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4281300000023

第23章 工作指导篇(11)

(6)行为分析法。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科学。它研究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行为的因素,其目的在于探求人类行为的规律,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对人们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能力。行为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心理因素,按照人们的行为变化规律去实施教育和管理。具体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个别谈话、面试、观察、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等。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实施对人的科学教育和管理,就必须掌握人的行为变化规律,即由需要产生动机,由动机导致行为的过程和规律,为正确使用行为激励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人的需要、动机、态度等进行分析和测量,采取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7)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认识事物之间异同点的逻辑方法。在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作为一项基本方法,常被用于管理、分类和筛选思想信息,对比衡量、评判鉴定思想品行,考察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变化程度和发展趋势,研究较大事件的利弊效果等。比较分析法,是古老而常新的方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比较学。如比较政治学、比较教育学等。这项方法在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对大量的思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有益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中找到思想问题的症结和事物的本质。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承前启后、鉴往知来。比较有各种形式,诸如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交叉比较、立体比较和全方位比较等。任何一种比较都只是手段,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比较的最终目的是掌握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掌握思想信息的动态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取得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效果。

(8)典型分析法。典型,是一定条件下具有某种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以其鲜明而出众的特点表现和说明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典型有好与坏两种。典型分析法,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个别事例的分析达到认识事物一般本质特点和规律。人们曾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例将这种方法形象地比喻为“解剖麻雀”。典型分析法,属于由特殊到一般、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方法,是思维过程中的科学归纳法。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典型之所以具有代表性,是因为在它身上不仅体现了共性的特点而且又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典型分析法就是在认识特殊性的过程中去发掘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内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信息的典型分析法,也是通过对典型人物、典型群体、典型事例、典型环境的解剖分析,来认识企业职工的思想特点和普遍规律。典型分析法,在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十分重要。它简便灵活,节时省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典型分析法与实际工作中抓典型、带全面、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是一致的。工作中运用好典型分析法,会使反面典型得到妥善处理,先进典型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3.思想工作实施方法

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法,是直接作用于企业职工的操作方法,是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实现工作任务、落实工作内容、施加影响的根本手段,是完成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最后环节。在这个关键的环节中集中地体现着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艺术水平,因此,掌握并能娴熟地运用各类实施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表扬法。表扬,即表彰和赞扬,是一定的社会组织或教育者对于教育对象做出的符合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言行所给予的肯定评价和褒奖。表扬方法,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荣誉感需要的形式,是强化人们积极行为的手段,是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行为科学的“强化理论”认为: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可以增强、减弱或消除人们的某种行为。表扬,就是这样的外强化手段。表扬,从正面肯定人们思想行为的积极因素,不但使本人有成就感和荣誉感,进而增加再前进的动力,还可以造就学先进、争上游的氛围。

(2)批评法。批评,是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指出教育对象的缺点和错误,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并提出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的意见。它通过引起人们心理的变化而触动人的思想,引起态度的变化并作用于行为,从反面起到警示、制止人的错误行为的作用。批评得当,能使批评者产生易于接受的情绪准备,提高认识,决心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反之,就可能形成情绪的抵触,甚至导致行动上的对抗。旗帜鲜明地表扬先进、批评错误,是发挥正负强化作用的有效方法。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能激励人们坚持正确行为,纠正错误行为。尤其是奖惩、表扬与批评制度化、经常化,坚持以表扬为主,更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乐观精神,培养坚持真理的恒久意志。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善于发现企业职工的优点和长处,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寻找和琢磨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上。长善救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天职。

(3)激励法。激励,即激发动机,勉励行为,是使个体将外来刺激内化为自觉行为。人的潜力发挥的程度与激励程度有直接关系6两个人的能力、水平差不多,由于激励程度不同,工作成绩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就一个人来说,在有激励和无激励的情况下,表现也有很大不同,可用一个模式表示:工作成绩:能力×动机激发。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群众的自觉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运用激励原则有利于激发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的主动性,可以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一点在当前尤其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与实际利益的联系较以前大为直接与紧密,对利益的关心更为强烈。在利益意识日益强烈的趋势面前,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还只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就不可能取得任何实效。因此,必须从人们的内在需求出发,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运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的手段,奖优罚劣,促使优胜劣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良性循环局面的形成。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目标时必须了解人的需要、利益,努力把集体利益同人们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激励人们为集体与个人的共同利益的实现而奋斗。

常用的激励方法,有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精神激励。目标激励,就是用目标的吸引力、感召力和鼓舞力来激发和勉励教育对象不懈的奋斗精神和积极的创造活动。目标激励,是调动教育对象内在积极因素,增强自觉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榜样激励,是以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对象,激发其上进心和荣誉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使教育对象学习有目标、行动有楷模。精神激励即通过表扬、授予荣誉称号或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报道等形式激发、鼓励和强化人们正确行为的方式。希望得到表扬、赞赏和鼓励,是人的普遍心态,是人格的特征之一,所以,在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注意激励方法的运用。

(4)感化法。感化法,是教育者用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来打动受教育者。爱护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天职,是良好职业道德的表现。以爱心换取爱心,以爱的情感付出换取爱的情感反馈,形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形成互敬互爱的良好风气,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氛围。爱能激理,爱能育情,爱以立志,爱能导行。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总是渴望得到组织的关怀体贴和热情帮助,并把这种关怀和帮助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支持。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以情感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经常深入职工,密切联系职工,与职工打成一片,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建立起一种鱼水关系。要尊重、信任职工,寻求“共鸣点”。兰州臣大焦化厂实施“暖人心”工程建设,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职工的一致欢迎,营造了和谐的工作环境。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绩效考核办法,定期对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加强职工思想教育;企业领导深入群众,与工人广泛开展沟通交流,及时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时时关心职工业余生活,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这些做法使企业职工凝聚力增强了,工作出现了新面貌。

(5)说理法。说理,是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劝告、说服受教育者,提高其思想认识和觉悟。说理的具体形式有摆事实,讲道理;讲故事,喻道理;举案例,明道理等。说理,是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企业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思想认识中的问题不能靠压服,只有通过透彻的讲理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不论采取什么形式,最终都要告诉或表达一个道理,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得到一个启迪。说理教育,理是关键,理是核心。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道德观、民主法制观等。只有理论正确,道理清楚,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6)约束法。约束,是用社会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行为规范管理、限制、监督人们行为的方式。如道德要求、法律制度、纪律守则、文明规定等。它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们行为程度的准则,规定了人们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它不仅对人们的越轨行为具有约束、限制和监督的作用,而且对人们的合理合法的行为具有支持、鼓励和指导的作用。约束既是管理,也是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它体现了知行结合、知行统一、管教统一的教育方式,是“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建设

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面把握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过去运用比较多的一些载体如政治学习、开会、办学习班、作报告等,多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与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过去那种绝大多数人都被组织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格局,出现了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大量的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济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原来行之有效的开会、办班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显得不完全适用了。需要创造覆盖面宽的载体,如管理载体、企业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网络载体等,以适应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增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1.管理手段载体

以管理为载体,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人们的具体工作之中,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工作、学习、生产积极性的目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很高的契合度,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为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内在根据。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运用管理载体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和优良传统。而以管理为载体便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最佳选择。一方面,管理活动是提高经济工作、业务工作效益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管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又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过程中,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乃至法律手段的运用,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密切配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管理的支持。因为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社会或单位管理混乱,人们的思想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样的氛围中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只有通过管理这个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渗透到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实践中,切实促进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的发展。总之,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