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待人处世的学问
24533300000029

第29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待人处世要适时装糊涂(1)

小幽默:装“糊涂”

一家旅馆招聘侍者,前来应聘的人很多。老板考他们:“当你走进客人的房间,发现一女客正在裸浴,你应该怎么办?”

众人都抢着回答,有的说:“对不起,小姐,我不是故意的。”

有的说:“小姐,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这时一个小伙子走上前说:“对不起,先生!”结果他被录用了。

老子有云:“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应该得糊涂时且糊涂,这才是真正的待人处世之道。

1.为人处世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乍听起来,似乎太“世故”了,然而,在为人处世时许多事情往往都坏在“认真”二字上。有些人对别人要求得过于严格以至近于苛刻,他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一尘不染,事事随心,不允许有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符合自己的设想。一旦发现这种问题,他们就怒气冲天,大动肝火,怨天尤人,摆出一种势不两立的架式。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天真,过于理想化,过于清高。总觉得世界之上,众人皆浊,唯己独清,众人皆醉,唯己独醒。用这种天真的眼光去看社会,许多人往往会变得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我们说“水至清则无鱼”,主要强调的是在待人或处世时不能太“认真”,该糊涂时就糊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糊涂也未尝不可。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谈论的不是一般的清,而是“至清”。所谓“至清”者,一点杂质全都没有,这岂不是异想天开?然而,现实中更多的人往往是大事糊涂,小事反而不糊涂,特别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哪怕是芥蒂之疾,蝇屎之污,也偏要用显微镜去观察,用放大尺去丈量。于是,在他们的眼里,社会总是一团漆黑,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

为人处世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是说可以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而是说,对于那些无关大局、枝枝蔓蔓的小事,不应当过于认真,而对那些事关重大、原则性的是非问题,切不可也随便套用这一原则。汉代政治家贾谊说:“大人物都不拘细节,才能成就大事业。”这里的“不拘小节”,就包括了该糊涂时别精明的待人处世之道。

《菜根谭》上说:“人有顽固,要善化为海,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对于别人的顽固的行为,应善加开导,而不是忿而疾之,试想,两块顽石相撞,怎么会撞出友情?

至察其实并不错,错在于至察之后,不懂怎样待人。人们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却常常忽视自己的缺点。看清别人的缺点并不是坏事,若能分别对待,有益无害。“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责人小过,就是不要责难别人的轻微的过错。人不可能无过,不是原则问题不妨大而化之。“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不可太严厉,一定要考虑到对方能否承受。

在现实中,有的人责备别人的过失惟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只图泄一时之愤。几个人同室而居,其中一个常常不打扫卫生,常常不提水,另一个人就常在别人面前说那人的坏处,牢骚满腹。久之,传人那人的耳朵中,室中的气氛越变越坏,两个开始冷战,一屋子都不得安宁。

不揭人隐私,就是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东西,总爱探求别人的隐私,关心别人的秘密,让人讨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其它人惹来意外的祸灾。

人与人之间,不能太过亲密,亲密易生侮慢之心,对于别人的隐私,他放在心里不愿与你分享,就该放下好奇心。何况自己一定也有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如别人告诉你他心之所思,你更该为其保密,他既然这么相信你,那么你一定要学会珍惜这份友情,对于别人的秘密,三缄其口并非难事,就像朋友的东西寄放在你处,你不可以将它视为你的,想用就用。

《菜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一块堆满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能长出许多茂盛的植物,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常常不会有鱼来此繁殖。君子应该有容忍世俗的气度,以及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自命清高,不与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人往往缺乏容忍别人缺点的雅量,其实世间正邪善恶交错,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待人处事须有清浊并容的思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人若想创造一番事业,必须有恢宏的气度和容人的雅量。

2.学会含糊,别把话都说到嘴上

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这里面大有学问。在待人处事时,愚蠢的人什么都说,还什么都说不清,聪明人是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不说。因此,说话艺术能体现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智慧。善说者不是把心里的话都抖露出来,而是把该说的都说到嘴上,不该说的则换一种方法去说。

含糊法是运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妙法。在公关语言中运用适当的含糊,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待人时需要语词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非常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严重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们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交流的工具——语言遭到了损害。例如:某经理在给员工作报告时说:“我们企业内绝大多数的青年是好学、要求上进的。”这里的“绝大多数”是一个尽量接近被反映对象的模糊判断,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带来很大的模糊性。因此,用含糊语言“绝大多数”比用精确的数学形式的适应性强。即使在严肃的对外关系中,也需要含糊语言,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受欢迎的人”,等等。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不受欢迎,其具体内容,不受欢迎的程度,均是模糊的。

平时,你要求别人到办公室找一个他所不认识的人,你只需要用模糊语言说明那个人矮个儿、瘦瘦的、高鼻梁、大耳朵,便不难找到了。倘若你具体地说出他的身高、腰围精确尺寸,他倒反而很难找到这个人。因此,我们必须至少在待人处事的说话时放弃这样一种观念:“较准确”总是较好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语言含糊法:

(1)宽泛式含糊法

宽泛式含糊法,是用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语言传递主要信息的方法。例如:

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是个自甘寂寞的人。居家耕读,闭门谢客,最怕被人宣传,尤其不愿在报刊、电视中扬名露面。他的《围城》再版以后,又拍成了电视,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不少新闻机构的记者,都想约见采访他,均被钱老执意谢绝了。一天,一位英国女士,好不容易打通了他家的电话,恳请让她登门拜见钱老。钱老一再婉言谢绝没有效果,他就妙语惊人地对英国女士说:“假如你看了《围城》,像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洋女士终被说服了。

钱先生的回话,首句语义明确,后续两句:“吃了一只鸡蛋觉得不错”和“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虽是借喻,但从语言效果上看,却是达到了“一石三鸟”的奇效:其一,是属于语义宽泛,富有弹性的模糊语言,给听话人以寻思悟理的伸缩余地;其二,是在对待外宾女士时,不宜直接明拒,采用宽泛含蓄的语言,尤显得有礼有节;其三,更反映了钱先生超脱盛名之累、自比“母鸡”的这种谦逊淳朴的人格之美。一言既出,不仅无懈可击,且又引入领悟话语中的深意,格外令人敬仰钱老的大家风范。

(2)回避式含糊法

回避式含糊法,是根据某种场合的需要,巧妙地避开确指性内容的方法。

在涉外接待活动时,每当与外宾交谈会话中,遇到“难点”就应巧妙回避转移。例如:

一个美国客人在韶山毛泽东故居参观之后,中午在一家个体户饭店吃饭,老板娘的一手正宗的湘菜,使这位美国客人吃得非常满意。他在付钱时,看到老板娘家境富裕,他突然发问:

“老板娘,如果你的同乡毛泽东还在,会允许你开店吗?”

这是明知故问,其中含意不言自明。这时,老板娘略一寻思,就作出回答:

“没有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早就饿死了,还能开什么店啊!”然后她接着说:“如今,邓小平接了班,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美好!”

(3)幽默法。

在许多交际场合中,成功地狡辩所产生的幽默效果也非常好。用适当的含糊,可以使你在表面上显得又痴又傻,可实际的机智又非常人能比,分明是大智若愚,大黑若白。有冲突会冰释前嫌,得罪了人,别人一般也不会再和你计较了。

一次,乾隆皇帝突然问刘墉:“京城共有多少人?”刘墉猝不及防,却非常冷静地回了一句:“只有两人。”乾隆问:“此话何意?”刘墉答曰:“人再多,其实只有男女两种,不是只有两人?”又问:“今年京城里有几人出生?有几人去世?”刘墉回答:“只有一人出生,却有十二人去世。”乾隆问:“此话怎讲?”刘墉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个属相,岂不是只出世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则十二种属相皆有,岂不是死去十二人?”乾隆听了大笑,深以为然。

确实,刘墉的回答极妙——皇上发问,不回答显然不妥;答吧,心中无数又不能乱侃,这才急中生智,转眼间以含糊的回避转移法趣对皇上。

在待人处事时,幽默法是高度机智的产物,尽管对方和自己都知道其中的“痴”和“傻”,但客观上会因“痴言傻语”的俏皮味而引发幽默谐趣。

一位骑自行车不小心骑到了道路的左边,正巧和迎面驰来的一位骑的自行车相撞。那青年火冒三丈,张嘴就嚷:“你学过交通规则没有?骑车为什么不靠右边走?”

面对青年的盛怒,老人借用韩复榘的一句话笑着答复对方:“如果所有的人都靠右行,那么左边的路不就会空着了!”

这句违背常情的“痴言傻语”,引得对方“噗哧”一笑,满肚子的火气在笑声中消散了。

所以说,在待人处世时,适时的装一下糊涂,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烦恼,有利于搞好与他人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3.装聋作哑,佯装不知

某公司有一个女孩子,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并不多话,和人聊天,总是面带微笑。有一年,公司里来了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的攻击之下,不是辞职就是调离。最后,矛头终于指向了这个女孩。某日,这位好斗的女孩子抓到了那位一贯沉默的女孩子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哩叭啦一阵,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笑着,一句话也没说,只偶然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主动鸣金收兵,但也已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自请他调。

你一定会说,那个沉默的女孩子的“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事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理解别人的话不至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而当她仔细聆听你的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又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你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卖力,她回以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声,难怪要斗不下去,只好鸣金收兵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事实:装聋作哑的力量是巨大的,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聋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又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不回嘴,他自然就觉得无趣了;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罢了,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惶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付听不懂的样子,并且发出“啊”的声音,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

不过,要“作哑”不难,要“装聋”才是不易,因此也要培养对他人言语“入耳而不人心”的功夫,否则心中一起波澜,要不起来回他一两句是很难的。

学习装聋作哑,除了以不战而胜之外,也可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而习惯装聋作哑,也可避免自己去找人麻烦,有时还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好处很多。

列车上,一位身着便服的侦察员走进厕所。冷不防,一个艳装妙龄女郎一闪身也挤进了厕所,反手将门关上:“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否则,我就喊你侮辱我广一切来得这么突然。侦察员深知,在厕所里没有其他人,辩解是毫无作用的了。稍一迟缓,这个女郎立即会使自己身败名裂的。陷入困境的侦察员临机应变,突然张着嘴巴,不停地“啊,啊”,装成一个十足的哑巴,表示不懂女郎说些什么。

女郎为难了,赶忙打手势。侦察员仍然窘急地“啊啊”着。女郎失望了,真倒霉,偏偏碰上了个哑巴!她正想转身离去。此刻,“哑巴”一把抓住女郎,抽出钢笔递给她,打手势请她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手上。女郎不禁转忧为喜,接过钢笔就在侦察员的手上写道:“把你的手表和钱给我。不给,我就喊你侮辱我!”侦察员翻转手掌,抓住女郎说话了:“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抢劫罪,这就是铁的证据!”

女郎目瞪口呆……

这位便衣警察就是装聋作哑,靠机智和勇敢战胜了犯罪分子。

在待人处事时,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装聋作哑”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待人处世时,这种方法在很多场合都适用。

(1)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和人交谈时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换回失语,在待人处事时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渡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2)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