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24524900000012

第12章 培养孩子生活习惯时父母最易犯的错误(1)

错误1:盲目地让孩子食用营养品

场景再现

一位母亲很羡慕电视广告中那些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的小宝宝,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瘦”宝宝,越看越像营养不良。可面对如此众多的儿童营养液,她不知该选用哪种好,干脆买来三种给孩子喝。早晨一支“百灵花”,中午一支“贝贝血宝”,晚上一支“人参蜂王桨”,让孩子来个全面营养。结果半年下来,孩子从“瘦猴娃”变成了“胖墩儿”,母亲旧愁才去,又添新恼。

深度诠释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普遍吃得越来越好,越来越高档。生活确实好了,但健康状况是否也改进了呢?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中肥胖者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伴随着肥胖而来的是各种“富贵病”患者明显增多,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减肥、排毒类的保健品、补品因此应运而生。但这些补品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城市居民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低纤维的膳食误区。生活好了,烦恼多了,吃饭是一门学问,营养贵在合理搭配。

家长对孩子采取填鸭式喂养,认为只要吃的东西好,身体就会好,不考虑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使孩子在热量过剩的环境中生活。

胖孩子在过去是可爱、健康的象征。然而到了现代,肥胖却被视为成人病的温床。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肥胖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儿童肥胖中,由于激素异常、脑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疾病引起的肥胖称为“症候性肥胖”。但是这种情况通常并不多见。大部分肥胖是由于摄入热量超过了消耗热量,即因过量饮食而引起的肥胖,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单纯性肥胖”。

导致孩子“单纯性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身边到处都是丰富的食物。

父母给孩子大量的零食,并且,将高脂食物逐渐作为餐桌上的主流,这样的生活环境极易导致热量的过剩。由于家长们常常对孩子的零食不加限制,只要孩子想吃就任他随便吃,也助长了肥胖孩子的增加。

对于孩子们来说,本来在午饭与晚饭之间吃一些小零食,是补充营养的正常方法。由于人们用脑时,必需一种特殊的葡萄糖,而一次饮食其贮存量有限,所以需要通过零食来补足。

而零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由于它的无限制,不定量。结果就是,孩子由于吃零食过多,在晚饭时间并不感到饥饿,不能正常吃饭,到了晚上又会大吃特吃。这种不良习惯极易导致肥胖。

虽然现在很多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饮食营养,但误区也不少。有的父母总是孩子能多吃点,最好是吃得越多越好,孩子不吃也要逼着他吃。结果,孩子营养过剩,成为一个个小胖子。

临床研究证明,肥胖的孩子胰岛素和胆固醇都很高,免疫力差,尤其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感冒等。肥胖和消瘦一样,可以造成肌体免疫功能损害,智力发展迟缓等等。进食过量会使人体的血液和其他相关物质集中到肠胃,以适应肠胃的过度运动。这样,就容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语言、思维、记忆力、想象区域的抑制,最终导致大脑迟钝和疲劳,智力也自然越来越差。

同样,还有家长喜欢给孩子吃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酸性类食品,比如白糖、肉类、蛋类等,而较少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因为父母们认为前者营养会更丰富。研究也表明,过量食用三高酸性食品,容易造成体液酸性化,呈现酸性体质。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过多的摄入酸性食品,会逐渐导致手足发凉、容易感冒、免疫力下降、脾气暴躁等一系列症状。更严重的还会伤及大脑,导致记忆力下降,出现大脑早衰,易患孤独症。

“健康”是个概括性的概念,它不仅指没有疾病,还包括良好的心态、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正常的心理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对环境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家长希望孩子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这是好的想法。但是不能误以为孩子吃得多就是吃得好。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家长应该懂得一些营养方面的基本常识,做到给孩子合理饮食,不能什么好东西都想让孩子吃,结果养成一个小胖子。

其实,任何补品补药都有自己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并非像有些广告宣传的那样人人皆宜。像儿童营养液的保健作用主要是强化锌、铁、硒、维生素等营养素,孩子使用营养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缺什么补什么,否则必然越喝越坏,喝出种种毛病来。有一些口服液加进了某些动植物提取液,如蛇、胚胎蛋、鹿茸、人参、枸杞子等等,这些对儿童来说是不宜的,尤其不能长期服用。

从营养学角度看,孩子的生长发育确实需要大量的营养素,但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合理调配膳食,从天然食物中获取,没有必要进行额外补充。孩子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花粉、人参、蜂乳类制品能产生激素样作用,孩子长期服用这些补品,等于增加了“助长剂”,破坏了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因盲目进补,导致七八岁的男孩子长胡子,女孩子超前来月经的事不是常有耳闻吗,所以,盲目滥服补药实际上等于“花钱买病”,是一种不懂科学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

迷津指点

“民以食为天”,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应该以食物为主。医学专家指出:保健营养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不失为一种补充人体不足、改变体弱多病体质的良方。然而,对于孩子来说,适量少服未尝不可,切勿把它看得太重。

1.理性选择补品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重要的不是吃补品,而应重视孩子的饮食、作息制度。每日进食定时定量,按时睡觉、活动,务必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吃饱不能再吃,要愉快进餐。生病的孩子不能多吃,而要少吃。

每一个人的身体构造都不一样,硬要吃进各种营养品,补充各种元素,有时候不仅于人体无益,还会有害。

2.睡眠是最好的营养品

每个人天生需要睡觉,孩子出现睡眠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许多家长不重视他们的睡眠问题,甚至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抱有多吃一些营养品,少睡一些也无妨的观点。事实上,睡眠是儿童不可替代的营养品,没有任何保健品或其他方法可以替代孩子的睡眠时间。

3.科学安排好一日三餐

(1)要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粗粮细粮搭配,荤菜素菜搭配,各种营养要全面,不要随便凑合。不管有无营养,填饱肚子就行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对此,家长可制订一个简单易行的饮食计划。

(2)吃饭要定时定量。

早餐是对一夜身体消耗的补充,又是上午学习和活动所耗营养的储备。中餐处于一天中人体消耗最大的上下午之交,是下午所耗能量的主要来源。因而,一日三餐要做到“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这样有利于胃肠有规律并正常地工作,暴饮暴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特别是晚餐过饱对身体更为不利。

(3)品种要多样化。

食物品种的多样化,既可为孩子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又可调剂孩子的胃口,增进孩子的食欲。家长应注意变换食物的花样,尽量避免食物上的“老面孔”,三餐的主食和菜谱都应有变化,并尽可能做到色香味美。这样既可保证孩子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又可避免孩子厌食、偏食和挑食。

(4)要细嚼慢咽。

吃得快主要是说吃饭时的胃口好、食欲好。细嚼慢咽是说吃饭时将食物充分地嚼碎,并在嚼碎时将有利于消化食物的唾液充分地拌入食物中,以利于食物进入胃肠道消化吸收。孩子吃饭时,家长应反复教导孩子将口中的食物充分地嚼碎后再咽下。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培养孩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能促进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使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地成长。此外,生活有规律,还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防止孩子懒懒散散。

孩子生活作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休息、进餐、睡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自我服务等。父母可与孩子一道,共同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将早晨起床后一直到晚上就寝这一天的活动作出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一经制订,一定要求孩子严格执行,父母也要以身作则。

(2)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孩子是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既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又影响他在孩子群体中的形象,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要长期培养,逐步形成。

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保证做到饭前、便后、放学回家和玩耍过后都洗手,或只要发现手脏了就随时清洗,以保持手的清洁,防止病菌随手人口。培养孩子每天坚持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以随时保持口腔清洁。督促孩子勤理发、勤洗头、勤洗澡和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等。

5.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零食问题

父母要让孩子少吃零食,即使吃零食也应该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一般情况下,零食要在两顿正餐之间吃,或者饭后吃。家长要严格把握孩子吃零食的时间,因为这对于防止孩子养成贪食的习惯有很大作用。

吃东西是为了让孩子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而不是为了快乐、享受和消遣。肚子不饿的时候,就不要吃东西,这样也能够养成孩子不贪食的习惯。

错误2:忽视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场景再现

老张是一家土特产品公司的老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生活上有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喜好抽烟喝酒,他平时每天的白酒为一斤半左右,香烟不少于两包。每逢谈生意应酬时,他的酒和烟数甚至超过这个数目。老张单身汉时,抽烟喝酒毫无节制,结婚以后他仍然保持了这种势头,妻子一开始出于关心还限制他,可经过与他针锋相对地较量了几个回合后,她的努力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无奈之下她只有顺其自然。到后来,妻子干脆被他的嗜好同化,竟然时常去给他买烟买酒。

儿子出生后,老张很是高兴,从儿子6岁开始,他只要一有空闲就把儿子带在身边。为了显示自己后继有人和儿子的聪明,他有时出席一些应酬性的酒宴也会带儿子去参加。老张还带儿子去一些娱乐场所,让他感受那里的气氛。儿子渐渐学会了喝酒抽烟。

儿子会抽烟喝酒的事,老张的妻子由开始的发怒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展到后来,她渐渐地用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待。

在又一次喝酒过程中,儿子突然倒在酒桌前,几位朋友慌忙把不省人事的儿子送往医院抢救。医生对他的身体做全面检查后,得出诊断结果:他患上了轻微的支气管炎、咽喉炎、胃炎和肺炎等综合症。医生对前来守候的老张夫妻说:“你儿子的这种综合征完全是因为长期抽烟喝酒造成的!”二人都很后悔对儿子的纵容。

深度诠释

父母酗酒抽烟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了消极的、不良的影响。家长热情好客,经常召朋友聚至家中闲谈,免不了要喝酒抽烟。孩子在面前时也毫不避讳地说些“酒量就是胆量,酒瓶就是水平,酒风就是作风,酒福就是幸福”之类的话。有些家长出于热情还经常把孩子也邀到桌边,给他倒点酒,让他陪着大家喝,撺掇孩子给大人端酒、敬烟,美其名日“培养后备人才”“不烟不酒不男人”等。孩子还会经常听到一些美妙的赞语,如“这孩子真听话”“这孩子真知礼节”等等。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条这样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可以说,家长有义务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监控、及时纠正。

青少年发育尚未完全,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备,对烟的有害物质和酒精的耐受力低,肝脏处理酒精的能力差,因而更容易发生酒精中毒及脏器功能损害,影响记忆力及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埋下肺癌、肝硬化、胃癌、心血管病等疾病隐患。同时,青少年神经系统还较稚嫩,自制能力差,酒后易行为失控,诱发各种事故甚至危及生命,如偷食禁果、与人争斗、擅自驾车等。因此,劝阻和制止未成年人抽烟喝酒,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迷津指点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家长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都会时时刻刻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1)家长应该改变观念,在禁止孩子抽烟的同时,不要让孩子过早饮酒。即使孩子已满12岁,亦不能让其饮酒。更不应组织、支持孩子聚集同学在家或在外喝酒。作为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尽量不要或少在孩子面前抽烟、饮酒,同时应努力改掉抽烟的习惯,营造一个无烟氛围。

(2)家长还要与学校密切配合,随时了解孩子的行踪,在孩子吸烟喝酒问题上采取积极干预的态度。家长应该了解一点青少年的心理知识,以平静的心态劝止未成年人抽烟喝酒,以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错误3:不善于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场景再现

场景1

“史蒂文,吃饭了。”

“今天吃什么?”

“牛排,蔬菜色拉。”

“妈妈,我要出去吃比萨饼。”史蒂文大叫。

“为什么?”

“我不喜欢吃你做的牛排。我现在就要去,走啊,快点。”

“不行,史蒂文,我太累了。明天再去吧。”

“现在就去!”孩子跺起脚来。

“史蒂文,我今天干的事太多了。我刚打扫了房间,又做了饭,实在太累了。以后有机会再去吃比萨饼,不行吗?”

“我现在就要去,现在!”

妈妈继续给史蒂文讲道理,史蒂文根本不听,接着又哭又叫又闹。最后妈妈让步了,带他去街上吃比萨饼。

场景2

“我刚把饭菜端上桌,他们爷俩回来了。我说:‘开饭了,洗手准备吃饭。’儿子风尘仆仆地对我说:‘妈妈,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我还以为他想吃雪糕,没想到他说:‘能不能给我买一只小狗,我刚看到一只长不大的狗,特别好玩。’我知道他从三四岁就一直想要只小狗,可是养狗的坏处太多,何况现在玩狗可能会影响学习,我当时就回绝他说:‘不可能,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玩狗会影响学习的。’他一听我不同意,扭头就跑回卧室重重地关上了门,还不停地用脚踹着。我没有过去管他。心里在想这次可不好办,该怎么让他断掉这个念头呢?过了一会儿,老公叫他吃饭,我还以为他会不听也不吃饭,可他抹着眼泪出来了,对我说:‘妈妈,我想通了,要不这样,我上三年级过生日的时候你们送我一只小狗好吗?’我跟老公都表示同意。于是开始吃饭,吃饭过程中他还不时地提醒我们可别忘了,老公说:‘我一定记住。’

“虽然答应了他,但我脑子仍在不停的搜索,还是决定要尝试着是否能说服他断掉买狗的念头。”

深度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