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24017700000021

第21章 在世界语学会欢迎会上演说词

(一九一二年八月十七日鄙人不过愿学世界语之一人,于世界语尚未娴习。猥承诸君以如此郑重之式相款待,惭愧之至,感谢之至。鄙人既得与诸君在此聚会,且纯然为世界语之关系,不敢不以个人对于世界语之感情,宣告于诸君,请诸君教正。

(一)语言之价值

语言者,思想之媒介,犹之钱币为货物之媒介。钱币之历史,始于以实物相交易,如余粟、余布等。其后用一定之矿物,如金、银等。其后始为一定之形式,如今日之金、银币。其进化之迹,为由自然品而嬗为制造品。

语言亦然。鸟兽之语言,纯任自然,故不能应变无穷。

人类语言,则始于写象自然,如鸟兽之名,多象其鸣声是也。

其后渐偏于人为,则有抽象之名词,及画一之文法,与金钱之历史相类。又钱币之流行,常渐趋于大同,如其质不外乎金银,而其轻重及形式,虽未能一致,然亦大略相近。语言之将来,亦必如是,盖媒介物愈近于大同,则其媒介之价值愈大故也。

(二)国际通用语之必要

人类进化,一切事业学问道德,无不与全世界有关系,因而感仍用自然语言之障碍。

第一交通界之障碍

适英者必先习英语,适俄者必先习俄语,欲周游世界,则至少必先习数国语,或携译人;其它商店若舟车道路之广告,有不能不兼用数国文字者,同一内容,而以媒介不同之故,使全世界人类,因而耗费其时间精力于无用者,不知凡几。

第二科学之障碍

自然语言,往往一字而含数义,或一义而有数字,最足贻读者之误解。而不合于科学家标揭正确思想之用,且无论治何科学,均不可无世界智识,遂不能不兼习外国语,而学生时期,不免太长。

第三人道主义之障碍

此即柴门呵弗博士所以造世界语之主因。盖人类间无论个人团体,往往因言语不通,而生猜忌,因猜忌而相争斗,野心之外交家,遂得利用之以行其损人利己之政策,而破国际之和平。

然则国际通用语之必要,彰彰可知,使取今世界流行最广之语言,如英语、法语等,择其一以为国际通用语可乎?

曰不可。

地界未泯,人各自私,如吾辈言统一国语,然主张北京语,则南人反对之;主张南方语,则北人反对之。国际通用语亦然,用英语则必受法、德等国之反对,用法语则必受俄、英诸国之反对,故必以不偏于一国或一民族者为断。

(三)柴门呵弗氏所创世界语之适宜

我国自有创用音标之说,制新字者几及百人。世界既感国际通用语之必要,则造新语者亦必甚多,然而柴门呵弗氏之爱斯泼朗脱,并不凭借政府权力,而以二十五年之短时期,能普设学会于各国,则准诸天演学自然淘汰适者生存之例,而足以断定为最适宜之国际通用语矣。

(四)我国人采用世界语为辅助语之利益

我国语言,与西语迥异,而此时所处地位,决不能不与世界各国交通,亦决不能不求知识于世界,不可不有一辅助语,而以世界语为最善。

第一世界语之易习

吾人学语,本不求一定规则,故初学外国语,恒苦其谨严,继则转嫌其时有不规则者杂乎其中。盖悉合规则者,可以举一反三,而一杂以不规则之习惯语,则不能不特别强记。世界语则纯由人造,故所定规则,一无例外,而字仅一义及单字较少,皆易习之证。

第二先学世界语而后学其它外语语之便利吾人学外国语,难于西人;而既学欧西一国语以后,再学第二国语,便与西人无异。今使第一次所习者为最易习之世界语,则有助于再学之西语不鲜。

第三足以增世界语推行之势力

外人正研究我国事状者至多,而苦于学语之难,若吾国人皆能为世界语,则不特世界语社会中,增多数分子,而且外人之欲来中国者,学世界语而已足,则亦足以广世界语之推行。

(五)鄙人与世界语之关系

鄙人在德国时,见大学生所揭广告,有世界语学会,尝购其文法书而读之,为他种课程所限,未能卒业。既回国,于上海见孙仲董先生,知有贵会。在教育部时,部中有杨君曾诰者,善世界语,因属专门司诸君设一世界语传习所,而请杨君教授之。于所拟学校章程中,在外国语学校中,特设世界语一科,在师范学校,以世界语为随意科。

(六)将来之希望

我国教育界之困难,莫过于专门学问,须用外国语教授,且不能专用一国语,如理工医可用德文,而法科须用法文,商科必用英文,因而牵动学校系统。若世界语翻译之书,各国最有名之科学哲学等书,大略完具;且世界语社会中,有多数硕学,能以世界语介绍各国现今最新之学说,则我国专门教育,将不妨以世界语为主语,而以英、法、德各国语,供参考之用。于是所欲布置者如左。

第一、先设一世界语藏书楼,使人知世界语印行之书,关系于学问者,已如是其浩博。

第二、先设一私立大学,有文、理二科,试验以世界语教授果否足用。

(七)对于贵会之希望

以鄙人所知,世界语学机关之在我国者,在奉天,在北京皆有之,然似皆未及上海之发达。贵会在上海,已分设传习所四处,还望逐渐推广,并先设一世界语书报社,以渐扩充。而于鄙人所希望之藏书楼及大学果能成立,则诚鄙人所馨香祷祝者也。

据《东方杂志》第9卷第5号(1912年11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