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24352200000005

第5章 职业道德概述(4)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体利益即代表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一般是代表局部利益和目前利益。因此,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的利益和需要同时也就是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和需要,维护集体利益同时也就是维护每个成员的共同的根本利益。但这绝不是说二者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矛盾。相反,矛盾在职业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社会的集体利益是从全局上,从长远上代表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每个人由于情况不同,又有着许多局部的、目前的利益,在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不可能事事、人人都同时得到满足,这样就会出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坚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就应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刻维护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兼顾劳动者的个人利益,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历史上职业道德的继承和发展,它除了与以往职业道德有共同点之外,还有自己的特征:

属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是属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反过来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又有推动作用。这就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其他社会的职业道德的根本区别,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特征。以往的职业道德则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总是受着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制约。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不但克服了旧职业道德所具有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行为主义和平均主义,而且摆脱了小生产的自私自利、狭隘保守和自由散漫等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行各业都是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的,因而各行业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协作的关系。这和同行是冤家,同行之间互相倾轧的职业道德是根本不同的。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它通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每个劳动者,在各自的职业活动中,都要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

要靠人们自觉地建立和遵守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其他社会职业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崭新的职业道德,它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自觉的努力,才能建立和发展起来。要对广大干部和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明确本职业对整个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明确每个人工作的好坏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从而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履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如果不对从事各种职业的劳动者进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教育,那么,他们当中就有可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产生小团体主义,滋长“金钱至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错误思想和行为。近几年,各个行业制定了一些体现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的公约、守则等,这是建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有效措施。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不是束之高阁的教条,而是为了指导人们的职业实践活动,因此,要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必须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7.职业道德的层次性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职业道德要求是有层次性的,也就是说,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还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同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残余还存在,人们在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上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反映在职业道德上必然呈现出层次性来。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职业劳动态度和劳动目的上。对于一般的职工群众,要求树立诚实的劳动态度,积极创造,勇于进取,爱岗敬业,通过劳动等正当手段致富,通过公平竞争取胜,当个人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能够以集体利益为重,服从集体利益,不损害他人利益,做到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只要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能够达到或基本达到这些要求,就是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修养的人,应当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敬。对于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以及领导干部则要求具有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把自己的职业劳动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应该具有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劳动不计较报酬,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能够做到公而忘私,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按劳分配对于先进分子就不适用了,更不等于说可以把这种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作为政策去要求先进分子。对于先进分子的劳动和工作仍然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但是,作为先进分子本人来说,则应有这种道德要求。对于广大共产党员来说则应努力履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根据共产党员的标准,自觉地、不计报酬地为党和人民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的层次性还表现在遵循职业道德的规范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上的差别。有一些职业道德要求,对一般职工来说,只要求他们不违反就可以了,而对于先进分子,不仅要求他们不违反,而且要求他们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整个事业联系起来,更加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比如,一般群众只要做到遵纪守法,就是符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对先进分子来说,则不仅要遵纪守法,还要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同时,还要求他们成为遵守职业道德的表率,并带领广大职工一起遵循。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具有层次性,并不等于说不存在一般的、共同的职业道德要求。社会主义各行各业的基本的职业道德,对于各行各业的职业劳动者来说,都是必须遵循的。有些职业道德要求,看起来很高,但却是职业劳动者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比如对财会人员来说,廉洁奉公就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不贪污,不挪用公款等等,是一个财会人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不管他是共产党员还是一般群众,都是必须坚决遵循的。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层次性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基本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道德要求的高低不同,理想境界不同以及自觉性的程度不同。对先进分子来说,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是起码应做到的,而且,要在履行这些道德要求中体现共产主义道德的精神。对于一般群众来说,不能用高层次的要求去规范他们的行为,只能要求他们遵守那些一般的道德要求,但是,高层次的要求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群众敢于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更有很多群众为了现代化事业在默默地奉献。我们提倡和宣传共产主义的道德,把它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通过遵守一般道德要求进而接受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要求。把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才能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职业劳动者团结一致,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8.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什么联系

社会公德,是指由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人类社会的公共道德,是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形成的为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社会秩序,调节人们之间关系而形成的简单行为准则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指在事关重大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中,应当遵守国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它是人们在日常的公共生活中,应当自觉遵守、维护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守则,如爱护公物、尊老爱幼等。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一位公民最起码的要求,它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遵守社会公德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们良好的道德习惯都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都是我国社会的主要规范和道德原则在特定社会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职业道德是每个职工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而且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应当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维系着人们之间的共同相处和正常交往,使社会生活环境安定有序,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职业道德由于在社会道德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性质,因此,也就有了它自己特殊的社会作用。而社会公德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它为全体社会成员所遵守。所以,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并不矛盾,相反,如果人们职业道德水平很高,它就能使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相辅相成,职业道德是调整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对保证做好本职工作,协调与职业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而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忠于职守”。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高度的职业道德觉悟,能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职业集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那么,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将进一步提高,爱护公物、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将成为每个公民和职业劳动者的公共生活准则。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公民,不讲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不尽职责,不能协调好职业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就不可能很好地开展。如个别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既违背了职业道德中“公平竞争”的原则,使一些人蒙受经济损失,又给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也是对社会公德的一种亵渎。

总之,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都是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离开了社会公德,职业活动就无法进行,职业道德也难以实现。反过来说,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实践对社会公德同样具有推动作用。因此,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在更高层次上包含体现着社会公德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遵守职业道德也就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19.职业道德与家庭道德有什么联系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可以分成三大领域,这就是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这又构成了以社会分工或劳动分工为纽带的社会共同生活关系。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存在于家庭之中的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就是家庭道德。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家庭道德,是以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相互帮助、志同道合、平等相亲为根本特点的,因此又可称为家庭美德。发扬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规定了全体公民应当发扬的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与家庭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生活中,人们以职业道德作为职业和行业关系中的行为准则,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人们又用家庭中的道德来规范人们爱情、婚姻和家庭关系中的行为。因此处理好职业道德与家庭道德的关系,对于调节人类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而家庭道德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它们只是人们处理问题时的地点的不同和规范上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这两者之间的道德行为是不可分割的。一是家庭道德往往成为职业道德发展的助推力。一般来说,每个人在成年之前,往往要在家庭中生活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时间,才能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家庭道德对每个人的影响,是职业道德形成的自然基础之一。而在日常生活中又可以看到,具有正确恋爱观的青年男女,绝大多数都把共同的志向和理想,作为爱情的基础,把有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爱与不爱和能否作为终身伴侣的最重要的条件。二是职业道德推动了家庭道德的进步。具有职业良心、注重职业荣誉和职业责任的人,往往在家庭生活中也表现得富于荣誉感和责任感,养成共同心理和习惯,开展劳动竞赛,比谁为国家做的贡献大,那么也会给家庭的团结和睦创造很好的条件。家庭本身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经营单位,这就使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社会主义家庭道德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