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边塞诗,是初唐诗人高适(约702—765)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所作《燕歌行》。诗歌揭露了在天子纵容下边将骄淫轻敌,致使广大爱国战士遭受巨大痛苦和牺牲的边地实情。诗歌以下层士卒的口吻叙述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前8句写出师,次8句写战败,又8句写被围,后4句写死战。全诗歌颂战士们英勇爱国的精神,描写战斗的激烈和艰苦。诗歌一开始,从“天子非常赐颜色”入手,表现出汉将出征骄横不可一世的形象,又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鲜明对比的图画,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突出了军中高层将领与下层士兵的尖锐对立。诗歌还展示了“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两地相思、关山阻隔、永无见期的苦痛。“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表现了战士们英勇无私的爱国精神,讽刺了败将张守圭妄奏克获之功的劣行。最后以忆李广作结,感叹朝廷任用边将不得其人,希望将军体恤士卒。诗用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把苍凉的边塞风光,把如火如荼的战事和将士们复杂的心理活动融合在一起,造成一种深沉悲壮、豪放雄浑的艺术风格。其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愧是唐代边塞诗中现实主义的杰作。
最早的著名咏蝉诗
最早的著名咏蝉诗,是唐初诗人虞世南(558—638)的五言绝句《咏蝉》。它描写蝉饮清露,生性高洁,蝉声远传,并非凭借秋风,实以居高所致。诗人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托物寓意,感慨一个人只要品德高尚,就无需凭藉其他,其声威名望便自能远播。它是咏蝉诗中的佳作。唐太宗曾赞赏虞世南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此诗可视为诗人自况之词。
最早的禽言诗
最早的禽言诗,是《诗经·豳风》中的《鸱鸮》。全诗4章。描写一只备受猫头鹰侵害的雌鸟,诉说子亡宅毁的悲痛,以及在艰难的情况下营造新居的劳苦和在心疲力敝的情况下不得不发出凄切呼号的经过,表现出对危殆处境的惶恐和畏惧。诗歌用比兴的手法,假托鸟的口气,诉说其处境的艰难,反映的可能是当时弱肉强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诗序》和《尚书·金滕》说它是周公示志写给成王看的,但不足信。
最著名的摹声诗
最著名的摹声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的杂言古诗《听颖师弹琴》。它是一首写琴声之妙刻骨入髓的名作。诗人巧妙地把诉诸听觉的乐声转化为了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诗一开始,一气10句,用了一连串新颖贴切的比喻,摹写乐声和音响。有用青年男女轻声耳语、倾诉衷情来比拟琴音细柔微婉的;有用气宇轩昂、勇士奔赴战场的气势比拟琴声的激昂雄壮的;有用浮云、柳絮在广袤无垠的天空中飞扬比喻琴声的轻快悠扬的。接着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摹琴声像百鸟争喧,忽听一只凤凰在引吭长鸣,不同凡响。最后琴音升到高山之巅,陡然又一落千丈,戛然而止。这一腾挪变化的描写,把琴声的细柔深沉、抑扬顿挫的感人力量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达到了“听声类形”的艺术效果,成为了我国诗歌史上摹写声音的至文。
最早写元宵灯节的诗
最早写元宵灯节的诗,是隋炀帝杨广(569—618)所作《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即“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诗歌短短4句,却把元宵佳节那种火树银花、皓月春风、水韵梅香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为以后创作歌咏灯节的诗篇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最早反映中日友谊的名诗
最早反映中日友谊的名诗,是唐代诗人王维(701—761)所作五言律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晁监即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于开元五年(717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名晁衡(又作朝衡)。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历任秘书监、卫尉卿等职。天宝十二年(753年),他以唐朝使者的身份,随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乘船返还日本。启程时王维、玄宗、包洁等人均写诗赠别。其中,王维的诗最为动人。诗歌通过路遥海险、音信难通,抒发临别时胸中的百感交集。沧海茫茫,万里难极,航海唯凭看日扬帆。诗中构想巨鳌和大鱼的奇诡,多透出安危未卜的焦虑。最后设想安全抵达故土之后,天各一方,鸿书难传,再次表达依依难舍的心情。通篇无实地景物,只是对友人在归途中的种种担忧喟叹,交织着怅惘和惦念,婉曲而丰厚地传达出可贵的情谊。这是表现中日两国人民自古友谊深挚的一篇佳作。晁衡上路不久,伟大诗人李白听到他已途中遇难、溺水而死的噩耗(后实为晁衡途遇大风漂泊海南而幸回大唐),又挥笔写下了吊唁晁衡的七言绝句《哭晁卿衡》一诗。其中“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对晁衡的人品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又以拟人的笔调写出了天地同悲的哀愁。诗歌形象鲜明,表情达意含蓄而有特色,亦是反映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名作。
最早的汉译英语诗
最早的汉译英语诗,是英国驻华使臣威妥玛首译、中国人董恂改译的美国诗歌《人生颂》。它是19世纪美国的著名诗人朗费罗(1807—1882)在1838年以匿名发表的一首诗歌,又译《生命颂》。它也是华夏民族以外的第一首传入国内的外国诗歌。在1864年,英国使臣威妥玛以汉语翻译了这首诗,译文似通非通,有章无韵。后由中国人董恂(曾任清廷户部尚书、各国事务衙门官员)改译,其内容和形式基本接近原作。当时没有公开发表,仅被人写在中国人使用的扇子上面供人欣赏,在120年以后,才被现代学者钱钟书发现系董恂译作。全诗仅36行,但字里行间跃动着澎湃的激情,洋溢着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燃烧着旺盛的生命之火。它被美国人民誉为“真正美国心脏的跳动”的诗,它“比雪莱、济兹和华滋华斯等人所有的梦想加在一起有价值得多”。这首诗歌在当时颇为轰动,不仅在读者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如果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曾使不少青年走上了自杀的可悲道路,那么郎费罗的《人生颂》却恰恰扑灭了不少厌世青年自杀的念头,并更增添了他们求生的热望。该诗在我国引进西方文学的历史上,比莎士比亚和但丁的作品还早得多。
最早的散文诗
最早的散文诗,是现代诗人沈尹默(1883—1971)所创作的《月夜》。它写于1917年。诗中塑造了一个在霜风明月中与高树并立的“我”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个性论者的精神特征。它为中国文坛散文诗的发展开了先河。1918年,在刘半农的大力提倡及实践下,创作散文诗的人越来越多。
现代最早的一首白话诗
现代最早的一首白话诗,是近代与现代文学交替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师胡适(1891—1962)在“五四”白话文运动前的1916年8月所写的一首白话诗《朋友》。后改名为《蝴蝶》,发表于1917年2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它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诗集《尝试集》的第一首诗,以写一对蝴蝶来象征人间的爱情。全诗五言八句,好像律诗,却无对偶、平仄。虽押韵,但又不受律诗韵律的限制,且不用典,文字整齐,行文自由,意象清新,堪称作者“八不主义”的示范之作。尽管它没有格律诗那样完美,甚至有些粗浅,但毕竟为中国文学诗歌领域开辟了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的体裁。胡适一改律诗为白话诗,也是他坚信“自古成功在尝试”的结果,可以说他不愧为中国“新诗之父”。
最早的诗体
最早的诗体是四言诗体。全诗每句四字组成。四言诗以《八伯之歌》、《康衢歌》为最古,以西周和春秋时期为最盛,以诗歌总集《诗经》为其代表。四言诗体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起过巨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逐渐减少,被与新的内容相适应的新的形式五、七言诗所替代。
最有影响的诗体
最有影响的诗体,是五言诗和七言诗。它们产生于汉代,完成于唐代。其中包括古体诗中的五古、七古和近体诗中的五律、七律及五绝、七绝等。这些诗体,上承风骚,下启词曲,是我国诗歌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诗体。
最早一首完美的五言诗
最早一首完美的五言诗,是西汉无名氏所作乐府民歌《陌上桑》。它叙述五马太守调戏采桑女子秦罗敷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揭露了太守的丑恶与愚蠢,赞扬了罗敷的坚贞和机智,反映了当时上流社会官吏的荒淫和无耻。全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机智、勇敢、坚贞、纯洁的女性形象。秦罗敷既是来自生活的现实人物,又是具有蔑视权贵、反抗强暴的民主精神的理想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高贵品质。长诗全用五言句式写成,共53句、265言,这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是首次。在汉以前,在诗坛上占统治地位的诗体一直是四言诗,在一些诗中,虽间有五言句式出现,但却没有一首完整的五言诗。自汉乐府民歌兴起,五言诗才从民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了乐府歌辞,并逐渐被文人所爱好和模仿。至东汉,才出现了完整的文人五言诗,并迅速发展成为了我国诗歌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五言诗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东汉文人应亨在永平四年(61年)所作《赠四王冠》。其诗“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令月帷吉日,成服加元首。人咸饰其容,鲜能离尘垢。虽无兕觥爵,杯醮传旨酒”,表达了作者对四个弟弟在成年加冠之时的祝贺。该诗比班固所作《咏史》五言古诗稍早,是作者在学习秦汉之际的五言民间歌谣的基础之上创作而成的。其诗思想内容虽然一般,但它却为以后的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至东汉中叶,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其高度的艺术成就,使文人五言诗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被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汉末建安,更出现了“五言腾踊”的局面。此后,五言一体遂取《诗经》四言和《楚辞》骚体的统治地位而代之,并一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汉末建安时期三国魏文学家曹丕(187—226)的《燕歌行》。诗人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写闺中少妇在一个不眠的秋夜,看到候鸟南翔而思念客游燕地久久不归的丈夫,表达其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全诗情致婉约,音节和谐,语言浅显清丽,沿用柏梁诗逐句押韵的方法,学习民歌的风格,写得掩抑徘徊,如泣如诉,是一篇千古言情的名作,为历代的读者所推崇,在汉语诗歌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对七言诗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之前,唯有的文人七言诗,尚有东汉张衡的《四愁诗》,它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它在每章首句之末,都用了一个“兮”字,只能说它是最早初具形式的文人七言诗,而真正完整的最早的文人七言诗,非曹丕《燕歌行》莫属。七言诗至南朝刘宋时的鲍照,又有了新的发展。他所作《行路难》等,已是隔句用韵,且可自由换韵,从而确立了它在诗坛的地位,更为尔后七言诗的发展特别是初唐七言诗的兴盛开拓了道路。
最著名的七言律诗
最著名的七言律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712—770)的《登高》。它写于大历二年(767年)。当年9月,吐蕃入白豳灵州,国事不宁,杜甫栖身夔州,长期漂泊,暮年贫病交加,壮志难酬,重阳登高,感慨万千,乃赋此诗。前4句写登高所见风急、天高、猿哀、鸟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紧扣秋色秋意铺陈得十分浓郁。后4句写登高所感,抒发老年多病,长期流寓他乡的愁苦,其间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这篇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写得苍凉沉郁而又挺拔强劲,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诗歌通篇对仗工整灵巧,语言极为精练,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是意繁语简、文浅旨深的典范诗句。其14字之间含8层意思:万里,地隔辽远;悲秋,时序凄惨;作客,羁滞他乡;常作客,羁旅之久;百年,年岁已暮;多病,身衰病苦;登台,远望故乡;独登台,无一亲朋相伴。它将极其复杂的情绪以十分精确的对偶形式表达了出来。胡应麟说此诗是“古今七律第一”。
现存最早的文人六言诗
现存最早的文人六言诗,是汉末建安时“七子”之一的孔融(153—208)的三首六言诗。六言诗据传始于西汉司农谷永,或说是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已有六言诗,但均不存。该诗体不甚流行,但其后唐代诗人王维《田园乐》中的两首却很有名,宋代王安石的《题西太一宫》传诵更广。
最早的三言诗
最早的三言诗,是南朝宋鲍照(约414—约466)的《代春日行》。其诗写诗人在春游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了诗人热爱美好自然,热爱幸福生活的感情,以及亲人两地分居而不能聚的思念之痛。由于三言诗不便表达思想感情,故历来少用,能够流传的作品则更少。
最早最完整的九言诗
最早最完整的九言诗,是元朝天目山和尚明本写的一首《梅花》诗。即“昨夜东风吹折林中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个殷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纵使画工善画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其诗遣词画境水平虽不很高,但它是目前已知的一首最早最完整的九言诗。九言诗写得最好的,当推明朝杨升庵写的一首《梅花诗》,它还很有九言律诗的味道。九言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体裁中是罕见的,虽其产生的年代可以说比七言诗更早,如《诗经·大雅·洞酌》,即可称为九言诗之始,但它仅是每段起句用九言,而全诗并非九言,至元代明本和尚的《梅花》诗,才是最早最完整的九言诗。
最早的杂体诗
最早的杂体诗,是汉末孔融(153—208)的《离合诗》。它写悼念亡子之情,哀痛欲绝,是抒情诗中较好的作品。全诗22句,使字形先离后合,组成“鲁国孔融文举”6个字。这类诗歌,诗体不一,多在字形、句法排列、声律和押韵等方面别出心裁,带有文字游戏的性质,与《回文诗》等相似。
最早的长篇杂言诗
最早的长篇杂言诗,是北朝无名氏所作《木兰诗》。全诗26句,以五言句为主,间杂七言句和九言句,共332字。在汉代的民歌中,杂言诗虽多,且有不少优秀之作,但篇幅全都较小,像《木兰诗》这样的长篇巨制,却是以前所没有的。杂言诗起源于上古歌谣及琴操楚辞之类,但真正形成体制还是自《木兰诗》始。胡应麟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赡,极于木兰。”杂言诗句式长短相间,篇幅长短不拘,对仗平仄不究,用韵自由无束,给人一种豪放激昂、纵横驰骤之感。唐及其以后作家,写了不少杂言诗,其形式也多种多样。
最早最长最著名的回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