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全区预防接种6107人,其中麻疹3713人;牛痘1192人;乙脑1202人。同时还进行麻风病普查,共检查99143人,受检率97%。至1976年,未发生灰质炎和白喉病人,麻疹发病率仍控制在最低水平。
1977年9月1日,石路万人码头居委会辖地南浩街339号果品批发部发现一例“H号”病人,即送传染病院隔离、抢救,同时对污染点、疫区进行封锁消毒。9月3日又发现一例带菌者,即送医院隔离治疗。疫区内81.5%、疫点内100%的人进行免疫注射、服药,控制疫情蔓延。1978年7月26日在石路新码头居委会辖地内发现病”病人二例。到11月6日共发现61例,带菌者21例,波及5个街道29个居委会,疫情来得早,面积广、发展快。
号”病发现后,由郑键副书记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区防疫指挥部,各街道也成立防疫领导小组,向群众宣传防治“5号”病的措施和要求,同时落实水源消毒等防疫措施,加强疫情报告制度,防止疫病的继续蔓延。1980年7月11日到10月28日,全区共发生380例“H号”病,其中患病者284人,带菌者41人,由于抢救、隔离应急措施及时。使病源得到控制,病人无一死亡。
1988年,甲肝和伤寒发病率剧增,全区共发生甲肝病人1281例,比上年增长4.15倍,伤寒发病数197例,比上年增长57.8%。区卫生防疫部门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处理暴发点10处,做好对肝炎患者的治疗工作,对辖区内重点单位的卫生防疫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市场管理,把好病从口人关,组织各街道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召开消毒人员会议,对800口井进行井水消毒,对7岁以下儿童3710名进行丙球穴位注射。并对甲肝发病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在甲肝流行后期对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调查抗体水平情况。
1990年,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江苏省传染疫情报告暂行规定》,翌年,因遭特大洪水,环卫设施大量被损,垃圾粪便随水漂浮,饮用水严重污染。全区各级爱卫、卫生、防疫部门及时组织突击清理和防病防疫,保证“大灾过后无大疫”。
1993年,辖区内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1995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1994年同期相比下降18.4%,其中肝炎发病率下降40%,未发生一例霍乱病人。1996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1995年下降18.4%,甲肝发病率下降38.8%,全区未发生一例霍乱病人。
1999年六七月间,苏州市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金阊区有5个街道受淹,2400余户居民家庭进水。洪水造成粪便垃圾大量外溢,环境污染严重。区卫生局组织所属单位及辖区内医疗机构,投人抗灾防病治病工作,迅速组建医疗防疫小分队,区医院、中医院、市三院及83033部队医院共组织153批次4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巡诊,挨家挨户为受灾居民送医送药,共走访居民3600余户次,治疗病人2040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2.2万余份。卫生防疫站做到水退到哪里,消杀工作跟到哪里,对700余户受灾较重家庭和!2万平方米的周边环境进行消杀,确保大灾以后无大病发生。
二、传染病防治
【霍乱】清末以前,疫病流行,主要仰赖慈善机构施诊给药。辛亥革命后,霍乱流行期间,由地方热心公益人士、教会、红十字会募捐集资,聘用医护人员,租赁会馆、文庙、义庄等闲置房屋,组织临时时疫医院开展救护工作。民国十五年,霍乱大流行,苏州城乡设置临时时疫医院3处、分院6处,其他年份皆仿此。因经费不足,条件甚差,仅有十滴水、盐水针之类应付,故死亡率甚高。民国十五年苏州开始推行注射霍乱预防针,但仅限于政府机关人员,为民众免费注射的只有志华等少数私立医院,故收效甚微。其后因霍乱危害日趋严重,地方政府才将免费注射霍乱防疫针的范围逐渐扩大,至民国十九年已开始普及。因当时预防知识尚不普及,广大群众对防疫注射疑虑甚多,常有裹足不前,甚至畏惧逃避。日伪时期,霍乱益加猖獗,死人无数。因危及日伪自身,乃强迫民众普遍注射;出人苏州旅客,亦须持有注射证方可购票通行。抗战胜利后,吴县卫生院继续推行免费注射,只因治标不治本,霍乱仍有流行。
1949年苏州解放之初即组成防疫委员会,自6月1日起,为工厂、学校、机关人员普遍注射霍乱疫苗,区建立卫生防疫机构后即组织预防霍乱注射。之后随着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公费、劳保的实施,霍乱迅速得到控制。
【肺结核病】元末明初,苏州名医葛乾孙著有《十药神书》一书,为中医治疗肺痨病专著。清代苏州名医叶天士应用该书在治疗上获有良效。20年代,苏州已有治疗肺结核病的专科医师。江苏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也有预约防痨检查项目,此为苏州较早的防痨检查。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立苏州防痨协会筹委会,负责防痨事宜。学校师生中痨病可疑者,可免费诊治。日伪统治时期,苏州公立医院和有些私人诊所,虽有肺科和X光机设备,因收费昂贵,平民殊难问津,致肺痨病流行日益严重。抗战胜利后,苏州防痨协会于民国三十六年12月正式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950年原防痨诊所恢复工作,开始对3个月至12周岁的儿童接种卡介苗。1959年成立市结核病防治院。“文化大革命”初期,该院撤并,防痨工作一度陷于停顿。1974年重建传染病结核病医院后,防痨工作逐步开展,恢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1979年起对7岁、13岁两个年龄组学龄儿童进行卡介苗复种,并列人基础免疫计划。1978年建立三级防痨网(由1个专科医院、4个市级医院、3个区级医院及4个公社卫生院和工矿、学校、街道保健站组成),各医院成立防治小组,开设防痨门诊。在查、管、防、治上按级分工负责进行病例分组登记,建立专门卡片,掌握肺结核疫情动态。通过防治,全区肺结核患病率大幅下降。
【性病】性病又称花柳病。一般指梅毒、淋病、下疳及现代艾滋病等疾病。苏州古时虽有此类疾病(不包括艾滋病),但为数不多。公元16世纪左右,海禁开放,花柳病随之增多。清末,阊门石路鸭蛋桥一带,妓院多达七八十家,成为散播花柳病的罪恶渊薮。当时花柳病患者,大多求治于中医外科。民国九年江苏省立医院始设花柳病专科。嗣后各公私立医院及社会开业医师纷纷开设花柳病专科。
解放后,苏州市人民政府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取缔妓女及私娼,从而根除了传播花柳病的根源。抗菌素问世以后,加上公费、劳保等福利措施的普及,苏州市花柳病于60年代中期绝迹。
80年代以后,由于嫖娼现象沉渣泛起!致性病死灰复燃,市、区医院都设立专科门诊!控制性病的蔓延,艾滋病在金阊区内尚未发现病例。
【麻风病】麻风病,古称疠风或大麻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医籍中即有记载。但发病人数不详。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关心麻风病防治。50年代,市有关部门就派人到外地学习麻风病防治经验。1965年在唯亭沙湖岛成立市麻风病防治所。1972年对全市居民作麻风病普查,建立麻风病防治网。从1949年到1984年,区内共发现麻风病人199人,金阊区全部收院,隔离治疗,治愈率为89.4%。
【其他传染病】除上述4种传染病外,其他13种传染病,由于人民政府不断开展环境卫生运动,消灭细菌、病毒滋生源,推行预防接种,发生疫病以后又严格实行隔离治疗,因而有的已经绝迹,有的危害大大降低。1976年以来的区疫情资料显示主要病种为肠道传染病,其中痢疾占绝大部分,呼吸道传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逐年递减,已降至较低水平;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1990年以后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人,1992年以后未发生疟疾病人。天花于1953年绝迹,斑疹伤寒于1964年绝迹,1976年起未再发生儿童白喉。
1999年,金阊区内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033例(死亡1例)。其中病毒性肝炎134例(死亡1例),伤寒、副伤寒24例,痢疾360例,肺结核44例,淋病430例,梅毒40例,麻疹1例。按同年底人口数247310人计算,总发病率为413.65/10万,其中肠道传染病发病508例,发病率205.41/10万,计免相关病发病率0.40/10万,全年未发生暴发疫情和第二代病人。
(第三节)妇幼保健
一、推广新法接生
清末民初,博习、妇孺等教会医院实行新法接生,因风气初开,故接受者少’辛亥革命后,吴县政府开始推广新法接生’民国十六年,吴县警厅(不久改为公安局)即开始对“稳婆”(老法接生员)进行调查、登记、考试,举办训练班’二十五年,吴县县立医院开设平民产科’三十六年,吴县卫生院开办过助产员训练班,筹建吴县妇婴保健院"与此同时,其他公私立医院、诊所,亦大都设置产科病房或专业产科,有的还附设或另外开办产科学校’
人民政府成立后,大力普及新法接生’以培训方式改造老法接生人员的同时,又引导开业助产人员在自愿基础上,于1952年建立10个妇幼保健站(1958年并人就近的区医院成立妇产科)。一般平产,仅需5元,贫苦者全部减免。此后,随着城郊妇幼保健网的普遍建立和新生儿童凭出生证报户口制度的实行,至1958年,老法接生已基本不实行了。
二、妇女病防治
妇女病防治过去以中医为主。至于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防治是在人民政府成立后,1953年开始,经过调查和试点,推广淋浴,改坐式厕所为蹲式厕所,为防止妇女宫颈炎、滴虫病、霉菌性阴道炎等疾病的传染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各级医院相继担负起本地区常见妇女病查治工作。1976年又开始以查治宫颈癌为中心的妇女病防治工作。在普查基础上,要求凡女工在500人以上的工厂均应建立女工卫生室,女工较多的单位均相继建立。以后形成制度,每隔两年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1981—1999年平均妇女病普查受检率为80,。
三、“五期”保健
“五期”(经期、孕期、乳期、产期、更年期)保健和围产保健,始于50年代。苏州市于1952年推广无痛分娩法。1953年开展妇女孕期和经期保健工作。在工厂车间设孕妇休息室,举办孕妇食堂,调整孕妇工作,规定哺乳时间,开展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建立车间女工卫生室,推广月经卡,进行经期、孕期卫生知识普及教育等。至1978年,全市又成立围产期协作组,制定统一方法和要求,在各级医院贯彻实施。主要内容为妇女孕期13周建卡,定期做产前检查,分娩出院后,由当地妇保人员进行7天、14天、28天访视,并指导喂养新生儿,分娩后#8天母婴至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金阊区妇保站自1986年建站以来,围产保健、产后访视就列人正常工作范围内,1986年的访视率达80,左右,全程率70,左右。随着各项制度的制定及业务培训,产后访视率逐年提高,1997年访视率达98,以上,全程率达90,以上;对新生儿的发病率和产妇的发病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开展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四期”保健知识宣传,使区域内妇女“四期”保健工作全面推开。
四、儿童保健
1951—1952年,苏州市内建有10个妇幼保健站、所,专门从事妇女和儿童保健。各综合医院亦相继建立小儿科,1959年又建立苏州市儿童医院。1981年妇幼保健所开设儿童保健门诊,至1985年,市、区各医院均开设儿童定期保健门诊。
1986年,区妇幼保健站建站以来,每周二、四开设妇幼保健门诊,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组织托幼机构的健康体检,1986年加强示范托、一类托幼机构的指导管理工作,按省一类托幼机构的标准要求托幼机构,实行定期健康监测和卫生指导,对托幼机构开展卫生保健指导、进行儿童常见病的防治、卫生习惯的培养、意外小伤的处理、生活日程合理安排等培训。1986年制定并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各幼儿园实行流水洗手和“一人一巾、一杯、一匙”制、代伙制、晨检制,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新人园的工作人员必须到指定医院全面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儿童人托人园必须检查肝功能,正常方可人园。1996年对全区5000余人次的儿童进行龋齿的监测,其龋齿的患病率占#3.2,,为做好龋齿的防治工作,该站采用氟离子透人的方法进行口腔保健,减少龋齿的发生率。
(第六章)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事业始于清末民初。清末巡警道设卫生科,对饮食行业作卫生检查。民国十年后开始有大扫除、灭蝇等规定和活动,民国二十年后有服务行业及食品的卫生等规定和检查,但执行均不认真,疫病流行时抓得较紧,平常则很少过问。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公共卫生才成为卫生工作主要任务之一。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食品卫生、行业卫生统一由卫生防疫站主管。采取发动群众和专门队伍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管理,逐步形成各项规章制度。除河水外,城市卫生面貌起了根本性变化。
(第一节)卫生运动
一、卫生运动之始
苏州人民向来爱清洁、讲卫生,如端午日焚烧苍术、白芷、辟瘟丹,作空气消毒;腊月二十三以后大扫除“掸尘”之类,已成风俗。有组织的群众卫生运动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政府卫生部规定,每年5月15日、12月15日为全国清洁运动大扫除日。届时地方长官即率领各机关、团体、学校人员分头到街道清扫,起示范作用。日伪统治时期,环境卫生恶劣,疫病流行,伪苏州防疫处亦曾通告,凡捕蝇500只,可换白米半斤,但见效甚微。抗战胜利后亦无多大改变。民国三十六年7月24日《苏州明报》揭露,城厢垃圾成丘,垢秽满地,苍蝇成群,疫病丛生,由城防指挥部派士兵监督各镇公所清扫,可见解决之难。
二、全民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