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中庸和平”,与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体现的西方“好战健斗”形成较大的反差。表现在竞技运动方面,中国的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了对竞技运动的参与心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隔网竞技项目为什么强,无网接触竞技项目为什么差,正是这个原因。
新世纪中国体育要体现人人平等,必须处理好“两个战略”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平等观念。对中国以群体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以个人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合理取舍,逐步过渡,利用大众体育体现平等,利用竞技运动体现公平,发挥“两个战略”的特有功能,使中国的体育文化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融合,找到定位。
2.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价值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贡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国际社会运动。在国际大环境下,奥林匹克运动深受国际政治、经济、各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奥林匹克理想有很强的感召力,是大家追求和努力的目标,但奥林匹克运动主宰不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相反,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奥林匹克的发展。在现实情况下。奥林匹克运动往往成了搞强权政治、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舞台,致使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脱离。
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的熏陶,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中国旧有的体育价值观,霸权主义的猖獗,国际体育组织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带来的负效应,使中国人在义无反顾地参与奥林匹克的同时,憎恶强权政治对自己的左右,从而导致体育价值观念发生错位,或高或低地估计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和功能。
人类进入21世纪,进步与和平是永恒的主题。排除一切外来因素干扰,避免其他社会问题的影响,努力实现奥林匹克理想,是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改革的焦点。机遇与挑战并存,悲哀与喜悦并举。中国既要追求奥林匹克理想,又要投身于现实。树立新的奥林匹克政治观,一方面利用奥运选手拼搏竞争、互相进取的精神和品质强烈地感染世人,一方面重新建立新的体育价值观念体系,使新的体育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化特点和中国的传统道德相适应。
3.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是迅猛的,业绩是辉煌的,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曲折的、风与火的洗礼,始终在变化和持续之间取得一种和谐与平衡。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问题造成奥林匹克运动运行的适应态和功能耦合的破坏,制约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传统文化相联系,中国的体育运动是在充满屈辱和痛苦的形势下和世界渐渐融合的,特别是在思想深处对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处于排斥和抵制的境地。“土洋体育之争”、“土洋体育”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当时社会需要逐步适应,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在碰撞和交流后逐步同化、融合,这一过程同样也是始终在变化和持续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适应。新世纪随着中国开放、搞活意识的驱动,政治、经济新的运行机制的转换,各项进步事业逐步与国际接轨。体育的国际化趋势更加迅猛,给中国的体育发展带来新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体育社会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永恒发展,而又危机四伏,迫使中国人必须时刻准备应付和解决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对这个亚社会进行经常性的修补,在动态平衡中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4.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体育教育的影响
文化,对待奥林匹克要坚持“扬弃”的观点,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洗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沉渣污垢。使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树立“良好的榜样”,把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真正体现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走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道路,教育青年一代在新世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体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中国体育在新世纪能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视目前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处理好“两个战略”目标的辩证关系,在每一个人身上真正体现平等参与体育的权利;建构新的体育价值观念体系;对奥林匹克运动公正评价、全面宣传报道和透视奥林匹克运动的演进过程;重新认识竞技运动的本质,走竞技体育与教育结合的路子;建立中国体育社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机制,全面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
纵观百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教育、文化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现代奥林匹克兴起和发展的主线。顾拜旦等先驱们用古希腊、古罗马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建立了奥林匹克运动赖以发展的理论。利用奥林匹克运动教育青年以实现“教育救国”、“体育救国”的目的。但它又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时刻体现着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处处表现着对竞争和竞争效率的追求,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的公正、民主变成了在照顾大多数成员利益的同时,才能体现公正和民主。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价值观念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侵蚀致使教育属性蜕化,导致竞技运动与教育脱离。
上世纪80年代国际奥委会的一系列改革,包括政治的介入、经济上的商业化、职业选手参赛等使原来倡导的业余主义要求运动员以荣誉感作为基础,避免拜金主义侵蚀,发挥竞技运动的教育功能失灵。许多优秀运动员和奥运会的组织者放开手脚利用运动技术赚取金钱,把高尚的奥林匹克精神丢在了一边。
中国在长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积淀的封建传统文化始终与竞技运动对立、排斥,甚或与屈辱联系在一起。在封建的传统文化条件下,竞技体育难以成为体育文化的主体,占主体地位的只能是民间游戏中的娱乐活动。近代西方体育的传人和初步确立,是由于遭受侵略、屈辱的历史及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的驱动。改革开放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相适应。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现代体育的核心,并主导现代体育的发展,中国体育只有融入世界体育潮流,与世界体育接轨才能兴旺发达。奥林匹克运动可以培养人的竞争向上的精神、开放民主的观念、公平参与意识。基于这样的社会动因,奥林匹克运动得到了迅猛发展。第23届奥运会以来,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但同样也遭到了商业化、拜金主义、服用药物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扰。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几千年的传统的优秀文化,信任危机影响了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积极参与的心态。
5.信任危机影响了我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积极参与的心态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过度商业化、金钱贿选、腐败、职业化等,直接影响了奥林匹克的纯洁性、公正性,使人们觉得奥林匹克并不像顾拜旦想要达到的美丽、正义、进步与和平,如对奥运会的抵制、盐湖城贿赂丑闻等。国际奥委会为了解决和弥补目前所面临的信任危机,于1999年6月成立了“2000年改革委员会”,并通过了“2000年改革委员会”所提出的改革建议。就总体而言,国际奥委会在21世纪来临之际经历一场大改革,用更加公开、更加民主和更加富有责任心的体制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但目前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所存在和面临的一些问题不会很快地得到解决,甚至会每况愈下。这对于每一个重伦理、重情义并带有排他心理的中国人来讲,会感觉奥林匹克精神多少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切性。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意义、奥林匹克的身价都会大大降低。对于整个世界来讲,人类目前尚处在多极化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只有与之相适应,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因此应对奥林匹克运动公正评价,全面宣传报道其演进过程。理解现实、面对现实,既要使中国的体育义无反顾地走向世界,与世界体育接轨,又要适应世界体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洗涤历史的陈垢。
1.信任危机概说
(1)比赛中服用兴奋剂。据记载,公元前3世纪的古代奥运会,运动员就试用蘑菇、仙人掌的提取物(含致幻剂)来提高运动成绩。到了19世纪,社会上使用了可卡因、士的宁、咖啡因、吗啡等药物已涉及多项运动领域。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丹麦一名自行车运动员由于服用了苯丙胺,导致在比赛途中死亡。据统计,60年代由于苯丙胺等药物的滥用,直接或间接死亡的运动员达30多人。时至今日,兴奋剂丑闻时有发生。服用兴奋剂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叛,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违背,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开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躏。加拿大短跑运动员约翰逊给第27届奥运会涂抹的阴影至今笼罩在人们的心头就是证明。
(2)比赛赛制上玩弄把戏。比赛的组织者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时会在比赛的安排上做手脚,为不公平竞争铺设道路。例如,1994年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国足球队被安排与西亚队在一个组,结果导致“黑色3分钟”。中国足球队几次未能冲出亚洲,固然与我们的实力有关,但与亚足联在赛制安排上的不公平,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再如,中国女足在第三届世界杯比赛中,7天往返4个城市,行程5000多公里,以疲劳之身对抗美国队的以逸待劳,虽败犹荣。
不仅在赛制上,在项目设置上也存在着不公平现象。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共设26个大项,除柔道1项外,其余都是源于欧洲的西方体育项目。在奥运会项目膨胀的今天,某些与奥运会已有项目几乎重复的西方体育项目仍能进入奥运会(如第26届新增的男女沙滩排球),而东方体育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历程却极其艰难。
(3)管理上睁只眼闭只眼。为了本国、本地区、本集团的利益,为了赞助商能够痛快地掏钱,竞技体育的管理者、组织者,甚至教练员、队医对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能说没有一点责任?能说对赛制的安排、对比赛线路的安排完全是从竞技体育本身出发?而对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有些体育组织的处罚又如何体现了公平精神呢?同样违禁,但由于运动员国籍不同,处罚的严厉程度更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在处罚上的双重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所以管理者不仅要组织好各种竞技比赛,更要高举公平竞争的大旗,时时事事处处贯彻公平的法则,坚决将各种不公平竞争现象彻底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