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24264400000025

第25章 思想信息的获取、分析及决策(2)

第五,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是认识事物间相同点或相异点的逻辑方法。它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同异点,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变化发展规律的方法。比较的种类很多,按时空特征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按目标特征可分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同异综合比较;按比较项目又可分为质量之比、数量之比、内容之比、形式之比等。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必须选定合理的比较标准,违反这两条原则,就不可能收到比较方法的教育效果。

第六,典型分析方法。典型分析是通过对个别典型事例的分析以达到认识一般的方法。毛泽东曾把这种方法比喻为“解剖麻雀”。所谓典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和说明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发展趋势或规律的个别事物。思想信息分析中的典型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信息,主要是各类典型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比较、以达到认识某类思想行为的一般特征和规律的方法。典型分析的一般程序是:普遍调查——比较分析———选取典型———典型调查———典型分析———作出结论。其中,选取恰当的典型,是搞好典型分析的重要前提条件,必须认真对待。同时,既要注意典型的代表性,又要注意典型的多样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选取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典型,有利于我们掌握全局,认识全貌,教育全体。

事实是,信息化的推进是为了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改进工作方式。例如,多媒体的使用使很多教育者省略了板书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同一时间内的知识密度,增加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时间;在利用网络以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有空间、时间和人格因素的限制,而利用网络之后,这些障碍已基本得到消除。

第三思想信息的决策

思想教育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客观依据,而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指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提出的若干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并做出最优选择的过程。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的得失成败。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思想信息的决策方法,在一定的决策原则下,获取正确的思想信息决策。

一、思想信息决策的原则

(一)坚持客观性原则

在思想信息的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而要实事求是,“首先弄清事实,这是关键问题”。“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政策与事实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所以,政策、计划是主观的,是由作为历史实践主体的人制定的,但这种计划必须建立在客观可能的基础上,才能在实践中变成现实。基于对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这种辨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者决定计划,执行决策,必须主客观相一致。犯错误就是把客观看错了,不了解实际情形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正是遵循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客观至上的原则,我们党和国家做出了许多科学的决策,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例如,陈云同志就十分注重思想信息决策的客观性。建国前,陈云在指导工会工作、白区工作、党的组织工作、西北财经工作和东北根据地的工作时,都结合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方针政策,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建国后,陈云主持财经工作,在建国初期迅速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调整工商业、实行统购统销、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等重大决策和活动中,他都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积极而稳妥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奠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坚持科学性原则

科学的决策是在对实际情况的全面认识基础上做出的准确判断。为了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决策,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采取“交换、比较、反复”的科学思想方法,这是达到全面认识、制定科学决策的基本途径。“交换”是达到全面认识的一个好办法。“交换”有三个含义:一是相互交换意见、看法和认识,可以是集体讨论的“交换”,也可以是个别的“交换”。一个人看问题总是有局限性的。集体讨论,大家交换意见,是达到全面认识的重要方法。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换位思考”。陈云同志曾以茶杯为例做过说明。这边看有把无花,那边看有花无把,都是片面的,相互交换一下意见,就会得到一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了解。三是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如果没有不同意见,自己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让大家来批驳,只有这样,才能吸取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总之,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认识更加正确,才能使他们的认识更符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思想信息决策。“比较”是我们在全面认识一个事物的基础上,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和决定计划的一个重要方法。所有正确的分析,都是进行比较而得出的,这是‘试金石’的方法。

通过比较,可以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在比较时,不但要和现在的做比较,和过去的做比较,还要和外国的做比较。如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就采取比较的方法,比较和分析了中、日两国当时的国情,既反对“亡国论”,又反对“速胜论”,得出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的正确论断。

由此可见,通过比较,可以辨别是非,判断优劣,从而帮助我们获得全面的、科学的认识和最优化决策。做了“比较”以后,不要匆忙做出决定,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所谓反复,就是事情初步定了以后还要摆一摆、想一想、听一听不同意见。做了比较以后,不要马上决定问题,还要进行反复考虑,对于有些问题的决定,当时看来是正确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可能发现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因为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的认识过程,人们最终才能认识事物的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交换、比较、反复”是科学的决策思维方法,是使我们的认识、决策更全面、更准确的有效途径。

(三)坚持实践性原则

科学决策的制定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人们的主观认识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其现实途径无疑是靠实践。实践,指的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环境,获取他们的思想信息。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因为难者是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所有正确的决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得出来的。而有的教育者却相反,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势必犯错误,要看到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为了搞好调查研究,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有效方法:一是亲自和学生交流;二是通过班干部的反应间接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前者更重要,具有“真、快、广”的特点。

(四)坚持预测原则

科学的预测是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前提,决策必须事先预测未来思想发展的各种情况和趋势。比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注意到了中东石油危机,预测到能源危机势必影响到汽车市场,只有省油、价廉、污染少的小型汽车才能畅销,为此他们采取了相应的新决策,取得了汽车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又如,美国侵略朝鲜时,中国应该怎么办,党中央当时就进行了预测:不利的方面,新中国刚建立,经济基础薄弱,苏联不会出兵,敌方势力强大,不利于祖国的统一;有利的方面,可以为以后赢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否则西方敌对势力就有可能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最后优劣比较、长短比较,还是决定打。

(五)选优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就是行动目标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而只有一种方案就无法对比选择。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要求遵循选优原则,要求在各种方案之中对比选择。多方案选择是现代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方案的优与劣,要经过比较才能鉴别,必须制订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备选方案,从多种方案中对比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