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四)
24341900000017

第17章 被劫持的飞机(1)

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1987年7月发生于日内瓦机场的那起反恐怖突袭行动就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反思。它告诉人们,劫机犯虽然凶狠可恶,无辜的乘客虽然是弱者,但驱散阴云的希望并不全在于反恐怖特种突击队,弱者同样有自助、自救的能力。只要临危不乱,保持信心,增强勇气,不为恐怖凶焰所吓倒,就能够将劫机犯制服。

1987年7月24日凌晨6时50分,罗马机场。

一架由中非首都班吉起飞的DC-10第056号班机在此加满油后,在跑道上刮起一道狂风,缓缓起飞,迎着一道道绚丽的霞光向欧洲名城--巴黎飞去。

送去了一个黑夜,迎来的是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可爱的清晨。机舱内又活跃了起来,乘客们有的兴趣盎然地浏览着画报书刊,有的在天南海北地神侃……

法国服装设计大师昂纳尔·夏绿蒂就搭乘了这架飞机。望着照片上儿子和女儿可爱的笑脸,夏绿蒂更是归心似箭。“亲爱的孩子们,妈妈想你们,过不了多久妈妈就会和你们在一起了……”想到这儿,夏绿蒂仿佛已经触到了儿女们稚嫩的脸蛋,听到了他们热切的呼唤。夏绿蒂禁不住幸福地笑了。

正当人们沉浸在舒适、欢乐的气氛中时,一个魔鬼降临了。

一个中等身材、眉清目秀的年轻人匆匆走进二等舱,朝头等舱走去,然后径直来到驾驶舱。本次航班机组人员罗内德以为他在找洗盥室,便礼貌地向对方示意:“这里不是洗盥室,请到……”话音未落,年轻人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一支Vz-6l型自动手枪,“砰”

地一枪,罗内德惨叫一声,翻倒在地一命呜呼了。

机长贝尔特听到枪声,正欲回头看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冰冷、坚硬的物体已抵住了他的后脑勺。“立即改变方向,飞往贝鲁特。”声音听起来骄横、强硬。

“糟了,飞机被劫持了!”经验丰富的贝尔特的脑袋马上“嗡”地一声。“这个魔鬼是谁?他是怎样登上飞机的?”

劫机犯名叫阿里·哈桑·哈里里,现年2l岁,属于黎巴嫩什叶派。他从16岁就投身于“伊斯兰新解放者”的艾兹卜拉运动,进行恐怖活动。其所在组织是恐怖组织的后起之秀,于1982年成立。他们的恐怖活动打击目标是美国、法国,美国的中东政策,法国向伊拉克出售武器,使他们对美国和法国恨之人骨。为此,他们在中东掀起了一场反美、反法的恐怖浪潮。1983年4月,他们炸毁了美国驻贝直特的使馆,63人惨死。同年10月,又炸毁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营房,241名美国士兵丧生。1985年6月,他们劫持了美国环球航空公司873号客机。从1985年起,又连续绑架了十几名法国人。他们原以为这一系列的恐怖活动会迫使美、法改变中东政策,但是他们打错了算盘,美、法依旧我行我素。于是,他们决定采取更大的行动,制造更多的恐怖事件。

21岁的哈里里外表儒雅,中等身材,不容易引起警方的怀疑,于是,操一口流利法语的他是此次实施恐怖行动的最佳人选。哈里里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打听到有一架航班从刚果飞往法国,机上载着148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其中有64名法国人,便决心去冒险劫持这架飞机。

他将一支手枪和一小包炸药装进空洞洞的收音机壳里,伪装成机场工作人员,在已被收买的机场内线协助下,成功登上了这架国际航班。

在飞机飞抵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上空时,哈里里顺利地按计划实施了劫机行动。

此刻,机舱内一片惊慌,叫喊声不断。嘈杂的喧哗声中,夹杂着女人悲戚的哭声和男人无助的叹息。恐怖的乌云顷刻间笼罩在所有乘客的头上……

颇具经验的机长贝尔特得知情况后,并不十分害怕,他脑海立刻闪起一个念头:如何保护乘客安全和公司的荣誉。他机智、冷静地同劫机者周旋着。

“飞贝鲁特油不够,再说我也没有贝鲁特的航空地图和飞行数据,直飞巴黎吧。”哈里里听罢,如何肯听,威胁道:“你若敢耍花招,我就炸飞机。”说完便亮出那宽宽的牛皮带上系着的5条长形炸药。

经过10分钟讨价还价的谈判,劫机者终于同意在日内瓦降落加油后再起飞。

然而,没有料到日内瓦机场在得知飞机被劫持后,竟不同意着陆。

不能着陆,原想飞机停下来再与劫机者周旋的打算不仅落空了,反而更加麻烦。

“必须降落。”哈里里不依不饶地坚持着。

可是,主跑道上堆满了前来封锁的救护车、救火车,根本无法降落,强行降落只会机车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贝尔特将目光投向了跑道标灯边的开阔草坪。他将操纵杆拉回原位,机头对准草坪下滑了过去。飞机从汽车组成的封锁线上擦过,极亮的火花从机尾喷向地面。

飞机滑过草坪,笨拙、迟缓地滑向远离其他机群的18号停机坪上,终于停稳了。

此时,时针指向7月24日上午8时13分。

哈里里待飞机停稳后,立即通过无线电话与指挥塔通话,要求机场“给飞机加油”,并提供有关贝鲁特的航空地图和飞行数据,然后准许该飞机飞往贝鲁特。日内瓦机场采取“拖延战略”,并与有关方面迅速取得联系。为了稳住这个暴徒,机场同意给飞机加油。但又告诉他,贝鲁特机场回电,黎巴嫩内政部长已下了命令,不准DC-l0第056号班机降落,所以他们不能提供任何地图和数据。

哈里里听完气得说不出话来,说:“我再让点步。只要一提供航空地图和飞行数据,就马上释放飞机上的非洲人、比利时人和加拿大人。”“其他人呢?”“留在飞机上。飞机必须在15分钟后起飞。”接着又说:“如果不提供航空图和飞行数据也可以。但法国必须释放去年冬天逮捕的阿卜杜拉。”

然而,法国代表断然拒绝接受这个条件。

谈判经过一个多小时,仍旧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最近一段时间,法国人连连在中东遭绑架,现在又被恐怖分子扣留了大批人质,恼火至极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立即命令一支反劫机特种部队火速赶往日内瓦。

瑞士当局面对这样一起从未遇到过的棘手的意外事件,实在有些手足无措。然而,既然灾祸已经降临,躲也没法躲了,总得迎上去,否则国际舆论的压力承受不起。

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EMPO”反劫机特种部队乘坐直升飞机赶到日内瓦机场。

瑞、法两支队伍迅速联手行动,组成一个紧急救援指挥部,在现场上紧张开展了营救人质的准备工作。

首先,最要紧的是制定营救方案。是强攻,还是继续谈判、拖延时间、伺机出击?紧急救援指挥部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两派据理力争,各不相让。不知不觉中,半小时过去了。

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拖延时间了。当他们通过话筒了解到劫机者手持武器,腰绑塑胶炸药时,终于一致确定了这次营救活动的宗旨:珍惜一分一秒,确保人质安全,以武力营救为主,不可强攻。

于是,一场对付魔鬼的行动悄悄地在空中进行。

警察局的摄影师将摄像机、照相机的高倍望远变焦镜头瞄准了18号停机坪上那架被劫持的飞机。

雷达侦察仪迅速架起,无声无息地运转着,探测着情报。

一套由摄像机和音频放大器组成的组合监视仪在机场控制塔内迅速落成。这套监视设备功效神奇,摄像机上的800毫米焦距的长变焦镜头可以再现驾驶舱内控制仪表盘上的几个荧光屏。音频放大器可以通过望远瞄准镜对准声源,在八百码的距离内能够清晰地录下正常的谈话声。然而,可气的是,这套监视设备在紧张之时偏偏出了故障。

看来只好用望远镜观察飞机动静。飞机横身斜对着控制塔,所有的出口和舱门都关闭着。观察驾驶舱的挡风玻璃和侧翼段,同样被里面悬挂着的毡毯遮挡得严严实实,无法看清机组人员和劫机者。劫机者太狡猾了。

对机舱内的情况竟然一无所知,该如何行动?营救指挥组的成员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迫不得已,突击队员还是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