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苏州城内以坐轿、骑驴代步,出城则以乘马车为时尚,马车曾是城区通往虎丘等风景区的主要客运交通工具。人力车始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先在城外载客,后进人城内营业。至1949年,客运仍以人力车、三轮车、马车为主。
【轿子】古代有“武将骑马,文官乘轿”之礼制。在民间,轿子先是过山用的交通工具,东晋以后,成为城市中的代步工具,常用于婚嫁、送往迎来。轿子有二人抬、三人抬、四人抬、五人抬和八人抬之别,依坐轿人之地位而定,民间多用二人抬之小轿。民国初,私人经营的藤轿流行。据民国八年(1919)2月12日《申报》载:苏州时有六门藤轿公司,城厢内外共有藤轿1200乘,每乘每月由警厅收捐银洋一元。20年代中期开始衰落,至30年代被人力车所代替。民国二十九年(1940),仅用于婚嫁喜事之花轿亦淘汰。至此,流传久远的轿子行业遂告绝迹。80年代后,传统民俗有所复苏,花轿在每年秋天举办的虎丘庙会上又有所见。
【马车】苏州最早的新式马车并不是营业性的,而是少数富人所有,以车代轿之用。其时马车的结构是比较简单的,仅两个轮子,座位只比现在的三轮车稍宽一点,座前车杠架于马身,车夫站在座位后面踏板上,手持缰绳驾驭;一些纨绔子弟,常常乘着马车在街上“兜风”,招摇过市。后来才有人投资备车,做起马车生意,一般市民亦可出资租车,作兜风或代步之用。
光绪三十二年(1906),沪宁铁路沪苏段通车,马车业应时而兴,车辆结构比原先进步,由原来的两轮进化为四轮,轮边嵌以橡皮,座位底板下与轮子间装有钢板弹簧,起缓震作用,座位亦较宽敞,车夫也从原来在座后改为在座前驾驭。当时马车只能在城外行驶,不准进城,由火车站至阊门租价为小洋4角。以后发展到从阊门去虎丘、寒山寺等路线。至民国初年,马车业进人鼎盛时期,其时苏州有马车100余辆,车主或车夫大多居住于五福路、三乐湾一带,故金阊地区车辆最多,并集中在阊门、石路一带兜揽生意,渐渐形成一个阊门马车帮。
抗日战争期间,石路、观前呈现畸形繁华,马车业尚能赖以维持。此时,马车已可进城,增辟了从阊门去观前、北寺塔、狮子林的线路。抗日战争胜利后,马车业日益衰落,很少再有人整车包租,只能零星搭客,从石路出发,共有4条固定线路:石路至观前、石路至胥门、石路至枫桥、石路至火车站,也有少数临时接洽去虎丘、灵岩山等地游览的,但生意清淡,难以维持生计。
解放后,马车仍是短途交通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群众所喜爱的代步工具。1952年,苏州市区保留20辆马车,改装橡胶轮胎继续营业,限定在鸭蛋桥至枫桥、虎丘2条道路上行驶。1960年停止营业,至1965年马车被淘汰。
【人力车】源于日本,故时称“东洋车”。光绪二十三(1897)至二十六年从上海传人苏州,限在城外行驶。民国二年(1913)起,车身按规定涂桐油或漆为黄色,从此又称“黄包车”。民国十年5月4日,苏州公益事务所议决:月1日起在城内通行人力车,指定进城车辆必须在北行驶,出城车辆必须由东、西中市通行。至1949年,苏州人力车已发展到4444辆,人力车工人5642人。解放后,人力车辆逐渐减少,至1958年8月1日全市1962辆人力车全部淘汰。
二、公共汽车
民国十七年8月,港商周祥生、刘仰之拟投资10万元创办戊辰汽车公司,开设火车站至洋关(今苏州面粉厂)、平门至虎丘2条线路;同年11月,有3家公司向市政府筹备处申请联合经营城市公共汽车,开设环城马路(火车站至觅渡桥)、留园路、虎丘路、城内6条大街线路,但均未实施。
民国二十七年,由日本商人经营的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总公司设在上海)有4辆汽车在苏州市区营业,行驶线路4条,其中有3条线路途经今金阊区,即火车站经金门至观前街玄妙观正山门;石路经老阊门至正山门;石路经胥门至二马路(今人民南路)。
民国三十五年5月,金山汽车股份公司呈请创办市内公共汽车公司,开设2条线路,其中一条为观前街经由景德路、金门、石路、新民桥至火车站,大多在今金阊区境内。各条线路有4辆车运行。同年,吴县县政府核准在城区通行公共汽车,成立吴县城区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十六年,因道路条件差,车辆陈旧,经营不善,以及与人力车、马车业之间矛盾激化而停业。
1952年6月,苏嘉湖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兼营市内公共汽车业务。向人民银行贷款3.1万元,置公共汽车7辆,于9月22日通车。开设2条线路:一路自火车站起,经北寺塔、临顿路、旧学前、正山门、察院场、饮马桥、三元坊、人民桥。’另一路自火车站起,经钱万里桥、新民桥、石路、养育巷、察院场、饮马桥、三元坊、人民桥。至年末,公共汽车增至9辆,营运线路增设3条,线路总长17.6公里。
1959年3月,成立苏州市公共汽车公司,市内有5条线路,共27辆,运行间隔10!15分钟,一路汽车间隔四五分钟。1985年有公共汽车254辆,营运线路20条,总长224公里,发展成为覆盖市区、连接城乡的交通网络。
1986年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拓宽,市内公共汽车营运线路不断增加、延伸,车辆增加、车况大为改善。金阊区石路一带有多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点和多条线路的必经之地,成为全市的交通枢纽之一。1995年10月28日,9路公交车(新庄至苏安)试行无人售票,不论乘坐几站,均为统一票价一元。以后逐步推广到市区各条公交线路。1998年12月18日开通的68路公交车,为双层公共汽车,至1999年末,苏州市区共有34条公交线路。
三、出租汽车
民国二十二年,苏州有私人经营的小汽车出租行业。1949年,有14家汽车行,小客车89辆,货车6辆,经营汽车出租业务。
1952年,苏州私人汽车行业有小客车13辆,组成民营汽车联营处。
1978年成立市客车服务公司筹备处,经营汽车出租业务。1981年改名市汽车出租公司,有汽车39辆,设察院场、人民桥、石路、火车站、虎丘5个营业点。1985年全市有出租汽车77辆。由于城市交通条件改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市内出租汽车日益增多,各商业、旅游等服务行业纷纷筹组汽车出租公司,金阊区商业局亦于1992年组建环球汽车出租公司,拥有50辆桑塔纳轿车。另外,由于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不少工矿企业下岗职工纷纷转业开出租汽车。至1999年末,市区共有出租小汽车3000余辆,行驶在市区主要街道,乘客招手即停,按里程计费,颇为方便。
四、客运三轮车
民国十四年,上海商人余鲁卿呈文省署,请准在苏州创办中国三轮自由车公司,经营三轮车出租业务。三十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控制汽油,公共汽车行业萧条,三轮车业应运而起。抗日战争胜利后,三轮车业开始盛行。至1949年增至156辆。
解放后至60年代初,三轮车仍是市内主要交通工具之一。1958年,三轮车发展到560辆。1962年,仍有三轮车525辆。三轮车管理处在金阊区设有管理站。1978年,人力三轮车停业,全市有68辆机动三轮车营业。1980年,人力三轮车恢复营业,时有人力三轮车30辆,机动三轮车约100辆。嗣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国内外游客日益增多,人力三轮车可穿梭于大街小巷,将游客送至园林景点门前,深受游客欢迎,特别是来华旅游的外宾,出于好奇,竞相争坐人力三轮车,缓缓行驶在古城小巷,游览姑苏小巷风光,人力三轮车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节)供水
一、部分供水
50年代,金阊区内始有自来水。1951年胥江水厂建成后,至1959年,先后铺设胥江水厂至金阊地段景德路、中街路、东中市、西中市及城外阊胥路(今名)管道,主要输水干管直径150毫米,最大管道直径250毫米。
70年代以前,古城区内居民家庭大多未安装自来水,生活用水主要使用井水或河水。饮用的自来水系向邻近给水站买水,.01元可买水4桶。80年代以后,由于井水、河水污染严重,已无法使用,古城区内小巷深处居民,利用道路翻建之机会,纷纷将自来水龙头接到家中,给水站随之逐步取消。但不少地方居民为节省支出,使用井水洗涤的习俗仍未改变。至1999年末,金阊区内尚有水井196口,消毒率、合格率均为100%。
二、普及供水
80年代初,横山水厂建立,1983年接通劳动路、三香路管道,还铺设阊胥路、金门路、西园路、枫桥路等管道,主要输水干管直径300毫米和600毫米相间,最大管道直径1000毫米。至1985年,全市供水管道345.1公里,城市用自来水人口为53.8万人,人均日纯生活用水132升。
1986年后,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区范围拓展,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激增,自来水管道亦相应延伸;原有道路水管亦在不断更新、拓宽。1993年完成西中市西段的自来水调管工程。1999年内配合区内道路改造,铺设中街路、养育巷水管,并完成西园路的调管工程。
自来水的价格,90年代以前均为每立方米0.08元,1990年7月1日起调为0.12!
0.15元立方米。后调至0.28元,1993年5月调为0.35元立方米。以后由于用水量的增长,水厂成本提高,加之增收排污处理费,自来水价格逐年上调,至1999年末为1.15元立方米。
(第三节)供气
一、液化气
1978年2月成立市液化石油气站,11月改为煤气公司筹备处。8月,市第一批用户试烧液化气。
苏州市所有液化石油气气源,主要靠外地提供。初期,用槽车定期从上海、南京以及新疆等地运回供应用户。1983年,横山液化石油气储罐场建成,液化石油气销售量逐年增加。为方便用户换气,从1978年1月至1985年先后在葑门安里桥堍、平门平齐路、胥门三香路,分别建立第一、第二、第三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社会各单位也分别建有供应站,使液化气供应网点均衡发展。1994年10月18日,位于金阊区内平四路的第四液化气供应站投人使用,供应规模6800户。
由于苏州市煤气公司的供应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不少大型企业单位均自办瓶装液化气供应,作为职工福利待遇,企业拨出专款,用于差价补贴,以后随着市液化气公司供应规模扩大,企业自办的液化气站相继并人专业公司。
1986年6月29日,苏州液化气公司建造的第一座管道液化气供应站试通成功,自此,居民使用液化气分管道和罐装两种,使用更趋方便。
二、管道煤气
1982年,苏州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40个重点发展管道煤气城市之一。同年8月,苏州市成立城市管道煤气工程筹建处。1983年实施城区第一期管道煤气建设工程。管道煤气气源工程,主要利用苏州钢铁厂焦炉煤气,参混苏州煤气厂制取的水煤气,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一期工程于1985年2月18日竣工投产,供应规模为日产煤气7.2万立方米,其中600供居民使用,40%供工业及公用性用户使用。1985年,市区管道煤气储气能力5.4万立方米,供气总量24.3万立方米。
1986年11月30日,管道煤气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并部分投人使用。该工程全年管道煤气供气量为4363957立方米,供新庄、虎丘、西园、朱家庄、彩香、三香、航运等新村共2.2万户居民和苏州电控厂、净化设备厂、虹桥饭店等10多个企事业单位用的管道煤气。
(第四节)供电
辛亥革命前,现金阊区境内尚无电灯。夜晚照明,一般稍具规模的商店大多用白亮保险灯,一些小店和作坊等用的都是火油灯(俗称美孚灯);有些烟杂、水果、食品店等做夜市,但商店打烊后,街上就一片漆黑。群众如有急事需要出门,皆手提灯笼一盏,以作照明之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电力工业的发展,金阊区内的供电不断增加,997年110千伏石路变电站建成投运,改善了供电条件,对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供用电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生生电灯公司在南濠街芦家巷口开业。但公司初创时资金紧张,技术力量薄弱,结果未能正式发电即行停办。三十四年,生生电灯公司改组为振兴电灯公司,购置英制蒸汽引擎发电,发电量仅150余千瓦。嗣后,皋桥、石路等地相继成立小型自办发电所数处。
清宣统三年(1911)至民国十三年(1924)振兴电灯公司时期,发电厂址在阊门南濠街,采用2.2千伏直配线供电。供电区域仅苏州市区。民国二年,公司有鸭蛋桥、中街弄、平安桥、福民桥等7座2.2千伏配电所。民国九年,苏州电气公司在胥门外创办。是时,苏州市区有两个电源点,街道两旁一边是“振兴”的杆线,一边是“苏电”的杆线。十三年2月,苏州电气公司收并振兴电灯公司后,市区公用电气事业始告统一。十五年,始昼夜供电。二十五年,为减少市区用电高峰时线路降压现象,在大新街和吴趋坊二配电所增建自动感应式调压器和自耦变压器,电源质量得以改善。
1949—1952年,对全市2.3千伏配电网络进行恢复整修。自1953年起,陆续将2.3千伏直配升压改造为6.6千伏线路。至1957年3月,升压改造工作全部结朿,结朿2.3千伏配电的历史。
为增加市区配电能力,改善供电质量和降低线损,从1966年开始,苏州供电局逐步以10千伏配电线路更替6.6千伏线路,形成10千伏配电网络。80年代后,苏州供电局逐年对市区10千伏配电网络进行有计划改造。“六五”期间,共投资1503万元进行技术改造项目56个。通过增加配电点、换粗导线、调整布局等措施,使供电半径缩小至00!500米,改善电压质量,受到群众欢迎。
1997年3月,被列为1997年市政府实事工程的110千伏石路变电站建成投运。变电站位于阊门石路闹市区,是一座具有园林风格、全户内室的城市变电站,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平方米,安装2台万千伏安主变压器,有2条110千伏进线,13条10千伏出线。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对金阊区的旧城改造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提供保证。1999年全市市区用电为37.1658亿千瓦时,其中居民用电为6.1912亿千瓦时,居民用电按每千瓦时收费0.52元999年9月1日起实行)。
二、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