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刘宝厚诊治肾脏病经验
24256500000035

第35章 尿路感染性疾病(1)

§§§第一节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尿路的细菌性炎症。尿路感染是所有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我国普查统计,其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女性一生中患尿感者为20%~30%,老年人患病率为10%。尿感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有些肾盂肾炎与急性膀胱炎临床表现极相似,不易鉴别,故临床上统称为尿路感染。本节所介绍的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

一、病因病机

很多微生物侵入尿路均可引起尿感,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占急性尿感的80%~90%。其他依次是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其中绿脓杆菌常发生于尿路器械检查后。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常见于尿路结石病患者;至于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则多见于性生活活跃妇女。致病菌常为一种,极少数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罕见,偶可发生于复杂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通常是上行感染引起,即细菌沿尿道上行至膀胱、输尿管乃至肾脏引起感染。当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时,尿路抵抗力削弱,容易发生尿感。

二、诊断要点

(一)尿路感染诊断的标准

尿感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细菌学检查。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是指:

(1)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2)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细菌数≥105/ml,但如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中段尿定量培养,结果细菌数均≥105/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如有明显尿频、排尿不适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的白细胞(>5个/HP),如中段尿含菌数>102/ml,亦可诊断为尿感。

(二)尿路感染定位诊断的方法及标准

确定为真性细菌尿,只表明有尿路感染,但细菌究竟是来自上尿路(肾盂肾炎)还是下尿路(膀胱炎),则需要进一步确定,即进行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尿感的定位诊断方法有多种,但比较准确者还是:

(1)膀胱灭菌后的尿培养,但是这种方法费时、昂贵。目前这种方法仅用于科学研究。

(2)抗体包裹细菌(ACB)检查:肾盂肾炎为肾实质感染,机体可产生抗体将致病菌包裹,而膀胱炎为黏膜浅表层感染,细菌无抗体包裹,用抗体包裹法作尿感的定位诊断,根据国内外报道,其敏感性约80%,特异性约90%。但应注意,ACB法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有:①细菌性前列腺炎;②尿标本被白带或粪便污染;③严重出血性膀胱炎。假阴性可见于:①肾盂肾炎初期,抗体尚未产生;②小儿患者的结果不可靠。ACB的阳性标准目前尚不统一,Jones认为200个高倍视野下至少见到2个荧光均匀的细菌为阳性。Thomas等则认为至少有>25%的细菌带有荧光才为阳性。

(3)尿溶菌酶(LZM)和?茁2-微球蛋白(?茁2-MG)测定,对定位诊断有一定帮助,但阳性率不高。

三、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绝大多数是由上行性感染所致,故尿痛、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排尿时尿道烧灼感及膀胱区不适感,是下尿路感染的特征;病原体上行至肾,则发生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患者可伴有发热和腰痛或腰酸,甚至出现败血症(血源性肾盂肾炎则先有寒战、高热),尿液混浊或呈脓尿,也可有血尿,肾盂肾炎时多有肾区疼痛及叩击痛,上输尿管点及中输尿管点有压痛。这些症状和体征对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虽有一定价值,但不十分可靠,因为无症状性菌尿几近半数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故应作尿抗体包裹细菌(ACB)、?茁2-微球蛋白及尿溶菌酶(LZM)检测,予以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可分为症状性肾盂肾炎、症状性膀胱炎及无症状性菌尿外,尚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类,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系统无结构或功能异常者,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系统伴有尿路结石、肾钙沉积症、囊性肾病、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逆流、神经源性膀胱以及尿路结构异常等伴发的尿路感染,多数存在肾盂肾炎。

四、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尿感是根据尿感的不同临床类型,采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使尿感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不少副作用。若中西药有机结合用药,将西药的杀菌、抑菌作用和中药的扶正祛邪作用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不仅可减少抗生素的用药时间和复发率,而且会解除全身中毒症状,有望彻底治愈本病。

(一)西医治疗

1.急性膀胱炎

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而其他方面健康的妇女。亦可先不作尿细菌培养,暂按膀胱炎治疗。治疗方案以三日疗法为好,如采用复方新诺明2片加碳酸氢钠1.0g,一日2次;或氧氟沙星0.2g,一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5g,每日4次,均连用3d。停药7d后复查,若无症状,尿培养阴性,即已治愈,无需再作治疗;如仍有真性菌尿,则为隐匿性肾盂肾炎,应作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对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14d;如复查时仍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则需作尿细菌定量培养和尿常规,如皆为阴性,很可能是非微生物所致的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如仅有脓尿而无菌尿,可按衣原体所致之尿频、排尿不适治疗。如为老年妇女,可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可恢复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黏膜的萎缩,使****菌丛重现乳酸杆菌,降低****pH值,有利于预防尿感再发。

2.再发性尿路感染

女性再发性尿路感染很常见,其中80%是重新感染。再发的尿感,应作尿路X线检查,必要时需要作其他泌尿系统有关的检查,以确定尿路有无畸形、梗阻或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可引起尿流不畅的易感因素。如有畸形或梗阻等应予以纠正,否则尿感治疗后又易于再发。对再发性尿路感染应分清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

(1)复发: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2~4周内又出现尿感症状,尿菌培养与原先的致病菌相同。复发原因主要由于抗菌药使用不妥、肾内浓度不足、L-型细菌形成或尿路结石等因素所致。常见于肾盂肾炎,特别是复杂性肾盂肾炎。治疗应按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高剂量6周疗法。同时尽一切可能纠正尿路解剖上或功能上的异常,否则尿感不易彻底治愈。

(2)重新感染:尿感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在1个月后又出现尿感症状,尿菌培养与原先的致病菌不同,即是重新感染。提示患者机体防御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药物预防应选用低剂量时就有效、副作用少、对大肠内菌丛的构成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影响甚少的药物。为了避免抗生素的副作用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亦可采用中药治疗。

3.妊娠期尿路感染

治疗上与一般尿感相近,但宜选用毒性较小的抗菌药物。一般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及无症状性细菌尿常选用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和第一代头孢菌素。初发者或单纯性尿路感染,采用三日疗法。复发性尿感应予以敏感抗生素治疗6周。急性肾盂肾炎孕妇可选用第2、第3代头孢菌素静脉使用,并应住院治疗观察。

4.男性尿路感染

年轻男性,引起尿感的病原体往往是经性传播性微生物如沙眼支原体;而大于35岁的男性,尿感的致病菌主要是各种球菌。50岁以前男性尿感常伴有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用复方新诺明12~18周疗程治疗,也可采用环丙沙星0.25g,每日2次。50岁以后,由于前列腺增生,易发生尿路感染,其治疗方法与复杂性尿感相同。

5.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

由于使用导尿管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最常见原因。如患者有尿路感染症状,应立即予以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并及时改换导尿管。如患者没有尿路感染症状,而仅有无症状性细菌尿,暂不宜治疗,直至导尿管拔除后再作治疗。

6.无症状性细菌尿

成年人无症状性细菌尿中,只有孕妇需积极治疗,这对保护母亲和胎儿均有好处。如有真性细菌尿,不论有无症状,都应给予14d抗生素疗程,用药与妊娠期尿路感染相同。

(二)中医辨证论治

尿路感染性疾病属中医淋证范畴,其病因为湿热,病位在膀胱与肾,病机为肾气虚损,膀胱气化失常,湿热之邪乘虚而侵入膀胱,甚则波及于肾,导致湿热蕴结于肾或膀胱,证属实证居多。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为主。对反复发作者,应扶正祛邪。

1.膀胱湿热证

主证:尿频、尿急、尿痛,小腹拘急,小便混浊或短赤,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方药:清热通淋汤(作者经验方)加减。金银花30g,龙葵15g,石韦30g,地榆30g,海金沙15g(包煎),乌药10g,益智仁10g,滑石18g(包煎),甘草6g。水煎2次兑匀,分3次服(下同)。

加减:有恶寒、发热者,加柴胡10g、黄芩10g、连翘20g;血尿加小蓟30g、藕节15g;脓尿加败酱草30g、生苡仁30g;反复发作者加红景天15~30g。

2.气虚湿热证

主证:尿感症状时作时止,遇劳即发或加重,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舌淡胖大,苔白厚,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利湿化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0g,柴胡10g,半枝莲30g,土茯苓20g,益母草20g,地榆20g,泽兰15g,甘草6g。

加减:腰痛者加焦杜仲15g、炒续断15g;血尿加白茅根30g、紫珠草30g;如有阳虚表现,如畏寒肢冷、舌质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者,加附片15g(先煎1h)、桂枝10g。

3.阴虚湿热证

主证:尿频、尿急、尿痛,尿色黄赤,手足心热,腰酸腿软,咽干唇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0g,石韦30g,车前草30g,地榆20g。

加减:兼有气虚者加黄芪20g、太子参15g;湿热重者加土茯苓20g、苍术10g;血尿加藕节15g、茜草15g。

五、临证经验

(1)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类疾病,多数病人在就医时已自行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当症状未能得到控制时才来就诊,因此诊断属哪类病型至关重要,这关系着要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案。所以一定要全面了解病史和用药情况,首先确定患者属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病原菌可能是哪一种,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给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停药3d,再作检查。

(2)作者认为以下几点有助于上尿路感染的诊断:①发热超过38℃,有明显的肋脊角疼痛、叩痛及/或压痛;②有尿感复发史者;③单剂(如复方新诺明5片,顿服;或羟氨苄青霉素3g,顿服;或TMP400mg顿服)或三日疗法(如复方新诺明2片加碳酸氢钠1g,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5g,每日4次;或氟哌酸0.2g,每日2次,均连用3d)失败者。

(3)中药治疗尿路感染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对抗生素过敏或产生抗药性的患者尤为适宜,笔者多年经验,治疗下尿路感染的疗效,中药起效虽不如抗生素快,但副作用小而少,治疗的整体性强。特别是反复再发的尿感,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疗,既能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再发。

(4)清热通淋颗粒(作者经验方,医院制剂)是我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方,本方是根据尿感急性阶段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的病机特点,采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中药所组成。本组52例尿感患者,清洁中断尿培养阳性,细菌计数≥105/ml,临床表现均有膀胱刺激症状,并经尿抗体包裹细菌(ACB)、尿?茁2-MG检查排除上尿路感染后,采用清热通淋颗粒治疗,每次1包(5g),一日3次,冲服。连服3d。结果:52例急性膀胱炎全部近期治愈,停药1月内均无复发。治疗期间有5例出现泛酸,3例大便稀,但均不影响继续服药。说明,中医中药治疗急性膀胱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年增刊)。

§§§第二节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acutepyelonephritis)是由细菌侵入肾盂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受累肾盂可能是单侧,也可能是双侧。

一、诊断要点

(1)起病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肋脊角压痛和叩击痛。

(2)可有轻度发热或寒战、高热,血白细胞显著升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3)有真性细菌尿;定位诊断支持上尿路感染(ACB阳性,尿NAG酶升高,尿β2-MG升高,尿白细胞、红细胞管型可见)。

(4)单剂或三日疗法无效。

(5)B超、KUB、IVP检查肾脏无形态学变化。

二、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二)西医治疗

1.轻型急性肾盂肾炎

经三日疗法治疗失败的尿路感染,或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宜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d疗程,常用的抗菌药物与治疗急性膀胱炎的3d疗程相同。一般用药72h即显效,如有效则无须更换药物,可继续用药至疗程结束。如用药72h仍未显效,应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更换抗菌药物。如对磺胺类药物过敏,中药治疗也有相同疗效。

2.较严重的肾盂肾炎

发热超过38.5℃,血白细胞升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者,患者多是复杂性肾盂肾炎,致病菌多为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宜采用肌注或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在未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之前,可暂时使用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1.5mg/kg,每8h1次或头孢唑林钠0.5g,每8h1次,必要时可加用或改用头孢噻肟钠2g,每8h1次。在获得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后,可酌情改用肾毒性小且比较便宜的抗菌药物。笔者经验,配合中药治疗,对减轻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