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24017700000061

第61章 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在世界教育会联合会第二次大会上演说词

(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今天下午,我荣幸地承大会邀请,要我就我和我的同事所代表的国家的教育问题作一次演讲。我国是这个世界联合会的创始和热情支持的国家之一。这是一次来自全球各地教育界着名代表的会议,会议将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前几次会议中,经过紧张频繁的小组讨论之后,我并没有想到各位要向我了解些什么。虽然我是东方教育界负较高责任的人,但我以为各位最好还是听取专家们讲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今天要讲的,说不上是什么专门演讲,而只不过是以报告的形式向各位谈谈我对中国教育的过去与现状的一点看法而已。

早期的个别教学制直到不久以前,中国只重视一种个别教学形式,即与现代教育家们称之为单一个别教学相类似的一种教学形式。

其不同之处,只在于这些学校在京城由国家主办,在其他地区则由各省和乡村主办而已。

进行这种个别教学的高等学校,早在两千年前就出现了,当时称之为“太学”。以后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为“国子监”的一种教育体制。在“国子监”讲授的是伦理、政治和文学。在这种学院中,如同其他学校一样,班级由教师管理,而学生则接受单独的授课。这种教育形式,看来正是孔子、墨子时代那种单纯由私人讲学的形式的必然发展。孔、墨时代的这种与古希腊学院相当的私人讲学形式,在当时教育界中是颇为突出的、有影响的组成部分。即使在最近的二百年中,这类学校仍可以说是具有一种深远的教育意义。我们在源于早期学院而来的王阳明书院(大学)中,在源于古代教育发展而来的清朝的颜元(习斋)书院中,可以发现其显着的影响。尽管这些制度已经过时,但是我认为它们的历史对当前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仍有所启示。

古代教育的优点这些古代教育制度的优点,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1)注重道德伦理的教育和个人修养。

(2)提倡在任何环境与条件下,可以由个人自由钻研学问。

(3)可以因材施教,教学不致因班级中有落后学生而受到影响。

缺点方面除有上述优点外,还存在着一些缺点,以下几点特别需要提一提:

(1)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过分重视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考据学等。我国早期的教育制度实际上只重视个人修养的尽善尽美,重视培养个人的文学才能,而不注重于科学方面的教育。

(2)我国古代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使少数人毕生攻读,使他们能顺利通过朝廷举办的各种考试,而考试则是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至于就平民文化而言,它并没有普及教育的明确目标。

最近的变化清朝末年,即距今约二十五年间,东方发生了迅速的变化,教育为维持其社会生存也不得不作出相应的改革。当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仿照欧洲的方法创办学校,从最基本的幼儿园到大学。

先谈国立学校。我国的国立学校起初都是书院式的,后来逐步转变,先采用日本的教育体制,继而采用德国和法国的,现在则采用英美制。国立学校经过适当的整顿以后,已成为知识界中一种既保持了传统的教育方法而又具有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力量。各种学校都开有各种课程,并颁布了以鼓励学生学习为目的的新的升留级和毕业考试制度。

一九一二年,在我负责教育部期间,经过多次教育会议,推行了义务教育。与儿童入学人数增长的同时,我们还设法使那些超龄学生以及从未上过学的人获得学习机会,尽管起初的速度是缓慢的。在各种学校推行的总方针,不单单是培养人们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人们对知识、技能进行高深研究的能力。这样,人们便有一种希望,而且会不断进步。

革新急需的教育自本联合会在美国旧金山开会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我国已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按新的教育制度对年轻的一代进行教育,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扬光大才可能成为现实。

下面我要谈一下近两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活动和取得的进展,这是值得各位注意的。

科学教育的发展(1)首先,我想指出的是重视科学教育。这是近年中国教育的一个显着特点。一九二二年,美国的孟禄博士来华访问,他的考察结果和我们许多人对我国科学教育中存在缺点的看法是一致的。

经孟禄博士的推荐,应中华教育改进社的邀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推士博士来到中国,协助改进我国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的教学方法。第一期培训理科教师的暑期进修班于一九二四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开办,目前在南京东南大学举办的是第二期。在西方理工科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各种科学仪器、设备与模型,现在也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并使之标准化。

教会学校的发展(2)我要讲的第二点,是对我们有影响的教会教育。据最近统计,在浸礼会所办学校中入学的学生总数,目前已接近三十万。受到天主教教会学校培养的学生人数,约有二十万五千余人。现在有迹象表明,在这类学校中的学生人数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可是我们看到,一有教会学校开办,就要宣扬某种宗教教义,就产生新的效果,造成新的影响,从而与我国传统教育相抵触。中国的教会忽视了中国的历史、文学及其它重要的学科,正自行建立另一套与中国国家教育制度相并行的教育制度。不过总有一天会证明,这种教育制度是为中国的国家教育制度所不能相容的。

宗教教育的危害性此外,虽无明文规定,但中国的教育家们几乎一致反对对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孩子们天性十分单纯,很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响和塑造。同时我们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传统习惯是非宗教性的,如果我们尊重他们的权利,我们就应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来教育他们,即给他们以养成独立思考能力所必需的知识与智力。

民众教育运动(3)我要讲的第三点,是我国民众教育运动。一九二三年,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计划成立一个开展扫盲运动的全国性组织。运动立即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与合作。这个运动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在其教与学中采用白话。如今不仅主要的杂志、报纸和小说,而且连主要的艺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着作都是用白话文出版的。

两百万学生因而仅两年间,在普及班上课的学生人数已达约二百万人。不需很久,我们就能在中国看到一个一方面是实行义务教育,另一方面是对文盲课以税款的完善的教育制度。

但是,运动的倡导者们也并不因此存在这样的幻想--企图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就消灭整整两亿文盲。

图书馆在发展(4)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情况。

在我国周朝时就有图书馆了,不过学校里的图书馆只是近来才有的。到今年,拥有较好的现代化设备的大学图书馆已达十二个。在我国代表前来欧洲参加这次大会时,我国正在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图书馆协会。这个协会的宗旨是为了建立更多的图书馆,为了探求管理图书馆的更好方法并吸引更多的一般读者和高级读者来利用图书馆。我国的图书馆正不失时机地积极工作,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就。还有一些图书馆正争取获得美国的援助,希望能从对美庚子赔款中得到拨款,来建立更多的公共图书馆。

学生问题现在请大家允许我谈一下中国的学潮问题,不过我并不是想在这里引起争论。中国的学潮是与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的运动紧密相连的,而自由问题则是当前的一个具有广泛性迫切性的世界问题。

我们都在这里讨论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国际和平,可是在会外有谁响应我们呢?根据中国的现状,我认为我们应该开始制订计划以促进国际友好,在国与国之间加强相互了解和谋求公平的待遇。

深刻的变化在发展在中国,至少也有四至五亿人民,由于受现代教育的影响,由于受到正义、人道主义崇高信念的鼓舞,在他们中间不断激起思想变革。女士们,先生们!虽然在二十世纪中还不能看到这个运动的全部结果,但它的发展,必将深刻地改变欧洲和美洲一般对中国所持有的政治见解。

谈到学生,我的声明也曾谈到现代教育的确把我们的学生从权威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由于这个新运动对中国青年一代产生的影响,现在他们对一切政治问题的看法已变得复杂多样了。

中国古代就有学生运动虽然目前的学生运动有其当前的时代特征,(如同来自巴黎、哈瓦那和别的地方的报告所表明的那样。)但中国远在汉朝、明朝就有学生运动了。从教育家的观点来看,如果学生以一个公民的身份,抱着真诚的信念与对爱国主义的正确理解进行活动的话,就不能说他们全都是错误的。

培养了理想除了这些以外,由于这个生气勃勃的运动把为社会服务的理想、兴趣和希望灌输到青年们的心中,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和管理才能,锻炼出领导能力并树立了集体观念,这场运动使学生获得了无可估计的效果。

灵活公正地管理学生但是,运动的发展,也同样有可能使学生本身及他们已获得的进步受到损害,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冒险的问题。为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满腔热忱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的同时,努力探索一些灵活的管理方法,旨在使他们能冷静地思考问题,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我深信各位在座的教育家,一定会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来认识到促进世界和平事业的生命力与价值,并以一种宽宏与公正的精神,为这项国际性事业找到更好的措施。的确,通过学校教育工作来促进世界和平,是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再没有任何问题会有这样艰巨、这样重要了。

据蔡元培《中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ChineseEducation:

北京先驱出版社1925年所印英文专刊译出(徐正文译,陈光鼎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