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中,顾客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受店名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有时会听人这样说:“这家商店真不像话,简直名不符实!”也有人会说:“你们这家商店真是不错!名字真好听!”两种话语虽然不同,但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却都是一致的:小店名称很重要。
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顾客下次要来小店购买商品,那么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店名。可以说,店名在顾客购买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频率都是相当高的。因此,好店名便是小店的“第一推销员”。
作为“第一推销员”,店名的推销作用甚至比小店中专门从事推销工作的销售人员的作用还要重要。如果小店的名字能够给顾客以好感,顾客就极有可能购买其产品;反之,名字不好,就很难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因此,想要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首先就要学会利用好小店名字这个“第一推销员”。
二、起名的原则
名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店未来发展的状况,因此对于小店来说,它的名字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传达性和识别性。
1、传达性
小店名字就是店铺的“商标”,一个好的店名,无疑是小店无形资产的载体。现代市场中的小店名字,已不只是文字,还包括了小店名字的视觉表现形式以及颜色等。
可以说,名字就是小店的品牌,因此必须做到“耳目一新、内容贴切。”例如“百姓鞋业”这个名字,不仅传达了小店经营的行业,同时也有大众鞋店的意思。
2、识别性
通过小店名字,顾客便可进行区别,这是起名的另一个原则。
现实生活中,顾客经常会用两种方式表达购物地点:“我是在‘百姓鞋业’买的”,“我是在××条街上的店铺里买的”。从表达效果可以看出,第一种表达方式对店铺十分有利,因为顾客认的是小店本身,而不是特定的店址,如果更换店址,顾客的流失就会少得多。
三、六种方法巧起店名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小店规模小,便随便起个名字,这样做无疑是对自己的不负责,甚至可能对生意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如果店名落入俗套,也不能体现出它的商业价值。
纵观目前的起名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技巧,希望对小店创业者有所启发。
1、以地名命名
用地名作为店名,一方面标明了小店的所在地,另一方面可借地名之光,扩大宣传力度。
2、以小店创业者本人名字命名
这种命名方法可以突出个人信誉和经营理念。如天津“盛锡福”帽店原名是“盛聚福”,由老板刘锡三和其表兄芮某共同经营,后芮某去世,刘锡三开始独立经营,为了突出信誉度,他将小店改名为“盛锡福”。又以“三帽”为商标,把他的名字“锡三”两字与店名、商标融为一体,终使企业成为闻名遐迩的帽店。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苏州“雷允上”药店起初命名为“涌芬堂药铺”。因其创始人雷大升,字允上,把脉问病颇有名气,且人品不错,人们只知有“雷允上”而不知道有“涌芬堂”,故小店干脆顺应民意改名为“雷允上”,以突出个人信誉。
3、以典故、诗词、历史逸闻命名
这种命名方法简明直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北京的“张一元”茶庄,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典故,暗示了老板以一元钱起家的坎坷经历。开封“又一村”饭店取自南宋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句,暗示老板起先创办“座上春”饭店赔本,盼望获得新商机的心愿,寓意深刻,读起来朗朗上口。
4、猎奇心理命名
“钱柜”是北京现今最为火暴的KTV量贩店的名字,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个既古老又古怪,还有些俗气的名字,会和现今最为时尚的娱乐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钱柜原是我国古代各大商号里用来装铜板的柜子,相当于现在的大保险柜。店家起这样一个名字仅仅是讨了一个彩头,但没想到的是,这个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商业味道的名字,却满足了当今追求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的好奇心理。而且“钱柜”谐音为“钱贵”,说明这是一个高消费的场所,暗示着出入者的身份地位非同一般,所以生意异常火暴。
5、以小店创业者团体命名
这样命名的好处是:可突出集体信誉,体现小店精神。
上海“老介福”绸布店是以小店创业者团体命名的老字号,该店名别具特色、幽默诙谐。创始人李山石、姚应生、程用六三人的长相各有特点,李山石年高体壮,人称“老寿星”;姚应生身材高大,长着一双大脚,人皆戏谑他为“长脚”;程用六矮小发胖,人称“大阿福”。他们为小店命名时,巧妙地运用各自绰号的知名度,从每一个绰号中取一字,合成“老介(为脚的谐音)福”,使店名妙趣横生,体现了小店创业者的团队精神。
6、美感命名
这种命名方法会给人以融会贯通、回味无穷的感觉。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字形优美大方、变化无穷,非常适用于店名。
当然,汉字用义要健康文明,富有现代感,具有冲击力,读起来有品位,方便传播。或寄托愿望,或表现特征,或构思独特,或意境深邃。在音律上要朗朗上口,有韵律美;在字形上要富有创意,易识别,简洁明快,如“太和”时装、“红双喜”香烟、“三九胃泰”等。
经典案例:“大胖”
涮锅的启示录
创业开小店,最具有自己的品牌,并最终享誉大江南北,相信每一个小店创业者都会有这样的梦想。
当我们走进超市,有时会看到“大胖”这个火锅类品牌的锅底,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品牌正是由一个小小的涮锅店发展起来的呢?
宁新院是“大胖涮锅连锁店”的创立者,他就是靠“吃苦”二字携妻抱子,无本创业,并最终取得成功的。
20世纪90年代初,宁新院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原因就是他在老家盖了新房,而这笔钱几乎全靠借贷。
新房建好了,但债还是要还。考虑再三,宁新院决定进城做生意。
可是做生意又谈何容易?他在运城毫无亲戚朋友,整日与怀抱着两岁儿子的妻子走遍大街小巷,可依旧是一筹莫展。
赔本赚人气
最终,宁新院下定了决心,决定和妻子到夜市去卖面食。经济拮据的宁新院靠着离家时从乡亲那里借来的、仅有的不到一百元钱,购置了最简单的炉子、沙锅、碗筷、少量的面粉和肉菜,开始练摊。
摊位建立之初,宁新院为了聚揽人气,把炖好的沙锅肉面送给商店,把一碗碗面条送给摆摊人,把白馍夹肉送给拉平板车的穷苦人。
就是这样,宁新院走上了创业之路。值得欣慰的是,因为在送饭时他和妻子态度和蔼,要大家品尝,不收分文,只听意见,因此人们很快记住了他们俩。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好,称他是个心诚的人,并开始亲热地叫宁新院为“胖子”。
宁新院的苦心没有白费,这一策略收到了效果,为他赚来了不少的人气。因为他给人送饭时,来往行人都以为这些饭菜是别人订的,可见摊主的手艺一定不错。于是宁新院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他向穷苦人卖面时,总要卖一大碗,再送一小碗。就这样,宁新院的美誉不胫而走。
小店正式开业
通过辛苦的劳动,宁新院有了一定的积蓄,决心自己去做点什么。
这个想法在心里成形后,宁新院开始积极行动。首先,他把已经做出了名的面食摊子盘给了别人,从而获得了一笔钱。揣着这笔钱,他又接手了一家生意非常冷淡的涮牛肚店,从而有了自己的店面。靠一个“诚”字,也靠以前积累下的好口碑,宁新院接的这个烂摊子很快也火暴起来。
牛肚店的火暴,让不少人慕名而来。一天晚上,他与一个经常光顾小店的老中医讨论起涮锅配料的问题,从一番交谈中,宁新院感到获益匪浅。从那以后,他又经过不断请教,逐渐认识到食疗文化大有可为,并形成了自己的秘方,从此,他的生意又好于从前。后来,宁新院先后拜访了60多位老中医,得到了不少好的配方。
就这样,宁新院终于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涮锅城”,在1998年申请注册了“大胖”涮锅图文商标,成立了饮食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迅速在全国发展了一百多家连锁店,遍布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