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宿根花卉又称宿根花卉,原产于温带。在春夏季节生长、开花、结实,寒冬来临前,地上部分枯死,以地下茎或休眼芽越冬,次年春天萌芽生长,形成新植株。
宿根花卉多属寒冷地区生态型,可分较耐寒和不耐寒两类。耐寒种类可露地种植,不耐寒种类需温室栽培。以分株繁殖为主,均在休眠期进行;新芽少的种类可用扦插、嫁接等法繁殖;播种繁殖则多用于培育新品种和大面积繁殖。
宿根花卉主要栽培种类有菊花类、石竹类、耧斗菜类、荷包牡丹、蜀葵、天蓝绣球、铃兰、玉簪类、射干、鸢尾类、非洲凤仙花、非洲菊、观赏凤梨类、非洲紫罗兰、芍药、天堂鸟、炮竹红等,部分观赏草类、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也作为宿根花卉栽培。
§§§第一节主要多年生花卉制种上
一、天竺葵制种
天竺葵(PelargoniumhortorumBailey),英文名Geranium、Fish%pelargonium,又名洋绣球、石蜡红、月月红等,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天竺葵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非洲,分为园艺观花品种与芳香药用品种,芳香药用品种有各种水果、花卉、香料的香味,通称为芳香天竺葵。
天竺葵除观赏外,也是医药、烹饪、提炼香精、制作精油的重要原材料。
1.植物学特征天竺葵为亚灌木,直播苗主根发达,扦插苗侧根发达。茎粗壮、肉质多汁,茎基部木质,茎上密生白色绒毛,具鱼腥味。叶互生,圆形或肾形,基部心脏形,叶缘波状浅裂,叶面有较明显暗红色马蹄形环。伞形花序,顶生及腋生,有长总梗,小花4~30朵;花蕾下垂。花萼有矩与花梗合生,花瓣、花萼均5枚,蒴果成熟时5瓣开裂,种子一端有一束白毛。花红、白、粉红、橙黄等色;花瓣单瓣、重瓣、半重瓣。果实为蒴果,种子细小多数,千粒重4.3~6.0g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天竺葵喜凉爽气候,怕高温湿热,又不耐寒。发芽适温20℃~25℃,生长适温3~9月为13℃~19℃,冬季为10℃~12℃。6~7月气温超过35℃,进入半休眠状态。冬季室温保持10℃以上,3℃以下易受冻害。不耐阴,在阳光下生长健壮,叶绿、节间短。耐旱,怕涝,土壤湿度大,积水容易引起烂根。适应性强,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对氨基敏感。
天竺葵属植物约有250种,中国有7种。按株形分,有紧凑型和松散型;
按枝条分直立型和垂吊型;按花瓣分,有单瓣和重瓣;按花色分,除红、白等单色外,还有中间色和复色,如珊瑚色、苹果花色,亮粉与白色组合的星型等。同属栽培的还有:
1.蹄纹天竺葵(P.zonale)株高30~80cm,茎圆柱形肉质,叶倒卵形或卵状盾形,有马蹄状斑纹,缘具钝锯齿,花瓣狭楔性,上部2瓣,极短,花萼筒比萼片长4~5倍。
2.盾叶天竺葵(P.peltatum)茎半蔓性,多分枝,匍匐或下垂;叶盾形,5浅裂,稍有光泽,花梗长7~20cm,每一花序有小花4~8朵;上二花瓣有斑点或条纹,下三瓣较小。
3.大花天竺葵(P.domesticum)茎直立,株高约50cm。叶广心脏形至肾形,叶缘有不整齐锯齿。花径达5cm,簇生于总梗,上二瓣较宽,各有一深色斑块。一季开花种。
4.芳香天竺葵(P.graveolens)主要包括菊叶天竺葵(P.radula)、香叶天竺葵(P.odoratissi-mum),株高1~2m,茎基部木质化,叶心脏卵圆形,5~7掌状深裂,边缘有不规则的羽状齿裂,有香味。花上有紫色条纹,4~5月开花。
其他同属观赏的种类有:蔓生天竺葵(P.peltatum)、大花种的四倍体天竺葵等。
用播种、扦插、分株及组织培养法繁殖,周年都可进行。用扦插、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系数低、成本高,不适宜大面积制种,多采用播种育苗。实生苗中可选育出优良的中间型品种,苗长成后再扦插。可以在露地春夏季制种,也可以温室冬春季制种。
1.播种繁殖
(1)育苗。在12月上旬温室中用营养土方育苗,苗龄110~120d。双粒点播,播后覆细沙0.3~0.5cm,灌水。保持温度20℃~25℃,7~10d出苗。真叶展开时施0.05%硝酸钙和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1000倍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2~3次,预防猝倒病。4叶期分苗,株行距10cm×12cm。6~7片叶时保留3~4片叶摘心,留3~5个侧枝。翌年4~5月,植株显蕾时定植到大棚。也可以用穴盘(128穴)育苗,3~4片真叶时分苗到营养纸袋或花盆。
(2)土地准备。天竺葵可异花传粉,品种间隔离500m。选择海拔1800~2000m沿山地带砂质壤土。低垄覆膜栽培,施有机肥667m2%3000~4000kg,过磷酸钙667m2%30kg作基肥。以40cm×60cm行距画线起垄覆膜,垄高10cm,垄面宽40~50cm,垄沟宽40~60cm。
(3)定植管理。定植株距40cm,行距40cm,密度667m2%3500株。定植时根据叶型(皱叶、盾叶)、株型(直立、匍匐)清除杂株。缓苗后15~18d灌水施肥,施硝酸钙667m2%5kg,磷酸二铵667m2%5kg,硫酸钾667m2%5kg,垄沟中耕、晒土,提高地温。生长期根据长势,对选留的3~5个侧枝再次摘心。每个侧枝留健壮芽2个。花前期施氮磷钾复合肥,开花期喷施0.2%硝酸钙和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天竺葵不耐水湿,要求土壤通气性好,每次灌水间隔15~20d。开花期根据花型(单瓣、重瓣)、叶型、叶色等清杂。
(4)冬季管理。冬季温室制种室温保持15℃~25℃,夜间温度8℃以上。灌水不宜多,见干见湿。早揭棚,晚盖棚,保持阳光充足。10~15d后施1次稀薄肥水(腐熟豆饼水),7~10d浇8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多次摘心,剪去过密、细弱枝叶,不宜重剪。
(5)病虫害防治。土壤潮湿、降雨过多,灰霉病、褐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等易发生。土壤湿度不宜过高;灰霉病、褐斑病发病初期以50%扑海因10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并灌根,隔7~10d,连续防治2~3次。细菌性叶斑病用77.2%可杀得2000粉剂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交替使用,全株喷施。虫害主要有****虱、红蜘蛛等,在温棚中用80%的敌敌畏乳油500~600倍液喷雾,密闭熏蒸。移栽后用10%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10%的扑虱灵1000~1500倍喷雾,也可用黄板重机油诱杀。
红蜘蛛用1.8%的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
(6)采收留种。天竺葵连续开花,种子陆续成熟,重瓣品种需人工授粉。授粉后果实在夏季35~40d、冬春季40~50d种子成熟。蒴果变黄时分批采收,过晚果实开裂,种子散落。采收后的果实放在纱网或布料上干燥,用木条拍打收取种子,种子白色,尾毛手工搓去,精选入库。
2.扦插繁殖除6~7月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外均可扦插,以春、秋季为好。插穗选顶端生长健壮的枝条,保留上端2~3片叶,长10cm,老枝可不带叶片。插条切口干燥数日,形成薄膜后扦插于蛭石、河沙或珍珠岩中,或用0.01%吲哚丁酸液浸泡插条基部2s,扦插。室温13℃~18℃,先置于半荫处,3~5d后逐渐接触阳光。15~21d生根,根长3~4cm时上盆。二年生以上分枝较多的植株,在根茎部堆土并保持土壤湿润,基部生根后分栽。
3.组织培养对于扦插不易成活、结实率低的重瓣品种,及一些雄性不育的育种材料,组织培养是一种最有效的繁殖方法。多以茎尖、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100mg/L吲哚乙酸和激动素促使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促进生根。
有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和利用雄性不育系人工授粉2种方法。
1.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1)育苗管理。杂交制种育苗管理与常规制种相同,12月上旬育苗,5月陆地移栽定植,父母本定植比例1∶2,父本集中种植,多留侧枝,增加开花数量。
(2)去雄授粉。天竺葵6月上旬开花,开花前及开花期清杂。选第二天要开放的母本花去雄,先除去花瓣,用镊子把雄蕊花药取掉,然后套上纸帽,防止自然传粉,可以全天去雄。去雄后第二天母本柱头分叉(开羽),分泌黏液时,摘取父本盛开的花朵直接对花授粉,或者制粉(参照万寿菊),授粉后套上纸袋,撕去2个萼片作标记,每序花选8~10个健壮的花朵授粉。
(3)授粉后管理。授粉后经过3d,母本花朵的子房膨大。授粉期25~30d,授粉结束后及时清除父本。在果实未成熟之前,注意防止水肥过多引起落花落果。及时清除侧芽、花蕾、自交果,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妥善保存,采收方法与常规制种相同。
2.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利用雄性不育系可以免去母本人工去雄,降低制种成本。但仍然需要人工授粉,育苗管理及授粉与人工杂交制种相同。雄性不育系繁殖采用扦插或组织培养技术,或者选育相应的保持系繁殖。
二、蜀葵制种
蜀葵(Althaearosea),英文名Hollyhock,别名一丈红、棋盘花、端午锦、胡葵,锦葵科(Mal-vaceae)蜀葵属(医药Alcea)多年生草本花卉,作一、二年生栽培。原产中国及亚洲各地,因在四川发现最早,故名蜀葵。蜀葵花色丰富,花大,重瓣性强,是良好的花境背景材料。全株入药,花瓣可提取食用色素。
1.植物学特征蜀葵肉质直根,发达。高秆品种株高2~3m,矮秆品种株高60~80cm;丛生,不分枝,全株被星状毛和刚毛。单叶互生,近圆心形或长圆形,5~7浅裂;叶粗糙,基生叶较大。花单生或1~3朵着生于叶腋,或总状花序排列于茎顶端;花瓣5枚,单瓣、半重瓣或重瓣,短圆形、扇形、边缘波状而皱或齿状浅裂。雄蕊花丝联合或筒状包围花柱。花柱线形,突出于雄蕊之上。花径6~12cm,花色粉红、红、紫、墨紫、白、黄、乳黄、复色等,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千粒重9.5~12.5g。寿命4年,发芽率60%,可自播。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蜀葵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地下部耐寒,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性喜凉爽,忌炎热与霜冻。种子发芽适温18℃~25℃,生育适温15℃~30℃。春季播种过晚,夏季气温过高,主茎停止生长。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为佳。花期5~9月,果期7~10月。
蜀葵没有统一分类标准,赵会恩、吴涤新(1998)等提出的分类方案为:重瓣为第一级分类标准。分为单瓣类、复瓣类、重瓣类。
花型为第二级分类标准。单瓣类中仅有单瓣型;复瓣类中有复瓣型、菊花型;重瓣类中有蕊环型、托桂型、绣球型和台阁型。
瓣基至瓣缘间有无过渡色为第三级分类标准。分为单色组、异色组。
花色为第四级分类标准。分为白色系、红色系、橙色系、黄色系、紫色系和黑色系等。
蜀葵可采用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蜀葵单瓣品种开花后容易结实,多用种子繁殖。重瓣及名贵品种,有些不结实或种子发育不良,用分株、分根或扦插繁殖。
1.播种繁殖多年生品种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种,次年开花。一年生品种春播,当年可开花。可露地浅沟覆膜直播(参照莴苣制种技术),或育苗移栽。蜀葵生长3~4年后,长势衰弱,需重新育苗。主要介绍育苗移栽制种技术。
(1)育苗。用营养土方育苗或营养纸袋育苗,营养土用沙土3份,腐叶土1份,加入适量有机肥过筛混匀。春播一年生品种在3月中下旬拱棚育苗;二年生至多年生品种7月下旬露地育苗。明水播种,按6cm×6cm株行距双粒点播(营养纸袋8cm×10cm),覆沙土0.5~1.0cm。
5~7d后出苗,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开始灌水,按10cm×10cm株行距分苗一次。苗期结合灌水,灌药防治地下害虫,定植前炼苗。
(2)土地准备。蜀葵为虫媒花,品种间隔离1000m。一年生品种制种选择较温暖地区,多年生品种制种选择冷凉地区。平畦或低垄,覆膜栽培。起垄前施有机肥667m2%3000~4000kg,磷酸二铵667m2%15kg作基肥。垄高15cm,垄面宽40cm,垄沟宽50~60cm。
(3)定植及管理。一年生品种5月上旬定植,二年生品种8月下旬定植。高秆品种株行距40cm×60cm,矮秆品种株行距40cm×50cm,高秆品种667m2%3500~3800株,矮秆品种667m2%4000~4400株。定植后灌水,开花前追肥1~2次。蜀葵易受卷叶虫、蚜虫、红蜘蛛危害,干旱天气易生锈病,应及时防治。10月中下旬,保留4~5cm地上部分,其余割除,灌水越冬。入冬稍加覆盖防寒,翌春4月初出芽放苗,灌水,施肥。
(4)采收留种。一年生品种花期7月初,二年生品种6月中旬,8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成熟不一致,果实转黄时及时采收,采收期约30d。晾晒后用木制工具打碾收获,一般红花品种产量较高,单瓣花高于复瓣花,制种产量667m2%40~80kg。
2.分株繁殖南方秋季分株,挖出丛生根,切割成小丛,每丛2~3个芽,分栽定植。北方4月分株,株行距50cm×50cm,6~7月即可开花。
3.扦插繁殖花后至冬季扦插,选植株基部萌发的侧枝,插穗长7~10cm,插于沙床。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适当遮荫,15~20d生根。冬季铺设电热线,增加地温。
杂交制种常用于矮生重瓣品种。赵会恩、吴涤新(1998)等通过实验,单瓣类、复瓣类蜀葵自交结实率100%;单瓣与单瓣、单瓣与复瓣的杂交结实率也可达100%;为制种自交纯化和有性杂交提供了依据。蜀葵重瓣品种雄蕊或雌蕊瓣化,需人工授粉。以矮生、多花、色艳、重瓣的植株作父母本,与一般品种隔离栽植,花蕾期人工去雄,辅助授粉,可获得适于盆栽或适于作切花的优良品种。
三、补血草和勿忘我制种补血草(StaticesinuatumL.)或深波叶补血草(LimoniumsinuatumMill),英文名Sea%laven-der、Statice%lavender,别名矶松、星辰花、干枝梅、勿忘我、情人草,是蓝雪科(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补血草属一年生或宿根花卉。原产地中海沿岸,现分布世界各地。因其花朵细小,干膜质,是重要的配花和干花材料,全草药用。
1.生物学特性
(1)植物学特征补血草为直根系,粗壮,深根性。株高50~100cm,少分枝,全株被粗毛。
叶羽状、自基部长出,边缘波状,排列成莲座状,淡绿色或灰绿色。从叶丛抽出花茎,具3~5枚狭长翼,三角形断面,花茎2叉分枝,穗状花序聚合成偏侧形伞房花序。小穗2~3花;萼筒漏斗状,萼片干膜质,色白、黄、紫、蓝等;花瓣5,花小,色白、黄;雄蕊5,雌蕊子房上位,花柱5,柱头丝状。果实倒卵形,黄褐色。种子褐色梭形,千粒重2.2~2.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