种乖异邪行得到改正和变化。这样,就能“令往民移”,即做到令行禁止。但是,仅凭法制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刑法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统治者不可一味依仗法制,而必须懂得“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的道理。认真实施社会道德教化,有时可以省刑法之劳,所谓:“教训成俗而刑罚省。”稷下先生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还在于他们发现了民心的价值。他们告诫统治者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与孟子关于善政不如善教得民心的思想很是接近,反映了儒家与法家的合流。此外,他们还发现了民风与民俗的影响力,当然,这一认识并非稷下先生所专有,周公制礼作乐旨在化民成俗,是为先例;《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思想则是最好的总结。稷下先生继承了这一宝贵传统,指出:“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而治乱之国可知也。”意思是说,从一个地区的民风、民俗就可以判断是大治之国还是一个乱邦,将社会教化的好坏视为国家治乱的重要标志,足见其重视程度。这一思想传之后世,汉武帝倡言“广教化,美风俗”,将建设良风美俗看作治国安民的一个重要方面。《风俗通》更为明确地说:“为政三要,辨风正俗最为上。”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民风民俗的力量是一种“习惯法”,对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治国平天下当然不可不重视。稷下先生重视端正习俗的意义,将其放在社会教化的重要位置上,是极有见地的。
(二)“民情可得而舆”——关于社会心理的论述
社会心理是一个近代的教育概念,我国古代没有这一名词。但是,这方面的理论却创立在先。所谓“民情”、“民心”“民欲”等说法都属于社会心理的范畴。稷下先生在这方面建有殊功,他们初步揭示了正确把握社会心理是进行社会教化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他们对于社会心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社会心理的主要内容,以及了解社会心理的方法等重要理论问题均有所阐述,这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创新意义。
“民心”与“民情”的社会基础
《管子·牧民》篇指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说,国家财力充足,远方的民人就能自动迁来;荒地开发得好,本国的民人就能安心留住。
粮食富裕,人们就知道遵守礼节;衣食丰足,人们就懂得光荣和耻辱。
不仅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影响民心及人民的情绪,而且,政治状况也是影响社会心理的重要因素。《管子·权修》篇认为君上如何进行财富的分配是不可不注意的问题,只有地租收得恰当、负担分配得合理,不用督促,大家也会关心生产。反之,有劳绩而没有禄赏,人们就离心离德;劳绩多而禄赏少,人们就不努力工作;劳绩少而禄赏多,人们就弄虚作假;无劳绩而空得禄赏,人们就贪图侥幸。由此可知,“离上”、“不力”、“多诈”、“偷幸”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是人们头脑自生的,它植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之中。这是稷下先生对于儒家重视环境影响思想的重大发展。其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论断,在历史上发展成为着名的道德格言,对于形成唯物主义的德育观曾经起过重大作用。
“民心”与“民情”的内容
稷下先生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初步揭示了有关社会心理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民有“四欲”和“四恶”的论述。《管子·牧民》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安存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此处所说民之“四欲”即对佚乐、富贵、安存、生育的需要;所说“四恶”即对忧劳、贫贱、危坠、灭绝的厌恶。这种“四欲”
与“四恶”的理论与恩格斯把人的需要概括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的思想是一致的。它与西方近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也有相通之处,然而却大大早于他们,这是中国教育思想“早熟性”
的又一例证。稷下先生还认为社会教化应当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从民之所欲与所恶出发来实施教育,故说:“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要求统治者注意顺应民俗,与民同好恶。
这一论述,正是齐国自姜太公开始创立的治国方略。后来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表述为“民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发扬了稷下先生社会教育思想的民主精神。
了解“民心”与“民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