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一口漂亮话
24532400000009

第9章 第三天言之有情——会说话的人能把话说到对方心窝里(3)

温扬有位文化界朋友,这个朋友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鉴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这个朋友却非常乐意参加,而且经常把这类工作当做一项荣誉。后来这位朋友退休了,才告诉温扬:参加这类评鉴工作,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

这个朋友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把握的原则是:多称赞,多鼓励,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

因此,虽然评鉴最终会有名次,但是每个人都能保住面子。而正是因为他考虑到别人的面子,才广受各杂志的编辑人员的敬重,当然也就每年被找来当评审了!

可见,会给别人面子就能受人欢迎。对待朋友也是如此,主动给朋友面子,你会赢得朋友的好感。相反,如果你明知朋友爱面子,却毫无顾忌,不给对方留情面,结果只能是伤了和气。破坏朋友关系,对你不是一件好事。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面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会闹出人命。如果你是个只在乎自己面子,而不给别人留面子的人,那你早晚会吃亏的。例如,年轻人经常认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在朋友面前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无地自容,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的。

在二战期间,斯大林因为爱面子,总是做出自以为是的军事决定,却听不进正确的意见,结果使红军大吃苦头,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损失和重创。一度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赶出了大本营,但华西列夫斯基提出的意见却能得到斯大林的采纳,从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华西列夫斯基提建议的时候,懂得给斯大林留面子,他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让斯大林心悦诚服地接受。华西列夫斯基喜欢同斯大林谈天说地地“闲聊”,并在“不经意间”涉及军事问题,他从来不在斯大林面前大谈军事建议,但等华西列夫斯基走后,斯大林往往会吸取华西列夫斯基好的想法。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于是大家都纷纷称赞斯大林的深谋远虑,但只有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心里清楚,谁是真正的思想创意者。

再开明的领导也不喜欢有人在他面前直接指出他的错误,然后提出建议,因为这直接伤害了领导的面子。朋友也是这样,当你在他面前提出很好的意见,即便他有时很想接受,但是碍于面子他也会与你争辩,这就是因为面子问题。

爱面子本身不是坏事,一个人爱面子,才说明他有自尊心与上进心,是一个有追求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点面子都不要了,那就会和不知廉耻结合到一块了。所以对待爱面子的朋友,我们没有必要觉得难以接受,而应该学会给他留面子。

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为了给死要面子的朋友留点面子又不失去原则,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婉转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非得让对方认同你,你也没有必要直接推翻对方的观点。当你与朋友为了某件事情争论起来时,千万要记住,不要与之正面争执,而应该婉转表明态度,而不要推翻朋友的观点,要给对方留面子。

坚决退让。这需要牺牲精神,更需要有与世无争的心态。当你发现争执下去只会使结果更糟糕时,你需要全身而退,把面子留给别人。通常这种做法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对于维持友情还是很有必要的。

借用幽默,给朋友台阶下。当你发现朋友出现尴尬的时候,你不妨制造幽默,给朋友留面子。或是当朋友犯了明显的错误,而你又不想直接指出,你就可以采用借古论今、旁敲侧击的方式间接提醒对方。

驳人面子,你得到的只能是别人的厌恶和憎恨。而给人面子,绝不会让你损失什么利益,反而能收获好感与尊重。所以,学着给死要面子的朋友一点面子吧!这样的“生意”做起来才划算。

让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的钢铁大王,他白手起家,而且对钢铁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不在行,却成为举世闻名的钢铁巨子,很多人都对他的传奇成功史感到好奇。

于是,一位记者在采访他时不禁问道:“您的钢铁事业成就是公认的,您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炼钢专家吧?”

“记者先生,您错了,炼钢学识比我强的,光是我们公司,就有两百多位呢!”卡内基大笑着答道。

记者继续不解地问道:“那为什么您是钢铁大王?您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卡内基说:“因为我知道如何鼓励他们,使他们能发挥所长为公司效力。”

原来,卡内基的钢铁厂曾因产量上不去,效益甚差。卡内基果断地以100万美元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其钢铁厂的总裁,并称自己对于钢铁毫无研究,交由他全权负责。

斯瓦伯上任后,对钢铁的生产和管理尽心尽力。这座工厂的生产情况迅速得到改善,产量大大提高,卡内基也从此逐步走向钢铁大王的宝座了。

可见,卡内基是十分聪明的。如果他自命是最伟大的炼钢专家,那么,至少会导致一些水平与其不相上下的专家不满,不肯为之尽心效力了。

与人交谈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大家是朋友,不用讲虚伪的客套,可以时时刻刻说真话,说实话。事实并不尽然,如果你对你的朋友说:“你今天在舞会上表现得比我好多了。”你的朋友一定非常高兴。如果你说:“你今天在舞会上的表现很不错,但是比我还差点哦”,其结果是你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至少在心里,她对你是很不满的。

一位年轻的律师参加了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有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向年轻律师说道:“海事法的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

律师看着法官,不假思索地率直纠正道:“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

后来,当这位律师回忆起这件事来时说道:“虽然当时我说的是对的,他确实是错了,我如实地帮他纠正了错误,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常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的做法确实不怎么高明,他正是犯了“比别人正确”的错误。那么,我们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经教导儿子说:“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苏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

无论你的观点有多么正确,对对方有怎样大的帮助。你在指出别人的错误时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的观点或者对你心存感激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你不论如何努力补救或者一再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怕是都无济于事了。

记住,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等着瞧吧,你会明白到底谁对谁错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分明就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德国人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这样的:“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那些我们的羡慕者的不幸中所得到的那种恶意的快乐。”或者,换句话说:“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麻烦中所得到的快乐。”

是的,你的一些朋友,从你的麻烦中得到的快乐,极可能比从你的胜利中得到的快乐大得多。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要谦虚,要让朋友表现得比自己优越,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永远受到朋友们的欢迎。

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需求,都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关心自己,那么让我们放下自己的优越感,谦虚地对待周围的朋友,鼓励别人畅谈他的成就,而不要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这样在别人得到优越感的同时,我们会得到更多的朋友。

没有谁能抵抗倾听式的“谄媚”

伍尔特说过:“没有人能抵抗倾听式的谄媚。”也有人说:“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专心地听别人讲话,是你所能给予别人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好的恭维。

李夏晋,是公司里资历最浅的职员,但是大家都很喜欢他。

虽是80后,但他性格中却没有一点80后的任性、倔犟和张扬。相反,他内敛、积极、上进,总是很虚心,无论谁说话,他从不打断别人,或者随意插嘴。不管大家是谈论关于工作的或者与工作无关的话题,他都能够做到安静、认真地倾听。

没有人喜欢无时无刻都滔滔不绝的人,人们总是更关注自己的问题和兴趣。如果有人愿意听你谈论自己,你也会马上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丽萃在一次茶会上专注地听着一位刚刚从非洲旅行回来的男士讲他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她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分手时那位绅士却对别人说,丽萃是个多么擅言谈的姑娘。

倾听能让你更快地交到朋友,赢得别人的喜欢。当然,学会倾听,并不等于是保持沉默就足够了,其中还是包含着不少学问的。

如果我们只用眼睛或耳朵来接收文字,而不用心去洞察发现对方的心意,我们就没有实现读或听所想达到的目的,结果只是浪费时间,并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真正的倾听,是要用心、用眼睛、用耳朵去听。我们不仅要懂得倾听,还要学会如何倾听,才能让自己掌握主动权并获得好感。以下是在交往中要掌握的几个倾听的小技巧。

第一,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倾听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沟通的一方萎靡不振,是不会取得良好倾听效果的,它只能使沟通质量大打折扣。要努力维持大脑的警觉,而保持身体警觉则有助于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第二,及时用动作和表情给予呼应。

谈话时,应善于运用自己的姿态、表情、插入语和感叹词。诸如:微笑、点头等,这些都会使谈话更加的融洽,并配合对方的语气来表述自己的意见。

第三,使用开放性动作。

开放性动作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代表着接受、容纳、兴趣与信任。这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已经做好准备积极适应他的思路,理解他所说的话,并给予及时的回应。它传达给他人的是一种肯定、信任、关心乃至鼓励的信息。

第四,必要的沉默。

沉默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手段,它看似一种状态,实际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就像乐谱上的休止符,如果运用得当,则含义无穷,真正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沉默一定要运用得体,不可不分场合,故作高深而滥用沉默。而且,沉默一定要与语言相辅相成,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第五,适时适度的提问。

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是一种倾听的方法,它能够给讲话者以鼓励,有助于双方的相互沟通。

第六,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讲话,要有耐心。

当碰到说话内容很多,或者由于情绪激动等原因致使语言表达有些零散甚至混乱时,遇到这种情况你都应该耐心地听完他的叙述。即使有些内容是你不想听的,也要耐心听完。千万不要在别人没有表达完自己的意思时,随意地打断别人的话语。当别人流畅地谈话时,随便插话打岔,改变说话人的思路和话题,或者任意发表评论,都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教养或不礼貌的行为。

要使别人对你感兴趣,那就先对别人感兴趣。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人谈论他自己及所取得的成就。不要忘记与你谈话的人,他对他自己的一切,比对你的问题要感兴趣得多。

总之,倾听需要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当你通过巧妙的应答轻松把别人引向你所需要的方向或层次时,这样你就轻松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了。

正所谓“说话是银,倾听是金”,能做个耐心的听众是一件很难能可贵的事。不管是在日常的社交过程中,还是在职业场合里,我们都要学会做一个有耐心的听众,并且把你对说者的尊重和诚意表现在脸上,这样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得体的幽默最能取悦人心

语言的表达,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主要渠道,语言障碍无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因此,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要设法让双方的心灵距离拉近些,而幽默感恰是取悦人心的神奇力量。

人们常说,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因此,幽默的言谈将使你的社交如鱼得水,处处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