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业务工作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的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能否实现。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任务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承担着重要使命,有效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优秀品格、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保证,他们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社会发展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而确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且相辅相成。
(1)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又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教育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热爱祖国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义务和素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经常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并引导这种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内在动力。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2) 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加强正面教育,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学生思想上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树立起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及标准。 当代大学生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继往开来、兴衰成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奋发向上的,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面对新情况,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就是要区分层次,努力在两个层次上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对于全体大学生,都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3) 诚信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担负着保证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合格的有用人才的重要职责。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教育意义深远。不可否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外开放的文化领域等社会条件的挑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其表现形式通常有:考试作弊、作业抄袭、伪造证件、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因此,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4) 心理健康教育。
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正确“三观”的确立。 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必须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从根本上消除心理障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环境,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使精神得到充实、心理品质得到磨炼、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5)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这一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首先,要重视对其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抓好大学生生态知识的普及工作。其次,应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情感的培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再次,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最后,要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系统,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6) 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人是自然中的一员,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物”,人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这个生存家园,正是自然界孕育和维持了人类这个有机的生命体。因此,保护自然、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而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生存危机,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反馈性惩罚,其从反面证明了“人与自然”系统的共生共荣关系。
人类应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世界观。
(7) 科技道德教育。
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显示巨大作用,但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其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造成像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核威胁等副作用,且这种副作用随着科技进步愈益增强。
为此,现代社会试图通过对人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培养,以实现社会道德精神价值与科技发展之平衡。 科学精神培养侧重于对人的求实、进取、创新、严谨、公正、协作、献身等品质塑造,科学价值观培养主要是提高人对科学价值认识和运用科技的自觉性。科技道德素质培养是现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富有的新内容,是现代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现代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社会主义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增强人才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
(8) 网络伦理教育。
网络作为一种迅捷便利的传播手段,对开阔学生视野,拓宽获取知识渠道、启迪智慧等具有积极意义,远程教育、虚拟课堂、校园网等都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充分有效的开发,对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网上一些不健康内容时刻诱惑和腐蚀着人们,因此,网络既是德育手段,又是德育内容,运用网络进行主旋律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新途径。网络伦理教育通过价值观、道德判断力与意志力、网络道德意识及责任感的培育,提高学生辨真伪、求真理、慎判断、作选择的能力,以抵御不良信息诱惑,消除网上不良行为。
(9) 人文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自然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侧重于教人求真;人文学科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更多的是教人求善求美。通过学习和研究人文学科知识,可以体味、陶冶人文精神,熏陶出一种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在社会进步与发展、社会生产与人们行为方式变革面前,我们必须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抛弃技术万能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类中心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的价值,构建一种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自然的全新的文明观和价值观。而要养成这种充满人文理性的文明观和价值观,离不开人文教育。所以,我们应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科学教育的同时,开展包括以文、史、哲、艺等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精华等为内容的人文素质的教育和熏陶, 从而使学生懂得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思维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文化品格和情感水平,发展价值判断能力,端正价值取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0) 生命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已成为高校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原因多种多样, 但作为与生命成长和精神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学校教育,缺乏对生命的整体关怀和引导,也是对学生生命存在和发展带来不少伤害的重要原因。 在和谐社会视野下,“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人文关怀、生命关怀、实现人的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所以,加强生命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建构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
从大学生成长的特殊背景考虑,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强调以下内容:一是敬畏生命教育。要教育学生接受生命、接受生命中一切的必然和偶然,从而严肃地对待自我,对待生命的选择,理解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二是培养生命关怀能力。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漠在于缺乏对生命的基本信念以及生命关怀相应的情感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给予学生生命关怀,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学校的关爱,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对生命的承诺,并通过生活最终养成学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命抗争精神。三是生命的幸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克服人性的弱点和惰性,提高学生察知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激情与动力。
(11) 感恩教育。
“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令人遗憾的是,常见媒体报道一些大学生不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尊重老师的教诲之意,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只知索取,不懂回馈。因此,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加强感恩教育是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诉求。 加强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 其次,必须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积极开展切合实际的感恩教育活动。 再次,作为学校,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值得感恩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形成以知恩报恩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的道德舆论氛围。 最后,感恩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感恩成为大学生立身处世的优良品格。
(12) 责任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提升责任意识,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其重要内容。 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是教会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建设者的大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首先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心,树立责任权威,形成人人讲责任、个个负责任的责任氛围。其次,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行为责任能力,只有把所具有的责任能力表现在必须去完成某事的行为上,才意味着大学生对责任的承担。 最后,教师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去影响和引导学生,作好感召力、使命感和道德责任的教育示范,这样,大学生责任教育才会取得实效性。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 ”这一科学论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内容。 这是以胡****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的最强音,从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方向性的重大影响。 因此,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实践的德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虚拟道德情境,这种应然的道德理解不能替代实然的道德行为,学生终究要走出学校,学生只有在实际的社会道德情境中,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认知,才能确实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含义。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服务学生生活。
总之,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和谐社会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发展反映了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