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24524900000023

第23章 培养孩子社交能力时父母最易犯的错误(4)

孩子交朋友,家长对孩子的朋友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小朋友来家里时,家长要热情欢迎,而且要让孩子认真接待。一旦孩子们自己玩起来,或者学习起来,家长就可以退居“二线”了。孩子们时间观念不强,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提醒,但提醒要注意方式,不要生硬,以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3.让孩子自己结交伙伴

一般来说,和朋友的关系以及友谊的形成,表示一个人是否适应社会,是否成熟。如此说来,孩子就更要从小学习结交小伙伴。父母应该引导他们进入一个愉快而又适宜的团体,而不要代替他们。当孩子在与小伙伴们发生纠纷时,父母尤其不要代替他们思维,代替他们分析,代替他们和孩子的伙伴“算账”,这样无疑将把自己的孩子推到孤立做地位,使孩子产生依赖性,觉得有父母做坚强后盾,遇到什么麻烦都可以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庇护,这对孩子极为不利。

4.给孩子交朋友以具体指导

孩子毕竟是孩子,与朋友交往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该细心观察,给予指导。孩子们之间出现摩擦或者裂痕,父母要及时了解原因,帮助孩子做出分析,指导孩子自己化解矛盾。孩子们在一起时间过长,影响了学业,这时父母应跟孩子们一起讨论,让孩子们认清利弊,主动采取措施。几个孩子在一起,往往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头儿”,父母可做好“头儿”的工作,帮助孩子维护他们的团结。

5.与其他家长主动交往。共同指导孩子、带动孩子

孩子成了朋友,家长也有交往的需要。家长们来往之后,对孩子更是一种促进,许多具体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有一家杂志社推出“星星河”的活动,就是孩子、家长同步交往的例证,收到很好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也曾开展家庭互助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错误6:忽视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

场景再现

场景1

阳阳不仅学习成绩好,人际关系搞得也不错。对于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也非常积极,别人都很羡慕阳阳的妈妈有这样一个好孩子。有一天,妈妈带阳阳去外婆家,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这时一个小朋友很远就和阳阳打招呼,并跑过来对阳阳说:“阳阳,学校组织同学进行双人合唱比赛,我们俩一组吧。”平时很活跃的阳阳这时却没有像往常一样主动回应,而是很冷冷地说:“你找别人吧。”那个小朋友尴尬地笑了笑,向阳阳妈妈说了声再见就转身走了。阳阳的妈妈看到后觉得很奇怪,就问他:“阳阳,为什么不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合作呢?”

阳阳不满地嚷道:“他平时做什么事总和我意见不一样,分明是在和我作对!我才不和他一起唱歌呢!”阳阳的妈妈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并不是完美无瑕的,自己也似乎忽略了什么。

场景2

晶晶读小学三年级。今年新学期开学后,班里换了一位语文老师。本来新学期换老师是件非常平常的事,但是晶晶却无法适应。晶晶总是对新人、新环境都表现得难以适应,而且最近她的一些异常表现更让人担忧。在课堂上晶晶经常故意提一些古怪的问题让老师难堪,发现老师一点点小失误后就私下对老师冷嘲热讽。

更气人的是,她还经常骄傲地显露自己比老师懂得多,不想上学了。父母跟晶晶讲道理,可晶晶却一点都不听,还时常乱发脾气。晶晶班里以前几个跟她比较好的同学也因为她的“目中无人”而疏远了她,而她的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

场景3

学校举行“我爱家乡”的比赛活动,比赛分作文、绘画、演讲等不同的项目进行。四年级的雯雯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年级组一等奖。雯雯是个争强好胜的孩子,获奖后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着镜子背稿子,准备参加接下来的演讲比赛。雯雯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她的演讲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最终,老师派班里的甜甜同学参加了演讲比赛,甜甜获得了一等奖。这天放学回家,雯雯撅着小嘴一脸不悦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让甜甜参加演讲比赛,而不让我去。”

“可她演讲的内容是我获奖的那篇文章呀!”雯雯很不服气。

“有本事自己写稿子,这才公平呢!”

深度诠释

在社会上,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生存的,具备一种良好的合作精神将会对孩子以后的生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身心健康的孩子来说,既需要亲子关系的合作,也需要同伴关系的合作,毕竟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分工协作的群体,是一个大集体。

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首先就要从孩子合群开始,发展孩子的同伴关系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孩子间的交往活动早在婴儿期就有所表现,如12个月左右的孩子对他曾经见过几面的婴儿表现出更多的触摸,同时1~2岁的孩子喜欢注视彼此的活动,也喜欢彼此靠近,做一些小游戏。这种交往虽是短暂的,但却足以说明3岁以前的孩子确实需要同伴关系。

合群可使孩子适应群体、集体生活。孩子参加群体的活动是以后参加集体生活的前奏。3岁以前如果不和别的孩子交往,孩子会比较孤寂,3岁以后参加集体活动就会有不适应现象,在集体中就会像个多余的人。

合群可教会孩子分工协作、遵守既定规则的人生基本常识。群体活动需要角色的分工,要求相互间的配合,还需遵守游戏规则。

合群有利于孩子养成外向、开朗、活泼、乐于接触外界和他人的良好性格特征。

迷津指点

对于孩子来说,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会共处。首先要了解自身。尊重他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每个年轻人都要了解人类本身的多样性、共同性及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了解自己是认识他人的起点和基础,所谓“设身处地”,讲的就是“由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学会共处,就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仁爱,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准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一直是相传千年的社会理念;“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更成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时代风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无疑给传统的群体主义、社会至上的价值观念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们一方面要倡导在法律规范内的公平竞争,利用其有利于发挥个人首创精神和提高经济效益效率的积极方面,另一方面更要发扬和倡导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学会共处。就要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

平等对话是互相尊重的体现,相互交流是彼此了解的前提,而这正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础。家庭之内,父母和子女之间如朋友般地交流思想,不但是消除“代沟”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

4.学会共处,就要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方法处理矛盾。解决冲突

这一原则对于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都同样适用。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得和养成。

作为年轻人学会共处,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积极引导。

1.让孩子理解合作的内涵

孩子之所以不和自己的“对手”合作,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合作”的概念理解得还不够全面,或者说,只理解了合作的一个方面。“合作”全面、正确的内涵则是,与人合作,不应该只是跟自己要好的同学、朋友合作,要与那些与自己不熟悉的,甚至是跟自己“对着干”的人,也应该好好合作。

2.正确引导

在可能的情况下,引导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比如他看别人在那儿玩,透露出想玩的愿望,这时父母不妨大胆鼓励他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

3.给孩子讲道理

父母可向孩子说明合群的好处,比如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分享新的玩具,还会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同时可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使他勇于去接触外界新的群体、新的朋友。

4.父母应创造孩子合群的机会

父母可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去一些小朋友较多的场所,如公园、广场等,给孩子提供一个机会,让他来抉择。

总之,培养孩子的合群精神,对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发展社会性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