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党员干部教育热点问题
24275400000047

第47章 民主观:政治文明尚民主(3)

正确处理民主与效率的关系,是建设民主政治过程中不可回避也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直接的目标和形式上,民主程序对于政治效率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牵制关系。现代民主追求的是:严格而公正的程序,决策过程充分的选择性和参与性,不同意见之间的竞争性以及决策的多数决定等。这些价值均是为了体现和保障政治决策管理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当然,在民主的活动中,程序的严肃性、不同主张的协商性要优于对速度和时间的考虑。但在深层次的互动关系上,民主对于效率又有保障和促进的一面。一般来说,民主在决策上强调严格的政治程序、充分的参与和协商,反对个人独裁。这种活动表面上耗费时间,但由于有程序制约,决策方案具有选择性和竞争性,存在对个人冲动决策的牵制,因而尽可能地保证了决策的合理和科学,防止决策的失误,提高政治统治和管理的效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政治管理效益。这样,在全局和长远的意义上,民主不仅没有影响社会发展的效率,实际上还保证了政治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主不仅不和效率相矛盾,而且是保证和提高长远政治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前提条件。

众多的事实证明,把民主和效率简单地对立起来的观点与实践是错误的。特别是以牺牲民主为代价来追求效率,很可能造成民主和效率都丧失。邓小平曾经提出了把民主和效率辩证地统一起来的重要思想,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主与效率关系的客观规律:既要发展民主,又要追求效率,二者不可偏废。通过发展民主,实现集思广益,集中全党和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避免个人决策和“拍脑瓜”决策造成的不可挽回的重大失误。同时高举效率的大旗,在法治和民主的轨道上提高政治管理和经济建设的效能,为民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七)在一党执政、多党协调的政治格局内,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民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强化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现在,党政主要负责人手中的权力过分集中,而且得不到有效制约和监督,从而导致腐败案件屡屡出现。据统计,在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案件一般要占案件总数的30%至40%。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党内民主不充分。现在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不高,民主集中制坚持得好坏往往取决于“一把手”的素质。有的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作风不民主,形式上都经过民主集中制程序,实际上是个人说了算。在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下,有的就会出现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有的就会利用这个条件随便去插手工程承包等微观经济领域,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由于党内民主不够,上级决定着下级升降荣辱的命运,就必然导致领导干部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因而导致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如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现象的发生。针对目前党政主要负责人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应当按照党内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对党内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机制。

(八)要保证民主进程的顺利发展,必须实现民主的程序化

程序化是民主的一个重要原则。民主是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策的机制。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当家作主不可能完全按照人民中每一个人的意志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只能按照人民中多数人的意志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所以,少数服从多数,就成为一切民主制度的灵魂。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运行,这些规则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就是程序化。民主的程序有些是约定俗成的,但更多的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的程序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变。民主的重要特征就是按程序办事。多数人的意志要通过程序才能表现和承认。如果多数人的决策和选择出现错误,也只能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改正。所以,民主必须实行程序化。

(九)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促进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互动

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架构,在政治上是民主政治,在经济上是市场经济。这在当今中国,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是相互呼应和相互促进的。

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民主政治,之所以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民主的原则和规则正是在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则与政治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及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中的运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起着优胜劣汰的作用。生产的自由扩张和自由竞争、资金的自由流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价格的自由浮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竞争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自由。平等、自由用法律规定出来就是权利,而实现权利的形式就是民主。民主政治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和每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人格及自由的权利,这是市场经济中平等自由原则的表现;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政治成员的权利主体原则;市场经济中的契约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的法治原则;如此等等。可以说,实现民主政治的过程是发展市场经济过程在政治生活中的反映和投射。

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不仅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使得发展民主政治具有经济上的内在要求。而只有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广阔的政治空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然是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一过程的。因此,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要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才能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

四、用党内民主推动党外民主

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索中国民主建设最为有效的途径,党的******则明确地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发展党内民主,用党内民主推动党外民主。而且,党的******报告还明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把党内民主视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生命,可见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所谓党内民主,就是指党内事务由全体党员当家作主,即全体党员有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党的领导和管理党内一切事务的权利。党内民主是从一般意义上的民主派生出来的概念,是民主观念在党的建设中的体现,其基本含义是党内所有党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党内民主突出党员在党内的权利主体地位。党员不是被动地等待“上面”发扬民主、给予你权利你才能享受某些权利的受体,而是能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的主体;党内民主赋予普通党员与党的领导人完全平等的基本权利,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享有选举权、罢免权。当然,如同社会民主会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一样,党内民主也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全体党员都来直接处理全党事务特别是高层的事务显然是困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权利的主体不是广大党员而是某些领导人员。如同社会民主一样,全体党员的民主权利可通过党的代表会授予党内领导人运用、行使。

把党内民主视为党的生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内民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从党的一大到******,在党成长壮大的历史足迹中,每一步都与党内民主状况息息相关。事实表明,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坚持和发扬得好,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就充满生机,蒸蒸日上,即使犯了错误、出了偏差也能够及时纠正。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就会犯错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挫折。可以说,党内民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激发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基础与动力源泉;党内民主,是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标杆。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逐步推进人民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基本途径。因此,当共产党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考验之时,发展党内民主就更显得意义重大、深远。发展党内民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展党内民主要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而人的言论行动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所以,党员先要有民主意识,才能提出民主要求,进而才能维护民主权利。党员的民主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内民主机制能否正常运转。假如党员的民主意识太差,监督观念淡薄,要实现党内民主是不可能的。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民主意识的缺乏,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传统观念,特别是特权思想和官贵民贱的等级观念的影响,是使某些领导干部形成官僚主义、不讲民主、拒绝批评、害怕监督的病根,致使有些党员心存顾虑,想监督而不敢监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宣传,培养和提高全体党员的民主意识。就目前我国社会和我们党的实际情况而言,培养和提高全体党员的民主意识,主要应帮助广大党员树立权利观念、平等观念、参政议政观念、法治观念。

(二)发展党内民主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发展党内民主,关键在上面,在于党的领导人把民主权利归还给全体党员。尽管我们提出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但实际中,则要以自上而下为主,强调从党中央做起,这不仅是由我们党的组织状况所决定的,而且是由党的领导体制内部功能所决定的。一般说来,越是上层,人数越少,层次越高,民主意识越强,开展民主就越容易。同时,这也是由党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党是全社会的表率,党中央是全党的表率,在发扬党内民主方面,也不应例外。党中央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做出了表率,就会推动全党的民主化进程。党内民主扩大了,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三)发展党内民主要强化选举功能

选举原则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也是民主的集中制与专制的集中制的根本区别,是实现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一个主要形式。在这方面,党中央从党的十三大起,就开始对中央委员会实行差额选举,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不变的等额选举方式。当前,党的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跑官、买官和卖官现象,以及一些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我们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有关。干部委任制是造成上述弊端的制度性原因。纠正这些弊端,铲除这些不良现象,关键是要将干部委任制改为干部民主选举制,如允许党员和代表联名提出候选人;允许党员和代表个人选聘党内各级领导职务;进一步扩大差额选举的层次和人数;等等。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党的各级领导层的活力,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党内民主的氛围,培养和提高全体党员的民主意识是落实党员民主权利的思想基础。

(四)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依靠制度保障

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新一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将要从党内民主改革开始。党内民主建设,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一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二是党的决策方式的改革,即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只有扩大基层党员的政治参与范围,才能使决策过程更科学,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这其中,党内民主制度的健全、完善十分关键。它不仅是前两方面改革能够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党内民主顺利发展的保障。在现代社会里,民主如果没有制度化,即使有了民主也会夭折。

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当前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一是健全切实保障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二是完善党内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策作用。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在试点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三是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四是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候选人产生办法和差额选举办法,切实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五是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六是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以完备的制度来保证党内民主的实行。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当今时代政党先进性的特征之一。只要有逐渐走向成熟的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就能够体现并且保持先进性,就能够实行长期执政,就有资格继续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世纪,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以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迅速发展党内民主,努力开创一个中国特色的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