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黄帝内经:胎育智慧(曲黎敏著)
24390100000022

第22章 婴幼儿护理:全面打好孩子的根基(3)

孩子生下来一百天时,古人要举行一个庆祝仪式,为孩子的健康长寿祈福。比如喝百日酒、拍百日照、赏日等。现在我国有些地区仍然很讲究过百日,虽然可能庆贺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这个习俗已然成为一种传统文化,至今长盛不衰。

古代在孩子过百日时还有一个风俗,就是给孩子取名。《礼记》中对此有形象的描述:三月之末,择日剪发,男角女羁,妻以子见父,父执子之右手,咳(通孩)而名之。意思是,孩子生下来百天后,要给他选个日子剪发。剪发时,如果是男孩儿,将头两侧的头发留下,束成两个犄角;如果是女孩儿,将剪后所余之发与头顶的十字形发缝相重合,在头顶扎一个犄角。然后母亲抱着孩子来见父亲,父亲握着孩子的右手,乐呵呵地给孩子取个名。孩子的名取定以后,母亲会把孩子抱回内室,将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

为什么不是一出生就取名呢?这是因为古代生存条件恶劣,养育孩子艰难,小孩子生下百天才代表他真正存活下来了。

古代取名比较随性,一般都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起,求异不求同。比如中国历史上的郑庄公叫寤生,“寤”就是难产之意。郑庄公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在床上翻滚呼喊了两三天,郑庄公才伸出一条腿来,于是得名寤生;晋成公名黑臀,因为他的臀部有块黑色胎记。

从婴儿的生命节律来讲,百日的意义也很重大。所谓“百日任脉生,能反复”。意思是百日之时,小孩子的任脉已经长得很好,后天的血开始足起来,孩子俯卧时可以抬头了,虽然胳膊抬不起来,但是脖子能动了,而且能在床上滚动。古代经典育儿理论中有句俗语,叫“三翻六坐”。其中“三翻”就是指的这一点,即三个月时孩子会翻身了。这时,父母要小心看护,别让孩子自己翻滚掉下床。

这里的三个月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段,假如冬天孩子衣服穿得厚,有可能到了四个月时孩子才会翻身。如果四个月后孩子还不能翻身,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可能有问题,甚至有可能是脑瘫。我接触过一些痴傻儿童,有老师告诉我,这种孩子有可能在襁褓期间被保姆摔过,造成头部淤血,长大后要么癫痫,要么痴傻。如果保姆不说出来,孩子太小又不能言语,父母就无从知晓。所以父母选择保姆时尤其要仔细,家政技能是其次,人品最重要。

六个月时能独坐

明代医家徐春甫在《胎气禀受不同论》里说:一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坐。意思是,孩子出生六个月后,臀部的尾骨长结实了,可以让他学坐。俗语里“三翻六坐”中的“六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宝宝六个月时能达到“靠坐”的状态,比如可以倚靠沙发而坐,或由大人抱坐在腿上等,而且坐时有身体前倾的趋势,发育好的宝宝甚至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八个月时宝宝就能坐稳了。

七个月时可学爬

二百天后是什么状况呢?古书上说: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意思是七个月时,孩子的外掌骨已经长成,此时可以爬了。

此时,父母可以多训练孩子爬行。爬对所有的小孩儿都至关重要。通过爬行,孩子不仅可以练习手部和膝部的支撑力,而且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协调能力,从而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有的父母信奉西方的育儿理论,认为孩子一出生就有行动能力,只是潜能没激发出来,于是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天天提溜着,开始锻炼他们的行走能力。殊不知,这正应了老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还没学爬,就想学走”。学爬比学走更重要,家长别急于让孩子走路,何况孩子会爬也要等到二百天后呢。所以,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内在的生命节律,如果无视客观规律,一味地拔苗助长,对孩子的身体反而有害。

周岁时可学走路

小孩儿一周岁时,古人的说法是:三百六十日为一期,膝骨成,乃能移步。意思是小孩儿的膝盖骨到这时才成熟,家长可以教小孩儿站立行走。

教孩子学走路,有一个必经的过程。刚开始时,可以双手扶着孩子两腋,让孩子尝试着适应站立的状态,毕竟自出生以来,孩子习惯了被父母抱着,忽然一下站立起来,他们也会感觉恐惧。当孩子胆量渐渐大一点时,家长可以扶着他们慢慢走,小碎步都可以。同时,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摸索,像家中的沙发边,床边,孩子都可以扶着练习,家长在旁边注意保护就没问题。再者,父母不要太急于求成,迟点走路也不要紧,心态上放轻松就好。

两岁以前不读书

小孩儿一二岁时,古人讲了这样一段话:“憨嘻跳跃是其本性,拘坐则伤脊骨,尤损天柱。如若蒙师,五体皆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分两层来理解。

首先我们看看此时小孩儿的生命特性。小孩儿纯阳好动,一时不得歇息,所以“憨嘻跳跃是其本性”,同时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小孩儿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性情,他们走起路来都是蹦蹦跳跳的。我将这种颠着走的样式叫做“儿童式走路”,可别小瞧了这种走路方式,只有阳气足才会生机勃勃,我们成人很少能这样走路。这就是儿童的本性。所谓“小孩儿不蹦跳,必定有病闹”,如果哪天父母发现小孩儿不爱活动、精神萎靡,那孩子极有可能是病了,应该引起注意。

“拘坐则伤脊骨,尤损天柱”,这时,如果把孩子拘束住,天天强迫他乖乖地坐着,就是损天性,而且会伤到脊骨,伤脊骨就是伤阳气,严重的话,小孩儿的整个督脉都会受到损害,包括脑部的骨头。

此外,小孩儿一二岁时不宜读书学习,古人说:“如若蒙师,五体皆病。”意思是这时如果给孩子找个老师,教他识字读书,小孩儿全身都会得病。这是为什么呢?一是我们在上文讲过,此时的孩子“憨嘻跳跃”就够了,如果将孩子拘束住,会伤害到孩子的身体;二是思伤脾,婴幼儿脾胃本就脆弱,此时再强迫孩子读书学习,思虑过甚的话,孩子会得脾胃病。当然有的人先天就有读书的根性,两岁时就十分有定性,耐受力特别强,那也未尝不可。

一般情况下,小孩儿一二岁时,他的任务就是玩,痛痛快快地玩,不可以让他过早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孩儿的玩就是学。所谓学习,就是既能获取到某种知识,同时又能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而小孩儿玩的时候,其实是在模仿大人的生命,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会逐步获得对自我的认知。同时,小孩儿玩耍时状态非常好,他们心无旁鹜,非常地执着,非常地认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因此,玩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能在快乐中学习才是真学习。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连玩都没学会,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缺失了很多的情趣。古人有一个观点很有趣,要判断小孩儿的品行,主要看他小时候玩些什么内容就可以了,比如孔子小时候玩的是俎豆祭祀之礼,这就是孔子的根性啊!

对婴幼儿的教育,我主张“放养”而不是“圈养”。小孩儿一二岁时,玩耍嬉闹是孩子的本性,孩子就应该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成长。这恰好与传统文化中“守时守位”的理念相吻合,即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该玩的时候就玩,该学的时候就学。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焦虑于孩子的早教,总怕孩子学晚了。但怎么不想想自己是几岁开始记事的?自己是多大开悟的?自己的成功是否都与学习有关?……再说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啊,着什么急呢,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事,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理解能力,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悟性,又有多少天才是急出来的呢?!

呵护日常起居,让小儿养精蓄锐

少洗澡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天天洗澡。我在医院隔着玻璃门见过,医生一只手托着孩子的小胸脯,另一只手拧开水龙头直接冲,因为小脐带还没掉,一般都是倒着冲,冲后背。我总担心是冷水,心疼孩子,那么小怎么受得了?后来得知是温水,才稍许放下心来。

古代的胎育智慧是让孩子少洗澡。其实,小孩子洗澡可以增加他的代谢,但不要洗太长时间,托住孩子的后脖颈,在温水中洗洗就可以了,然后换上简单的棉布衣服,孩子就很舒心了。剖腹产的孩子洗后要多用大毛巾擦擦身体,再裹上孩子轻轻挤压几下,增加孩子的皮肤感知力。

多睡觉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小孩儿天机活泼,无所用心。不用心,则心血不耗,累了马上就能沉睡,沉睡方能大养身体。

小孩儿应多睡,小孩儿的睡枕也很讲究,可以用新绿豆,或喝过晒干的茶枕,其清凉,可去胎毒、热毒。

忌勤抱

生养儿女,不可不爱惜,也不可太过爱惜,爱惜太过反而有害。比如小孩儿新生,不可以一听见哭声就抱起来,清代唐彪在《教女遗训》中这样说:“小儿初生,勿勤抱持,裹而置之,任其啼哭可也。”意思是婴孩出生不久,家长不要总抱在怀里,只要将孩子包裹好,放在床上就可以了,小孩儿要哭就随他哭会儿。

是不是古人就不爱惜孩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人的做法蕴含着深刻的医学道理。中医认为,啼哭不仅无害,反而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因为啼哭也是小孩儿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首先,新生儿的肺功能尚不完善,而肺在五声里对应哭,因此,新生儿的哭其实是在锻炼肺气,可以强化肺功能。

其次,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小孩儿哭时有个很有趣的象:使劲踹着脚嚎啕。不明就理时,还以为他们受到多大委屈呢。实际上踹脚蹬腿也是一种锻炼。在踹脚蹬腿的过程中,新生儿把从娘肚子里带来的湿滞给宣散出去了,即“宣达胎滞”,起到了清火泄热的作用。

当然,父母要学会聆听,慢慢琢磨孩子的哭声,辨别是真哭还是假哭。如果是真哭呢,有可能是饿了,也有可能因为孤独寂寞,还有可能是生病了,有经验的父母可以细细分辨。

假哭的一个特点是不流眼泪。别看孩子蹬腿嚎啕,动静挺大,如果眼泪都不流,只是一声接一声地“哇哇”大哭,这其实是在跟大人打招呼呢,“我是小神仙,你们快来伺候我呀”。如果大人没读懂,他们会哭得更厉害,这就相当于在发脾气了。中医认为,不流眼泪就说明没动情,不动情就不伤身体。人之所以生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太动情而导致体内淤滞,像生活中性格大大咧咧的人,一般来讲身体相对好些。所以小孩儿哭的时候,大人先观察观察,如果只是在锻炼身体,我们就别打搅了,让他们哭哭挺好。

古人主张“勿勤抱持”还有一个原因是母怀郁热。新生儿本是纯阳之体,如果总是被母亲抱着,就会热上加热,容易有疾患,会损害健康。

防惊恐

现在的年轻妈妈大多工作压力大,精神容易紧张,加之在婴幼儿调护方面缺乏经验,所以照顾孩子时,往往做出一些莽撞的事情而不自知。

举个例子,小孩儿一出生,父母欣喜之余最关心孩子的健康问题。孩子的视力是否正常?通过转来转去的小眼珠可以判断。孩子的听力怎样呢?有的家长就学习一些所谓西方的科学方法,比如猛地关一下门,看小孩儿是否扭头朝向门的方向看。诸如此类的方式,父母用着便捷,实际对孩子的伤害却特别大。因为此时小孩儿囟门未合,处于“精神未全”的状态,五脏的神明都没有定住,魂魄也没有完全固摄,这时如果“嘭嘭嘭”地使劲关门,或者大声吼叫,一定会吓着孩子,伤到孩子的魂。而中医认为,魂在五脏里对应肝,肝在五色里主青。所以受到过惊吓的小婴儿脸上有个象,就是山根部位(位于鼻子根部,在两眼之间,是鼻子的起点)呈青色,或山根两边可以看到青色的脉管。

观察到小婴儿受到惊吓后,我们要先分析原因,如果是大人无意识的过错,就立刻改正错误,同时精心调护婴儿的饮食,气血足了,魂魄就能够定住,惊吓的症状也都能够消散,家长也不必过度忧虑。

试探孩子听力是否正常,古人有个非常精妙的发明——拨浪鼓。在中国传统的庙会上,家长都喜欢给小孩子买个拨浪鼓玩。拨浪鼓在现在的市面上也都有卖的,家长可以买一个。拎着小鼓,在孩子身边咚咚咚地摇荡几下,看孩子是否顺着声音转头就可以轻松测试听力了。

波浪鼓还有一个好处,鼓音主生发。古代打仗前,一定要先敲鼓,鼓能振奋士气。等要收兵的时候要鸣金,就是敲击金属物,叫鸣金收兵,因为金主肃降之气。对于小孩子来讲,如果脾弱的话,还会出现一个症状——经常会昏昏欲睡。这时其实不用吃药,就用拨浪鼓在孩子身边常摇晃摇晃,就能慢慢地使孩子体内的气机生发起来。

四告别病痛——平安就是福报

中国人现在最怕孩子病倒,所谓“病一个倒全家”,意思是孩子一旦生病,不仅爸爸妈妈着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着急,整个过程都可以拍一部大片——“全家总动员”。俗话说:“没有内急不感外寒。”当孩子病好以后,全家六个大人几乎都得轮流病一遍。

孩子生病,家长也心焦。本节重点围绕小儿疾病谈几个方面。

停止乱服药,养好脾和胃

所有的父母都要小心一个问题,别给孩子乱服药。孩子的脾胃功能原本就脆弱,药的性质又普遍偏寒凉,乱服药会损害孩子的脾胃,进而损伤孩子的神明。

小孩子神明纯粹,没有世事的熏染和干扰,不会产生情志上的淤滞。正常状况下,小孩子的病多半都是喂养不当引起的脾胃问题。有的小孩儿总在周末发烧,就很有可能是吃撑了或是吃的东西不恰当,又或是衣服穿得不当,从而伤了肺、伤了脾胃造成的。因此,但凡孩子生病,我们主要从脾胃着手医治就不会有大问题。

比如咳嗽,这是一种小孩儿常见病,家长不要轻易上药,如果滥用、久用抗生素,就容易转成哮喘。前些天我遇到一个朋友,他的孩子每年都犯咳嗽,一咳嗽就送医院输液,每年都要折腾好长一段时间,到现在都没治愈,小孩儿看起来面黄肌瘦,吼喽带喘的。

我个人对他的建议就一条:先把药都停下。因为肺主皮毛,咳嗽本来是肺受寒,此时需要宣散的药,小孩儿只要还有劲儿咳嗽,说明他身体还有宣散的能力,滥用抗生素则是将风寒使劲往里憋,而且还不停地调孩子的元气,病情自然越来越严重。

停药的目的一是停止乱服药给孩子身体造成的伤害,二是人体有自愈能力,是能够克服疾病的。自愈能力是人体最宝贵的功能,只要身体强壮了,有些疾病自然就消掉了。所以停药以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不断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好好吃饭,把脾胃调理好,身体就会变得强壮,疾病也会自动远离孩子。

懂得医理很重要,汉代医圣张仲景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叫学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意思是通医学的话,对上可以治愈亲人,对下可以帮助劳苦的人,在中可以自己养生。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如果父母懂得医理,再遇到孩子生病,就不至于手足无措地乱用药,这样孩子健康,父母也心安。

富家儿多病,贫家儿多安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家儿多病,贫家儿多安”。说的是家境殷实的孩子衣食无忧却多病多灾,贫贱人家的孩子缺衣少食反而平安健康。这话听起来似乎与常理背道而驰。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细细考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