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的金钥匙
24260100000006

第6章 笑出健康(4)

情绪波动和精神刺激,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胆囊或总胆管平滑肌舒缩功能,使胆囊排空受限,胆汁流动缓慢,胆汁分泌平衡失调,胆囊内蓄积的胆汁日久即可形成胆结石。

有胆结石的人情绪因素同样可以促进胆结石的发展,或发生急性胆绞痛,或促进胆结石移动。

可见,胆石症的发生发展与精神情绪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为了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必须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调整自我,稳定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各种不良因素对情绪和精神的影响。

情绪与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高血压病的病因十分复杂,近年研究表明,神经调节、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外界影响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神经调节即情绪紧张与高血压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遇到紧张的事件,往往心跳加快,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生活体会。因为人在情绪紧张时,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促使人体内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类物质,这些活性物质的增多,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和舒张状态发生变化,全身血液循环的速度和血液分配也发生改变。以适应这种应激状态的消耗需要,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过程。反之,如果情绪紧张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正常的生理调节功能超负荷地运转,就会出现调节失控,成为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增高。据专家统计,在进行过数十万的人群调查中,发现数万名高血压病人存在有情绪紧张的因素。

情绪紧张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难以控制,甚至促使高血压病人的病情突然恶化。从而形成“血压增高一情绪恶化”的恶性循环过程。脑出血则常是高血压病人情绪紧张的结果。所以,人们在日常测量血压时,应该休息5~10分钟后,在平静状态下,血压的结果才能真正反映病人的基础血压水平,当情绪不稳定时,测量的血压往往偏高,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情绪不佳祸端多

感冒 研究证实,精神负担会削弱人体对感冒的抵抗力。医学家们把感冒病毒滴入394个接受试验人的鼻黏膜上,结果表明,精神负担越重,患感冒的机会越大,而受试者饮食如何、睡眠好坏、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相比之下倒不很重要。究其原因,人的情绪与免疫机能是一对“孪生兄弟”,持续的精神不振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肌体杀伤、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削弱,干扰素水平低下,从而使呼吸道防御机能暂时减退,使感冒病毒“乘虚而入”。

哮喘剧烈运动、花粉及粉尘的刺激、呼吸系统感染、某些药物及某些食物等均可引起哮喘发作,而心理因素也会诱发或加重哮喘。患者在焦虑困扰或愤怒时,哮喘会频繁发作或使轻微哮喘者的病情加重。美国医学家巴顿对500名不同年龄组的哮喘病人的统计研究分析表明,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哮喘发作者占35%。因为,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可使肌体释放组织胺及其他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反应性,从而引起或者加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因疾病的发作又会反过来造成患者情绪更加紧张、心情烦躁易怒或是抑郁、悲观、沮丧等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如此恶性循环,会使疾病经久不愈。

糖尿病不良情绪也会成为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因为胰岛素是胰岛组织中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分泌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将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期存在,便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造成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溃疡性结肠炎 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除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感染、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可以使大脑高级神经功能紊乱,肌体免疫调节功能失调导致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因此,要设法避免或解脱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

疾病的“罪魁祸首”——情绪刺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城内许多前苏联人面对德军兵临城下,一夜之间患了高血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城高血压病”。社会心理环境中的天灾人祸、遭受失败挫折、歧视虐待和生活坎坷,都属于损害身体健康的恶性刺激,它可以使人产生愤怒、惊恐、焦虑、忧伤、失望等不良情绪。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外界恶性刺激会从多方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削弱免疫力 有关专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恶性刺激对免疫器官的功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如造成动物胸腺、脾脏等淋巴组织器官萎缩、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抗体形成减少、干扰素水平下降、吞噬细胞的吞噬机能抑制等等。这就为各种病原菌的入侵打开了门户,给疾病滋生创造了条件。

激活癌细胞强烈、持久的恶性情绪刺激可以诱发肿瘤。近年来许多专家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较长时间的劣性情绪或突然的重大精神创伤。有学者在对食道癌患者的调查中发现,情绪忧虑者占56.5%,发病前半年有重大精神刺激者占52%。有人观察过,由于癌症患者突然得知亲人死亡,20天内,身体的肿瘤会增大4倍。

直接招致疾病一位法国著名医生患有哮喘病,一天他突然回家时发现自己很信任的人正在偷东西,他极为愤怒,于是哮喘病立即发作:成年人突然得知亲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严重创伤、死亡,或面对地震、洪水、火灾等强烈的恶性刺激,可以立即失去理智,产生反应性精神病。中老年人在强烈的精神刺激时,会立即引发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等疾病而撒手西归。

导致人格缺陷 幼年时期如果缺少母爱或受到不良的重大心理刺激,会造成儿童性格的畸形发育,甚至导致人格缺陷,为成年以后发生攻击、犯罪、自杀等不良行为埋下祸根。成年人如果突然受到重大的心理创伤,同样会出现杀人、放火及毁物等犯罪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会使人感到残酷、孤独、悲观、绝望,以致轻生自杀,甚至杀人报复,以求得心理平衡。

朋友谈心,胜吃良药

人是特殊的社会动物,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人们生活在这个纷繁的大千世界,无时无处不存在矛盾。因此,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关键在于如何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让不良情绪随意泛滥和持续存在,以免造成身心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心里不痛快时总想找知心朋友谈谈,倾吐内心的一切苦衷。然而目前人们调节情绪大多是采取抑制、转移等方法。但心理卫生学家不主张人们无限制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如能把心里的积怨对自己信任的朋友诉说,将会自己的心态有所改观。“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名句”不是没有道理。当人们遇到棘手的事情或是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时,找几个朋友倾诉,就相当于吃了一剂“良药”,看了几位“名医”。英国人士吉普林警示人们:语言是人类所使用的最有效的药方。所以,朋友的一席话,也许会冲淡你心中的苦闷、忧虑、悲伤以及愤懑,甚至包括夫妻之间发生的不愉快和烦恼。有些朋友在这方面很像一些内行的心理医生,不仅会帮助你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且能帮你卸下精神包袱,尽快进入良好的心境。

常见的十种异常心理现象

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以出现错觉,但经反复验证后又可以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造成错觉的典型例子。

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人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尤其是亲人的突然离去,许多人会出现这种情况。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遗言,是由于过于思念亲人所致,不能视为病态。

恐怖恐惧是当人们面临不利的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自己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若持续时间过长,疲劳感逐渐加重,应积极看医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强迫现象强迫症状的核心是恐惧和不安全感。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如果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不影响生活工作。这类人的个性特点是对任何事情要求做到“十全十美”,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

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很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经常上医院反复多次检查,甚至自己翻阅大量的医学书籍,“对号入座”,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伤亡后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对此,经过医生检查,如果排除相关疾病,就要自己从心理上解脱,淡化这些不适现象。

焦虑反应 焦虑是在自信心十分缺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即将面临不幸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对自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的担心,或是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感到不安和害怕,也可以说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但可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若焦虑反应久久不能缓解,应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

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影射着自己,特别是对自己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自笑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于正常现象。若不分场合,自笑自语不能控制则属于病态。

歇斯底里现象典型发作是突然出现全身痉挛、四肢僵硬、肢体颤动,或突然瘫痪、突然失明等。多见于妇女儿童。有的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儿童则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不成熟所致。

名人论人生

人生三要素

著名作家冰心在回忆梁实秋的文中写道:“一个人应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不可缺一。”

人生三信仰

著名诗人徐志摩以“爱”、“自由”、“美”为人生必不可少之信仰。

人生三昧药

胡适博士曾在对毕业生的赠言中,谈到人生需要的“三味药”,这就是:“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

人生三原则

彭德怀将军给自己一生定下的三条原则:自己不贪:不给别人送: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

人生三品格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丽的人生必须具有三种品格: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高尚的情操。

人生三暗礁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这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美好心情自己创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轻松愉快,天天有个好心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谁都难免遇到令人沮丧不快的事情。如何尽快从苦恼、懊丧、愤怒等不良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对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胸襟宽大大度处世生活中,即使最亲密的朋友也有激怒你的时候,别人埋怨、误解了你,你要放宽责备的尺度,久而久之,你不但会巩固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而且还会结识更多的新朋友。你也一定会从中品尝到生活的乐趣。另外,生活中偶尔也需要屈服、让步,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小事上完全可以心胸豁达,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倾诉发泄心底烦恼不良情绪郁结心中,郁则气滞,气滞则血淤,日久会导致身体不舒服或患病。如果把内心的苦恼向亲朋好友一一倾诉,不管他们能否帮你解除忧愁,也会感到轻松、舒畅一些。也可在空旷的野外大声呼喊,或是关起门来大哭一场,都会使你立刻感到痛快。

迁境调节烦人恼事情绪不佳时,立即转移工作目标、改变所处环境,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若因光线阴暗、天气阴霾致使心情不快,可以到户外活动,如散步、赏花、逛街等都会使心情有所改善。

色彩调节不良情绪当你烦躁、愤懑时,最好不要接触红色,因为红色会使人体兴奋性增高,愈加激发情绪而增加烦恼:当你情绪低落时,要尽量与带来忧郁的黑色、深蓝色“绝交”,而黄色、粉红色、天蓝色、湖绿色等温馨、明快、活跃的色调会使你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要消除焦虑、不安、紧张等不良情绪,最好置身于使人情绪稳定的乳白、淡蓝、素绿、浅紫色环境之中。

聆听音乐放松全身 听音乐可以使人全身肌肉放松,并有镇静、催眠作用,甚至可以调节异常情绪。所以,心情不佳时,可以听古筝、钢琴等轻松音乐。心理剧疗法就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研究证实,不同的音乐旋律、节奏、音调能激发人的不同情绪反应:“E”调安定,“D”调热烈,“C”调和谐。根据不同心境,有选择地听听音乐,使你快乐到永存。

尽早入睡振奋精神 过度疲劳时,不妨早点上床就寝。睡眠过程中,你可能无意间得到一次最古老的精神治疗——梦疗。梦里你可能实现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或不敢发泄的不满。美梦可以使你增强对精神紧张的承受能力,从而起到调适心理的作用。

黎明起床吐故纳新如果你陷入了精神抑郁状态,最好不要贪恋床榻,早点起床,增加室外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做深呼吸运动,既能锻炼肺功能,振奋精神,又能通过清晨阳光的洗礼舒缓情绪,使懊丧、低落的情绪烟消云散。

怡情逸趣养花弄草 五彩纷呈的色彩,鲜嫩夺目的花草会使人产生美好的心理状态,将世事烦恼暂时忘却:湖滨河畔垂钓,大自然美好的景致以及坐等鱼儿食饵上钩,会使人心平气和,将种种不悦抛至九霄云外:仰望蓝天白云,可以使压抑的心情飘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