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话说新农村
24284800000018

第18章 农民增收的锦囊妙计(1)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一、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党的******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下发了5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随后几年,中央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大力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人快速增长。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各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2003-2007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达1.6万亿元,年均增长17.8%;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补贴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四补贴”达到1028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对粮食、生猪和油料生产大县进行奖励,对农业保险保费进行补贴,并对鲜活农产品运输予以费用减免。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国人大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新时期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法律体系,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2,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把发展和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发展方式有了较大转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2004-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连续4年保持增长,其中2007年粮食总产达到10032亿斤。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平稳增长,棉花、糖料、蔬菜、水果产量连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生猪生产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呈现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渔业生产继续健康发展。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逐步增强。

3,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

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就业的重大战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工作。2004-2007年,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就培训农村劳动力1230万人,其中85%以上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服务,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力度,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低、子女上学难、劳动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

4,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03-2007年,中央安排投资3000多亿元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一是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重大项目,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大力改善农村基本生活条件,2003-2007年,全国新建农村公路130万公里;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974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新增沼气用户1650万。截至2006年末,全国95.5%的村通公路,98.7%的村通电,97.6线的村通电话,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

5,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惠及近1.5亿名农村中小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约1100万名学生受益。二是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8年3月底,已经覆盖全国98.2%的县,参合农民达到8亿人。三是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2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四是基本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行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6,深人推进农村改革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并取得积极进展。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不断扩大。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截至2008年4月,全国已有1000多万被征地农民被纳入社会保障制度。

二、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制度创新、农业保护和投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合理经营、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防灾减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由于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等问题已有专章论述,故以下论述的重点是其它方面内容。

(一) 依靠科技进步

1,新科技催生新农业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智能化、物化、产业化和企业化四大特征,它在形成自身完整体系的同时,与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融渗透,从而形成许多新的科技交叉点和生长点,不断拓宽生产领域,使农业不仅可向土地要粮,还可向海洋、微生物、太空等新领域要粮,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科技进步这个锦囊一旦打开,将让农民看到,科幻般的现代农业王国正成为眼前的现实。

(1)海陆空并举,多样性纷呈

21世纪人类食物供给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开发,除寄希望于第二次“绿色革命”外,还将求助于“蓝色革命”、“白色革命”和太空农业。利用大陆架浅海水域开辟“蓝色田园”、“蓝色特种水产养殖场”,利用无风暴区开发“深海农牧场”的前景乐观。开发农业微生物的“白色革命”已形成气候,诸如微生物农药、农用益生菌、保健益生菌、工程菌等均已进入市场,并形成众多新兴产业。此外,航天科学与农业科技相结合,催生了太空农业。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核技术、光电技术和农业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综合不同的优良性状,按人类需要有选择地定向塑造新的物种和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物抗逆性,让庄稼成为“变形金刚”。这些都为农民收入加速增长带来了新的曙光。

(2)生物农药,生物因氮技术,既节能环保又降低成本

科学家们发现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为其他粮食作物固氮。若能使根瘤菌与大麦、玉米等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共生,就无需大量施肥。我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在小麦固氮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世界上已商品化的高效、无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达三十余种。生物农药包括细菌农药、真菌农药和抗生素农药等。现今大多数生物农药的制造是以苏云金杆为基础的,苏云金杆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细菌,目前已鉴别出约三十五个变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农药将成为主导农药。

(3)革新种养技术,缩短成熟周期

快速繁育技术,即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性繁殖途径,发展人工种子制造产业;利用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发展动物胚胎生产、贮存、运输与利用的新兴产业;利用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技术、加快畜禽性别鉴定技术,进行定向繁殖和饲养。这些都将在21世纪实行产业化。另外,植物组织培养是近代最成功、最具有实用性的生物技术之一。目前,在马铃薯育种中,运用试管培养无病茎芽方法大量生产高质量的种苗,避免了大田易染病虫害的弊端,而且大大缩短了生长时间。

(4)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用计算机控制农作物环境条件,制定最佳作业方案,可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目前,科学界正在积极研制开发“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它采用人工智能原理,科学地储存和应用农业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使其应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林牧副渔等特定领域。

激光、遥控、核技术,田间地头显神通。由于核辐射育种在提高变异率、扩大变异范围、提高基因重组率、缩短育种年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而且核辐射具有保鲜、杀虫、灭菌彻底、不影响营养成分、不带药物残毒等特点,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同时,激光在农业应用上的研究,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的调查、自然灾害调查、农作物估产、水库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这些都为21世纪大规模农业生产开辟了新的前景。

2,科技惠农政策得到落实

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兴农”的惠民政策,对加速农民收入增长意义重大。农业科技这么神奇,惠农政策又如此英明,为什么在我国迟迟不能大规模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给农民带来收益?这不能不让人从政策落实上寻找答案。

(1)农业科研投入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

尽快将国家财政的直接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0.6%以上的水平。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的比重,使农业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幅度不断提高。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吸纳其他投资主体积极参与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为此,我国近期内要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对农业科技投入增长做出明确规定,尽快建立一个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奖励、资金配套等措施,鼓励国内外企业、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投资农业技术产品的研发,逐步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

(2)科技入户工程开始深入实施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把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重点扶持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以带动广大农户,这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科技与生产结合的典型形式,是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不高的问题,真正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又可为农户增加致富本领。它是促进农技推广体制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大举措。

二是加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重点推介发布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跨省区推广的良种,以及高效简捷、节本增效、防灾减灾等先进实用技术。

三是强化以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学习培训,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形成农业技术示范新模式。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培训体系。要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培训方式,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工程的作用。坚持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按照“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培训卡、一张教学光盘”的“四个一”培训模式,做好课堂教学和现场培训。把现代手段与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快捷高效地开展培训工作。科技培训项目要按照“定培训单位、定培训对象、定培训内容、定资金使用”的要求,责任到人,培训到户,提高培训效益,使农民快速提高科技致富的能力。

(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由于片面追求高产而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人称他们“每一个粮食丰收年都是以每英亩流失3050吨表土换来的”。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前些年,为保障人们需求,在大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由于忽视生态经济规律,正面临着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江河淤积、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能源短缺、水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题。

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于是“大农业”、“两高一优农业”、“飞鸟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构想应运而生。尤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的设想引起了决策、理论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关注。

1、四个现实意义,决定战略选择

我国高效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组装和合理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和持续增长。发展县域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四个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全国2135个县市区,一般都存在着脱贫致富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艰巨任务。一些贫困地区形成了“山光、水尽、人穷”的恶性循环;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虽不很恶劣但却十分脆弱。而发展县域高效生态农业,着力建设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则能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它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可靠保证。高效生态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是追求一种较低交换层次的原始平衡,而是充分发挥物质潜力,减少废物,因地制宜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重建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大幅度提高环境人承载力。

高效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突破口。破坏生态是对农村资源优势的竭泽而渔,可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留下的却是无穷的灾难。而高效生态农业则开凿了财富的涌泉,滚滚长流可以永无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